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 记(创作谈)

来源 :延河·绿色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dowy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创作一直不曾离开过故乡,从初中辍学前往福建打工算起,一个十七八岁的懵懂少年,在底层苦苦挣扎,早已被二十多年的岁月磨成了一颗钉子。这样的钉子无论什么地方,它都能够稳稳地钉住,从不气馁,放弃。就是这种不服输,敢于面对的现状,让我对故乡越发的思念起来,而越是思念越发现,故乡其实离我越来越遥远。
  每次回家,故乡都在变化,不是这家老屋推倒新修了砖瓦房,就是那家老人过世,或者谁家又有人结婚、添丁。而与我密切相关的点点滴滴,一草一木,也在急剧地变化着,父母垂垂老去,风烛残年的他们却依然为子女在田地里忙碌着,而曾经给我们带来满满记忆的旷野、老屋、山林、小河,它们也随时光变得越来越陌生。前些天回老家,重走了屋后小山,当初空荡荡的后山,如今草木茂盛,寸步难行。多少年来,祖父辈们含辛茹苦一寸寸开辟的良田沃土,一寸寸走出来的道路,如今又回归到了最原始的形态。
  我想,故乡对于我来说是一种悲凉,一种哀伤,更是一种深如骨髓的爱。就像艾青诗中所表达的那样:“我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所以,我的笔下,几乎全是故乡的一草一木,山山水水,老屋、亲人,他们在我心中鲜活,却在现实中因为沉默的抵抗而渐行渐远,甚至已经离我而去。如何深切地想念他们,就如同我该怎么重构一处属于自己精神世界的故土。
  古人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我的创作,其实就是在不断证明,自己是一个有故乡的人,而也进一步诠释,每一個人都有自己不可能忘却的故乡。而文学不应该是纯粹的臆想、虚构,它必然和现实生活一脉相承,血肉相连。我们所看见的,所期待的,预想到的,它们不应该是一种迷茫,而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不应该是依附在文字层面,更不应该是寄托于技巧,而是深入到骨子里、血液中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故乡赋予我们融入时代生活的一种能力,我把这种能力看成是文学的独立特行,一种绝不同流合污,却依然善良美丽的光。
  《从内心出发》这组作品,没有偌大情怀,笔触起点低,视野小,但它的存在,却可以证明,我想好好活着,如何好好活着的心。也许,一个人的力量有限,生命也很短暂,但我希望能够不断去探索发现,让这些微光能够成为悲如草芥的命里的一种胎记。
其他文献
十年  他造梦的工厂压上你的双肩  他无力地呼喊  痛惜和懊悔  囚禁在狭迫的心田  他用优柔的棉布  对抗你锋利的剪刀  以沉沉暮气  回应你热烈的光照  制造梦幻,难免被梦幻所欺  他面对你,却躲避你身后  生活的责难  命运艰难呵,就像洪水穿越筛孔  被压弯的日子  在绷紧的弦上疼痛地嘶鸣  你们不断地抵牾和接纳  重续血脉里的纷争  年月飞逝,幸福依然遥远  许诺是轻薄  他用泪水呼唤  
期刊
遇见  你只是从我身边轻轻走过  我固守了半生的修辭便开始摇摇欲坠  这是从未有过的事情。像落叶化蝶、像时光逆流  像仰望整片星海,我只取一颗写诗  春天已走出许久,鸢尾花还在开着。  如果我寄给你一纸书信  你会不会执笔回忆这一刻的下午。在阳光 拥挤的街道  我与你遇见,双眼盛满你欢愉的影子  还有那无处安放的心跳
期刊
