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数学作业布置的形式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bl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方案的全面推进,教育工作者对学生各方面进行减负,从学生书包的重量到课堂的容量。新课改的热门课题是如何改进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等等,而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作业设计却往往被忽略。从工作实践中我发现,其作业的布置也应是我们改革的重心,不应被忽略。在许多同学的心目中,数学作业就是做大量的题目,课堂上的,试卷上的,教材上的,资料上的,等等,这说明传统的数学教学已将学生对作业的概念引入到一个误区,其根本原因在于对学生的评价仅是由考试分数来确定的。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评价建议作了更科学、更广泛、更合理的说明,旨在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既要有书面形式的作业和考试,又要考查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情况。为此,作业的形式可多样化,如口述、作业分析、大型作业、小课题、活动报告等。
  作业布置可以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完成数学作业的过程中享受到学习数学和运用数学的快乐,避免那些机械、重复、乏味的低效作业。为此,结合新课程特点,在平时布置作业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作业设计形式。
  一、合作型作业
  以前对于数学作业,教师片面地强调独立思考,没有将合作作为重要的素质来培养。我们应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自主选择完成作业的方式,鼓励他们与人交流,进行有效合作。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人的智慧是有限的、片面的,众人合作才会思考全面。我曾尝试让学生以四人小组合作的形式编制一份单元检测卷。在编制的过程中,学生先在学习小组长的带领下复习本单元内容,找重点,列提纲,选择题型,然后分工合作,忙得不亦乐乎。编制试卷的过程,是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的过程,也是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的过程。一份试卷的编制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主动学习的意识得到了激发和增强。
  二、实践型作业
  这种作业能使学生了解和巩固知识,发展各种能力,培养兴趣。如在“学习几何知识”这一课时,教师可让学生用橡皮泥或其他材料制作各种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实践出真知,实践活动能增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内容趣味化、生活化。实践可以使学生把书本上的数学知识转变为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学习了“矩形的判定方法”后,我让学生利用刻度尺和三角尺判断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小边框是否是矩形,同学们积极参与,动手实践,兴致很高。这样让“学”融于“做”中,在“做”中加深理解,既使学生学得轻松,又培养了他们的多种能力。
  三、新授课型作业
  新授课以传授新知识为主,在新授课之前一般安排一个探究性练习,它是为导入新知识铺平道路而设计的。在设计这样的练习时,教师应把着眼点放在启发学生的学习思维、激发兴趣、指引思路上,促使知识顺利迁移。如在学“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可先设计一些多项式的因式分解练习,以此以旧引新,突出教学重点,降低难点,使学生将新知识同化于已有的知识结构中。
  新授课之后安排的巩固练习,是围绕某一具体教学内容编排的同类型、同结构的练习,其目的是使学生重点形成某一知识技能,巩固和加强新知,达到真正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它既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又是新授课的必要举措。如:在学习了证明四点共圆的例子后我立即提出问题:“菱形四边上中点在同一圆上吗?”让学生在新知的理解基础上加以练习和巩固。
  另外,为防止学生形成消极的“思维定势”,使学生养成全方位、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作业设计可变式训练,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式变换呈现事物的形式,以便揭示其本质属性。变式练习的设计可以是变换表达形式,变换叙述方式,变换图形位置,等等。
  四、生活型作业
  数学学习的天地是很广阔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让学生在社会生活、家庭实践活动中完成数学作业,为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提供机会,搭建平台,使他们真实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无处不在。《数学新课程标准》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请调查一天内你家丢弃多少个塑料袋?一周呢?一月呢?一年呢?全班学生一年大约丢弃多少个塑料袋?全校学生呢?……这些塑料袋相当于在祖国土地上盖几层呢?你能针对塑料袋问题向环保部门提个建议吗?这些有趣又紧密联系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参与探索的意识,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还将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进行了有效的整合,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同学们将自己所学的数学知识与自己的生活融合在了一起。教师应大力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自主选择、实践运用中张开智慧的翅膀,使数学作业成为他们飞翔的天空,从而赋予数学作业生命的色彩。
  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想学生所想,优化数学作业的设计,使作业形式多样化,避免那些机械、重复、乏味的低效作业,充分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完成数学作业的过程中享受到学习和运用数学的快乐。
其他文献
为了明确安徽省江淮地区直播油菜氮肥的适宜用量,在安徽省江淮地区布置不同氮肥用量对直播油菜产量、氮素累积量、经济效益及氮肥利用率影响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氮肥显
摘 要: 高职学生学习数学普遍缺乏兴趣,本文作者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几点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 高职学生 数学 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凡事有了兴趣,便有了无穷的动力。学生学习数学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是一项重要教学内容。然而高职学生毕竟不同于普通中学的学生,他们没有了高考这个重压,他们中的很多同学因为文化基础薄弱,对学习缺
目的:观察川芎嗪(TMP)联合贝那普利(Benazepril)对GK大鼠(Goto-Kakizaki wister rates)肾间质巨噬细胞浸润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探讨川芎嗪联合贝那普利对糖尿病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40只雄性GK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10)、贝那普利组(1l=10)、川芎嗪组(n=10)、川芎嗪+贝那普利组(n=10),另设Wister大鼠1
一、问题的提出  教学改革是当前教育改革的核心,其根本目的是实现由重知识传授向重能力培养和素质养成转变,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与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促进个性发展。但在目前以课程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下,教师教书、学生学书、考试考书的教学模式,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力,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目前的数学教学主要问题有:重教有余、重学不足,灌输有
研究目的 1.观察益气活血法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 2.观察益气活血法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不良反应; 3.探索益气活血法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用药规律。研究方法 1.按照病
三角函数是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高考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虽然试卷中对试题的难度要求不是很大,但如何利用好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却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难点所在。所谓隐含条件,是指题中若明若暗、含而不显的条件。解三角函数题时,如果忽视了题中的隐含条件,就有可能造成解题无法进行,或者导致问题的增解。本文通过教学过程中的几个典型例子对这一问题进行阐述。  一、给值求角问题中的隐含条件  当已知某三角函数的具体值
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以发展学生能力为主,通过多种渠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探究新知识,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下面,我结合多年教学经验谈一些看法,以供读者参考。  一、设计生活问题,引发学习兴趣  教学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当学生的学习内容和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相接近时(或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容易(或越高
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中数学知识的编排系统出现了较大的调整,与初中数学课程安排有着很大的不同,这就使很多学生进入高中后在数学学习上一直找不到方向,所以处理好初、高中数学的衔接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我在此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中教材的运用。  1.把握好初、高中教材内容上的断层  新课标的实施对初、高中的教材内容都作了较大的改动,而很多高中教师并没有接触过初中教材,对初中教材的内容并不是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