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幼儿的实际出发探索生成课的构建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tr123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生成课的构建离不开对幼儿实际的关注、考察和研究。结合实际,从幼儿的兴趣、经验、生活和课堂反应等方面探索生成课的构建思路,帮助幼儿教师有计划、合理地生成课程,以期幼儿能更好地理解知识、参与活动、提升能力。
   关键词:幼儿实际;生成课程;兴趣;经验
   幼儿是生成课程的主人,面向幼儿的生成课程需要结合幼儿实际来建构。幼儿实际即幼儿的基本情况,包括兴趣爱好、学习经验、生活习惯、课堂反应等方面。围绕这几个方面来探讨幼儿的课程生成,能更好地贴合幼儿实际,在满足幼儿需求的基础上提升课程生成的质量。
   一、从幼儿兴趣出发,趣味生成
   幼儿的兴趣取向是幼儿教师在生成课程时首要关注的方面。对感兴趣的事物,幼兒会表现出极大的学习热情,能促进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发现幼儿普遍对手工创意绘画很感兴趣,因为这种创意画让幼儿接触到了丰富多彩的美工材料,边画边讨论,课堂氛围十分活跃。发现了幼儿的这一兴趣点,教师便在后续的课程中生成具有创意绘画元素的教学内容,以便能带动幼儿参与学习。如在健康领域的教学中加入创意画,幼儿可以创意绘制自己的食谱,或者是喜爱的食物。在语言领域也可以融入创意画元素,如“你画我猜”的活动,幼儿将想要表达的内容画出来,再让其他幼儿猜。在此过程中,幼儿对创意绘画的热情不断升温,有力地促进了课程生成的效率。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来生成课程,可以帮助幼儿教师找到更多的教学思路,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优化幼儿的学习过程。
   二、从幼儿经验出发,实践生成
   幼儿年龄尚小,处于成长的初级阶段,但他们也有一定的学习经验。教师要善于发现和利用幼儿的这些经验,更好地调整教学方案,适应幼儿的发展需求。幼儿教师要破除一个误区:幼儿的学习经验并不仅仅指他们在幼儿园课堂上所学到的,还包括他们自出生以来所接收到的所有信息,如家庭教育、社会接触、自主活动等。因此从幼儿经验出发生成课程时,教师要考虑多个方面,深入了解,通过实践来生成具体的课程。例如,幼儿通过课内外学习了解到许多海洋生物,对神秘的海底世界十分向往。围绕这一主题,幼儿的学习经验或来自课堂教学,或来自他们在课外阅读的相关书籍和看过的影视纪录片,有的幼儿还去过海洋馆、博物馆等地方,这些都是过往的学习经验,也是进行生成课程的合理依据和重要背景。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一同观看动画《海底总动员》,让幼儿结合学习经验,对海底世界的认识更进一步,并有机会谈谈自己的想法。
   三、从幼儿生活出发,体验生成
   幼儿不仅从课堂上、课本上学习,还从生活中学习。生活里的学习没有严格的衡量标准,并不是强制性的,能给予幼儿极大的活动空间和自由体验。幼儿教师可以思考如何把这种轻松、自由的生活体验融入课程生成中,让课程教学更活泼轻快,减轻幼儿的学习负担。当教师开始观察幼儿的生活时,幼儿也是一个观察者,他们以天真烂漫的心去体验周遭环境,这种体验感是生活本身赋予的无价之宝。因此教师可以从观察者这一思路入手,引导幼儿做一个合格的生活观察者。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自然万物、娱乐消遣,都可以作为观察的对象。例如,教师可以让幼儿观察生活中的一株植物、记录生活中的天气变化等,把幼儿的目光引到生活中,再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在教学有关“环保”主题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幼儿打造成“环保小卫士”,让幼儿思考如何在生活中从自身做起、力行环保,并让幼儿记录自己的环保行动。这样的生成课程给予幼儿广阔的发挥空间,课程内容是由幼儿建构的,形式也是由幼儿自主决定的。比如,有的幼儿向大家介绍自己的环保行动,有的幼儿把自己废物利用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等,他们的参与热情十分高涨。由此可见,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来生成课程,贴合幼儿的需求,且极富体验的乐趣。
   四、从幼儿反应出发,互动生成
   从幼儿的兴趣、经验和生活出发来探索生成课的构建,能提高生成课的指向性和整体质量。实际教学情况中,很多时候的生成课带有随机性,需要幼儿教师结合幼儿的课堂反应灵活生成、增强互动。比如,在“小小服装设计师”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本来只是带领幼儿设计简单的服装。但随着课程发展,幼儿并没有完全按照课程教学要求来,而是自主设计、开发创意,有很多精彩的作品。例如,有的幼儿想到了56个民族,便看着书上的图片来设计简易的民族服饰;有的幼儿选择为自己设计服装,四季的服装样式都考虑到了;还有的幼儿选择设计班服,到处询问其他幼儿的意见,在设计班服时十分细心。幼儿在此次课堂上的反应十分迅速且积极。幼儿教师不能打断他们的创作热情,而是要积极地与幼儿展开互动,在课程中增设“时尚展览会”等活动,让幼儿的设计创意得以充分展示。
   综上所述,围绕幼儿实际来构建生成课有很多可供探索的途径,需要幼儿教师细心发现、大胆尝试。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教师不仅能增进对幼儿的了解,还促进了自身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吴丽钦.幼儿园生成课程存在的问题与管理对策研究[D].烟台:鲁东大学,2019.
