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体育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面对21世纪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在传授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每一位体育教师应担负的职业使命。在此就体育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几点看法。
  关键词:体育 创新 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态度
  1、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态度,教师必须首先成为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只有自身具有创新精神、富有创造力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的学生。就教师的“创新精神”而言,它主要包括:创新思维、首创精神、成功欲、甘冒风险、以苦为乐精神。
  2、创新要以人为本,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还未想到,但必会喜爱的活动,要从学生喜爱的活动中找突破口,不因循守旧。主动突破教材定势与习惯性框框,在教学内容上要由以单纯的执行和完成《课程标准》向以《课程标准》为基础,补充具有当地特色、学校特点或时尚活动的灵活丰富的教学内容转变。
  3、创新必须大胆探索、求新,体育创新是他人未曾想过、做过的,常常突破传统方法,打破平衡格局,创新者的思想和行为,难免不为多数人所接受。在活动中,学生的种种创造性表现常常与错误、缺陷、顽皮、任性、争吵等联系,学生不断“犯错”的过程,其实是不断改正错误,完善方法的过程。假如不给予这类机会,轻易代替、否定,非但剥夺了学生探索的乐趣,尝试失败、内疚、挫折的情感体验、也会使学生变得懒于动脑,疏于尝试。教师应站在学生的立场,正确对待“良性争吵”,多给学生创造“犯错”的条件和机会,大胆求真、求新。
  二、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1、建立民主的师生,培养创新意识
  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师生关系是专断的,教学氛围沉闷,学生精神抑郁,学习处于被动状态。在新型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营造一种自由、活泼、宽松、有趣的教学氛围,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和谐、民主的关系,学生会对教师产生信赖感和亲切感,从而形成有益于课堂教学的亲和力,使学生感受到对教师的期待和爱,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上好每一节课,让学生从教师的一举一动中受到激励,使每一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在期待我”,教师充分利用自己的眼神、语调、微笑和肢休语言来表达对学生的鼓励和爱。只有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教学中学生才能得到充分尊重和信任,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他们才能乐于参与教学过程,为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打好基础。
  2、树立成功教育意识,培养创新精神。
  奥托曾说:“我们所有的人都有惊人的创造力。只不过它埋藏在人的较为深层的自我里,只有付出辛劳且常常去挖掘才能得到它。或多或少,人人都有创新能力,但往往缺乏创新精神,精神源于动机,要想培养创新精神必须激发学生创新动机,树立成功意识。在体育教学中每当教师在示范一个新的动作时,有的学生跃跃欲试去模仿动作;有的学生心理也想上去做动作,但不外露;也有学生因怕做不好,表现得很被动,作为教师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即使是后一种学生虽然他们好像是要逃避练习,但他们内心也会有一种想做好的想法。例如:学习实心球时,有的学生扔得比较远;有的学生动作比较好;有的学生能够利用腰部力量等;教师用鼓励的语言激励学生,使学生都能体会成功的乐趣,于是学生都能积极投入练习,正是这种意识推动着他们去思考、去创新。
  3、改革体育教学模式,培养创新精神。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学习是获取人类知识、经验、文化的手段,一个人从出生到生命终点也离不开学习。如果在学生走出课堂,离开学校时,变的讨厌教育,厌恶学习的话,就说明我们的教育失败了。”任何学科都是一样,枯燥的学习,不断重复的动作练习,再加上还要不可避免的付出自己的体力,有时甚至是超越极限的体力,往往只会让学生对学习望而止步。兴趣则可以唤起学生废寝忘食地钻研,成为打开学习体育成功大门的钥匙。人们常说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兴趣更是学生探索、创新的力量源泉,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前提,是教学中重要的手段。因此我们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要改进教学方法,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思维方式,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改革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问题教学法
  爱因斯坦提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中,经常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和困难。例如:体育锻炼的方法;提高成绩的途径;各种体育项目的战术、技术、规则、练习方法、场地器材等,教师要鼓励诱导学生大胆提出问题,可以让学生通过“观察一提高一假设一推理一验证”五步思维法对问题反复地进行探索、实践,逐步形成勤思好问的良好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情境教学法
  通过各种教学手段,以生活展现情境,以实物演示情景,以图画、录像、多媒体再现情境,以语言描述情境。例如:各种体育单项比赛、球类比赛、野外训练等激励学生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体育教材,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
