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与班主任工作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h4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教学工作不但要引导学生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教会学生做人的哲理。筆者认为,对小学生而言,应特别注重对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培养。
   “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确立,民族优良传统的发扬,共同理想与精神支柱的形成与巩固,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都离不开教育工作。”学校的教育工作不管在任何时候,任何阶段都要把如何育人,育什么样的人放在首要地位。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应从哪些方面去培养、强化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呢?
   一、强化纪律观念,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对小学生而言,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纪律观念十分淡薄,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又为什么不能这样做的道理。因此,对小学生的纪律观念,一方面要靠教师耐心的教育培养,另一方面要靠各种措施的强化才能形成。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是启发、教育学生形成纪律观念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充分利用班会、主题队会活动等形式让学生懂得遵守纪律的深刻道理,也可以给他们讲解革命先烈的动人故事来进行启发熏陶。如,邱少云为什么让熊熊烈火把自己活活烧死,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等英雄故事。明理,是小学生形成纪律观念的重要前提。教师在给学生熏陶明理的过程中,还要依赖各种措施对他们进行强化,这是促使小学生形成纪律观念的关键。在强化学生纪律观念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度,不要因他们有一点“小毛病”就指责、批评。这时,教师一方面要对他们进行耐心的教育引导,另一方面还要对他们进行大胆鼓励,让他们懂得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是难免犯错误的,但只要知错就改,就是一名好学生的道理。
   学生的纪律观念一旦加强,他们的各种良好行为习惯也就随之形成,而良好行为习惯又往往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因此,教师在强化学生纪律观念的同时,要从诸方面去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二、强化工作能力,培养学生的高度责任感
   所谓工作能力,对小学生来说,泛指他们临时完成教师交给的各项任务的能力和必须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小学生的这些能力要全靠教师的培养和强化才能形成。在班主任工作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学生进行工作能力的培养和强化,使他们在各种活动中养成严肃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
   在教育教学改革中,教师不但要彻底领会“素质教育”的精神实质,而且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思想主题。千万不能以单一的思想教育方式:一味地给学生灌输“分、分、分,是学生的命根。”我们当今的教育是要做到学知与育人两不误,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就是从国家兴衰的角度出发,育人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光有知识而没有过硬的思想素质和极强的工作能力,他们今后将如何在改革的浪潮中乘风破浪呢?因此,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万万不能忽视对学生工作能力和工作责任感的培养。
   三、强化意志,培养学生的献身精神
   意志,是人在行动过程中自觉克服困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的心理过程。伟大的科学家王饶认为:“对于人生而言,最重要的是有一种坚忍不拔的意志。”一个人要取得事业的成功,除了有远大的理想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具有一种强大的动力作后盾,这种动力就是顽强的意志力。著名科学家爱迪生、瓦特等他们一生中的种种重大发明是如此,许许多多残疾人能取得事业的成就也是如此,英雄黄继光、董存瑞等革命先烈在关键时刻能勇于献身更是如此。
   由此可见,顽强的意志力是一个人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强大动力。一个人的意志力如果缺乏或消沉,那就等于失去了精神支柱,到头来将一事无成。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小学生意志力的培养和强化,对小学生意志力的培养可以从两条途径进行:一是从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完成各项任务中去培养。如,要求学生按时到校,不早退,不旷课、认真完成每一件事等,从表面上看,这些都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但对小学生来说就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了。要做到这一点,他们不但要具有很强的时间观念,而且还必须具有克服对外界因素影响的能力。如不怕夏天的烈日炎炎,不畏冬天的风雪严寒等。二是用革命先烈的动人故事去感染、陶冶他们的意志。教师可组织全班学生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清明节扫墓等,还可以通过讲革命烈士故事活动比赛等形式去进行熏陶、培养。
   对学生意志力的培养应注意几个问题:一是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班主任在选材、教育培养的方式方法上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千万不能急于求成而损伤了他们的身心健康;二是防止“单打一”的战术,对学生意志力的培养要注重形式多样;三是要有“持久战”的战略计划和培养目标,学生意志力的形成,要靠班主任长时间的强化和培养才能达到。
   四、强化集体主义思想,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人类要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光靠个人的智慧和才能是不够的,还要依靠全体公民的团结协作、共同奋斗才能实现。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它是一个国家公民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而班上方方面面的工作无时无刻不在体现着这一思想主题,如争夺“遵纪守规流动红旗”“清洁卫生流动红旗”以及各种体育比赛活动等,教师就要充分抓住这些活动有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并在活动中教育学生的言行要符合班规校纪,使他们在活动中真正体会到,只有全班同学的团结协作,才能取得各个方面的优异成绩。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通过长期的培养强化,我原任的六(二)班同学的集体主义荣誉感就十分强烈。在举行第六届小学生体育运动会时,六(一)班和我班在进行迎面接力赛时,我班的一位同学因紧张而把棒交掉了,致使我班获得了名列第二,比赛结束后全班同学都在教室里放声大哭。由此可见,全班同学的集体主义荣誉感是何等的强烈。
