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来源 :教育前沿·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2-056-01
  
  学科渗透是中小学德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中小学德育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成功的学科渗透能使德育教育水到渠成,润物无声。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拼音教学是一个重要环节,它是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但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培养学生的发音方法和拼读技巧,不注重思想情感教育,使汉语拼音教学处于相对抽象和枯燥之中,无形中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降低了教学效率,同时使低段学生的德育教育在学科中出现了空白,这将散失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良好时机,是必须引起教育工作者高度重视的问题。为此,本人在教学中作了一些有益尝试,取得了一些效果。
  
  一、巧编故事,进行孝敬父母的教育
  
  一年级儿童情感不稳定,直观形象思维占优势,因此,直观具体的事物和生动活泼的形式,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良好情感的产生,有利于教学,更有利于德育渗透。巧编故事,化抽象为具体,化呆板为生动,是拼音教学渗透德育的常用方法。如在上“ɡ”这个声母时,我是这样引入的:在森林里,住着一只小鸽子和一只鸽子妈妈,有一天,鸽子妈妈生病了,小鸽子为治好妈妈的病,飞呀飞,飞过高山,飞过大海,终于采集到各种各样的花,编成一个美丽的花环,衔在嘴里,拿回家炼成药给妈妈喝,妈妈的病终于好了。小鸽子看到妈妈的病好了,高兴的“ɡ、ɡ、ɡ”地叫个不停,这个花环的样子就像我们今天要学的声母“ɡ”,鸽子的“鸽”的声母就是“ɡ”。同时,小鸽子孝敬妈妈的行为,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也要用自己的行动,做力所能及的事要孝敬父母,报答父母。在这样充满温馨和爱的故事中,小朋友不仅掌握了“ɡ”的音和形,也感受了小鸽子对妈妈真挚的爱,幼小的心灵经受了一次圣洁的爱的洗礼。
  
  二、具化规则,教会学生与人共处
  
  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又大都是独生子女,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强,与人相处的意识差。在平时的拼音教学中,我有意识地把一些拼音规则具体化、形象化,渗透与人共处的理念,逐渐转变“小皇子”、“小公主”的观念,培养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习惯和意识,摆正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营造良好的班风。如在学习“j、“q”、“x”和“ü”相拼,“ü”上两点省略的规则时,我采用“n”、“l”和“ü”相来作对比。当“n”、“l”和“ü”在一起时,“ü”上有两点,而“j”、“q”、“x”和“ü”在一起时,“ü”上没两点。这时什么原因呢?我是这样引导的:这是因为“n”、“l”和“ü”在一起时,“n”、“l”经常欺负“ü”,“ü”整天眼泪汪汪,而“j”、“q”、“x”和“ü”在一起时,非常关心帮助“ü”,“ü”一看到他们就擦干眼泪开心地笑了。小朋友们,你们喜欢“n”、“l”,还是喜欢“j”、“q”、“x”(孩子们马上说喜欢“j”、“q”、“x”),为什么呢?这是因为“j”、“q”、“x”不欺负别人,只有不欺负别人的小朋友,大家才喜欢跟他玩,才是一个好学生。就在“ü”的一笑一哭中小朋友们不仅掌握了枯燥的规则,也上了一堂很好地与人共处的德育课。
  
  三、设身处地的体验与感受
  
  1.“设身处地”的方法。通过采用心理换位的方式,使学生在心理上改变角色,这样可使其与作者、主人公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容易把对文章中的思想内容学习变成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如《我的战友邱少云》、《董存瑞舍身炸暗堡》等课文部可用这种方式。
  2.“身临其境”的方法。通过再造想象的心理活动过程,把抽象文字符号描述的事物还原,形成相应的新形象,可以增强学生置身其中的感觉,激发他们潜在的情感。如《桂林山水》、《草原》、《林海》等文章可用这种方法。
  
  四、拓展拼读,培养学生爱家爱国的情感
  
  拼音教学,要取得好效果,必须学用结合,培养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因此必须联系实际拓展拼读范围,创设德育裁体,培养学生爱校、爱家、爱国的思想感情。我在实践中,安排小朋友用拼音拼写拼读“我的学校”、“我的家乡”、“英雄人物”、“中国十大风景名胜”等内容,在拼写拼读中既巩固练习了拼音,又借机对小朋友进行爱校、爱家、爱国的情感教育,让小朋友感受母校历史的悠久,体会家乡风光的美好,领略祖国山河的壮丽。拼读古诗,也是一个了解祖国文化,陶冶情操的好方法,现在我班许多一年级的学生都能随口背上几首唐诗宋词,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学校无小事,事事育人,课堂无小处,处处育人。在拼音教学中,需要我们敏锐地捕捉教学中的教育契机,有效地把握教材中的育人资源,卓有成效地进行德育教育。成功的德育渗透,如点睛之笔,活跃了课堂气氛,深化了教学内容,把枯燥的汉语拼音变成孩子们喜闻乐见、生动有趣、充满思想情感的有生命体。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2-055-01     在我国基础教育步入由全面普及转向更加重视提高质量、由规模发展转向更加注重内涵发展的新时期,教育部出台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这对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把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任务落在实处,具有重要意义。  《规定》将中小学班主任津贴纳入绩效工资管理,保障了其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2-049-01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体育课的重要任务,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体育教师根据学生在体育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2-054-01     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体育教师在从事体育教育过程中形成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是体育教师与学生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要培养出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合格的专门人才,必须先注重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使其成为思想品德高尚,忠于职守,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2-059-01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随着美术新课程的实施发展,与之同行的美术教师务必重塑角色,积极参与课程改革,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实施美术新课程,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科学地把握美术教学的特点,实现教师角色转变。就此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积极参与课程改革,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课程提出的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875(2010)02-052-01     近日看到一条报导,资料显示:对500名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发现,有49.6%的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反应,10.8%的中学生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方面问题。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表明,当前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刻不容缓重要课题。而初三毕业班的学生面临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