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自然资源在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中的有效运用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中运用自然资源,不仅能丰富大班美术活动的内容,还能创新大班美术活动的形式,也能提升大班美术活动的实效。尤为重要的是,“应时应景”“不拘一格”“脑洞大开”地在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中运用自然资源,可以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地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发展幼儿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自然资源;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有效作用
   从蜻蜓的飞行过程受到启发,人类发明了直升机;从蝙蝠的飞行过程受到启发,人类发明了雷达声呐;从青蛙的视觉原理受到启发,人类发明了电子蛙眼……一直以来,人类从未间断过向大自然学习,大自然是一本真实、有趣、形象、直观的教科书。
   正因如此,在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巧妙地运用一些自然资源。将自然资源巧妙地运用到大班美术活动中,不仅能丰富大班美术活动的内容,还能引领、启迪、鼓励大班幼儿向生活学习、向大自然学习。下面笔者将主要围绕自然资源在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中的有效运用谈一些独到的见解。
   一、“应时应景”地运用
   冬去春来、夏走秋至,四季更替是大自然亘古不变的变化规律。随着四季的更替,大自然中的各种自然资源也在悄然发生着各种变化。于幼儿教师而言,在大班美术活动中运用自然资源,一定要做到“應时应景”,即在不同的季节、运用不同的自然资源丰富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的内容,创新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的形式,提升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的实效。
   例如,在秋天来临时,颜色各异的树叶、琳琅满目的蔬果等自然资源,都可以成为幼儿美术活动中有趣、实用的活动素材。首先,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在节假日或与父母、或与兄弟姐妹、或与爷爷、奶奶一起去郊游。在郊游过程中,不仅要观察各种树叶的颜色、形状,还要采集一些颜色各异、形状不同的树叶。之后,带着这些树叶参与美术活动。在美术活动中,教师可以指导幼儿用这些树叶制作一些粘贴画。一片弯弯的柳叶,在幼儿的粘贴画中,可能就会变成一只弯弯的小船、一条弯弯的眉毛、一瞥弯弯的胡须……同样,在硕果累累的秋天,幼儿教师可以将五颜六色、琳琅满目的蔬果作为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的素材,让幼儿在红红的苹果上雕刻一张红扑扑的笑脸;让幼儿在绿油油的黄瓜上雕刻一条可爱的毛毛虫;让幼儿用一根金黄色的香蕉做一轮明月……
   事实上,将多姿多彩、形形色色、各式各样的自然资源运用到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中,不仅有助于丰富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的形式,还有助于启迪大班幼儿向大自然学习。
   二、“不拘一格”地运用
   形状各异、颜色迥异的树叶,只能用来做树叶粘贴画;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蔬果,只能用来做蔬果拼盘;可爱漂亮、无忧无虑的小金鱼,只能用来写观察日记……事实的确如此吗?显然不是。在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中运用自然资源时,教师一定要鼓励、引领幼儿“不拘一格”地运用,绝对不能让幼儿形成一种定式思维。一旦幼儿形成定式思维,就会限制他们的想象力,束缚他们的创新思维。那么,在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中,教师究竟应如何引领幼儿“不拘一格”地运用自然资源呢?
   例如,清晰、直观、具象地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大班幼儿展示,在美术活动中“不拘一格”地运用自然资源案例,就可以打破幼儿的定势思维、放飞幼儿的想象力,激发幼儿的创新思维。当幼儿兴致勃勃、满怀期待地带着自己采集的树叶参与美术活动时,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向幼儿展示一些主题鲜明、美轮美奂的树叶粘贴画,向幼儿展示一些用树叶做得连衣裙、项链、手、胸花、发饰等。显而易见,这些树叶美术作品正是教师“不拘一格”运用树叶的范例,可以引领、启迪幼儿在美术创作活动中“不拘一格”地运用自然资源。
   三、“脑洞大开”地运用
   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教师在大班美术活动中运用自然资源的根本目的。因此,在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中运用自然资源时,教师可以鼓励、引领、指导幼儿“脑洞大开”地运用,即让幼儿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创造性地运用自然资源,创作一些新颖的、独特的美术作品。
   例如,在利用各种各样的蔬果资源开展大班美术活动时,幼儿教师完全没有必要告诉幼儿用哪些蔬果去创作什么样的美术作品,而应完全“放手”,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现有的蔬果资源创作美术作品。几颗大枣,在幼儿的奇思妙想下,可能会变成奥特曼的秘密武器;几片白菜叶,在幼儿的别出心裁中,可能会变成一片绿油油的森林……
   实践证明,在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中,归因于每一位幼儿“脑洞大开”地运用自然资源,创作美术作品,所以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会得到潜移默化的发展。与此同时,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也会变得有序、有趣。
   总而言之,在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中运用自然资源时,幼儿教师应自始至终做到“应时应景”“不拘一格”“脑洞大开”。如此,融入形形色色、琳琅满目的自然资源的美术活动,就会成为孕育幼儿创新思维,发展幼儿核心素养的一片良田沃土。
   参考文献:
   [1]李众英,滕洋.浅谈自然资源在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的运用[J].新课程学习,2014(9).
