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掘研究资源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zhengz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会提前准备好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严格按照准备好的教学步骤走,让课堂教学活动显得比较死板。而有的教师则会利用课堂活动中遇到的资源进行研究,让学生进行深刻思考,能够更有效的完成教学目标。本文针对如何在小学教学中发掘研究资源进行研究,给出以下几点拙见,仅供参考。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研究资源 发掘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1-049-01
  0
  课堂教学活动具有很强的随机性和现场性,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活动中要充分利用随机生成的教学资源来丰富自己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发挥发散性思维,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归纳总结,促进教学体验和学生思维能力的双重发展。如何在小学教学中发掘研究资源呢?笔者建议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结合生活实际发掘研究资源
  数学学习的最终的目的是用于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不管是买东西结账还是火箭发射运算数据,都能够应用到数学的知识。因此,在小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从生活中发掘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进行研究,不但能够让知识应用于实践,还能够改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在学习“测量”这一知识点时,我提前给学生布置了预习任务,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一些物品,对他们的长度进行猜测,并根据不同的长度想一想应该使用什么样的长度单位,把他们的猜测记录下来,然后在家长的帮助下,对这些物体进行实际测量,看看他们猜得对不对。我还鼓励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物体的时候,都要想一想它的长度是多少。比如,一根铅笔是多少厘米?一根绳子是多少米?从家到学校有多少千米?坐火车的时候,火车的时速是多少千米等,通过这些预习,学生能够对测量和长度的概念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这样在课堂活动时,他们就会更加积极的参与进来,能够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
  二、利用学生的疑问发掘研究资源
  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都会遇到一些疑问,针对这些疑问,教师不要置若罔闻,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疑问来发掘研究资源,帮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最后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千克克吨”这一知识点时,当我引入重量的概念之后,教学生举一些生活中见到的物体的重量,并且让他们使用精确地单位进行描述,于是,有的说:“我昨天买了2千克的苹果”,有的说:“我家每个月用5吨水”,有的说:“妈妈的金手镯有100克”,对于这些答案,笔者都给予了肯定。这时,有个学生突然问道:“为什么你妈妈的手镯不是100千克”,同学们都笑了,纷纷说100千克太重了,你妈妈戴不动!我听到这个问题之后,觉得这个问题问的很好,这就说明学生认真思考了,于是我耐心给学生解释,重量的设置有它的原则,设置不同的重量单位就是为了方便将不同重量的物体进行区分,像黄金这种密度大重量大又比较珍贵的金属,我们所说的重量是根据它的销售重量来确定单位的,这种说法更有生活化特点。这时,学生的疑问得到了解答而且对重量的概念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由此可见,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疑问来发掘研究资源,促进研究性学习的进步。
  三、利用学生的错误发掘研究资源
  学生在进行数学学习的时候都会出现很多错误。教师要正确对待这些错误,从学生的错误中找出潜在的研究资源。例如,在学习“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时候,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求1和3、5和8、6和13、10和15的最小公倍數,在学生运算的时候,前三组数的最小公倍数都算对了,最后一组数的公倍数,有的学生写的是150,有的写30,很显然30是对的,150是错的。为什么么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呢?我从学生口中得到了答案,他们认为两个数的乘积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针对这个问题,我叫学生运用逆向思维进行思考,将30看成是10和15的最小公倍数,看是否成立,经过验证是成立的,说明“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两个数的乘积”这个论点是错误的。接着我再提出问题,如果根据四组数的规律,你能从中发现什么?经过激烈的课堂讨论,学生最终得出一致的结论:“公因数为1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乘积”,经过验证,这个论点是对的,学生从错误的论点中得到了正确的论点,使他们对知识点的研究更加深刻,也激发了他们对知识的探究兴趣。
  四、通过开放性练习发掘研究资源
  开放性习题练习是帮助学生进行发散式思考的一种有效教学方式。开放性习题的形式有很多种,有的是给出很多条件,但不一定都用得上,要学生自己去甄别;有的是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多种多样;有的是答案不唯一,通过这种开放性试题的练习,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和沟通的机会,还能够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进行知识探究。例如,在学习“圆、圆环的面积”这一知识点时,解题方式就有很多种,既可以直接用外圆面积减去内圆面积,也可以利用内外圆的半径进行求解,还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发散性思维,找出更多的解题方法。因此,教师可以多进行一些开放性练习,帮助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结束语
  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课堂资源来进行教学研究,凭借自身的教学经验和专业素质,把课堂中的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并进行资源的合理利用,不断的提升自己,也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 参 考 文 献 ]
  [1]陈远鹏.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掘研究资源[J].中华少年,2017(29):109-109.
