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路径探析

来源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tianyu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教学改革是基于当前社会发展需要形成的一套新的教学体系,是对传统应试教育教学理念的一次革新。基于此,高中数学教育教学应该反思传统教学理念中的不足,结合教学实际探讨新的教学方式,培养并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文章就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路径进行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数学;教学观念;转变路径
  新课程教学改革是以素质教育为基础,改变传统以学习成绩为主的应试教学理念,强化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重新定位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且所有的教学措施都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出发点而设计和实施的。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过分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锻炼,这与当前的素质教育理念相悖。因此,在新课改教育背景下,教师需要及时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分析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实际有针对性地探究具体的教学转变路径,以此来提升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稳步提升。
  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的必要性
  1. 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转变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观念是基于素质教育相关要求实施的,而实施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进一步培养思维灵活、富有创造力的数学应用型人才。在由传统应试教学理念形成的教学方式中,高中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是提高分数,这与素质教育中的核心理念是相悖的,学生在这种高强度、机械式的学习过程中,很容易迷失前进方向,失去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影响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高中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此来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2. 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是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
  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在保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际应用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等,以此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显然,想要达成这一教学目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从教学目的、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及教学评价各个方面都做出一定的改变,而这一系列教学改革措施都需要有一个基础的理论指导。因此,教师需要及时转变自身的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结合学生个人的实际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引导,以此来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强化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
  3. 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科技创新和理念升级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因此,在教育教学中就需要将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提升放到首位。在传统的应试教学中,高中数学多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且被限制在高考这个框架体系中,学生并没有形成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在这种高压的学习环境下,很容易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为了未来社会的良性发展,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运用科学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灵活地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意识,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
  二、传统教学观念下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保守
  数学是高中阶段的重要科目之一,其本身在知识难度和知识密度上与义务教育阶段相比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且由于内容的抽象性和概括性,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此外,受高考的影响,教师的课程计划安排得非常紧凑,为了更快地完成教学任务,预留出更多的时间进一步巩固知识点,很多教师不自觉地就将传统应试教学理念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即课堂教学中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虽然学习进度上有了保证,但是因为师生之间缺乏有效交流,教学效果难以保证,这一点需要广大教师重视起来。
  2.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在以往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对自身角色的定位是知识的教导者和灌输者,需要将教材知识与思考方式完整地传授给学生。虽然表面看来教师非常认真负责,但是从实际的课堂表现来看,教师才是课堂教学中的主角,所有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教师的教学任务展开的,并没有预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让学生思考,学生习惯性地吸收教师灌输的知识,虽然短期来看学生的学习效率很高,但是从长远来看,学生失去了自主思考和锻炼的机会,并不能体会到通过自己思考获得知识的成就感。长此以往,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变成一个只会做题的“机器人”,进而严重影响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对学生未来学习是非常不利的。
  3. 数学教学改革表面化
  传统应试教学观念虽然在教学效率和课程安排上有非常好的表现,但是很容易压抑学生的学习激情,造成学生学习专注力下降、思维固化等问题,严重影响学生自身能力的提升。虽然很多教师已经意识到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也在积极进行教学创新,学习多样化的教学新方式,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仅仅将学习停留在表面,并没有理解创新教学方式的核心内容,使教师在实际运用中表现出一种“新瓶装老酒”的形式化现象,学生在学习中反而因为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忽视了课堂教學的重心,从而影响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及综合素养的培养。
  三、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路径
  1. 及时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师个人综合素养
  为了适应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关要求,教师首先要及时转变自身传统的教学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教学中心,及时调整自身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创造与学生进行有效交流的机会,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以此来活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此外,教师还应该积极、自主地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利用互联网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与其他优秀教师探讨教学问题,积累教学实践经验,提高综合素养。
  2. 鼓励运用多样化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传统教学方式较为单一,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此来保持学生学习的新鲜感,引导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法和情景模拟教学法,前者可以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后者则可以让学生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中,并提升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能力。   3. 构建和谐、双赢的教学关系
  新课程教学改革重点强调了教学中的师生互动,而这也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要求教师必须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凸显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由决策者转变为辅助者。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给予学生选择权,让学生在学习中得以发散思维、独立思考,使学生拥有自主探究的空间,这样学生才能够对数学知识产生更加深入的了解与认知。在这种教学观念下,教师需要从宏观角度出发,根据素质教育的目标与要求,秉承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有价值的互动,这样才能在师生互动中实现和谐、共赢,不断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
  4.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地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白“为什么”学数学,以及学习数学“有什么用”,只有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才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首先,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经常性地穿插一些与数学相关的课内外知识。例如,数学的发展历史,数学对人类社会和科技进步的重大影响等。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了解数学的重大作用,不能仅仅将目光局限在高考中,而要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学知识的魅力。其次,教师可以将生活化教学理念应用到实际教学中,通过对真实情境的模拟,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并引导学生将生活中常见的问题数学化,使学生从更加客观的角度来分析问题,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概率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简单地掷骰子来向学生演示随机事件概率的表现,进一步延伸到“十赌九输”的本质,教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式来看待问题,促进学生科学思维观念的形成。
  5.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综合能力
  学生思维与逻辑的培养是高中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提高数学逻辑思维和综合能力。为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展开积极的思考,通过针对性的教学实现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高。例如,在进行新知教学时,教师不必单刀直入地教授数学概念,可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或自主探究的方式对问题进行思考与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不断发散,数学能力也在反复练习中得以提高。这种教学方式还能减少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进一步促进学生终身学习习惯的养成。
  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观念进行路径转变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教师需要认识到传统应试教学理念的不足,及时更改自身教学观念,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态度,并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构建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習惯,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赵典杰. 新课改下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路径[J]. 读写算,2020(16).
