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堂引向生活

来源 :科学大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1089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时人生的思考,对于初三学生来讲,有一定的难度。教师立足于对课文的理解,联系生活实际,在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学习语文,语文课将会真正走进每位学生的心灵世界。
  关键词:课堂;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8-011-001
  
  《人生》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最后一课。这个单元以“生命”为主题,选取四篇描写大自然和人类生命的现象、探究生命的规律和本质的抒情性散文、议论性散文。本文通过描写虚拟的“高塔”“地洞”“广阔领域”和“工场”的场景,对人生作了富有哲理性的概述,曲折地表达了他对生命珍爱的情感以及让一生过得更有意义的信念和志向。文章寓深刻的哲理于一系列形象中,写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给人以启迪鼓舞。
  
  一、教学目标
  
  1 概述四个场面,三大人群,培养概括提炼,分析归纳的能力。
  2 学习通篇为喻,进行说理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训练文字表达能力。
  3 以阅读和研讨的形式体验揣摩人生意义,思考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
  
  二、教学过程
  
  1 朗读要做到读准字音落实如下词语:瞻望、攫取、臆测、馈赠、停滞、乐此不疲
  2 朗读要体味作者的感受,画出语段中作者感悟性的句子,体味作者抒发的人生感悟。
  3 理清思路
  课文以“高塔”“地洞”“广阔领域”和“工场”为喻,从不同的角度、视野,描述人的生命旅程的不同境况。全文按所描写的场面自然地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1—4):描述人类攀登高塔的情景,说明人类生命表现形式尽管千差万别,但其中又有共同性和必然性;(5—6):描述一些人深入地挖掘、探寻地下坑道的情景,表现他们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精神;(7):描述一些人在广阔的领域开拓进取,他们攫取更多的土地,征服更多的人;(8—9):描述一些在一种工场中劳动的人们,表现他们的刻苦勤奋、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
  
  三、再读课文,合作探究,理解内容
  
  1 学生交流初读文章的感受
  生1:作者能把“高塔”“地洞”“广阔领域”和“工场”四个毫不相干的事物连缀成文,并和“人生”联系起来,这是我不曾想到的。
  生2:全篇都在探讨人生问题,使我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之路。
  生3:文章写了一幅人生的总体画面和三种人的活动景象,我觉得还应该有更多的场面和更多人的形象。
  
  2 教师总结
  看来,中外语言表述的差异给我们的阅读造成了一定障碍,不过只要我们深入探究,是不难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的。
  
  3 教师组织课堂交流活动,同学们表达见解生:这篇文章按描写的场面分为四个部分。
  这篇文章探讨人的生命本质的问题,是关于对人生的感悟。
  这篇文章描述了人的生命旅程的四种情景。
  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把人生比作攀高塔。
  这篇文章让我们揣摩人生的意义,怎样选择自己的人生。
  师:课文从“高塔”、“地洞”、“广阔领域和工场”为喻,从不同角度描述了人的生命旅程的不同境况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深刻理解、及让人类过得有意义的志向,读后值得我们欣赏品味。作者把人生比作攀高塔,你认为这个比喻是否恰当?为什么?
  生1:我觉得非常恰当。人从诞生之日起,便开始了成长奋斗的历程。每前进一步,就好像爬上了一个台阶,我现在正在攀登这座高塔的阶梯。
  生2:我同意这种观点。我们在攀登最初几级阶梯时,是比较轻松快乐的。但越往上,攀登的难度就会越大,或是体力不支或意志不坚定使然。所以“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生3:我觉得人生就如同爬山,“无限风光在险峰”,高塔的顶端肯定能看到最美的风景。
  生4:把人生比作高塔,这个比喻一般,还有许多别出心裁的比喻,比如冰心把人生比作一江春水、一棵小树,就很新颖。
  教师小结:文学欣赏从来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大家对生活的亲身体验和感悟,会对人生作出不同的诠释。
  师:挖掘坑道、征服广阔领域、在工场劳作的三种人各是什么样的人?从实际生活中为这三个人补充几个例子。生:挖掘坑道的人是指从事研究工作,进行抽象的脑力劳动的人。如:陈景润、爱迪生等。
  征服广阔领域的人是指军事家和政治家等。如:秦始皇、成吉思汗等,在工场劳作的人是指技术工人、设计师和发明家等。如:瓦特等。
  师:作者在描述这些人群时,肯定或赞扬了什么精神?体会作者的表达意念。生:从这篇文章中,我们感觉到作者肯定对珍惜时光、热爱生命的人,赞扬他们勤于劳作、辛苦探索、勇敢倔强的精神。师:分析讨论至此,我想大家已明白了作者的写作意念和人生观,那就是珍爱生命,树立远大的志向和坚定的信念,让生命更有意义,更为光彩。
  