  3、讨论法
  讨论法就是不拘泥于教师“满堂灌”,学生“盲目练”,而是创设条件,有目的、有计划地激发学生的兴趣,着眼于各种不同结论的选择讨论。例如篮球教学比赛中,学生利用各种技术和小配合,然后分组讨论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再次练习,再讨论反复几次,逐步总结提高,在练习中掌握规律,并熟练运用。这种团体练习,使个体在小组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创新能力,在讨论中达到知识的掌握。
  总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非一日之功,需要我们长期不懈的努力。在体育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勇于尝试,不断实践和创新,努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使他们学会在学习中进步,在进步中成长。
其他文献
数学难教、难学,相信同行一定有同感。数学教学长期困扰我们这些数学老师及学生,由于数学自身特别严谨及延续性强的的特点,导致一步跟不上,则步步跟不上,学生极容易掉队,在学习中极容易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学生最厌烦的一门学科。数学老师往往成为最不受学生欢迎的老师!但是数学学科也有它自身的规律可循,如果我们按照这些内在的规律去指导我们的教学及学习,对于数学教学水平的提高还是可以有很大帮助的
摘要:新课程强调探究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优化教学环节的设计是保证探究具有实效性的基础。创设问题情景是实施课堂教学有效探究的前提;设计导思问题是实施课堂教学有效探究的关键;调控课堂活动是实施课堂教学有效探究的保障;师生反思总结是实施课堂教学有效探究的目的。  关键词:高中化学 探究教学 优化设计  新课程强调科学探究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化学探究活动可以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兴趣,促进
摘要:语文教师在日常的生活教学中必须要十分了解深刻掌握熟练运用,语文学科的特性和新课改紧密相连,能够提高自己也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因此每一名语文教师都要时刻谨记语文教学的特性,深化教学改革。  关键词:中学语文 教学 改革  在所有这些教学科目的改革中,受冲击最大的要数我们的国学——语文。改革来改革去,无论是高考还是中考,语文课对的考试都不尽人意。语文能考满分的考生基本没有。可见语文教改之路任重而道
摘要:小学音乐教育是学校艺术教育的重要学科,它在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音乐课程改革新理念的推广,音乐课的内容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唱唱歌而已,而是即将发展成为包括多种学科在内的综合型艺术课,突出音乐课与其他学科的有机整合。  关键词:小学音乐 有机整合  结合新课标,现在的学生应该多方面的掌握知识。把音乐与游戏、舞蹈有机结合起来,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复杂的音乐原理以及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化成生动有趣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当今世界知识更新速度很快,学生学习的性质应当由转授性、继承性转变为探索性、创新性。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均提到了“培养学生的勇于创新的精神”。语文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更应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教学内容上要从单纯的语言教学转向既学习语言,又学习文化和科技知识;
以水肥耦合为中心,以早熟马铃薯为供试材料,采用五因素五水平正交旋转组合回归设计方法,通过旱棚控制条件下的盆栽试验,研究探讨了不同水肥条件下,马铃薯对水分的利用状况。结果表
摘要:近年来,我们时常从报端屡屡看到孩子因考试不理想而离家出走,因受教师的批评而患精神分裂症,因父母管教过严而自杀,因小事而与同伴大打出手……这一桩桩血的教训,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我们的孩子抗挫能力为什么这么低?在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在社会更加提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环境下,在许许多多的父母对子女百般疼爱、百般呵护、寄予厚望的企盼中,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不能适应社会的行为如此严重,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教师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语直接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关键词:数学课堂  教师评语  价值  课堂教学评语,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学
分段模拟了潜在生产条件下小麦叶面积指数变化,并建立了模拟模型,模型可作为进一步模拟小麦群体生长的基础。 The leaf area index of wheat under potential production cond
摘要:新课程的实施,有效教学的问题首当其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在高中化学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本文概述了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从教师备课、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不足之处望大家指正。  关键词:高中化学 课堂教学 学习效率  一、必须研读新课标、新教材、新考纲,做到“有的放矢”,提高课堂效率。  研究高考动向,学习考试大纲是所有高中教师的必修课,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