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zhengt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教育由知识型向以培养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转变,客观地反映了中国对创新教育的呼唤。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目前中小学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显得异常迫切。这里就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谈谈我的一些思考。
  一、 引导主动参与学习探索,培养创新意识
  1、 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主动探索
  小学生好奇心强,要想不断地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就要求教师发挥自身的主导性,设计出恰当的问题情景,用以引导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等多种途径,积极进入问题情景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养成对新知识、新问题的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对问题主动探索、独立思考的积极态度和创新精神,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例如:我在教?quot;移多补少"使两部分同样多的应用题时,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景:学校组织学生到南湖红船参观学习活动,同学们乘上了南湖游船,并同时出示图片(从图上看出左边坐了16人,右边坐了6人),问学生看到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这时学生觉得非常新奇,注意力集中。都纷纷举手发言,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有学生说:“这样游船倾斜了,很危险。”有的说:“要从左边走几人到右边,这样两边就一样多了。”这时我抓住这一契机,提出问题:“你们能算一算从左边走几人到右边,两边一样多了?”学生争先恐后地把自己的方法说出来。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景”,使学生被情景所吸引,通过认真地观察,仔细地思索,不但学到了知识,而且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2、 采用开放式教学,提供主动参与探索的机会
  把以讲教材、传知识、训技能为主的封闭式教学变为增长知识、发展能力为主的开放式教学,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成为学习的主人。把课堂变成开放式,既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让学生了解社会,获取信息,也可以开展实践活动;既可以同学间互相讨论,也可以进行小组合作活动,提供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的机会,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积极主动的创新精神。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周长计算时,我发给每人一个长方形,并提出这样的问题:“你想用什么好方法知道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摸,观察,并通过四人小组讨论,得出用长和宽来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接着让学生独立尝试计算长方形的周长,然后再四人组交流讨论:一共有几种解答方法,哪一种方法最简便?学生得出这样三种解答方法:
  (1) 8 5 8 5=26 (厘米) (2) 8×2=16 (厘米) (3) 8 5=13 (厘米)
  5×2=10 (厘米) 13×2=26 (厘米) 16 10=26 (厘米)
  并通过讨论得出第(3)种解答方法最简便。这样给学生提供主动参与探索的空间,使学生把机械模仿转化为探索创造。
  3、 给学生以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空间
  学生学习知识是接受的过程,更是发现的过程,创造的过程。我在教学中,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余地,让学生在观察、实践活动中,通过自己动脑思考,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60-(92 152÷8)当小括号中有两步运算时,先提出问题:你在做这道题时遇到了什么新情况?小括号里出现了两步运算。这时老师没有急着告诉学生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而是让学生先试着完成,然后再来讨论:你是怎样处理这个新情况的?这样通过学生自己的主动探索,获取新知识。
  二、 创设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创新的态度
  传统的数学课教学中,普遍存在“你教我学”的不平等状况,学生成为灌输知识的容器,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学生,当然无创新可言,甚至连孩子原始的创造欲望也终被扼杀。因此,我在课堂上常常设法使课堂充满温暖、宽容的气氛,使学生在平等、宽松、和谐的环境下学习,这样学生在情绪上是放松的,心理上有安全感,不会感到压抑,学生才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感想、感问、感说,勇于不断创新。如在教学125×48的简便算法时,学生出现如下多种算法:
  (1) 125×48 (2) 125×48 (3) 125×48
  =125×4×12 =125×6×8 =125×8×6
  =500×12 =750×8 =1000×6 =6000 =6000 =6000
  先让学生说说这样算的理由,然后评议哪一种算法比较好?课堂气氛热烈,学生交流了多种思路,收到了多向的反馈信息,促?quot;创新"思想的幼芽在儿童的心灵中萌发。
  三、 奖励创新的热情,培养创新情感
  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当学生焕发出创新的热情,有强烈的创新动机,才能积极投入到学习中,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情感。那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例如:在一次教学中,有这样一题:小明拿了3把水壶去灌水,开水桶只有两个龙头,灌满一把水壶要2分钟,可是小明仅用3分钟就灌满了3把水壶。他是怎样灌的?许多同学都认为先同时灌一分钟后换下一壶,把空壶换上,再一分钟后一壶满了,再把刚换下的半壶水再换上,再一分钟后三壶水都灌满了。这时我问了你还有办法吗?这时,一个小男孩举手说:“我认为在灌水时,在其中的一个水龙头上装一个软的引水管,这样两个龙头同时开灌满一把水壶只要1分钟,3分钟就能灌满3把水壶。”太精彩了,出乎意外,却又在情理之中,这就是创造,要保护这份热情,激发这份热情,让数学课成为创造的课堂。
  四、 鼓励质疑问难,诱发创新欲望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quot;要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提出疑问,生发新见解,这是激发创新的重要条件。