  [2]谷佳. 探究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观念的转变路径[J]. 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3).
  [3]肖永强.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路径探析[J]. 考试周刊,2020(9).
  [4]陈怀荣.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路径分析[J]. 高考(中旬),2019(12).
其他文献
摘 要: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给初中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其与数学教学相结合,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作用。课程改革对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推动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应是重点讨论的内容。文章简要地对当前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困境进行了分析,着重探讨了两者的融合路径。  关键词:初中数学;信息技术;融合困境;融合路径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
摘 要: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双翼。新课程背景下的阅读教学需要在不淡化阅读方法指导的基础上积极创新,通过引入思维导图,开展合作学习、问题情境教学和综合实践性阅读活动,以及引导学生读文学名著、读整本书的方式,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提升听、说、读、写、思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改革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
摘 要:在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中运用自然资源,不仅能丰富大班美术活动的内容,还能创新大班美术活动的形式,也能提升大班美术活动的实效。尤为重要的是,“应时应景”“不拘一格”“脑洞大开”地在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中运用自然资源,可以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地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发展幼儿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自然资源;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有效作用    从蜻蜓的飞行过程受到启发,人类发明了直升机;从蝙蝠
文章结合初中历史教材史料充实、科学呈现内容的特点,以“鸦片战争”一课的教学为例,立足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紧扣说课内容和环节的基本要求,系统分析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幼儿园教育必须得到相应的重视,不能再使幼儿园教育流于表面形式,而是应该将乡土教育资源运用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同的教学环境都具备独有的特色,这就要求幼儿园充分利用一切可行的资源来创新幼儿园教育模式,其中乡土教育资源作为其重要可行性资源,能为幼儿创造优质的学习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提高幼儿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基于此,将对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明确了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有效突出了计算思维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信息技术课堂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摘 要:生成课的构建离不开对幼儿实际的关注、考察和研究。结合实际,从幼儿的兴趣、经验、生活和课堂反应等方面探索生成课的构建思路,帮助幼儿教师有计划、合理地生成课程,以期幼儿能更好地理解知识、参与活动、提升能力。   关键词:幼儿实际;生成课程;兴趣;经验   幼儿是生成课程的主人,面向幼儿的生成课程需要结合幼儿实际来建构。幼儿实际即幼儿的基本情况,包括兴趣爱好、学习经验、生活习惯、课堂反应等方面。
摘 要:数学核心素养是能力、知识与素质的结合,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数学品质。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现阶段数学教学目标已经发生明显转变,不再只是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文章对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数学核心素养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能够熟练掌握数学学习和研究技能,并将数学理论知识熟练运用的能力。
摘 要:区域活动在培养幼儿主动学习、发挥创造性以及形成合作意识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意义,是目前我国幼儿园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为促进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获得更大发展,幼儿园教育应根据不同年纪儿童身心发育状况及时做出活动内容的调整,从而确保身心健康发展,提升幼儿整体素质。   关键词:幼儿园;区域活动;有效性;提升策略   区域活动在幼儿园教育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能通过关注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性,针对幼儿不
摘 要:农村幼儿园的常规教育资源较城市幼儿园有所缺失,却拥有丰富的乡土资源,这些乡土资源的闲置是一种浪费,将这些资源利用起来有助于农村幼儿园的科学办学和教育开展。主要围绕农村幼儿园拥有的乡土资源展开分析,探讨这些乡土资源在农村幼儿园办学中的应用和开发,希望可以为农村幼儿园的办学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乡土资源;科学教育   农村地区有自然的生态环境,原始的民俗风情,历史悠久的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