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思考角度,构建乐观心态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本文以心理辅导教育案例为例,探讨如何通过心理辅导引导小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和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从而促进学生耐挫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 二年级;心理辅导;案例
  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心理发展并不完善,所以心理辅导课程的设置显得尤为重要。教师不仅要关注小学生的学习成绩进步与否,还应当重视学生的心理辅导,从而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以全面发展。
  案例:
  针对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我设计了一个心理辅导活动,以期帮助学生们掌握调节自己情绪的方法,并培养其耐挫的能力和坚定的自信心。相应的心理辅导案例如下:
  首先,我借助教室多媒体给学生们展示了一副从不同角度可以看到不同图案的图画,引导学生敞开自己的心扉,表达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
  生1:“是一副山水画。”
  生2:“不对不对,是一个人头不是山水画。”
  师:“其实你们说的都对,只是你们看的角度不同罢了,现在这个角度看上去是山水画,但是将其旋转90度之后,就能看到一个人头了。”
  生3:“没错,而且如果以不同的颜色作为背景,看到的东西也不一样,以白色为背景的话,能够看到一个男人,而以黑色为背景,就能看到一个姑娘。”
  师:“没错,同样的一副图画,但是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观赏它,就会发现不一样的内容。”
  然后,我引导学生进行了一个小的心理测试:假设今天是你一个好朋友的生日,你给他精心准备了一个生日礼物打算在生日宴会上送给他,但是却因为堵车而在生日宴会上迟到了,等你急匆匆赶到之时却发现朋友们基本上都已经离开,面对这种情形,你的心情如何呢?与此同时,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心情的晴雨表,表内有三种不同的心情选项:晴(高兴)、阴(不高兴)、多云(无所谓)。学生选择不尽相同:
  学生1:“我选的是不高兴,因为我没有及时赶到好朋友的生日宴会上,所以心情是不高兴的。”
  学生2:“我选择的是高兴,因为及时迟到了,但是我还是能够把准备好的礼物送给自己的好朋友,我相信他可以理解我迟到的原因,所以我仍然会感觉很开心。”
  学生3:“我觉得面对这种情況我的心情应该是无所谓,因为我觉得只要我解释了自己迟到的原因,我的好朋友一定能够理解,这件事情对于好朋友的生日宴会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所以是无所谓的心情。”
  师:“你看,面对一样的情况,你们思考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所以心情自然也就不一样,所以以后在生活中遇到糟糕的事情时,一定要学会从乐观的角度去思考。”
  最后,我给学生们分享自己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并和其他学生一起交流探讨。相应的过程如下所示:
  学生1:“前两天踢足球的时候我不小心把脚扭伤了,最近一段时间都不能运动了,一点都不开心。”
  学生2:“我怎么觉得是一件好事呢,因为你这两天刚好可以休息休息了。”
  学生3:“前两天的测试我考得非常糟糕,错了特别多,心情真烦。”
  学生4:“那说明这次考试把你没有掌握好的知识点都检查出来了,下次你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了,多好呀。”
  师:“你们都非常棒,以后遇到烦闷的事情之后一定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这样子的话就能够从困难挫折之中看到好的一面,心情也会变得不一样。”
  反思:
  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到挫折与困难,无论多么坚强的一个人,在面对挫折或者不顺心的事情时都会产生负面情绪或者陷入钻牛角尖的境地,更何况一个心智发展并不完善的小学生。在面对挫折的情况下,学会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何其重要。作为小学二年级的班主任,我认为学生的心理辅导课程不容或缺,且心理辅导课程是帮助提升学生耐挫能力的重要途径。
  首先,借助一副图片导入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在猜图的过程中明白同一幅图片从不同的角度去观赏看到的内容也会不一样;其次,我设计了一个与实际生活十分贴近的故事情境,并用心情晴雨表记录不同学生面对相同情境时的不同心情反应,然后通过探讨让低年级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同一件糟糕的事情;最后,我组织学生们交流讨论自己所遇到的烦心事,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们打开自己的心扉,解决自己的烦恼,另一方面也能够促进学生们运用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方式去看待自己遇到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乌力吉木仁.班主任怎样做好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分析[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5(04).
  [2]石振欢.主任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指导的有效方式分析[J].教育,2016(11).
