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图像到材料:物质媒介参与的诗歌创作

来源 :延河·绿色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ltiz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但语言本身并不限于文字,作为诗歌载体的声响、文字版式及其所依托的物质媒介都可算作廣义的语言。从古希腊时期起人们已经开始在版式上寻求创新,将诗文排成一幅图像;20世纪以来,从阿波利奈尔、马里内蒂等未来主义艺术家到五六十年代的具象诗运动,物理材料不断参与到诗歌创作之中,成为先锋派诗歌创作的反叛性突破。
  一、从图像到材料
  图像诗是一个统称,指诗文的版式和内容交互反映主旨的一种形式,最早的拉丁语称之为“形体诗”,公元四世纪前后称为“图形诗”;16世纪法国作家拉伯雷的《巨人传》中曾用瓶子的形式组成了神瓶显示的神启;到了17世纪,图像诗开始进入一些主流诗人如乔治· 赫伯特等人的诗歌中,在这些诗歌中,诗歌的版式形象地概括了诗歌的主题,例如乔治·赫伯特的《复活节翅膀》和《祭坛》。图像诗在中国古代同样有漫长的历史,作为一种空间构型的文字,汉字的视觉形态在打字技术出现以前始终受到高度关注,书法上的创新和趣味游戏促进了许多广义图像诗的诞生。中国早期的图像诗例如东晋苏蕙的织锦回文诗《璇玑图》,就利用了绘画的色彩、线条,别出心裁地创作了图像诗形。回文诗等图像诗得益于汉字的趣味性和单个字表意的剩余,也在文学史上广为流传,成为一种有趣的创作类型。宋代苏轼创设的“神智体”诗歌与现代图像诗的精髓更为接近,通过对文字本身进行变形加工,巧妙地布局排列。
  18世纪德国剧作家莱辛在其著作《拉奥孔》中曾指出诗与画的区别。由于二者的表达媒介不同:诗以语言文字为媒介,语言文字的线性组合使之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因此只适宜描绘同样具有时问性的动作及事件;而画以线条色彩为媒介,这种组合则是空间性的,因而适宜展示同样具有空间性的静态物体。图像诗协调了莱辛认为的不可调和的诗和画的矛盾,将绘画与诗合为一体。这种调和不只是“图文并茂”地简单组合,而是真正做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形式和内容构成互文关系,由此打破了传统的“文学”与“艺术”的分野,图像和语言的界限模糊了,读者从图像中获取信息,又从语言中补足图像。
  20世纪以来的图像诗受到前卫艺术的影响,既是用图像表现文字,又是在图像中融入概念性元素。如20世纪初法国诗人阿波利奈尔的《图像诗集》,其特点是将诗歌的主题意象用图像的方式描画出来。50年代后,具象诗运动兴起,与图像诗表面有相似之处,但具象诗更为自发和激进,具象派的创作中大量加入了物理材料,使其诗歌作品最终以物质实体的形态展现。具象派代表作家有玛丽· 索尔特、理查德· 科斯特拉尼茨、巴恩斯通等。1959年尤金·格姆林格尔创办了一份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报纸,为具象诗提供了一块用武之地。
