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科学活动《滚动》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HENG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指南》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成人应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应该说,《指南》精神让我们明确了探究欲是源泉,探究能力是目标,形成幼儿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是科学活动的根本。带着这样的思考,我们展开了系列科学学习活动——《滚动》的实践。
  我們知道,生活中很多物体都是孩子科学认知的材料,如各种各样的能滚的物体,盒子、积木、球……那么在各种各样的能滚动的物体中,我们是否能找到孩子的兴趣点,支持孩子体验科学认知的一些方法,从而激发孩子们对大自然对大社会的探究欲,提升孩子的探究能力呢?在这样的分析中,我们展开了“滚动”之旅。
  一、在寻找“滚”的材料中探究
  什么样的材料是能滚的?能滚的物体有什么特点?这是孩子们在《滚动》学习活动中最感兴趣的。我们老师给孩子们提供了多样的生活用品,有奶粉罐、薯片罐、卷筒纸的卷筒、圆形盒子、圆柱体积木……于是我们的小班孩子开始了不断的探究。看,我们老师让孩子们先观察生活中的物体。“猜一猜,谁会滚?”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点滴经验开始大胆表达。“那怎样的东西能滚呢?”孩子们在猜测后忙不迭地开始了实验。在场地上,孩子们自由地滚动自己感兴趣的物体。原来有一个面是圆的,所以它能滚动。于是孩子们从多样的材料中,在几次尝试和试验后,孩子们终于将物体分成了2类,一是能滚的东西,二是不能滚的东西。从猜到尝试操作,孩子们不断地探究,不断地发现能滚的东西的特点,探究欲在寻找中逐步形成。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动力,是获得经验的先决条件。在寻找和体验多样滚动的材料中,孩子们的科学探究兴趣被有效激发了。
  二、在实践“滚”的现象中探究
  “不同物体滚的路线是一样吗?”“为什么有的东西在滚动时会拐弯?”带着这样的思考,孩子们又开始了实践。在与多样的材料互动中,孩子们发现了两面一样大小圆的东西和两面不一样大小圆的东西,在滚动时会有不同的变化。于是老师设置了小球门,鼓励孩子们让纸杯和一些能滚的东西同时滚进球门。孩子们开始操作,不断实验。“两头一样大小圆的东西滚起来会怎样?”“两头不一样大小的圆的东西滚起来会怎样?两头不一样大小的纸杯能滚进球门吗?”孩子们用茅根,用双面胶,用毛线……不断地尝试,不断地制作,不断地调整。在很多次的实践后,孩子们发现,两头一样圆的东西滚起来不会拐弯。于是他们在比较、实验、观察、思考中,将纸杯的两头变大或变小,或是将两个纸杯粘贴变一个长纸筒……终于,我们的纸杯也能进球门了。实践,让孩子们不断探究,不断思考,不断感悟。
  孩子们从初次尝试操作到二次带着问题操作到多次递进思考操作,孩子们经历了好奇到苦恼到成功的情感历程。他们不断探究滚动的原理,在多次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体验到了科学探究的乐趣。不断探究,开始融入孩子的自然操作中。探究能力,在反复趣味操作中提升了。
  三、在交流“滚”的经验中探究
  “为什么我们同样的实验会有不同的结果呢?”“他为什么能让圆积木向上滚呢,我的为什么不能呢?有什么秘密吗?”孩子们自己实验,但不同的结果让他们心里纠结。于是,老师组织孩子们停下自己的实验,和孩子们交流起来。“我是很用力地推动圆积木,给它很大的冲力,圆积木才滚上山坡了。”“我使用了很长的坡道,然后再加上我使劲地推,圆积木就滚上山坡了。”“我是用橡皮泥粘在盒子背后,再使用一定的推力,圆积木就滚上山坡了。”……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表达着自己的操作和发现,“橡皮泥放在盒子哪个合适的位置才能帮助圆积木向上滚呢?”老师的引导,让孩子们的交流更深入。他们又观察自己刚才随意变化的橡皮泥、纸盒和轨道木块,似乎发现了什么。于是,新一轮的实验又开始了。他们在交流中分享自己的发现,他们在互动中寻找自己的问题答案。交流,给了孩子们分享的平台;交流,给了孩子们启发和鼓励;交流,给了孩子们思考的机会;交流,让孩子们的实验和探究更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应该说,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交流,及时地将孩子的零散经验和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梳理。交流,促进了幼儿与材料、同伴的相互作用。交流,有效培养了幼儿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探究,是一种积极的行为方式,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在《滚动》这个系列科学活动中,我们感悟到了孩子们积极的探究欲、强大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追随儿童的兴趣、多样的学习方式,则有效地激发和滋养了孩子积极的探究欲。
其他文献
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是一所名校,这所名校里有知名的特级教师孙双金、陈静,有才华横溢的学科带头人唐隽菁、唐文国、朱萍、张齐华,有在全国赛课中屡屡折桂的青年名师吴京钧、林丽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抗震救灾工作的重点已经逐渐转移到恢复生产及灾后重建。由于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世界上有了学校,也就有了学校特色。在国外,有古印度训练僧侣的吠陀学校,传授神学的神学学校,有崇尚军事锻炼的斯巴达学校,有伊 The world has a school, also has the scho
时至今日,SOA无论是作为一种时尚潮流还是一种实际需要,曝光度增加。然而,从何处切入,仍然是棋手们百思不得其解的一盘谜棋。
从最初的60余人到如今的3000余人,企业规模急速扩张的背后是无尽的HR管理难题。
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基础、补充和延伸,是阅读能力训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然而,目前相当一部分农村孩子特别是偏僻落后地区孩子的课外阅读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阅读状况不容乐观。笔者曾对某农村学校一至六年级200多名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了不少的问题。一是阅读书籍缺乏。78%的孩子只有课外书1—5本,10%的孩子课外书有5—10本;二是阅读内容单一。“家中最多一类的书籍是什么?”反馈得知是作文书、习题
不久前,我校对苏州市全面开课,其中就包括我的一节思想品德课。最近几年,公开课上了很多,同行们对我上课的套路基本熟悉了,已经基本了解了我上课的特色。于是,我在心里暗暗盘算开了,这次公开课是不是该换个新面孔?  过去我上课,基本上是采用自己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把课本上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浓缩到课件上,并配以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如:学生表演小品、学生讨论、学生辩论等形式。以此与讲解相结合,把教材上枯燥的知
在现今的英语教学中,我们似乎正由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以前我们一味地注重语法教学而造成了大面积的“哑巴英语”,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一体化,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这种“哑巴英语”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转而追求交际式英语,强化了口语的教学。应该说,这种转向顺应了时代的潮流,加强了英语的生活化与应用性。但在这一追求的过程中,一些人却将语法教学抛置脑后,觉得英语课堂应该是鲜活的,而语法知识比较枯燥,学生在
通过分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的几个层面得出: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师生互动教学转变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满堂灌的现象";转变了教师的角色:学生由"倾听者"转变为"对话者";有利于培养学
小学音乐教学是整个音乐教育的启蒙阶段,属于基础核心部分。对于音乐审美教育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有效把握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趣味性教学,不断提高和增加学生对于生活和音乐的感知。在教学中,不仅需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应该把握好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面,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作为出发点,不断提高音乐教学的趣味性,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音乐学习态度,提高音乐教学的有效性。  一、引言  在九年义务教育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