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wang1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从小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了解信息技术对生活的影响,使学生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是信息技术课的主要任务。那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呢?下面我谈一谈我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一点感受、体会和总结。
   一、让学生在玩中学。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个乡镇小学,小学生对于计算机的认识不多。四年级的学生刚接触计算机,一开始学的是画图,可是大部分学生对鼠标都不熟悉。除了少数家里有计算机的外,其他学生根本没操作过计算机。两节课下来,很多学生还是不能掌握“单击左键”、“单击右键”、“双击左键”等操作。学生们觉得计算机很枯燥,出现不想上机的现象。这时,我在想玩是小孩子的天性,能不能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熟悉鼠标呢!第三节课的时候,我让学生玩“扫雷”的游戏,大家听到玩游戏都很感兴趣。我首先教他们一些玩“扫雷”游戏的方法和技巧。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大家发现要玩得好,首先要对鼠标的操作非常熟练。这时我重新再讲鼠标的基本操作时,大家都学得特别认真。玩了一段时间,学生对鼠标的操作比较熟练了。这时,我再教他们用“画图”软件画一些好看、童真的画时,他们就有兴趣学了。
   二、课堂上要注意把时间“给”学生。
   信息技术是一门以操作为主的课,在课堂上要注意把时间给学生,如果一节课的时间都是教师在讲,学生听着你“滔滔不决”的“唠叨”而没有机会自己动手操作,那学生的注意力很难集中。一般来讲一节信息技术课教师与学生的时间分配应以1:2分为宜。应让学生有更多自己动手的时间,只有通过自己的操作练习学生才能掌握教学的任务。在上机内容上,也要注意难易结合,如果采取同样的练习,基础好的学生会粗心大意,基础差的学生一节课下来也没学习多少,常常效果不佳,这时要布置不同的任务,才能达到比较预期的目的。如在教学word2000时,可以从字的输入着手,逐步介绍建立文档、建立表格、使用工具、编辑整篇文章以及打印等,每节课的练习设计,我都采取几类不同层次的练习,无论完成哪个层次的练习,我都给予较高的鼓励性评价,让学生都有成就感。
  
  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任何教学活动总离不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条主线。信息技术更是如此。在学习书本知识阶段,由于学生一周一节课,理论与实践时间差大,我们通过对比总结,把原来在教室内上一节理论课,再从机房上一至两节实践课,改为全部在机房上课,四十五分钟时间,基本按“讲—练—讲—练—总结”这个模式,教师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通过教师主机边讲边操作演示,把每一个知识点视难易程度,进行一至二遍讲解和演示,然后让学生模仿练习15分钟左右,接着教师利用5分钟的时间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问题及重点进行第二次讲解,之后学生再练习10至15分钟,最后5分钟时间教师抓住教学重点进行总结,把所学知识点系统起来。每一节课根据教学内容不同,可以有不同的时间安排。这样一路走下来,学生基本上能够掌握所学知识。
  
  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信息技术了解深浅不一的学生来说调动学习兴趣尤为重要。如何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呢?在教材内容上要精挑细选。信息技术发展快速,各种信息蜂涌而至。小学生容易受外界的影响,呈现出浮躁、缺乏耐心的特点。在短短一节课的时间内,要让他们安安静静是很困难的。如何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教学目标?我认为首先要深挖教材,精选内容。对容易的知识点的讲解要简单扼要,可以让学生自学;对难度教大的内容要化难为易,教师适当指导,使学生听明白,愿意做。另外,在教学上,要尽可能做到课内和课外相结合,和生活贴近。这样,学生喜欢听,喜欢问,喜欢深入探究。
   在教学方法上要多样化。单一的教学方法,在短时间内可以达到目的,但长期下来,学生会慢慢地失去兴趣。在教学中,我采用“任务驱动”模式教学,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鼓励好生辅导差生。在此基础上,再由我来点拨关键点、演示教学内容。有时,在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上台操作,边操作边做解释,我适当补充。有时,将书本中的例题和练习相结合,提出几个典型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组织讨论,然后由小组派代表上台来讲解和演示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这样下来,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转化为主动去掌握知识。通过这些方式的教学,强化了学生的主人翁精神。在此基础上,开展小组竞赛活动,每节课评比出动手能力最强,学习最好的一个小组,并给予适当的奖励(如:增加上机时间等)。
  
   一旦学生们投入到学习中去,真正地入门的时候,他们就会发现信息技术给他们带来的乐趣是无穷的,达到欲罢不能的效果!
其他文献
想象一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即通常所谓的形象思维。人在头脑里对记忆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新的表象的心理过程。  翅膀,在学生的直观中,只有鸟儿才有翅膀,神话中的天使好像也有一对,很漂亮。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教学内容】“25.3用频率估计概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5章《概率初步》第三单元。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1)理解通过试验,可以获得事件发生的频率;知道大量重复试验时频率可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区别和联系,(2)能运用频率估计概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其中“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思想与方法是本单元学习的重点内容。  【内容解
在新课程实施的今天,随着素质教育的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是否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现代社会对人才的一个基本需求,呼唤主体觉醒、强调自主发展已经成为语文教学改革的主流意识。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应用的重要阵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立足自主,着眼创新”,即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有意识地进行创新教育。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
摘 要 在介绍了CAN总线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AT89C55的远程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并详述了其硬件结构,软件设计和系统工作原理。  关键词 AT89C55 CAN总线 数据采集系统  中图分类号 TP368.1 TP2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422(2007)01—0029—02
摘要:阐述了CHM文件的特点以及关于制作CHM格式帮助文件的软件word2chm的功能和特点。并简要介绍了word2chm制作CHM文件的方法。  关键词:CHM word2chm 帮助文件 制作  中圖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422(2008)02-0082-02
在高中数学立体几何部分的教学中,如何激活学生思维,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对空间图形结构变化的观察理解、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既是教学重点,又是难点。为此,在教学中选取典型材料,充分挖掘其内涵,广扩思路,运用多种方法解决,以达到训练思维能力的目的。下面以一道练习题为例,谈谈我的体会。  如图正三棱柱ABC—A1B1C1的各棱长都为m,E是侧棱CC1的中点,  求证:AB1⊥平面A1BE  思路一:如图1,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要让学生受到真正的教育,应以儿童的实际生活为基础,寓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引导学生表达和交流自己的感受、想法,让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自我触动、自我激励、自我教育,形成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进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一、立足活动,自主体验。  教师要精心设计和组织学生参加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动手动脑,发展兴趣和特长,并在活动中获取直接经验和综合信息,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国家发展的奠基者,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专业的教师队伍作保障。应建立一支思质量、懂质量、抓质量的教师队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教师就应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并进行必要的角色调试以适应改革的大潮。  由知识的传授转向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和指导者,教育一直被认为是知识的传授者“传道、授业、解惑”被
摘要:本文以SQL Anywhere数据库和ODBC数据源为例,用编程的方法来注册数据源,并把PB程序与数据库进行整体打包,达到系统优化的目的。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一、教学理念:  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同时也是由声音和意义这两个方面结合而成的。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意是语言的内涵。所以,语音、词汇、语法是语言的三个要素。我们在给聋儿进行语言训练时,必须从这三个方面入手:练习发音,丰富词汇,学习如何把词汇正确的组织起来进行表达。    聋儿与正常儿童相同,首先学习具体名词。在学前阶段,具体名词占据名词总数的绝大部分。而在具体名词中,在日常生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