情境:虚构与现实同样精彩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_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学习不仅仅是儿童开展数学认知的心理活动过程,也是与之相辅相伴的儿童数学学习情感、学习态度、价值观的发展过程。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促发儿童的学习内驱力,从而让儿童产生内在学习动机至关重要。
  [关键词]虚构情境 问题挑战 好奇心 好胜心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1-008
  “数字与信息”是苏教版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综合与实践”领域的教学内容之一。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在观察、交流和调查活动中了解数字编码现象,了解数字编码中传递的丰富信息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探索数字编码的合理性、唯一性、简洁性等特点,并尝试通过数字编码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生活中,用数字编码传递信息的现象处处可见,因此,本课的教学内容与儿童的生活实际紧密相关。很多教师尝试让儿童开展自主学习研究,通过课前收集信息、课上小组交流、课后探索实践等教学方式,了解身份证号、车牌号、门牌号等编码的特点和规则,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而我在执教本课的过程中,将儿童的自主研究性学习与精心预设富有趣味的虚构情境相结合,让儿童在有意义的问题挑战过程中感受用数字编码解决问题的趣味性和重要性,从而产生发自内心的学习需要。
  【教学片断】
  师:屏幕上这段文字是大家练习纸上的阅读资料。请一位同学读一读。(学生朗读)
  师:大家读完了有什么感受?
  生1:数字编码在生活中有很大的作用,功能也很强大,而且它使用起来比较方便,不仅能反映很多信息,还能起到保密的作用。
  师:你们想不想尝试数字编码呢?
  生(齐声):想!
  师:在进行数字编码之前你们必须要通过老师的测试——破解以下数字编码。敢接受挑战吗?
  生(大声):敢!
  师:声音响亮,充满信心!好,请看题目!(出示课件)
  生2(犹豫不决):老师,这个编码是怎么编的啊?不知道规则怎么破解呢?
  师:你提的问题很好。每一种编码都有一定的编写规则。瞧,这是给你们的提示:“0107表示第一行第七个”,其实,编码的秘密就藏在你们的阅读资料里。猜一猜,0107表示的是——
  生3(激动抢答):0107表示第一行第七个字,是“简”字!
  师:真棒!请快速查阅资料,破解密码,并填在练习纸上!
  生4:老师!我破解好了,你们看,在阅读资料上我把这几个字都圈出来了。
  0414是“便”,0619是“准”,0418是“确”,0509是“合”,0807是“理”。合起来就是“简便、准确、合理。”这个密码是告诉我们在编写数字编码的时候不仅要注意简便,还要注意准确和合理。
  ……
  上述教学片断中的虚构情境较好地激发了儿童的好奇心和好胜心,使其产生了积极的学习情绪。从儿童心理学角度分析,数学学习不仅仅是儿童开展数学认知的心理活动过程,也是与之相辅相伴的儿童数学学习情感、学习态度、价值观的发展过程,因此,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儿童的学习热情,促发儿童的学习内驱力,从而让儿童产生内在学习动机至关重要,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好奇心、好胜心永远是激发学习动机的不二法宝。好奇心是指学习过程中儿童对新奇的情境、事物、活动或数学事实所产生的情绪反应,强烈的好奇心是儿童开展积极主动学习的起点;好胜心则是儿童遇到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时产生勇于迎接挑战的积极情绪,强烈的好胜心是儿童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并能克服困难持续开展数学学习的保障。
  课内阅读资料围绕数字编码的使用、特点、优势展开,儿童阅读之后自然而然产生了研究数字编码的好奇心,并有了进一步尝试自己编码的学习兴趣,不过接下来的学习任务——“破解密码”,更成功激发了儿童的好胜心。这个虚构情境的趣味性不言而喻,老师出示的一组毫无规律的数字编码居然还暗藏玄机,要想破解密码必须知道编码的规则,而编码的规则又潜伏在先前的阅读材料中。环环相扣的教学设计引导儿童不断接受问题的挑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破解密码”的任务又调动了儿童的积极学习心理,让儿童产生了良好的学习情绪和探究欲望,在完成任务中充分认识了数字编码的作用、特点和规则,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责编 金 铃)
其他文献
[摘 要]精彩的课堂需要预设与生成,这样才能使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刻,真正体现促进学生发展的课标理念。  [关键词]方程 天平 平衡 预设 生成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4-025  在“‘学程导航·活力课堂’全国小学数学教学专题研讨会”上,我听了特级教师吴正宪执教“认识方程”一课。吴老师以开放的态度、合作的方式、宽松的环境组织
