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与语言行为的整合结构及其心理化路径——心理生命与理论物理之二

来源 :科学·经济·社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37228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讨论语言和语言行为,并遵循三条脉络。第一条脉络是布尔巴基学派结构主义,其中引入了语言,特别是科学语言中的句法/语义双腿结构,涵盖了逻辑学、决策论、博弈论、集合论和规范场论;介绍了哥德尔和塔斯基双子定理中创造的各种精细形式结构和元数学结构。在对语言游戏的考察中,引入了规范场论等八种不同的数学结构。对本文所涉及的数学结构和物理学模型,都做了详细的说明,以提高可读性。第二条脉络是应用理论物理对语言和语言行为模型化。其一,我们发现了语言的全局性和语言行为的局域性,从而建立了两者统一的规范场论模型。其二,在假设语言无内容性的条件下,我们对语言和语言行为分别做了几何锥化处理,从而建立了语言与语言行为的狭义相对论模型。其三,发现了语言行为的非对易关系,语言游戏的波函数本质,以及对语言行为公共观测的狄拉克结构。在此基础上,引入了语言和语言行为的量子化模型。其四,引入了语言优势的概念作为稀缺资源,关注了语言社会的不平等现象,从而将语言社会做了弯曲化处理。在语言游戏中引入竞争机制和帕累托效率,进而定义了弯曲语言社会的曲率和引力。于是,引入黎曼几何中的局域标架与联络成为题中应有之义。这是语言社会的广义相对论模型。第三条脉络是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的变迁与发展。首先,注意到了早期维特根斯坦对语言,尤其是形式语言规则化的追随与训练。其次,还注意了中期维特根斯坦的挣扎与求索。从形式语言的哥德尔不完性定理出发,悟到了语言游戏的规则不完全性原理,从语言行为提炼出语言游戏的概念。进而,注意到了后期维特根斯坦对主观确定性的回归,及其对语言游戏规则化的追求与信仰。最后,在语言游戏和生活形式的概念转换之间,维特根斯坦在其世界图式中找到了心理游戏不可或缺的位置。这样,维特根斯坦就为我们蹚出了语言和语言行为的心理化路径。
其他文献
在后疫情时代,利用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依托网络平台对公共基础课线性代数进行改革和创新.通过分析课程特点、教学现状及学情,设计互联网和传统教学相融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学习,最终达到学用统一的最优教学成效。
《论确定性》是维特根斯坦晚年一部未完成的著作,对知识的确定性问题做出了系统思考,在当代哲学中引起了广泛深入讨论,但在各种不同视野中也带来了许多误解。这里试图根据全书的四部分内容,提出一种温和的解释,即维特根斯坦是把确定性与怀疑相对立,而不是与不确定性相对立,认为确定性表明了不可怀疑,这与基本经验事实有关,而与我们的知识和信念无关,唯有知识和信念才会存在不确定的问题。不确定性不是维特根斯坦想要拒绝的
为了提升传统社交网络用户身份识别方法的识别效果,设计并提出基于偏好逻辑的社交网络用户身份识别方法。结合偏好逻辑系统,实现社交网络用户的偏好处理;同时通过种子节点周围的信息,采用逻辑回归模型,与另外一个网络中种子节点周围的节点进行对比,对用户信息属性信息以及周围的环境信息不断识别并建立新的链接;最后将新的匹配用户作为种子节点放置到集合中,随着种子节点的传播,通过迭代获取越来越多的链接,实现社交网络用
随着学前教育改革以及科学育儿思想的传播,以游戏为幼儿园基本教育活动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语言游戏作为一种集体游戏,在满足幼儿兴趣的基础上为幼儿的语言表达、语言运用等提供了机会,因此被幼儿园教育工作者广泛应用。然而许多教师虽然认识到语言游戏的重要价值并在幼儿园中大力开展语言游戏,但其成效却仍是未揭示的内容。因此,对语言游戏质量进行研究并了解语言游戏开展现状,有助于学前教育工作者认识到其开展效果及问题所
维特根斯坦的《哲学研究》和《逻辑哲学论》这两本书既具有难以断裂的深度关联又无法与形而上学完全切割。“新维特根斯坦主义”哲学家卡维尔开辟了走近《哲学研究》的又一蹊径。维氏后期挣脱了独断论束缚时,由逻辑领域迈向日常语言领域;特殊的“书写”形式将“自白”“对话”融为一体;哲学上的“治疗”呈现在自身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语言的活动中。“语言游戏”突显语言的述说是生活形式的构成部分。词的意义在于其在语言中的使用
目的: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协同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功能、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2月1日~2021年6月1日心内科收治的AMI PCI术后患者13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床位编号进行分组,双数68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单数69例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协同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功能相关指标[包括6分钟步
GNSS区域参考站网可为大范围PPP和RTK终端用户提供快速精密定位服务,然而不同技术体制下的误差影响因素及服务模式不同,服务端数据处理方法及终端定位性能也会有所差异。本文在实现参考站非差模糊度固定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区域参考站网的PPP及RTK一体化服务方法,并对两种技术体制的终端定位效果进行了全面评估。采用西北某省站间距约100 km的CORS站网数据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区域参考站网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