  1968年至1970年间,比利时艺术家马塞尔·布达埃尔制作了三十多个真空成型的塑料浮雕,其形状就像巨大的汽车牌照,它们被称作“工业诗”。诗人和现代艺术家伊恩·汉密尔顿·芬利于1966年推出了作品《海浪·岩石》,和大多数具象诗一样,这首诗也只有两个单词,分别是海浪和岩石,它们被以喷砂的方式喷进了蓝色玻璃里,光线可以穿透,营造出海浪撞击岩石的效果。一些具象派诗人从诗集的物理形态上入手,例如Magnolia Rejane Andrade dos Santos在《越轨的视觉——读瓦拉里·赫尔曼的<氧气源>》一文中评析了瓦拉里·赫尔曼的诗集《氧气源》(由氧气和起源两个词合成),这部作品花费了瓦拉里·赫尔曼七年时间完成,诗集的封面和封底是同一张图正反着放,所以读者既可以从封面开始读,也可以从封底开始阅读。这本书十分脆弱易损:空白、线条和浅蓝色的背景,强调了这部由胶水粘合而成的诗歌脆弱的物质构成;其次本书的色调明亮:虽然底色是白色,但其他叠加于其上的颜色则是饱和度非常高的色调,从深蓝色到银色都有;再者,这本诗集的制作极富反叛性,正面和背面的倒影的图形排列,暗示了可以倒着读以及意义的相应变化。
  随着现代媒介技术的不断推进,大众传媒也出现了从纯视觉或纯听觉到视听交互的转向,多媒体融合体验也成为先锋派诗人开拓的新阵地。美国音乐家、诗人约翰·凯奇开创了“讲座诗歌”,这是一种多媒体交互式,读者可以对诗歌进行沉浸式体验。60年代以后,新媒体诗歌和艺术实践逐渐增加,随着胶片诗(1964),动态诗歌交互装置(1965—1969),视频诗(1968),全息诗,生物诗等新形式出现及计算机诗歌生成器的进一步尝试,实验主张和实践活动逐渐合流。1981年,法国诗人保罗·布拉夫尔和雅克·胡博创立了A.L.A.M.O小组,更是旨在将数学和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文学写作中去。
  二、媒介的参与及融合
  麦克卢汉曾强调媒介对人类思考方式的变革性影响。劳里·艾默森在《读写交互》一书中指出,上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的具象派诗人的创作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加拿大媒介学家麦克卢汉学说的影响。媒介不仅是信息的载体,也构成了信息本身,媒介开创的不同可能性成为每个时代最突出的特征,诗歌创作不应忽视代表这个时代典型的媒介材料。1950年,黑山派诗人奥尔森号召诗人在打字机上创作,他认为打字机作为一种工具能记下精确的呼吸、停顿,音节的悬停,词语各部分的叠加。在Bp尼克尔和史蒂芬·麦卡弗里以及英国本笃会僧侣西尔维斯特·胡达等人的诗作中,打字机操作时发出的噪音得到了额外重视,他们将其视作是打字机作为一种交流工具的突出特征之一。英国诗人阿兰·瑞德尔在《蜂蜜罐》这首诗中则利用打字机造成字母B(代表bee)的间隔和重叠,制作了无数密封围着一个蜜罐飞转的十分生动的象形诗。1972年,安德鲁·劳埃德在选集《打字机诗》中写道:“打字机是一首诗……诗却不是打字机。”
  另一方面,麦克卢汉认为印刷术是从听觉空间到视觉空间的过渡,在书写之前,人类生活于声学空间——口头言语的空间。这个空间是没有边际、没有方向、没有范围的,是由情感所掌控的空间。书写在一定程度上将这个空间转化为有界的、线性的、贯序的、结构化和理性的空间。书写的纸张,通过它的边界,严格地约束了一行行的文字,带来了理性的思考方式。图像和材料参与的诗歌创作作为一种感性的视觉或听觉典型,它打破了传统诗歌的线性时间规律而主要通过空间发挥作用。这些媒介诗歌中的信息文本在抛弃复杂的陈述和传统句法及其强加给阅读的线性的时间性后,建立起一种全新的视听句法。   如果说图像诗消解了版式与内容的边界,将版式化作內容的组成部分,那么20世纪后半期的具象派则更进一步扩大了“形式”的含义,将作为媒介的物理材料一并囊括到诗歌的能指集合中。先锋派诗人们试用的各种形象化的诗作——图形诗,字母移位诗,文法倒错诗,拼贴诗,叠印诗,涂抹诗,现成文本和纵横交叉诗等等——均呈现出对诗歌物质构造的重视和强调,图像诗某种程度上也是将创作和阅读的注意力都召唤回文字本身上来,在图像诗当中,文字排列本身就是审美对象,和语言本身一同构成等待破译的部分。