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好初中化学

来源 :考试·中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fj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对于我们初三学生来说,既是一门新的学科,又是整个中学阶段化学基础知识的启蒙教育。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有部分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出现“易懂不易记,易学不易用”的现象,这是因为初学者没有掌握本学科的学习方法所致。那么,如何学好初中化学呢?
  
  一、勤于阅读
  初中教材的编排图文并茂,可读性强,上新课前,要养成预读课文的习惯,能根据预习提纲带着问题读懂课本,初步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上新课时,对须掌握的重点知识要精读、研读,着重理解;课后仍要“回读”课本,及时巩固、拓展所学的重点知识,并找一找有没有遗漏的内容。读教材是学好初中化学的有效方法,也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最佳途径。
  
  二、善于联想
  初中化学教材中有大量的图表,知识容量很大,且活泼有趣。图、表具有直观明了的特点,能很好地控制着人的视觉。我们在阅读图、表时要善于联想。如:教材中用二维表格的形式列出了几种原子的构成:
  


  这张表告诉了我们什么呢?我们可以从多方面去分析联想。如:(1)原子是由什么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什么构成的?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含有质子和中子吗?(2)原子带电荷吗?为什么?(3)根据原子呈电中性,能推出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吗?(4)元素的种类是由什么决定的?为什么?(5)这张表能告诉我们什么规律性结论吗?……通过一系列的问题来剖析原子结构,从而主动地探索知识。
  再如教材中在讲原子概念时,给出了氧化汞分子分解的示意图,仔细阅读这张示意图,分别从物质的组成、构成、化学反应的实质等方面各能获得哪些信息。
  


  从物质的组成这一角度可得如下信息:氧化汞是由氧元素和汞元素组成的:汞是由汞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从物质的构成这一角度可得信息如下: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如:氧气、氧化汞。有些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汞(或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或氧化汞是由许多的氧化汞分子构成的;每一个氧化汞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一个汞原子构成的;或氧气是由许多氧气分子构成的,每个氧气分子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或金属汞是由许许多多的汞原子直接构成的。
  从化学反应的实质这一角度可知: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只能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或在化学反应中氧化汞分子被破坏成汞原子和氧原子,每两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氧分子,许多氧分子聚集成氧气,而汞原子直接构成金属汞。
  再仔细观察氧化汞分子分解的示意图,判断分子一定比原子大,这种说法是否正确?
  有些同学会粗浅的认为: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分子一定比原子大。仔细看图,氧化汞分子是由氧原子和汞原子构成的,氧分子是由氧原子构成的,所以氧化汞分子一定比氧原子或汞原子大,氧分子也一定比氧原子大。而氧分子和汞原子这两种粒子谁大谁小呢?能比较吗?
  通过联想,能将所学知识前串后连,能将所学知识及时巩固,也是学好化学的有效方法。
  
  三、把准概念
  同学们在刚学化学时,有不少人不注意正确理解有关概念,导致在解具体题目时只看表面。不看本质,或想当然,从而造成错误解题的事例屡见不鲜。如有的同学看到爆炸就想到火药爆炸,并就此认为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殊不知车胎充气过多爆炸就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而原子弹爆炸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如何把准概念呢?
  1、可以通过抓概念中的关键字词并理解其涵义。如对于催化剂的概念,可通过抓“改变”(包括了加快与减慢两种情况)、“化学反应速率”(说明产物的种类与量的多少不受影响,只是反应时间变短或变长)、“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不改变”(说明反应前催化剂有什么化学性质,反应后仍然具有,反应前催化剂质量为多少,反应后仍为多少)。
  2、可以通过剥笋的方式来理解概念。如对于氧化物的概念,通过剥笋的方式得到如下结论:
  氧化物是化合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抓住这些要点后,就很容易判断某物质是否是氧化物了。如H2O2溶液是混合物就不可能是氧化物了;氧气虽然含有氧元素,但由于它是单质,也不属氧化物;再如氯酸钾,显然它是化合物,也含氧元素,但由于它由三种元素组成,所以也不是氧化物;而如氯化钾,它虽然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但不含氧,所以也不属氧化物。
  
