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一些常见题型的解题技巧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8104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2014年我省大部分地市的地理参加了江西省中考统一考试,地理逐渐成为各地市中考的必考科目(其实,宜春地区自2005年起每年中考都考地理),初中地理学科不仅对高中地理起到衔接的作用,而且地理知识本身就是每个人生活中必备的基本常识,这里我根据自己多年教学经验把地理的一些解题技巧进行总结归纳,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地理题型;解题技巧;读图分析题;连线题;突破口
  一、读图题的解题技巧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综合题是江西各地中考地理的主要题型,地理的综合题通常都是在读图或解图的过程中完成的。一般地,中考考生在解诸如选择题填空题等其他题型时得分还差不多,就是这个读图综合题把考生的分数拉开了。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假如出示一幅完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他们普遍能轻易地辨认出哪是哪,而当出示的是局部的地图的话反倒把他们难住了,在看不出是属于哪个区域的地图时自然就没有办法解题,那么遇到这样的情况如何让我们的学生学会审题,解题时有无捷径可走?下面我们以例为据加以说明。
  【例1】读下图,写出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例题分析】此题目即没有说出是哪个区域的地图,也没有什么提示,第一眼看到会使人有种眼花缭乱的感觉。假如是在考场上遇到此类题,定会对学生们的情绪造成不利的影响。
  1、沿实线寻找突破口
  把这幅图的实线部分认真看下有没有我们熟悉的地方,仔细一看我们会发现位于西侧的那个“几”字——黄河,再往东还依稀看到⑥那只“乌龟”——山东(只是“乌龟”的头部没有完全出来,被这幅图的边框截掉)。至此我们大致知道这是黄河流域那一带的区域图。我们再来看下那只“乌龟”,乌龟头顶上是渤海,乌龟的身子浸进去的是黄海,即图中的①是渤海,②是黄海。
  2、按虚线寻找突破口
  实线再看不出什么名堂了我们就可以沿虚线看,从西侧起我们发现③就是我们熟悉的那只“袋鼠”——陕西,隔着黄河往东走就到了“平行四边形”——山西,山西陕西这里是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根据我们学过的我国地形地势,黄土高原往东就是太行山,而太行山的东侧就是华北平原,北京就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端,即图中D的西南或B的东北之间的两个小的虚线圈应该就是北京和天津。而那只“飞翔的鸟”——河南就是图中的⑤或⑦。
  3、从铁路线入手
  除了以上两种从实线或虚线获取地理信息外,我们也可以从铁路线获得。北京是全国最大的交通枢纽,图中许多铁路线交汇的点就是北京(B以北的那个点),北京东部的那个虚线框就是天津,途中经过天津再往北去的铁路线就是京哈线,经过天津向南伸的是京沪线,京沪线往西并排的铁路线分别是京九线和京广线,图中东西走向的铁路线显然就是陇海线。城市⑧是京沪线和陇海线的交汇,它是江苏的徐州;京广线与陇海线的交点就是郑州图中的⑦。华北地区的煤铁石油资源丰富,主要有开滦煤矿、河北迁安的铁矿及华北油田,还有位于山东的胜利油田,山东河南交界的中原油田等等。
  经过以上的分析,本题的答案就会清晰明朗:(1)渤海、黄海。(2)陕或秦、晋、豫、鲁。(3)京沪线、陇海线,京广线、陇海线。(4)大同煤矿、华北油田、胜利油田、开滦煤矿。我们在解读图题中所需要掌握的地理知识相对要深奥综合(当然所用的知识点是学生掌握的范畴),知识点的运用也更灵活。
  二、连线题的解题技巧
  一般地,连线题要连对的话易得满分,一旦错就得错至少2条线,那么同学们在连线时应注意哪些事项才不容易出错呢?连线题考查的内容虽然大多是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但内容较为综合,牵涉的知识点较多,连线两头的内容有些是直接连的(这条线易连上),有些是间接连的(这条线较难连上),有时题目虽不是很难,但要确保将这些连线都连对,除了有扎实的基础外,还需掌握一些技巧:
  1、先连单线再连复线(先单后复)
  中考连线题一般是一对一地连,即不会出现某个序号同时对应2个或2个以上的内容与之连线,而另外一个序号却没有一个内容与之对应,若出现这样的连线则答案一定是错误的,而题目本身允许某个序号与多个内容连线都是通顺的,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采取“先单后复”的原则,即先连有单一对应的连线,再连有多个对应的连线,这样连就尽可能避免错连,从而力求答案的正确性。
  2、先连会的再连不会的(先熟后生)
  因为连线题是几条线一对一地连,所以我们把自己“会的”“熟悉的”确定它是“正确的”连线先连上,把“生疏的”“模棱两可的”“不会的”留到后面连(即“先熟后生”),例如:一个题目有一个序号弄不清,不知该连哪,遇到这样的情况可先将自己会的确保对的那几条线连好,最后余下的一对肯定是对应的一条连线,如此一来就可以避免了原先弄不明白的序号的错连(且此线一连错另外一条别的线肯定也会跟着错),从而确保获取满分(如例5中的“D油气资源丰富”平日里就讲得少,这一项就应该放到最后连)。
  以上专项的介绍本人在读图题和连线题的解题技巧,与其说是技巧,何不如说就是经验的总结,“选择题”没有在这里讲,因为选择题通常考查的都是基础知识,解题时通常也是“照搬概念”(当然有些题是通过推算与推理的出的),至于技巧就有待于我们师生共同去发现,我相信不管是哪种题型,只要我们大家善于去观察善于去总结善于去摸索一定能找到更好更多更宽更广的解题方法来。