  [2]林秀珍.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错题资源[J].新课程研究,2017(10):64-65.
  [3]张冬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升生成性资源的利用价值[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7(19):30-32.
其他文献
【摘要】 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现在各阶段的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产生了一些困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将引入现在比较常用的解决数学工具——数形结合。这一工具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十分有效地可以解决一些比较抽象和难度较大的问题,可以多维度进行解决问题,也可以在实际需要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增强他们的数学兴趣,本文就是在结合实际的教学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 数学 数形结合 抽象思维   【中图分类号】
摘 要:教育信息化是新时代背景下课程标准对初中课堂教学的新要求。信息技术和初中课堂相结合能够有效解决传统教学模式下产生的问题,对提升初中教学课堂质量,优化传统教学模式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阐述了信息技术对于初中课堂的积极意义和现阶段信息教学产生的主要问题,并且分析了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对初中课堂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的具体举措。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教学;教学模式;管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G
【摘要】 科学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习惯,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初中生在刚刚接触化学时往往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但是由于学习方法不当,造成了学习上的困难,导致对化学学习兴趣的丧失。大部分初中生认为化学是一门难以理解的课程,其实化学和物理、数学一样,只要掌握了一定的规律,就能起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所以要求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科学方法教育。   【关键词】 初中化学 科学方法 对策研究   【中
【摘要】 初中数学与其它学科相比,逻辑性以及思维性较强,对于正处于思维成长的初中生来说,有一定困难。在当代教学中,数学占比重越来越大,学生因为数学成绩拉升层次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对此,初中数学老师应将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作为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能够将枯燥的数学意识用提问题的形式让学生们理解知识点,让学生在问题中解决数学难题,提升学生的思维。   【关键词】 初中数学 问题导学
【摘要】 在现代社会,手机的使用在世界都是普遍性的,中职学生自律性差,半夜玩手机,白天就昏昏欲睡,严重的影响身体健康。作为一位职业中专的班主任,面对人手一部手机的学生,我们对学生上学时间的手机管理的困难性以及复杂性也是空前巨大的。  【关键词】 中职班主任 手机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1-128-01  0  在现代社会,手机
【摘要】 当前信息技术已经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尤其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更为广泛,目前已经成为了教育改革的方向,以此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因此为了顺应信息化的教育方式,不少八年级地理老师开始将互联网地图与地理教学融合到一起,旨在让学生轻松愉快的掌握到地理信息和地理知识,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并且,随着信息化初中地理教学的发展,很多信息化的教学都建立在多媒体设备、视频课件等基础上进行的,而长此以往和传统
【摘要】2020年随着新学期的开启,笔者又接手了新的一批学生。起先的心情是愉悦的、期待的,看着小三十个学生那稚气的面孔,暗下决心三年后再打个漂亮战。笔者拟定了一些教学计划和目标,满心喜悦地期待着学生能与笔者在同一频道里享受着奋斗和收获的点点滴滴,一起成长,然而几个月过去了,笔者的激情却遇到教学中最无奈的现实。也许是20年的新冠疫情影响的孩子们的学习,这些刚刚升上初中的学生,学习基础打得就没那么强悍
摘 要:在初中语文写作中,素材整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果缺乏了素材,那么作文内容就会很贫乏,而且缺乏真情实感。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累积与归纳素材,并且将其运用在写作中。笔者提出了相应的策略,具体如下。  关键词:语文;初中写作;策略;素材积累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0)35-163-01  一、通过对课文内容进
【摘要】 如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从教学实践出发,探索如何在實际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实现高效课堂。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 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2-103-01
【摘要】 随着我国近年来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当前的教育体系在进行整体改革过程当中,越来越重视如何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平时的课堂实践当中,而且也要求当今的教师在平时教学活动整体设计时必须要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保证同学们在学习时能够接触到更多的传统文化,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统艺术的了解,使同学们的学习活动参与过程当中,能够更好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而本文将会就如何将青花陶瓷艺术与课堂教学如何进行仔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