   [2]吴莹莹.以生成活动为抓手,打造特色园本课程[J].教育家,2021(16):40-41.
   [3]王彦.幼儿适宜性生成课程建设初探:以某县某城区幼儿园为例[J].天津教育,2021(3):64-65.
   作者简介:蒋梅真(1991—),女,汉族,福建厦门人,二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其他文献
摘 要:当前,人们越来越关注幼儿的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也成为现代教育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在幼儿教育中,开展与之相应的篮球运动,实际上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促进作用,培养幼儿的篮球兴趣,需要从现在开始,真正通过创造性地开展花样篮球活动,进一步使幼儿积极地参与篮球活动中,产生认同感、亲切感,从而在强身健体下,让幼儿充满生命活力。   关键词:创造性;花样篮球;实践活动;探究   玩球能让幼儿强身
摘 要:游戏是幼儿园课程教学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形式,随着幼儿教学改革方式的推进,课程游戏化被广泛应用到体育活动中,教师结合游戏的内容和形式,秉承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制订符合幼儿自身发展的体育游戏,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在此,从情境创设、因材施教和活动形式三个方面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运用策略,以期为幼儿体育教师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课程游戏化;幼儿园;体育活动;运用策略   幼儿体育课程通过游戏化的形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点逐渐由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转化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受,智慧阅读作为符合新时代教育理念的教学方法也随之受到了关注。基于此,文章对小学语文绘本智慧阅读的教学策略展开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绘本;智慧阅读;教学策略  绘本是指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情节和内容较为简单、简短的书籍,主要
摘 要:一物多玩是幼儿园一项极具教育价值的体育游戏。结合我园户外游戏的实践经验,针对教师开展一物多玩给予浅显的教学和指导策略,引导幼儿一物多玩,玩出健康、玩出智慧、玩出快乐。   关键词:一物多玩;探索;创造;策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首位”[1],这体现了健康领域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幼儿以游戏为学习方式和基本活动。基于以上
摘 要: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领域中的应用给初中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其与数学教学相结合,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作用。课程改革对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推动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融合应是重点讨论的内容。文章简要地对当前初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困境进行了分析,着重探讨了两者的融合路径。  关键词:初中数学;信息技术;融合困境;融合路径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
摘 要: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双翼。新课程背景下的阅读教学需要在不淡化阅读方法指导的基础上积极创新,通过引入思维导图,开展合作学习、问题情境教学和综合实践性阅读活动,以及引导学生读文学名著、读整本书的方式,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语文思维的发展,提升听、说、读、写、思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新改革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
摘 要:在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中运用自然资源,不仅能丰富大班美术活动的内容,还能创新大班美术活动的形式,也能提升大班美术活动的实效。尤为重要的是,“应时应景”“不拘一格”“脑洞大开”地在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中运用自然资源,可以潜移默化、循序渐进地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能力,发展幼儿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自然资源;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有效作用    从蜻蜓的飞行过程受到启发,人类发明了直升机;从蝙蝠
文章结合初中历史教材史料充实、科学呈现内容的特点,以“鸦片战争”一课的教学为例,立足信息技术与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紧扣说课内容和环节的基本要求,系统分析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幼儿园教育必须得到相应的重视,不能再使幼儿园教育流于表面形式,而是应该将乡土教育资源运用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同的教学环境都具备独有的特色,这就要求幼儿园充分利用一切可行的资源来创新幼儿园教育模式,其中乡土教育资源作为其重要可行性资源,能为幼儿创造优质的学习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提高幼儿园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基于此,将对乡土教育资源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明确了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有效突出了计算思维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信息技术课堂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