兰哈姆指出,在后古登堡时代里,为保存文字所做的物理上的努力(刻字、复制、使书法美观等)不再那么困难,文字的物质性在人们的视线中逐渐减弱,文字也逐渐成为“透明的”,而图像化创作的尝试,就是力图把语言从话语中解放出来,恢复人们对语言本身的感受力。从阿波利奈尔到E·E·卡明斯,单词和字母文字本身的形态和功能得到了强调,而到20世纪中后期具象诗运动时期,语言的物质属性已经成为一个广泛的命题出现在先锋诗人和艺术家的作品当中。图像、材料与诗文相结合的创作则充分尊重了能指的独立性,专注于构成诗歌文本的物理材料,使用图形空间作为结构的组成部分,充分尊重诗歌的物质构造。
  三、结语
  在今天,作为电子时代新的“脱壳的人类”,我们正在失去身体感,而将精神延伸到了赛博空间。得益于约翰·凯奇的离合诗的灵感,当我们打开Mesostic Poem Genarator 这个网站,输入竖排关键词和源文本,选择关键词重复次数和诗文密度等创作规则之后,后台数据就即将为你生成一首崭新的离合诗出来,这便是约翰·凯奇门下涌现出的电子诗人。点击刷新就能抹去全部痕迹的电子书写,正如马克·波斯特所说的,电脑以它可怕的非物质性模仿着人类,而荧光屏——客体与书写——主体(三者)合而为一,成为对整体性进行的令人不安的模拟。90年代末至本世纪以来,基于电子计算机技术的电子诗、数字诗也在西方国家逐渐发展开来。90年代以来,台湾地区也兴起一阵数字技术与诗歌创作相结合的风潮,代表作品包括白灵的“白灵文学船”,苏绍连的“21世纪网路诗新曙光”,姚大钧的“妙缪庙”、“文字具象”,代橘的“Elea”等。
  一些研究者认为,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理论在图像诗的发展中发挥了较大作用。维特根斯坦认为人们将词语,从语言的形而上学指涉功能中抽出,转化为一种日常语言的游戏。 值得注意的是,影像与文字,甚至与声音的多重媒体交互呈现,并不是从多种感知入手帮助读者更清晰地理解其作品的含义,而是正相反,这些诗歌的意义本身也是含混、暧昧、游离的,极富现代性的。尽管“具象”这一词语的原初含义指涉的是客观有形的、可视可感的感觉,但灌注于作品中的概念却很难直观地感受到。在过分冗余的视听觉甚至触觉的多维度表达的缝隙中,在感觉和各种官能都变成一场视觉盛宴的时代,诗歌的定义本身面临着并存的挑战和机遇。
  责任编辑|王可田
其他文献
一  “在你感到痛苦与无助的时候,深呼吸。跟着我,深深地,吸……对!再,呼……长长地呼出你体内的废气,以及晦气。”  在装修清爽的瑜伽私教馆里,长发高绾的瑜伽教练打着莲花坐,闭着眼睛用梦幻般的嗓音说。  刘春也盘坐在自己的瑜伽垫上,不像莲花,像一株狗尾草,不停地抖动着。她睁着眼,望着对面年轻美貌的瑜伽教练,看着她有意裸露出来的小腹,它显得紧实又柔韧。在她的一呼一吸间,那小麦色的肌肤律动,让刘春想到
期刊
一  这里有座大棚子,具体多大?你想,能容得下南来北往的列车,装着五湖四海的旅人,应该够大的了吧!清晨六点,车站已显得特别忙碌了,两列红色的特快,一列白色的“和谐号”,磁铁般的吸着站台上零散的钉子。偶尔还有一列闷罐货车,慢行客车都是极罕见的,就像一朵奇葩,异常醒目,调节着人们久违的视觉。M7103是趟老掉牙的绿皮列车,终点站为皖南古城徽州,已运行了37年,为沿途的居民带来了诸多便利。检票员站在车门
期刊