[摘 要]平面图形是小学数学的重要教学内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出现错误是难免的。教师应从学生的“错误”中寻找教学切入点,让学生的错误成为鲜活的教学资源,由此启迪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找到纠错策略,实现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  [关键词]错误;平面图形;思维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2-0030-02  
[摘 要]备课通常包括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案。课本为一课之本,以备教材为中心,有效整合资源,将“三备”融为一体,方可有效提高备课的效率。  [关键词]备课;教材;深意;路程、时间与速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0-0045-01  以人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路程、时间与速度”一课为例,笔者在备课时就发现教材主题图中不仅出现了实
[摘要]学习是在已有知识背景之下发生的,新的认知也是建立在已有的理解和经验基础之上的。教师的教学就是让学生经历、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观察、分析、概括、验证等过程中得到“必然”的知识结论,并纳入已有知识体系之中,实现从“有”到“更有”的过程。在“分数除整数”的教学中充分结合数学知识生长之序和学生经验生长之势,打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在遵循科学性的前提之下,以螺旋上升的方式呈现新知,实现新旧知识的共建、
[摘 要]数学作为一门思维性较强的学科,可以培养学生多种数学素养。作为一线教师,在全力打造学生喜爱的课堂的同时,更应致力于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养。以特级教师俞振强 “鸡兔同笼” 的复习课为例,论述如何让单调而乏味的教学变成丰富、厚重而充满思想的课堂,怎样增强和提高学生的“学力”,如何避免复习课“炒冷饭”,以及如何提高复习课思维的“含金量”,使每一节课都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平台,成就精彩的数学课堂。  
[摘 要]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的算法和算理,对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上册“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借助直观模型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乘法算理,建构笔算乘法的算法。  [关键词]苏教版;点子图;乘法竖式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2-0035-01  在学习苏教版教材三年级
[摘 要]数学活动经验常被误解,许多教师以为,只要学生按部就班参加探究活动,数学活动经验自然就会形成。在“认识100以内的数”的教学中,通过提取“原有经验”、丰富“新生经验”、创造“未知经验”,帮助学生真正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关键词]数学活动经验;操作;100以内的数  数学活动经验是学生的必备素养,是数学教程的核心目标。“认识100以内的数”这一课时内容,是建立在认识万以内的数、认识多位数和
[摘 要]在农村小学高年级的数学复习课上,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通过多层面互动的操作环节可提高复习效率。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复习课为例,通过启用、采用、适用、巧用思维导图的四个教学环节,收到了理想的复习效果。  [关键词]思维导图;复习效率;长方体和正方体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35-0014-03  【理论连接】  《人脑
[摘 要]练习课是小学数学课程中占有较大比重的课型,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是巩固与强化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算理和算法,在进行有余数的除法练习课教学之前, 教师应该在深入研读教学内容之后,精心设计和创编练习题型,让学生在有趣味、有挑战、有意义的练习过程中,充分理解有余数除法的算理和算法,领会余数要比除数小的道理。  [关键词]慧练;算理;算法;有余数除法  [中图分类
[摘 要]“小数的初步认识”是学生认识小数的起始概念课,是在学生认识了整数、分数之后的教学内容。通过比较人教版、浙教版、苏教版教材中“小数的初步认识”的内容,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探索“人民币模型”与“米制模型”哪种更便于学生理解,从而得出:只有以学情为导索,以内容为抓手,以活动为载体,才能帮助学生找准知识起点,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提升。  [关键词]人民币制模型;米制模型;知识起点;形成过程  [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