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提问要凸显“三性”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dw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师生互动形式,它可以使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逐渐获得对课文内容的深刻理解。但是,有效的课堂提问并不是随意而为的,只有具有启发性、挑战性、指向性等特點的课堂提问,才能使学生的阅读目标明确,思考路径清晰,进而真正为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服务。
  一、适当点拨引导,提问要具有启发性
  在阅读教学中,依据文本内容的难度,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的时候,要善于以层层点拨引导的形式,将学生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分解,以降低学生理解的难度,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主动获取知识。
  如《螳螂捕蝉》第3自然段主要讲了一个手拿弹弓的少年一连在王宫花园里转了三个早晨。在教学这一自然段的时候,为了促进学生对少年的理解认识,教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这个少年是谁?他手拿弹弓在王宫花园里真的是打鸟吗?他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他的目的达到了吗?结果怎样?你从哪儿可以看出来?”当学生的回答与文本主旨有偏差的时候,教师再及时给予其必要的点拨引导,这样具有启发性的问题犹如层层剥茧般帮助学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有利于学生对文中人物产生更多的了解与认识。
  上述案例中,为了促进学生对文中人物有更多的了解与认识,教师从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了解课文内容,有效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起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矛盾冲突,提问要具有挑战性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有意识地为学生设计学习“障碍”,以创设矛盾冲突,激发学生的挑战欲望,进而真正走进阅读的深处,提升教学效率。
  如在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课时,教师就可以从学生理解的争议点处创设矛盾冲突,提出如下问题:“彭德怀究竟爱不爱自己的大黑骡子?请你仔细阅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读一读,并深层思考:他既然那么爱自己的大黑骡子,为什么还要杀掉?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这个问题提出以后,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也自然由关注人物的语言对话转向了通过对人物语言的揣摩来体会彭德怀对大黑骡子情感的认识上,引起了学生深层次的思考,提问效果明显。
  上述案例中,为了使学生对人物的精神、品质、特点有更多的了解与认识,在教学的时候,教师从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入手进行提问,学生的回答积极踊跃,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围绕教学目标,提问要具有指向性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风向标。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的时候,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设计,这样的课堂提问指向明确,重点难点突出,有助于学生阅读质量的提升。
  如《游园不值》一课中“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句诗,仅从诗句本身的意思来看,作者没有看到园内的景象,就看到了一枝红杏,实在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但其实它是隐含着深刻意蕴的。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这样提问:“同学们,当你读到这句诗的时候,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情景?在‘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句诗中,除了字面意思以外还有没有其他意思?”这样教学,诗句隐含的“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是封锁不住、禁锢不了的,它必能冲破任何束缚,蓬勃发展”深层意思也就凸显出来,起到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上述案例中,根据古诗中诗句的特点,为了使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诗句背后的意思,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的时候,指向性特别明确,学生思考有思路,教师教学有归路。
  在阅读教学中,课堂提问是贯串学生整个阅读活动的重要环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具有启发性、挑战性、指向性明确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展开阅读学习,以提升阅读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教学完“b、p、d、q”四个声母后,能准确无误地说出读音的学生,约占班级人数的三分之一。到了三年级,学生出错率仍然很高,教师复习这四个声母很有必要。  一、在游戏中熟记音形  1.儿歌先打头  统编本教材在编写上特别重视儿童学习的趣味性,几乎每个声母的学习都配上朗朗上口的儿歌。当遇到读起来模糊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运用儿歌来让学生回味,课前准备一些课件,反色突出这四个声母,带领学生加深记忆。  “四个
识字是阅读与习作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但是,在识字教学中普遍存在着重视字音、字形、字义教学,轻自主识字、文化渗透以及运用的现象。要想改变这种教学现状,教师就要把准识字教学的关注点,以促进学生的自主识字,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关注自主识字  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以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  以《小青蛙》(统编本一下)一文为例,生字主要有“青、情、清、
这段时间,作为三年级班主任的我遇到一件非常烦恼而棘手的事情,那就是班上总是出现一些丢失东西的现象。刚开始我以为是学生自己不小心弄丢的,后来一连串事件证明这可能是有人蓄意而为。究竟是谁呢?看着班上一张张童稚的脸,会是他们中的某一个吗?我在班级之中展开了一些常规的调查,但没有任何的成效,我泄气了。就这样放弃吧,反正丢失的物品都是小东西,以后叫他们注意些就是了。可转念一想,这样太不负责任了,学生希望有一
众所周知,课后习题是编者根据课文内容、学生学情以及语文要素等维度综合考量之后精心设计的练习题,既为学生之学搭建了阶梯,又为教师之教明确了方向。语文教学要关注两个维度,即“教什么”以及“怎么教”。课后习题已经明确了教什么,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年段入手,关注于“怎么教”,从而发挥教材课后习题的最大价值,有效地推动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  一、借助课后习题夯实积累,依循认知方法而“教”  古人有云:“授人以鱼
课标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课标虽然强调生本课堂,但并不否认教师的主导作用,反而对教师的业务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遗憾的是,当前语文课堂中很多教师一味地强调生本,舍弃教师作用而强调课堂生成。并不是所有的生成都有价值。怎样让课堂生成与教学目标趋向一致?笔者认为,关键是教师需要发挥主导作用,让课堂提问更加精练、有价值。笔者以《坐井观天》一课的教学片段为例,结合相应反思,浅谈通过有效
统编本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课是《古诗三首》,包括了《芙蓉楼送辛渐》《塞下曲》《墨梅》三首诗。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学习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古诗最大的属性之一是通过“言”表达“意”,学生可以在言意中感受人物的品质,发展思维,进而建构起属于自己的精神世界。教师在教学中找到古诗言意共生的教学途径,通过诗词的言语属性,追根溯源,还原诗词的志向表达,可以不
文言文是语言宝库中的灿烂瑰宝。为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统编本教材中编选了一定数量的文言文。教学时,逐字逐句串讲极为常见,然后让学生背诵默写。但是文言文不同于现代文,在理解内容的难度上超出现代文。笔者以为,现代文还要加强朗读,一边读书一边思考,更何况文言文,要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来实现阅读教学目标。  朱作仁说:“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能让人感受。”没有比朗读更好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注
朱熹说过:“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把习作比作一条河,那积累就是开源。离开积累,习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我们除了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留心观察事物、丰富自身见闻、积累妙词佳句等个人素养外,还应注意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充分开发课堂内外的各种资源,让学生多积累,进而能“有所思”,“有所写”。  一、走进阅读,积累语言  在指导学生习作的过程中,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因为受生
摘要: 中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是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探讨了中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了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方法策略。  关键词:中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策略    教育部前部长周济指出:“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职业教育的立足点。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高速发展、经济结构加快调整转型的阶段,乡镇职业技术学校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现代经济社会所需要的职
皮亚杰认为:儿童不能把精神和物质世界相区别,在成年人看来没有生命的事物,在儿童眼里是活的,有意识的。我们的习作教学,应坚守儿童视角。所谓儿童视角是指儿童在观察、描摹事物,讲述和理解事件时表露出儿童所特有的思维习惯、认知方式、语言特点和价值取向。习作教学要顺应儿童的天性。  以往的习作教学,大多遵从的是成人视角,我们引导学生观察事物、体验生活的视角是成人的,我们也用成人的语言习惯去规范学生的习作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