黑漆楼门是我外婆家院子的大门。  我外婆家在清花河畔的烂泥湾聚族而居,一座大大的四合院里住了八九户人家大大小小近百口人。院子西南角还有一条窄窄的巷子,但是只能供人通过,搬运大件东西、婚丧嫁娶则必须走大门。我小时候有很长时间在外婆家度过,所以这道门给我留下了很深的记忆。爬上十几级台阶,迎面是一道高高的对开木门,门上刷了一层厚厚的生漆,只要开门,门轴就会“嘎嘎”作响。路过的人在很远的地方就能望到这道黝
期刊
一棵白果树  夏天往北,  扇子在哗哗地响,  一只蛹,从树下面破壳而出。  微微倾斜地看一颗太阳,  揉去果壳的臭味,  和阳光一样。  塑胶是另一种,  不属于秋天,疲软在同样的地上,  白果树通体是绿色在生长。  腺素分泌过多,  就迟早会长出一颗颗固态的瘤子。  而蛹总是会变成蝉的,  垂緌高唱之声方生方死。  等固态的烦闷结成种子,  梧桐榨油白果熬粥。  树下两个闲人饰金端坐,  观棋
期刊
离开家三月有余,尽管这三个月的时间里先后有我的生日、父亲的生日和弟弟的生日,但我与父亲未曾联络。如果非要给我们之间深沉又别扭的父女情加一个名字的话,那或许就是不语吧。不语以概之,不语言不尽。  父亲,写来生疏,念之动容。父亲是经历了苦日子熬过来的人。小时候,爷爷忙,长兄如父,长嫂如母,父亲和母亲撑起了四世同堂的一大家子人,照顾叔叔们上学念书还要拉扯牙牙学语的我。苦日子磨出了父亲的严厉和节俭,父亲很
期刊
我的创作一直不曾离开过故乡,从初中辍学前往福建打工算起,一个十七八岁的懵懂少年,在底层苦苦挣扎,早已被二十多年的岁月磨成了一颗钉子。这样的钉子无论什么地方,它都能够稳稳地钉住,从不气馁,放弃。就是这种不服输,敢于面对的现状,让我对故乡越发的思念起来,而越是思念越发现,故乡其实离我越来越遥远。  每次回家,故乡都在变化,不是这家老屋推倒新修了砖瓦房,就是那家老人过世,或者谁家又有人结婚、添丁。而与我
期刊
我确信自己的前世,来自北方荒原一匹孤狼。在茫茫雪地,瘦弱的身子像是大地的遗物,灰色皮毛包裹着嶙峋的骨头,眼睛射出的蓝光让人惊悚,张开的嘴巴露出尖利的白牙,它一直在四处寻找,它被饥饿驱赶着双腿,不断地跑,不断地寻找——它的一生被饥饿所胁迫,听命于食物。  落地七天,我被奶娘抱走——因为营养不良,我母亲一滴奶水也没有。在未成年时期,我所有的记忆,与饥饿有关。似乎我的同伴和我一样,整天处于饥饿之中。每餐
期刊
二十五年前,我从山里调到县城工作,最想去的地方就是浦阳江流经县城的南桥头及其南溪滩。早听说那是城里人谈情说爱的好地方,这样的地方对二十出头的我来说无疑是具有诱惑力的。  这诱惑力来自我该什么时候去南溪滩恋爱一场。  且让我先去南溪滩探个究竟,顺便看看或听听什么有关谈情说爱的故事。  我选了一个有夕阳的周末,从机关的食堂晚饭后出来,穿过几幢办公楼,走出机关大门往左拐,在塔山脚向右过环城南路的岔口,眼
期刊
一  娘家门口的那棵皂角树不在了,母亲说卖给了树贩子。这棵树有多少岁了?记忆里冒出来一个数字:65,这也是父亲的年龄。父亲出生那年,爷爷在家门口亲手栽下的。从我记事起,皂角树就很高大粗壮了,枝繁叶茂,几乎占据了整个禾场。  春天的时候,和风暖阳,莺飞草长。皂角树也苏醒过来,一个个芽苞嫩得那么脆弱,但又坚定无比。只一个晚上,叶子便舒展开来,一天比一天宽大翠绿。母亲说,真好!是啊,她看到了坚定不移的成
期刊
对于不断远离自己故土的杨胜应来说,怀土之情日益浓郁,无论是他创作的诗歌,还是小说,亦或散文,都可以看得见他对故乡的那份浓厚的感情。而放眼当下,几乎每一个诗人或者作家笔下或多或少都有自己故乡的影子。从写作的责任来看,如果脱离了生命的思考,生活的发现与探索等元素的写作,严格上来讲缺乏一定的实际意义,并不是一种进步,不过是一种场景的复制情感的重复而已,属于可有可无范畴,这也是很多作者抱怨的作品难发表或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