  创新就是一种不断的开创,标新立异,不断地打破常规,有所发明,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在数学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而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坚持不懈,持之以恒,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并要求我们不断更新观念,勇敢地投身到教育改革的洪流中去!全面推进以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我们教师一直在討论和研究小学语文阅读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之所以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有这样重要的地位,是因为它既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的语言知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淀文化底蕴,使他们受用终生。高效活跃的阅读教学,会对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产生极大的影响。  关键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小学生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教育就一直在发展,现在的教育就是要全
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成功的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如果掌握了这种艺术,就可以使物理课满堂生辉,给学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从而激起他们高涨的学习情绪。课堂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它要求辩证地处理知识与能力,教学与教育,教学与发展的关系,使学生在智力、能力、思想等方面都得到发展。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下面仅
【摘要】本文从游戏教学的目的性、启发性、创造性、适龄性等七个方面探讨让 “游戏”更好地服务于英语教学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游戏教学;英语课堂    游戏是最受小学生欢迎的。它符合小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学生乐于接受,能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利用游戏辅助教学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途径。游戏能将枯燥的语言现象转变为学生乐于接受、生动有趣的游戏形式,为学生创造
【摘 要】经过实践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恰当、正确地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有利于小学生对新知识的获取,有利于小学生智力的开发,有利于小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小学生获得信息进行思考活动,有利于小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  【关键词】信息技术 小学数学 运用   一、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源于所接受的信息,信息的传递方式适合学生的口味,学生就容易接受,兴趣就浓
听课是教学常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业务上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重要途径。听课教师要科学地分析所听课的水平,并给予正确的评价,对一个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教学思想的完善、教学特色的形成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而达到有效听课的目的所在。   而物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基础学科,它与社会现实生活联系较强,学习时要求学生动手,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意将物理
【摘 要】本文针对新的历史背景下,如何引领农村孩子进行有益的课外阅读,让农村孩子逐步迈入一个快乐的阅读殿堂,进行了相关的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农村孩子 快乐阅读 引领工作  一、农村地区孩子的阅读现状  在广大农村地区,孩子们在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概括来说主要有三:一是孩子们没有书读,而是孩子们不会读书,三是孩子们无心读书。没有书读是因为农村地区相对来说比较贫困,书籍
现代社会,是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更是个离不开合作的时代。合作意识与协作能力已经成为人们自下而上发展的必备品质。培养现代公民的合作意识与协作能力,基础教育责无旁贷,小学教学应该为合作学习搭建舞台。如何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呢?我想,教师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操作策略。下面就此谈谈几点看法:   一、营造气氛,激发兴趣   “对教学而言,合作意味着交往,交往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构建,它不仅是
摘要:在初中英语“口语”训练中,巧妙地运用电教媒体、实物、图片等进行辅助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英语素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造浓语言情境,激发学生“想说”的愿望;把握直观教学,夯实学生“能说”的基础;加强学唱训练,提升学生“说好”的能力。  关键词:媒体;初中英语;“口语”训练    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若能巧妙地运用电教媒体、实物、图片等进行辅助教学,有效利用其直观
《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随着社会的发展,孩子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多姿多彩了,无论是家庭的、学校的、还是社会的,丰富的生活为他们的习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树立生活的大作文观,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发现美,描述生活展示美,使生活这谭水真正成为他们习作的源泉。  一、在生活中学会观察——
小学数学练习课,就是为了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发展智力并提高各种思维能力而精心设计的一种课。在新课标理念的倡导下,许多老师都很注重数学新授课的教学,但却忽视了数学练习课的教学。不少教师练习课教学的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长此以往,不利于实现新课改所倡导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育理念。在此,结合自己长期的教学实践,就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