  四、巧妙识记
  我国化学家王序曾经指出:“化学是第二外语”。言外之意就是说,化学知识中有些是有规律的“死知识”,如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是化学学科独特的语言,是学习化学的工具。如果机械记忆则效果不佳。
  所以在记忆中寻找一些方法技巧,可以起到功半事倍、记忆持久的效果。常用的方法如:
  1、及时归纳总结。
  如在记忆碳、硫、磷等在空气、氧气中燃烧现象时,如果孤立地记在空气中有什么现象,在氧气中有什么现象,不仅增大了记忆量,而且也容易混淆,导致学习效果差,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如果及时地进行总结,归纳出共同点(以硫为例,都燃烧,都放热,都嗅到一股刺激性气味)与不同点(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不仅有利于记忆,而且知道了物质燃烧现象的不同往往取决于氧气的浓度。
  2、口诀记忆法。
  把要记忆的知识整理加工,形成口诀。如在记忆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时,可编如下口诀:钾钠银氢正一价,氟氯溴碘负一价,钙镁钡锌正二价,通常氧显负二价,铜正一正二铝正三,铁有正二和正三,硫二、四、六碳二四,化合价要牢记。负一硝酸氢氧根,负二硫酸碳酸根,负三记住磷酸根,正一价的是铵根。再如,记忆元素核电荷序数时,可将1-20号元素,每五种元素一组分成四组,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等等。口诀具有容量大,难遗忘的特点,是一种常用的识记方法。
  3、浓缩记忆法。
  从要记忆的材料中概括出关键的字词,使记忆简单明了。如过滤操作的要点可浓缩为“一贴二低二靠”。再如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步骤可浓缩为“通一点一移一停”即实验前先通一会儿氢气(目的是排净装置内的空气,以免爆炸)再点燃酒精灯。实验结束后,应先移走酒精灯,继续通氢气,直致试管冷却(目的是防止热的铜又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也可以把实验过程形象的概括为:氢气(轻巧勤快)早出晚归;酒精灯(矮、胖、懒)迟到早退。再如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实验步骤,可浓缩为“查、装、定、点、收、离、熄”。也可谐音为:“茶庄定点收利息”。等等。实践证明,有所简化,才有所强化。浓缩记忆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五、联系实际
  学习化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应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初中化学中的很多知识都和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在学习中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才能领会化学知识对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推动社会发展所起的重大作用,从而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增强学习的动力。如在学习CO2+Ca(OH)2=CaCO3↓+H2O这一化学反应时,就可思考如下一些问题:在建筑业为什么用石灰浆(主要成分是Ca(0H)2)来砌砖、抹墙?砌好的房子为了让它快点干,为什么常常在室内生个炭火盆?人们在保鲜鸡蛋时,为什么可以将它放入石灰水中?冬天,人们为什么用石灰水来粉刷树干?等等。这样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不仅能熟记住这一化学反应,还能将这一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六、注重实验
  实验是学习化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它以直观、形象、生动、鲜明的特点帮助人们形成化学概念与原理,理解化学知识。在学习化学实验时,应从因果两方面把握实验,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如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如果从以下因果两方面来学习,效果肯定要好得多。①首先应将铁丝表面的油污、铁锈擦掉,否则难以点燃;②应将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以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③要在铁丝的一端系上一根火柴,目的是火柴首先燃烧,放出热量,使温度达到铁丝的着火点;④在集气瓶底预先装入少量水或铺一层细纱,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七、精于练习
  练习是检查知识、巩固知识和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有些同学题目做了成百上千,却不能应付关键考试中的一道试题;有些同学虽然做题不多,却能从容自如地应付各种考试,这里有个善于不善于做练习的问题。善于做练习的同学往往善于分析题意,推敲思路,比较方法,也善于总结,吸取经验和教训,达到以一当百,举一反三的效果。
  (责任编辑 陈方炜)
其他文献
教育评价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当前深化学校教育改革、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关键一环。由于新课程的关注点在学生的个体差异,信息技术又可以促成这一点
为了探讨巯甲丙脯酸(CPT)增加下壁心肌梗塞(INF)并发症和病死率的原因,在实验性心肌梗塞模型上观察了CPT对INF的电生理和血液动力学作用,并与其对前壁心肌梗塞(ANT)的作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CPT明显延长
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近日在中国北京发布年度报告显示,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从1996年的170万公顷上升至2015年的1.797亿公顷,20年时间取得约百倍的增长。该产业
曾几何时,“户对门,龙配凤,采煤哥的嫂子也做工。”这种双职工家庭是厂矿青年们追求的理想家庭模式。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城乡差别的缩小,加上外来思想对城市小姐,厂矿
现有含冲击损伤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寿命预测方法是建立在冲击后复合材料层合板的疲劳性能基础之上的,导致模型和方法不具有通用性。因此,针对含冲击损伤的复合材料层合板,基于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环境的不断改变,科技技术的不断进步,有关教育事业也在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尤其是小学教育中的体育课程。在小学时期的体育课程主要是以游戏
学习动机是引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引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机机制。它作为人类行为动机之一,是直接推动人们进行学习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如
有人又在忧虑城市的中小学生到郊外旅游,分不清田野里绿油油的麦子和青草了,于是大发“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感叹。而我们肩负导向的神圣使命的编辑同志,恨人心不古,世风日
学前教育不仅是当代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俗话说:“教育就要从娃娃抓起。”要想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建
架子工小刘刚登上移动作业平台,准备拆除顶梁上的链条,这时,经过移动作业平台的安全员小梁突然发现移动平台没有固定牢固,正一点一点滑动。刹那间,小梁急了,赶紧用脚踩住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