   [2]徐晓燕.浅谈自然资源在幼儿美术教学中的运用[J].学苑教育,2019(12).
其他文献
摘 要:师生是课堂的主导与主体,积极的师生双边互动,能使课堂生机盎然。文章从教师乐教与学生乐学相互影响、教师严慎与学生严谨相互促进、教师多导与学生多想相得益彰、教师机智与学生机灵相映成趣四个方面促进师生双边互动,教学相长。  关键词:师生互动;过程愉悦;教学严密;多导多想;教育智慧  教学的教育性规律要求,教学必须在教授学生科学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良好思维品质、正确人生观教育。反过来,正确的思想
摘 要:数形结合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在解题中应用广泛。文章对数形结合思想在几类题型中的应用加以分析,阐释数形结合思想在解题中的重要作用,为学生的解题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数形结合;解题应用;数学教学  “数”和“形”作为数学中两个最基本的研究对象,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进行相互转化的,“数”和“形”之间的转化关系就是常说的数形结合。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说: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
摘 要:课堂导入不仅具有科学性和规律性,而且具有创造性和艺术性。数学教师要把握导入设计原则,巧用故事导入,使课堂教学妙趣横生;妙用问题导入,让悬念重生;联系学生生活导入,把生活活水引入课堂,使数学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导入艺术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精彩、巧妙且富于艺术性的导入,不仅能够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还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
摘 要:当前,人们越来越关注幼儿的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也成为现代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在幼儿教育中,开展与之相应的篮球运动,实际上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培养幼儿的篮球兴趣,需要从现在开始,真正通过创造性地开展花样篮球活动,进一步使幼儿积极地参与篮球活动中,产生认同感、亲切感,从而在强身健体下,让幼儿充满生命活力。   关键词:创造性;花样篮球;实践活动;探究   玩球能让幼儿强身
摘 要:游戏是幼儿园课程教学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形式,随着幼儿教学改革方式的推进,课程游戏化被广泛应用到体育活动中,教师结合游戏的内容和形式,秉承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制订符合幼儿自身发展的体育游戏,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在此,从情境创设、因材施教和活动形式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运用策略,以期为幼儿体育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幼儿园;体育活动;运用策略   幼儿体育课程通过游戏化的形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点逐渐由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转化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受,智慧阅读作为符合新时代教育理念的教学方法也随之受到了关注。基于此,文章对小学语文绘本智慧阅读的教学策略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绘本;智慧阅读;教学策略  绘本是指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情节和内容较为简单、简短的书籍,主要
摘 要:一物多玩是幼儿园一项极具教育价值的体育游戏。结合我园户外游戏的实践经验,针对教师开展一物多玩给予浅显的教学和指导策略,引导幼儿一物多玩,玩出健康、玩出智慧、玩出快乐。   关键词:一物多玩;探索;创造;策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1],这体现了健康领域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幼儿以游戏为学习方式和基本活动。基于以上
摘 要: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给初中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其与数学教学相结合,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作用。课程改革对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推动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应是重点讨论的内容。文章简要地对当前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困境进行了分析,着重探讨了两者的融合路径。  关键词:初中数学;信息技术;融合困境;融合路径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
摘 要: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双翼。新课程背景下的阅读教学需要在不淡化阅读方法指导的基础上积极创新,通过引入思维导图,开展合作学习、问题情境教学和综合实践性阅读活动,以及引导学生读文学名著、读整本书的方式,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提升听、说、读、写、思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改革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