其他文献
小学学校管理中的“三度”管理分别为:密度、精度和深度三个层次的管理。其中密度指紧密程度,主要倾向于管理中的宏观调整下的管理;精度是指精细和精密,是学校管理中的双层次;深度是学校管理中对每一环节的管理都进行深入管理。  一、学校管理的基本要求——密度  密度主要指学校管理的松紧程度,它是小学管理的基础性前提,在小学管理中管理空隙越大,管理效果也就越差,相反管理越紧凑效能也就越高。  要想实现管理密度
中国新闻网2010年10月29日转发了《羊城晚报》的一则报道:小学生叹班干部选举“水太深”,自称已无心恋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现代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意识的增强,也更鲜明地提出了一个社会的问题:班干部的选拔与班级的管理日益受到了更多社会、家庭力量的关注。那么作为一个班主任应该如何在新形势下,结合目前的生本教育,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呢?  很多毕业参加工作的学生常常找我聊天,谈论最多的当然是教过他们的老师,
学校文化,既包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又包括学校本身经过积淀、创生而形成的具有个性的传统文化。现代学校文化是凝聚学校全体师生的巨大精神力量,是素质教育深入实施的一种长效机制,是学校发展的强大内驱力。囿山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传承百年老校治学精神,是加强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是学校实现新发展的必由之路。笔者以囿山小学为例,总结了以下关于经典传承工程的具体实施策略。  1.
高效设问是决定阅读教学质量的重要维度,更与教师解读文本的力度、考量文本的深度、视通万里的广度、文化素养的厚度有着直接的联系。有价值的问题设置,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妙用。  一、把握文本特质,在设问中切入文本内核  教师要以学生的认知需要为切入点,将不需要的内容剔除,在重新整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确认本节课的教学价值,在深入浅出中构建问题,从而使难点以最为简洁的方式呈现。  如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执教《
古今内外,人们都是提倡读书的,“书中自有黄屋。”如今,每年的4月23日,被定为世界读书日。读书能提升自己,能升华人品、磨炼意志,读书如此重要,读什么书则显得更为重要,只有读好书,才能产生正能量;读好书,才能引导小学生走正路。  一、读好书,以文本为引子  什么样的书是好书,对小学生而言,文本上其实就有许多的提示。如《读书要有选择》就明确提出四点要求:“第一,可以选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特别是那些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二十四字要求。学校积极从各方面对少先队员进行培养、教育,校园里涌现出了很多值得称颂的好现象。我们来看这样几个镜头:  【镜头一】  2016年11月3日,学校组织秋游,学生早晨不必到校,家长把队员直接送到县体育中心。下午秋游结束后,教师们回到学校,惊讶地发现,升旗台上有一位少先队员正在家长的陪同下降旗。随后,经过了解,知道这位小朋友是周四的“光荣升
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多重功能,注重学生评价的主体地位,从而突显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如何使用评价这一教学手段,去敲开学生学习兴趣的“大门”,召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呢?  一、加强评价的激励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任何评价都具有导向性。一个好的导向性评价,往往能使整堂课生动起来,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甚至改变学生的一生。因此,
王宏华,中学高级教师,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新寨镇新寨中心小学校长。她曾获得“河北省国学教育先进个人”“美丽河北最美教师”称号,先后被评为“唐山市首届名校长”“唐山市骨干校长”“唐山市先进教学工作者”“乐亭县精神文明先进个人”“乐亭县第二届敬业奉献道德模范”。  “惊奇,震撼”。这是2016年唐山市中小学校长观摩团成员参观乐亭县新寨中心小学时的一致感受。  2016年5月,这所乡村学校的校长被唐山市教
一次教研活动中,关于“太阳视运动轨迹”这一知识点的教学引起了备课组老师的争议。有人认为高考未必会考,讲了学生也不一定能懂,课堂上一带而过就可以,不必占用过多的时间;也有人觉得,通过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由此,引发了笔者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  一、什么是地理核心素养  地理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为:人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人地观念是现代公民应具备的重要价值
每次上习作课前,学生拿到作文本时,迫不及待地翻开作文,最先查看老师批阅的得分。看后有的学生喜笑颜开;有的学生默默无语;有的学生则垂头丧气。小学生对老师的评语非常在意,教师的评语可以影响孩子的写作的兴趣,甚至影响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教师只有具有伯乐一样的“慧眼”,才能寻到“千里马”。  一、赏识——源于真  小学生的习作要求写真人、真事、真情,虽然有时候他们的“真话”可能表达得不是那么如我所愿,但要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