  四、拓展延伸
  
  1 联系实际,参照自己,你将怎样选择自己的人生?想出几个形象的比喻,写一段有深意的文字。
  2 续写第四、第五种甚至更多人或更多的场面概括较为丰富的人生。
  3 佳作展示一:人生是一幅美丽的画,勤奋的人,以心血为纸。以汗水为笔;用时间勾勒,用智慧渲染。人生路上坚实的脚印,就是用心血汗水、时间智慧画出的一幅幅绚丽的丹青。
  佳作展示二:这里还有一方凝重的田園。人们春耕夏耘,汗滴下土,秋收冬藏、沧桑几度,赢得稻花飘香,粮粟盈仓。五、教学反思
  对人生的思考,对于初三学生来讲,有一定的难度。教师立足于对课文的理解,联系生活实际,帮助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并引导学生思考,效果较好,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开头用生活利用已学课文导入,取得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良好效果。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上和教师一起享受知识,享受人生。力避空洞的训诫,在现实的情境之中,熏陶学生,感染学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只要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进来,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就会得到健康的发展。
  结尾的练笔,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进行仿写训练,做到了读写结合,学以致用。学生在想象人生像什么时,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联想力。学生做到了联系生活,有理有据。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是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与技术课的课程性质和特点决定了这门学科的教学必须把课堂教学与校内外的旁动与技术实践结合起来。本文结合劳技课外活动教学实际,以发展学生的劳技实践兴趣为主线,采用“从扶入手、半扶半放、以放为主”的活动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关键词:兴趣;实践;探究中国分类号:G63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摘要:在教学领域,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是广大教师议论的中心、研究的课题。这里所说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其中自学能力,可以说是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古人说得好:“善学者教师安逸而功倍,不善学者教师辛苦而功半”,一个学生有了自学能力,他就可以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将来长大参加了工作,他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继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去自由探索,去发明创造。所以,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培
摘要:歌唱呼吸要无声练习和有声的练习相结合才能达到我们想要的理想效果。关键词:歌唱呼吸;呼吸器官的锻炼中图分类号:J61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9-123-001古今中外凡是有成就的歌唱家都把呼吸的问题视为歌唱的生命力。传统中有“气为声之本,气乃音之帅”的说法,我认为这是非常正确的。在声乐教学中,往往有很多同学会出现很多毛病。气息运用不当还会造成许多对生理不
摘要:本文将道家生态伦理思想与史怀泽敬畏生命伦理思想加以比较,分析研究:者的异同。关键词:道家;道法自然;史怀泽;敬畏生命中国分类号:B82-0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9-129-002在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文明中,道家学派的生态伦理思想十分丰富,自成体系。它以高度的哲学性、深沉的宇宙性、朴实的自然性彰显出独特的品性,故有学者称,“最能够与当今西方所倡导的生态伦理
摘要:分析了“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的主旨和意义,解析活动面l临的争议与困境,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与建议。认为冬季长跑是在提高学生体质方面兼具科学性与可行性。各级学校应积极投入、灵活组织,学生家长正确认识体育与智育的辨证关系,学生应掌握相应的长跑知识,相关部门应建立长效机制,促进活动持续开展。关键词: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思考中图分类号:G8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运动即是健康的理念,深入人。群众性的长跑活动也逐渐成为增强体质、强健体魄的全民健身运动,这种群众性的健身运动与竞技体育不同,其目的是为了抵御现代生活所带来的危害——“亚健康状态”的产生。因此,长跑已成为人们防病、治病的一种手段。如何把这项大众型的健身活动理论加以研究和探索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俱乐部制;健美操教学  中图分类号:C91
摘要:本文通过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研究,为乒乓球选修课技术教学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使用上,结合传统的组织、练习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学;乒乓球选修课;技术教学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9-137-001一、前言随着科技的发展,教育也应该向信息化靠近,所以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的引用无疑是对其的一个新活力的补充。体育教育作为教育中
摘要:当前,社会上一些注重功利、突出自我、价值取向多元、社会道德滑坡等失衡现象,严重影响到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建设。为此,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养成是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积极探索,不断实践,使家庭、学校、社会、党政联动形成合力,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和提供良好的氛围。关键词:中学生思想道德;慎独教育;行为习惯养成;内在约束力;信念和良知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摘要:时间匆匆逝去,回顾班主任工作历程,我好像沉浸在育人的梨园中:时而为自己取得的成功一招而喜,时而为班级的不良习气而怒,时而为家长的教育失败而哀,时而为学生的一点进步而乐……三十多年的“喜怒哀乐”的实践,让我懂得:要想把一个班级管理好,必须把“爱、严、实”贯穿整个班主任工作的始终。关键词:班主任工作;爱;严;实中国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9-
摘要:新课程中学英语大纲要求“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所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已成为英语教学要完成的重要目标之一。要做到有效英语阅读教学,需处理好阅读目标、技能、课外阅读等这几个方面的关系。  关键词:阅读教学;阅读目标;精心设计;阅读技能;课外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8-004-001    英语阅读是英语学习的一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