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促进学生成长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le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综合实践课应建立在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基础上,上好综合实践课在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把握综合实践活动特点,为学生的成长创造条件
  综合实践活动超越学习书本知识的局限,要求学生从生活、社会现实中提出问题,并深入各个领域,开展探究、体验、实践等学习活动,这就改变了学生以往的学习方式,综合实践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开放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锻炼自己,亲身实践,体验成功与失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命运、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关注社会需要并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服务于社会;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精神,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锻炼,迅速成长起来。
  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调查”“实验”“探究”“服务”“劳动”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我是社区小医生》这一课题,从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及活动方案和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都是学生自己选择、自己决定的,我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办代替学生的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亲眼目睹小区中各种不良现象、群众保护环境意识的薄弱,强烈地激发了热爱自然、自觉保护社区环境的意识和能力,他们宣传动员,发“倡议书”,树立警示牌,利用社区广播站广播,积极行动起来。这种真实的感受、体验和情感的内化是任何课堂教学所无法给予的。他们在活动中增长了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养成积极的生活态度;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發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通过设计多样化的活动,提供学生多元自主的学习机会,满足小学生发展个人兴趣、专长的需要。
  二、在实实在在的“做”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最普遍的学习方式是实践,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做”。但这一种实践性的学习活动,其中必然包括一定的文本学习。文本学习是一种符号学习,是对前人积累下来的认识成果通过各种间接学习的方式来获得。实践学习与文本学习的关系实际上是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是教师讲解与学生自主实践活动的关系。同时教师一定要注重实践的深度,要求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真正理解实践的目的与意义,把握各种不同实践方式的基本要求和操作要领,结合具体的活动情境,恰当地选择和利用活动工具和相关手段,完成达到活动的具体任务和目的。
  活动课中,我们对现有教材作适当改造,增加一些时代信息和与现实生活相关的信息,以促进学生综合地运用知识,创造性地实践知识。如我组织开展了一次《家乡的螃蟹寻访》综合实践活动。在进行活动设计时,我们安排了参观、访问、摄影、绘画等,将语文、社会、美术、科学等诸项知识与见闻有机地结合起来,并组织学生进行汇报交流。这样的活动,不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心智和语言素质,而且培养了综合素质。
  三、在实践中交流构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合作意识是现代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但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师自身口干舌燥,但是学生的合作的机会并不多。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探究性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这直接有利于孩子以后的人际沟通与合作的良好品质。
  现代教育要求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无论是学习过程还是学习结果,学会与人共享是我们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学生合作学习也是综合实践课的重要特征。教师根据活动资料中提供的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宽松的学习条件,因此,合作学习也并不是单一化的,可以两人合作,三人合作,也可以小组合作。
  教师为学生创设各种情境,如一起讨论、一起交流等等,通过合作、问答、交流、辩论等多种形式,促进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材等多方面的沟通互动,让学生养成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来看待问题的习惯,知道问题总是多方面的,只要我们关于观察与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一定会比困难多。教师和学生一起学习,做一个引导者,通过对不同意见的聆听和互动,给予肯定、赞赏和接纳。使学生能更主动地去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性,意识到如何更好地前进。
  让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会与同学共处,学会团结互助、合作创新,通过合作学习,让孩子们一起思考,一起前进,在团结共进中明白“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创新的能力和小组合作的意识。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极有利的。
  在《巧取物体》一课中,教师对学生提出这样的疑问:在集气瓶中有铁砂、纸片、绿豆、木片等物,可运用哪一些工具,才能巧妙的取出物体?此时,老师就要提醒学生,要以小组的形式开展,认真讨论、研究,利用组间合作意识,彻底动用学生的手、脑、嘴、眼睛,把所学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结合起来,最后制定出巧取物体的好办法。
  在孩子们自己实践的实验操作中,组间学生开始合作探索,终于制定出一项既合理,又方便办法:先用塑料棒进行摩擦,把集气瓶中的纸片都吸出来,再用吸铁石把所有铁砂吸出来,倒入水,让木片浮在水面,把木片取出,最后把水倒掉,绿豆就留在了瓶中。这样简单几步几种物体就被巧妙的分开并取出了。
  通过合作探究,发展了学生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和学会交流、分享探究信息成果。综合实践活动离不开合作学习,因为它是一个开放性的课程。它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因着自身的发展的而产生的特殊需要,为学生打开了一个开放而又自主的学习途径。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亲身参与实践,自主发现,自主探究,自主思考,自主学习,从而在开放的探究学习情景中培养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个大有所为,前景广阔的课程,它让学生在实践中兴奋起来,更让我们老师的头脑活跃起来,再也不用昏昏欲睡的地迈上讲台照本宣科,而每一天都有新的思考,每一节课都是一次新的挑战,让老师们真正永葆了自已的教学“青春”。学生的能力也在实践中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其他文献
进入高三,同学们开始进入到全面复习。英语是高考中拿分的重要科目。那么究竟应该怎样充分利用时间,高效地完成复习任务呢?作为指导老师,我们必须缓解学生的压力,减轻学生的负担,确保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和备考能力。下面就高三英语的复习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复习策略。  一、夯实基础,加强词汇复习  英语中词汇非常重要。记忆词汇也是学生们感到头痛的事。所以,一定要找到合适的方法。可以将词汇表中的
幼儿期语言学习与发展,是人的一生中语言发展和运用的关键时期,也是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的一项艰巨的任务。作为幼儿教师必须抓好
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而素质教育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当是重中之重。以前我们总是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中人,受得屈中屈,才为人上人”,而如今我们所处的是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知识更新非常快,如果学生不具备创新学习的能力,显然是不能符合时代的要求。因此,与时俱进的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必要且重要的,它能使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不断进步。正如布鲁纳曾说过的,“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
定向师范生,在中国教育部有关公文中亦称免费师范生,其本质属性是“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分配”。但它不同于2006年以前中国教育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的免费师范生。之所以不同,是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紧跟国家的外贸政策、世界经济发展的前景,以德国的"双元"理论为研究依据,分别从人才培养模式、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的开始等方面共同探讨了"互联
语感即语言感受力。培养语感有利于增强对新事物的敏感性,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发展语言发送和接受能力,是思想感情借助圆满的口语形式进行交流;有利于活跃思考,使思考力得到充分发展。听、说训练,特别是说话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语言对象的多方面的准确的直接感知。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一、在生动的讲解、范读中培养语感  语文学科的性质与特点决定于语文教师应当以为感情丰富的教师,不单是借助一篇篇典范
切花月季新品种‘蜜糖’是由‘好莱坞’ב镭射’杂交选育而成。生长势较强,易繁殖;花枝长度70~90cm,粗细均匀;花高心阔瓣大花型,黄白色带微粉,淡香型,内外花瓣颜色均匀。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