信件  我只能读着这些发旧的信件和你说话  一行行清秀的字跡,花瓣一样  散落在我眼前  像白昼带走了太阳  像黑夜带走了月亮  时光的那头,再也没人将我轻声呼唤  蜜蜂牌洗头膏的味道不再闻过  床单,枕头不再有茉莉花香的味道  每周日下午  再也听不到邮差在小楼下大喊:  苏龙:有你xx来的信件  责任编辑|马慧聪
期刊
五月总是令人惊喜不断,树上赶趟的花们,市场上各种时令鲜美的蔬菜,给人都是视觉与味觉的享受。  那天早晨去市场买菜,邂逅久违的豌豆角,绿绿的、饱满的一大堆,我赶紧买了半袋子拎回家,心中满满的喜悦。  我回家坐在客厅择豌豆角,那人看见了,说:呀,豌豆角!坐在我旁边,帮我一起择,不时放几粒绿色的嫩豆子到嘴里咂摸。后来,他叹了口气说:“还是没有我们小时候偷的豆角好吃!”  偷豆角?70年代以前的农村孩子谁
期刊
点灯,当无知的飓风席卷时间的深渊,海浪拍断残破的灯塔。点灯,当野蛮的暴雪肆虐在历史的凛冬,夜幕撕裂黄昏的余晖。点灯,当罪恶的黑暗吞没世界的黎明,寂静侵蚀无尽的虚空。点灯,点起幽黄幽黄的灯,如一叶扁舟在海浪中浮沉,又似一颗流星,划破天空。  思维的碎片被星火点燃,于迷蒙中绽放明媚。  点灯。把灯点到蛮荒里去,让他们看看,荒原上线条粗犷的面庞,和倏然亮起的智慧火种。  稀树草原之上,人猿离开树的荫庇,
期刊
一  “在你感到痛苦与无助的时候,深呼吸。跟着我,深深地,吸……对!再,呼……长长地呼出你体内的废气,以及晦气。”  在装修清爽的瑜伽私教馆里,长发高绾的瑜伽教练打着莲花坐,闭着眼睛用梦幻般的嗓音说。  刘春也盘坐在自己的瑜伽垫上,不像莲花,像一株狗尾草,不停地抖动着。她睁着眼,望着对面年轻美貌的瑜伽教练,看着她有意裸露出来的小腹,它显得紧实又柔韧。在她的一呼一吸间,那小麦色的肌肤律动,让刘春想到
期刊
一  这里有座大棚子,具体多大?你想,能容得下南来北往的列车,装着五湖四海的旅人,应该够大的了吧!清晨六点,车站已显得特别忙碌了,两列红色的特快,一列白色的“和谐号”,磁铁般的吸着站台上零散的钉子。偶尔还有一列闷罐货车,慢行客车都是极罕见的,就像一朵奇葩,异常醒目,调节着人们久违的视觉。M7103是趟老掉牙的绿皮列车,终点站为皖南古城徽州,已运行了37年,为沿途的居民带来了诸多便利。检票员站在车门
期刊
黑漆楼门是我外婆家院子的大门。  我外婆家在清花河畔的烂泥湾聚族而居,一座大大的四合院里住了八九户人家大大小小近百口人。院子西南角还有一条窄窄的巷子,但是只能供人通过,搬运大件东西、婚丧嫁娶则必须走大门。我小时候有很长时间在外婆家度过,所以这道门给我留下了很深的记忆。爬上十几级台阶,迎面是一道高高的对开木门,门上刷了一层厚厚的生漆,只要开门,门轴就会“嘎嘎”作响。路过的人在很远的地方就能望到这道黝
期刊
一棵白果树  夏天往北,  扇子在哗哗地响,  一只蛹,从树下面破壳而出。  微微倾斜地看一颗太阳,  揉去果壳的臭味,  和阳光一样。  塑胶是另一种,  不属于秋天,疲软在同样的地上,  白果树通体是绿色在生长。  腺素分泌过多,  就迟早会长出一颗颗固态的瘤子。  而蛹总是会变成蝉的,  垂緌高唱之声方生方死。  等固态的烦闷结成种子,  梧桐榨油白果熬粥。  树下两个闲人饰金端坐,  观棋
期刊
离开家三月有余,尽管这三个月的时间里先后有我的生日、父亲的生日和弟弟的生日,但我与父亲未曾联络。如果非要给我们之间深沉又别扭的父女情加一个名字的话,那或许就是不语吧。不语以概之,不语言不尽。  父亲,写来生疏,念之动容。父亲是经历了苦日子熬过来的人。小时候,爷爷忙,长兄如父,长嫂如母,父亲和母亲撑起了四世同堂的一大家子人,照顾叔叔们上学念书还要拉扯牙牙学语的我。苦日子磨出了父亲的严厉和节俭,父亲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