其他文献
【摘要】化学创新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就是弃旧扬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创新不仅仅是发现那些前人未曾发现的东西,也包括对于自己来说是新鲜的、有生命力的东西。化学教师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要结合本学科的实际和特点,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浅析 高中 化学 教学 创新 教育  教师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要结合本学科的实际和特点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中共十八大以来,政府职能转变显著加快。上海作为全国经济社会领域改革的先行者,“小政府、大社会”,以及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的理念为越来越多政府部
民族高等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振兴民族经济,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的根本大计。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民族高等教育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并实现了跨越式发
摘要:教师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学到真正实用的、能够立足于社会的知识,新形势下,人们指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优先注意到自己所学习的东西,才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向往某样东西。目前我国初中生物教学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就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相关措施展开论述。  关键词:初中生物 课堂教学 学习兴趣 培养  众所周知,在
摘要:化学作为人文社会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的生活以及生产当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认真学习化学既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可见学好化学对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以及教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最大限度的满足化学教学要求、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等,但初中化学教学中仍旧存在教学效率低下、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落后等问题。当下,解决这些问题
今年春季开学初教育局组织了全局的命题大赛,初中地理,作为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不仅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更需要有地理思维的头脑。其中要将地球和地球仪、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乡土地理相互结合,融会贯通,才能有把握的答好一套试题。那么,作为出题者怎样才能出一套好的试题呢?我将自己在命题过程中的体会写出来,供同仁们参考。  一、注重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基础知识是出题的基础,是学生能够得到
摘要: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能否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心理特点和认识规律,精心设计好每节课的导入,使学生尽快入境,是教学活动顺利展开并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因此,每一位初中物理教师都要认识到课堂导入的重要性,创新初中物理课堂导入的方法。本文提出了几种初中物理课堂导入的具体方法,以期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物理 导入 教学  初中物
从教十余年来,从各方面听到最多的就是物理难学也难教,其实任何事情难都是相对的,物理也是如此。对于学生如何学好物理,最起码的要求莫过于多花时间、多去思考;对于教师如何教好物理这门学科,首先是自己熟悉教学大纲,吃透教材,想办法让学生更容易的接受和理解所学的知识。下面结合实践谈谈自己在教学中处理几个常见问题的方法:  在游标卡尺读数的讲解中,有两个错误十分常见,一是错找游标尺的第几条刻度线和主尺第几条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