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作文教学创新点滴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uisv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作文教学在《语文新课程标准》有这样的说明:“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从课标中的要求可以看出,做为教师在作文教学当中,要善于引导好学生进行写作,这样,平时的训练就显得更加的重要。而做为一名农村语文教师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发现,由于农村学生受其生活水平和经济基础因素的影响,见识较少、阅历浅,在写作时,没什么可写,所以产生了怕写作的情况,这就严重的限制了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针对以上问题,在农村学校执教语语文学科进行写作教学时做好以下工作,对学生的作文水平会有很大的提高。
  一、师生共同写作,为学生提供写作的示例,供学生参考
  在每次写作教学完成安排好写作的任务之后,自己也和学生一起写作,然后把自己的作文贴在墙上,让所有的学生都来阅读教师的作文,所有的学生都来修改老师的作文,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这样,就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把自己放到了与学生同等的地位上,无形之中拉近与了学生之间的距离,而且每当老师把作文贴出来之后,学生都会涌过来看,边看边讨论,也会提出自己的见解。对于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做为教师,要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与学生共同协商修,直到让大家都满意为止,这样学生的水平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高。为样去做,形成师生共同研讨的学习氛围,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指導学生写常生活中的作文,写出身边的人与事,写出农村独有的特色
  农村虽然比不上城市的热闹,但农村孩子从小就经常接触大自然,对大自然有着丰富的认识和深厚的感情,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为农村孩子奠定了丰厚的素材基础,只要学生平时认真观察,就能为其提供丰富的写作资源。农村的学生在家乡也别有一片天地,与父母共同劳作、自已亲眼观察到庄稼的成熟、亲身体验收获的快乐,这些事给孩子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喂猪、放牛、锄草等这些劳动实践给学生带来了深切的感受,让学生以日记或作文的形式记录这些丰富多彩的生活感受,这样就为学生今后的写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通过切身去体验,把观察到的有意义的场面记录下来,然后指导学生写出文章,这样既可以从中学到知识,又可以积累素材。
  三、多指导学生进行阅读,通过阅读大量的积累写作的素材
  写作和阅读密切相关,相辅相承。从阅读对写作的作用方面看,阅读是写作的借鉴,是读者间接认识生活的途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所了解的生活,所产生的情感共鸣,所获得的思想认同等等,这些对于提高读者的写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教科书中的文章多文质兼美,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做到读赏结合,读写结合。在课内阅读的基础上,还要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多看适合他们年龄、社会阅历阅读的各种书籍。无论是诗歌、寓言、童话还是小说,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文学读物,还是科普读物,也无论是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阅读的内容和范围不作限制,这样,使学生不但会学习、能分析,而且见多识广,具有一定的文学素养。
  总之,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从实际出发,联系农村学生的作文实际情况,大胆创新,总结经验,探求新教法,让农村小学生的作文写出创意,写出自己的特色。同时广大农村学生也应该自觉地扩大知识面,丰富阅读内容,勤于练笔,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习作水平。
其他文献
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而素质教育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当是重中之重。以前我们总是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中人,受得屈中屈,才为人上人”,而如今我们所处的是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非常快,如果学生不具备创新学习的能力,显然是不能符合时代的要求。因此,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必要且重要的,它能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不断进步。正如布鲁纳曾说过的,“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
定向师范生,在中国教育部有关公文中亦称免费师范生,其本质属性是“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分配”。但它不同于2006年以前中国教育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的免费师范生。之所以不同,是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紧跟国家的外贸政策、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景,以德国的"双元"理论为研究依据,分别从人才培养模式、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的开始等方面共同探讨了"互联
语感即语言感受力。培养语感有利于增强对新事物的敏感性,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发展语言发送和接受能力,是思想感情借助圆满的口语形式进行交流;有利于活跃思考,使思考力得到充分发展。听、说训练,特别是说话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语言对象的多方面的准确的直接感知。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一、在生动的讲解、范读中培养语感  语文学科的性质与特点决定于语文教师应当以为感情丰富的教师,不单是借助一篇篇典范
切花月季新品种‘蜜糖’是由‘好莱坞’ב镭射’杂交选育而成。生长势较强,易繁殖;花枝长度70~90cm,粗细均匀;花高心阔瓣大花型,黄白色带微粉,淡香型,内外花瓣颜色均匀。 T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综合实践课应建立在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上好综合实践课在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把握综合实践活动特点,为学生的成长创造条件  综合实践活动超越学习书本知识的局限,要求学生从生活、社
小学数学学习从根本上讲,是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帮助解决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开发孩子的智力,其学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寓,然而要完成这一目标的前提是学生要喜欢学习数学。在一个时期内,数学的教学忽视了做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只最从施教者的角度来进行数学学科的教学,造成了孩子们对学习的热爱的丧失,出现了对数学学习没有兴趣的现象。通过深入的分析我们会发现,其实学生们并不是不喜欢数学知识,而是不喜欢那些复杂难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