   五、强化品德教育,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英国著名哲学家明确指出:“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实施之华丽,而在于公民品格之高下。”这位著名哲学家给我们学校提出了一项重要的育人任务,就是要狠抓学生的品德教育。俗话说:“一天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公民良好品德的形成,必须依赖于学校的前期教育培养。如学校放松了对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就等于是给社会输送一件件不合格的“产品”。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好学校这块阵地优势,对各年龄阶段的学生进行扎扎实实的品德教育。
   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教师主要是教会他们这样做人的道理。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思想状况,结合本班本校的实际,制订培养学生品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和总体目标。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各种形式去启发、教育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如为什么不能打骂别人,又为什么不能私拿别人的东西等。教师每提出一个问题,就要让学生进行讨论,充分发表意见,然后再总结学生正反两方面所得的不同结果,从而使他们做每件事之前都要三思而行,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这是我们教师育人的重要方法。一个人一旦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将来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正确把握自己,才能在前进的路途中永不迷航。
   如何指导培养小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向良性发展,这是我在多年班主任工作中的一点尝试,效果较好。并诚望同仁们不吝赐教。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师应该提供现实或历史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思考英雄人物,现实生活中的小伙伴以及故事和插图中的人物的思想感情和言谈举止,弄清应该怎样做,区分善恶美丑,以达到启迪学生良知,陶冶情感,实现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创设情境;导之以行;高尚情操;美德   所谓“创设情境,导之以行”就是教师基于某种教学任务的需要,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思考、体验、分析和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法比教师简单
期刊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中的《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极富生活气息,教师应引导孩子们多多挖掘生活中有关轴对称图形的教学资源,触发孩子们的更多探究、更多感悟、更多延伸。假如“窗里窗外”都有轴对称图形的“影子”,那么展现在孩子们面前的数学版图就愈来愈开阔,而身处其中的师生也就愈能得到多方面的锻造、滋养和提升。   例如,可以创设以下生活情境进行延伸和突破:   (1)在结婚典礼上观察“喜字”,尝试能否以
期刊
曾经执教过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以下是我在第一次磨课开头时的教学片段:   (1)复习角的概念和各部分的名称。   (2)出示三个角,问:哪个角最小?为什么?让学生把这些角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给它们排队。   (3)你能测量下面两个角的度数吗?说说测量的方法。   (4)拿出量角器,介绍它的各个名称。   课后回想这个教学片段,总体感觉有点“死气沉沉”,一问一答只限于极个别人
期刊
缘起:习作与阅读教学的踟蹰并行   小学教学中,习作是学生进行语文素质和能力训练的主要途径之一。不过每周仅有两节习作课,难以保证学生扎实习得习作方法技能的时间需要,习作整体水平不高,多数孩子体会不到习作带来的成功的快乐,每次习作对很多学生来说成为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   阅读教学则是语文课程中的重头戏,肩负实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重任。多年教学的认识和惯性使然,老师常常以“阅读”来构建课堂,把
期刊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2012年出版)一年级下册第77页的内容及相关练习题。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简单的“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2.经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养成认真观察、认真分析的良好习惯,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感悟数学的价值,使学生能够保持一种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积
期刊
春的季节,花的世界,美在不断萌生,情在心中涌动。雨过天晴的上午,明媚的春光洒向千家万户,浓郁的花香弥漫大街小巷,伴着浓浓的春意,我们学校的攻坚组又聚在了一起……   一、初遇困境:学生操作缺实效   “最小公倍数”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倍数、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同时为学生后续学习通分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奠定基础。本着尊重教材、以生为本的想法,我们拟定了教学目标、重难
期刊
音樂课是小学教学中的一味快乐的调味品,音乐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乐感、表现力和创造力,还能提升他们的智力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如何在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让音乐陶冶着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音乐的海洋中畅游,促进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全面发展。   一、教学中针对不同年龄段,我常常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   低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自制力差,但是学习的兴
期刊
阅读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也是现代社会中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基础。生长在终身学习时代的孩子,面对日新月异的知识信息和价值多元化的世界,需要养成阅读的习惯,通过阅读与书本不断对话,逐渐学习独立思考,因此,阅读是他们学习的基础。我们的实践就是通过亲子阅读、集体阅读、自主阅读、阅读区域环境创设等形式进行有效指导实践探究,期望培养具有良好阅读兴趣、阅读习惯及阅读技能的身心全面发展的幼儿。   一、构建早
期刊
《难忘的第一次》是第一单元的口语交际内容,要求学生收集自己印象深刻的第一次與同学进行交流,通过交流第一次经历的真实感受或得到的启示,告诉我们成长的道路上会遇到许许多多的第一次。我们面对第一次困难和挫折时怎样克服,在一次次的经历中让我们逐渐长大。这节口语交际活动课经历以下过程。   一、充分准备,确保交流实效   口语交际课效果的好坏必须建立在充分的准备基础之上。首先 让学生读懂口语交际要求:自己经
期刊
趁着周末的空余时间,我为自己准备了一本书籍。于是我的包包里总藏着那本由程琳写的《别太好意思,也别太不好意思》的书。让我读后颇有一些小感想。这本书帮助我摆脱太“好意思”的依赖和脆弱,而且克服我太“不好意思”的顧虑,我才能真正地学会坚强,才会真正成长起来。   打从读幼儿园起,父母、老师们就教育、教导我要学会忍让,要学会遇到事情不与别人争执。进入社会已经很多年的我,越来越发现很多人,很多时候都习惯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