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问题情境“三性”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效能

来源 :数理化学习·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h19780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问题情境是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本文作者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抓住问题情境的“三性”特点,提升教学效能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情境;教学效能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鲁宾斯坦的“问题思维理论”指出,思维的核心是创新,思维起始于问题,是由问题情境产生的,而且是以解决问题情境为目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提出:”教师要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发现数学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使他们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长期以来,传统教学模式只重视训练学生解答已提出的问题,忽视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方法探究,制约和影响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随着新课程改革和新高考制度的实施,对教学活动的要求和水准越来越高,越来越切合实际。要求数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主体实际,从学生现有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准等出发,创设切合学生生活实际,体现数学知识特性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认知冲突,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愿望。因此,教师要将问题情境式教学作为实施新课标要求的重要内容,抓住问题情境的“三性”,在教学整体过程和局部环节上,都应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进入探究问题的角色,真正地参与到整个学习活动始终,实现学生认知和能力的有效发展。
  
  一、体现问题情境的现实性。实现学生学习潜能的激发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数学是人类生活的工具,对数学的认识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新的教育理念提出:人人都学有用的数学。荷兰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主张“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现实”。我国教育家陶行知也提出了“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生活教育理论。因此。教师要紧扣数学学科知识的生活特性,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和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提供贴近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从问题情境中产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浓厚兴趣,从而自觉地“找”数学,“想”数学,“用数学”。如在数列知识学习时,教师设置了“有一牧羊人赶着一群羊通过36个关口,每通过一个关口,守关人都要拿走当时羊的一半,然后退还一只,过完这些关口后,牧羊人发现只剩下2只羊,则原来牧羊人赶了多少只羊?”的问题情境,学生一下子就对数列这一方面的知识充满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自觉投入到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为有效教学打下了基础。
  
  二、体现问题情境的针对性。实现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
  
  教学实践证明,教学情境的设置不是按照已有的固定模式进行的,而是根据学生学习实际、能力特点和认知情况,进行“有的放矢”的设置。众所周知,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个体,由于自身所呈现出的不同特点,表现出这样或那样的差异性。同时新课程标准提倡的是“人人获得发展和进步”教学观念。因此,教师在情境式教学时,应符合思维发展的特点,将数学知识点的不同要求贯穿到情境的设计之中,由浅人深,由易到难,根据知识结构层层推进,实现对全体学生的覆盖,促进不同层次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如在“点到直线的距离”教学中,可以就根据学生学习实际,创设了如下问题情境:“(1)已知有一点P(0,6)求点P到直线的距离是多少;(2)已知有一点P(1,6)求改点到直线的距离是多少;(3)求点P到直线的距离又是多少。”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递进式的教学情境中,通过层层深入,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了锻炼和学习的机会,有效提高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成效。
  
  三、体现问题情境的拓展性,实现学生创新水平的提高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教师教学时可以通过改变问题的类型、要求及相关条件,将得出的问题结论进一步拓展、延伸,创设出一个新的问题情镜,从而再次激起学生认知冲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认识理解的差异,产生强烈的探索动机,重新审视问题,解答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辩证思维能力,实现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如在讲解“在AABC中,若B=30。AB=2,AC=2。求AABC的面积。”这一问题时,教师先写出了“由正弦定理得,AB/sinC=AC/sinB,所以sinC=(2)sinB)/2=/2,故c=60度。所以A=90度,所以s=(1/2)AB*AC=(1/2)*2*2=2,”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发现,本题在进行解答时,没有对问题进行分类讨论,应区分AB>AC的情况,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解答,学生得到“当C为锐角时,s=2,当c为钝角时,s=,”这两种情况,从而有效提升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水平。
  总之,问题情境教学是高中数学教学中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广大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研究教材,准确掌握知识的内涵关系,就一定能够创设出切合学生实际,有效推动教学活动扎实开展的问题情境。
其他文献
10月12日,农业部第28家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揭牌仪式在重庆市南川区上河村举行。农业部党组成员、人事劳动司司长毕美家在揭牌仪式上指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是中组部、农
小学语文作为对学生进行综合教育的主阵地,对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发挥着一举泰山的作用。其中,在小学学校的教育体系中,语文口语交际课作为一项对学生在语言能力、组织能力、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现代教学的重点已从过去的怎样让学生更好地接收教师所教的知识转到学生如何自己去发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即从教师的如何“教”转到学生的如何自己主动
通过对各类液位仪表的比较,指出只有超声波液位计才能较好地解决氧化铝生产中,高大液态物料贮槽的液位连续自动测量这一技术难题。并结合超声波液位计的工作原理,具体分析了诸多
本文从小学语文阅读技能的教学策略和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两个方面探讨了自己对小学语文阅读的理解和教学方法,希望能够为小学语文阅读的教学提供帮助。 This ar
近年来,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迅速增长,几乎可以与同一时期的美国和日本匹敌。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的数据显示,近年来,
本文介绍在采用微机来进行热电偶测温处理时,通过查表的方法实现参比端温度的完全补偿,并完成热电势到温度的处理。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thermocouple temperature
在急剧变化的时代,变是惟一不变的真理。传统的企业管理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必将为企业的全面创新管理所取代。21世纪是创新制胜的世纪,“不创新,就灭亡” In a rapidl
我前期任职的宜昌市西陵区平湖小学地处城郊结合部,教师年龄偏大,平均年龄高达46岁,职业倦怠现象严重。如何激活教师工作热情与智慧,如何让师资力量这根学校的生命线更具生命
推荐语:静静地写着自己的文字时,笔尖流泻而下的是真情,是实感。成年人是如此,学生亦是如此。面对学生写作的随笔,作为语文老师,该以怎样的情感去阅读,又当以怎样的笔触去评论,是一种艺术,也是一份责任。《随笔评语写作艺术浅探》的作者从自身多年的随笔阅读经历出发,基于学生写作随笔及阅读老师随笔评语的心理,从基本原则到具体方法,作出自己的探讨。只要我们语文老师心中有爱,能沉得下心去感悟学生文字,扶持他们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