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usn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樂课是小学教学中的一味快乐的调味品,音乐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乐感、表现力和创造力,还能提升他们的智力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如何在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最大限度地让音乐陶冶着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音乐的海洋中畅游,促进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全面发展。
   一、教学中针对不同年龄段,我常常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
   低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自制力差,但是学习的兴趣特别高,我采用律动教学法,在学习每一首歌曲的同时都编排上相应的动作、声音,学生在表演中演唱,想象着自己就是舞台上的小精灵,这样的教学既省时又省力,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乐感、节拍,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年级的教学中,律动教学明显不适用了,学生开始好面子,不愿意在人前表演。这时我采用了听唱教学,在教学中让学生先听,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在反复的视听中完成教学,间接地锻炼了学生的听力和记忆力。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音乐活动
   音乐在小学阶段的作用越来越大,针对此学校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配合新课改的发展。在音乐方面,学校成立了合唱组和钢琴组,在音乐课上我充分利用多媒体、电视等现代应用技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音乐氛围,让学生学习一些小乐器,培养音乐素养。在市教育局及进修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全市中小学以竖笛教学为主,学生在音乐课上不仅可以唱,还可以进行竖笛演奏,时常举行的班级、校园内的竖笛比赛,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了音乐的审美能力。
   三、音乐教学是文化的一种体现,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也在音乐中陶冶情操,提升综合素质
   在教学中,对于不同形式的音乐,要用不同的情感来理解。巧妙地将多元化教学渗透音乐课堂,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化的多样性。总之,音乐是小学教育乃至人们一生中都不可缺少的课程,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用音乐抒发自身的情感。
   小学音乐课堂应该采用多种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多种音乐活动促进学生对音乐素养的提升,采用多元化教学,丰富学生的知识,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努力让小学音乐这味快乐的调味品,在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绽放出最美味的芳香。
其他文献
摘 要:学习过程是一个建构的过程,学习最有效的方式是小组合作,课堂的本质是教学生学会学习。理想的课堂应该是一个舞台,是一场表演。教室可以看作是没有天花板的舞台,教师与学生都是舞者,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应该是一对舞伴。  关键词:学习;课堂;高峰体验  以笔者观察,“灌输式”课堂依然存在,学生失去了思想,失去了质疑与思考的空间,失去了学习应有的主动和乐趣,在“被教育”、被灌输的痛苦中,许多学生放弃了学
期刊
摘 要:红光小学加强“礼文化“建设,为学校德育注入新活力,继承传统学校文化,构建“礼文化”体系;创新课堂“礼文化”、课延“礼文化”、活动“礼文化”、环境“礼文化”等。通过新的探索与创新,推动“三自教育”品牌学校的创建。   关键词:礼文化;创新;体系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文明古国。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
期刊
沙河市第二小学是一所全日制国办小学,自1987年8月建校至今,28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坚持“以人为本、以德治校”的教育理念,以“夯人生之基、育合格人才”为工作思路,打造出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赢得了领导的好评、家长的满意和社会的赞誉,曾荣获:“教学管理工作先進学校”“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一等奖”“邢台市标准化小学”“邢台市创新教
期刊
摘 要:更多的教师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词汇与语法教学,而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语篇教学中。而新教材把原来的Read and say改成了Story time,更加突出了语篇的趣味性与整体性。但语篇教学还存在许多的不足。意在探讨语篇的构建,帮助学生学习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英语课;现状;策略   一、现状聚焦   (一)零星布局   在我们精心地设计教学环节、创设情境时,首
期刊
摘 要:教师应该提供现实或历史的具体情境,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思考英雄人物,现实生活中的小伙伴以及故事和插图中的人物的思想感情和言谈举止,弄清应该怎样做,区分善恶美丑,以达到启迪学生良知,陶冶情感,实现思想道德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创设情境;导之以行;高尚情操;美德   所谓“创设情境,导之以行”就是教师基于某种教学任务的需要,让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思考、体验、分析和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方法比教师简单
期刊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中的《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极富生活气息,教师应引导孩子们多多挖掘生活中有关轴对称图形的教学资源,触发孩子们的更多探究、更多感悟、更多延伸。假如“窗里窗外”都有轴对称图形的“影子”,那么展现在孩子们面前的数学版图就愈来愈开阔,而身处其中的师生也就愈能得到多方面的锻造、滋养和提升。   例如,可以创设以下生活情境进行延伸和突破:   (1)在结婚典礼上观察“喜字”,尝试能否以
期刊
曾经执教过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度量》,以下是我在第一次磨课开头时的教学片段:   (1)复习角的概念和各部分的名称。   (2)出示三个角,问:哪个角最小?为什么?让学生把这些角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给它们排队。   (3)你能测量下面两个角的度数吗?说说测量的方法。   (4)拿出量角器,介绍它的各个名称。   课后回想这个教学片段,总体感觉有点“死气沉沉”,一问一答只限于极个别人
期刊
缘起:习作与阅读教学的踟蹰并行   小学教学中,习作是学生进行语文素质和能力训练的主要途径之一。不过每周仅有两节习作课,难以保证学生扎实习得习作方法技能的时间需要,习作整体水平不高,多数孩子体会不到习作带来的成功的快乐,每次习作对很多学生来说成为一座难以逾越的大山。   阅读教学则是语文课程中的重头戏,肩负实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重任。多年教学的认识和惯性使然,老师常常以“阅读”来构建课堂,把
期刊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2012年出版)一年级下册第77页的内容及相关练习题。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分析和解决简单的“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2.经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养成认真观察、认真分析的良好习惯,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让学生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同时感悟数学的价值,使学生能够保持一种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积
期刊
春的季节,花的世界,美在不断萌生,情在心中涌动。雨过天晴的上午,明媚的春光洒向千家万户,浓郁的花香弥漫大街小巷,伴着浓浓的春意,我们学校的攻坚组又聚在了一起……   一、初遇困境:学生操作缺实效   “最小公倍数”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的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倍数、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同时为学生后续学习通分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奠定基础。本着尊重教材、以生为本的想法,我们拟定了教学目标、重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