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来源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ai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核心素养是能力、知识与素质的结合,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数学品质。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现阶段数学教学目标已经发生明显转变,不再只是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文章对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数学核心素养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能够熟练掌握数学学习和研究技能,并将数学理论知识熟练运用的能力。在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课堂教学方法也随之改变,这就要求广大初中数学教师要认真学习《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深入了解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为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找到切入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文章从数学核心素养的概念与内涵着手,探究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一、数学核心素养的概念与内涵
  每个学科都具有独特的学科素养。数学核心素养则充分体现了数学学科的特点,是多项数学教育作用的综合体现。初中生正处于提高认知水平的关键时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良好的核心素养不仅有利于学生现阶段的学习,更有利于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发展。教师的有效引导,对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总结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将数学核心素养划分为以下三个维度:一是能够充分感受数学学科的魅力,热爱学习数学知识;二是具备运用数学思维模式和数学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切实体会到数学理论知识的严谨性和准确性,能够从长远的角度看待数学知识的文化价值。
  二、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理念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
  1. 加强数学教学实践
  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强弱与思维能力发展密切相关,动手操作的同时,大脑也在飞速运转。因此,教师可以将动手操作能力视为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数学学科的特点,通过实践的演示,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无法掌握的数学难题。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教师设计课堂教学环节,更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以下统称“教材”)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时,教师先让学生认识大小、形状相同的图形,给出全等三角形的概念,然后通过裁剪、画图等方式,让学生探索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最后再次利用裁剪、画图等方式,使学生确信判定公理的正确性。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都得到了明显提升,对数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也更加深入。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数学学科对于学生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空间思维都有着较高的要求。数学思维是指思考、理解、解决数学知识所特有的思维能力。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教师不能将重点完全放在知识点讲解上,因为现阶段学生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思维能力较弱。因此,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教师应该鼓励并引导学生参与到知识点建立的过程中,体验完整的思维过程,从根本上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教材九年级上册“二次函数”时,教师可以通过平面图形与二次函数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利用二次函数巧妙解答图形面积问题。
  3. 丰富课堂教学活动
  数学学科不同模塊的知识之间既有着较大差异,又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具有知识点繁多、复杂的特点。对于初中生来说,提升其数学核心素养,不仅需要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环节,更需要不断丰富课堂教学活动,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教师要充分把握,并合理运用各类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兼具知识性和趣味性。同时,教师要做到合理分配课堂教学时间,在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拓宽知识面的基础上,给予学生小组讨论和独立思考的时间,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4. 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
  在传统“灌输式”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氛围不活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角色,以至于课堂整体教学有效性低,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数学核心素养理念指出,在夯实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程度的基础上,还应该注重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是十分必要的。在课堂上利用生动、形象的课件营造教学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明显提高。同时,教师应给予学生适当自由讨论的机会,并鼓励学生积极提问,避免学生由于害怕教师批评而不敢提问。
  在数学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应该将课堂教学重点放在学生个性化发展和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及时改变传统应试教育存在的弊端,增强学生利用所学数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雷开艳. 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J]. 魅力中国,2019(45).
  [2]饶磊磊. 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分析[J].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9(10).
  [3]唐锡峰.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J]. 文理导航(中),2019(10).
  [4]黄叶红. 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究[J].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9(9).
其他文献
摘 要:游戏是幼儿园课程教学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形式,随着幼儿教学改革方式的推进,课程游戏化被广泛应用到体育活动中,教师结合游戏的内容和形式,秉承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制订符合幼儿自身发展的体育游戏,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在此,从情境创设、因材施教和活动形式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运用策略,以期为幼儿体育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幼儿园;体育活动;运用策略   幼儿体育课程通过游戏化的形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点逐渐由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转化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受,智慧阅读作为符合新时代教育理念的教学方法也随之受到了关注。基于此,文章对小学语文绘本智慧阅读的教学策略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绘本;智慧阅读;教学策略  绘本是指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情节和内容较为简单、简短的书籍,主要
摘 要:一物多玩是幼儿园一项极具教育价值的体育游戏。结合我园户外游戏的实践经验,针对教师开展一物多玩给予浅显的教学和指导策略,引导幼儿一物多玩,玩出健康、玩出智慧、玩出快乐。   关键词:一物多玩;探索;创造;策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1],这体现了健康领域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幼儿以游戏为学习方式和基本活动。基于以上
摘 要: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给初中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其与数学教学相结合,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作用。课程改革对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推动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应是重点讨论的内容。文章简要地对当前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困境进行了分析,着重探讨了两者的融合路径。  关键词:初中数学;信息技术;融合困境;融合路径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
摘 要: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双翼。新课程背景下的阅读教学需要在不淡化阅读方法指导的基础上积极创新,通过引入思维导图,开展合作学习、问题情境教学和综合实践性阅读活动,以及引导学生读文学名著、读整本书的方式,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提升听、说、读、写、思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改革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
摘 要:在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中运用自然资源,不仅能丰富大班美术活动的内容,还能创新大班美术活动的形式,也能提升大班美术活动的实效。尤为重要的是,“应时应景”“不拘一格”“脑洞大开”地在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中运用自然资源,可以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地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发展幼儿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自然资源;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有效作用    从蜻蜓的飞行过程受到启发,人类发明了直升机;从蝙蝠
文章结合初中历史教材史料充实、科学呈现内容的特点,以“鸦片战争”一课的教学为例,立足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紧扣说课内容和环节的基本要求,系统分析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幼儿园教育必须得到相应的重视,不能再使幼儿园教育流于表面形式,而是应该将乡土教育资源运用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同的教学环境都具备独有的特色,这就要求幼儿园充分利用一切可行的资源来创新幼儿园教育模式,其中乡土教育资源作为其重要可行性资源,能为幼儿创造优质的学习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提高幼儿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基于此,将对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明确了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有效突出了计算思维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信息技术课堂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摘 要:生成课的构建离不开对幼儿实际的关注、考察和研究。结合实际,从幼儿的兴趣、经验、生活和课堂反应等方面探索生成课的构建思路,帮助幼儿教师有计划、合理地生成课程,以期幼儿能更好地理解知识、参与活动、提升能力。   关键词:幼儿实际;生成课程;兴趣;经验   幼儿是生成课程的主人,面向幼儿的生成课程需要结合幼儿实际来建构。幼儿实际即幼儿的基本情况,包括兴趣爱好、学习经验、生活习惯、课堂反应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