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与分享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给这节课冠名为“欣赏与分享”,是因为我一直都认为这就是语文教学的必然理念。而这节课中我们确实一起通过诵读的方式欣赏并分享了《荷塘月色》的美,领略了诵读的魅力。
  这节课缘于全市要在高一开展一次阅读公开课,文题选定是《荷塘月色》,这篇美文,本身很多人就有不同的理解,有很多精彩的设计方案。我们想要出新,想要出彩,可谓难上加难。在教研员的指导及备课组的几次商榷下,我们决定“同题异构”,一节文本研习,一节诵读,我将活动方案命名为“沉稳与灵动”。
  我主要负责诵读课,而对文本的理解是诵读的基础,全篇的情感基调是“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我们就从领悟作者的情感入手,于是在课前首先让学生了解朱自清写这篇文章的背景资料,了解家庭及国家给作者带来的无奈,让学生知道今晚的荷塘月色是作者的“另一个世界”。这样从品味景物淡雅和淡淡情感入手,让学生诵读中欣赏,诵读中分享。我让学生自己先读,然后通过赏析再读,这就是一个欣赏的过程,能让学生结合景物特点和作者的情感更好地把握诵读的轻重急缓,抑扬顿挫。
  有这样一个活动过程:
  师:经典美文常读常新,在不同人的眼中,会呈现不同的美好,很期待学生精彩的展示,让我们一起分享你的美,读完之后结合景物的特点和作者的情感谈谈你这么读的理由。
  生1:我很喜欢“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我给大家展示一下。
  师:你说说你这么读的理由。
  生1:因为这一句用了拟人、比喻的手法写出了荷花妩媚动人,有的含苞待放,洁白明亮、清新淡雅,荷花就像是美丽的仙子。作者很喜爱这样的景物,所以语调要上扬一些。
  生2:我也认为语调应该上扬一些,而且我觉得跟作者的情感也有关。作者来到荷塘时是带着颇不宁静的心情,而面对荷花仙子,作者的那不宁静渐渐变得宁静,有了淡淡的喜悦。不过我觉得我对这句话还有一些处理,在读“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时候,“羞涩”二字要拖长一些。
  师:对,让我们觉得有一种“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地开”的感觉。你给我们展示一下。
  (生2的诵读换来了一片掌声。)
  ……
  生N:“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句话我想展现一下(生N本来就是我们班诵读的高手,所以一开始就表现得很好)。
  师:说说他想要带给我们什么感受。
  生N:我想体现一种对比,前面很热闹,后面很哀愁,所以我前面读的声音较高,节奏较快,而后面的声音比较低沉,“我”后面稍加停顿,表现自己的无奈。
  师:你能不能再给我们展示一下。
  师:自然之景是热闹的,但是作者却在热闹之外。我也想给同学们读一读。
  这部分展示,就是在欣赏与分享,让学生自主欣赏文本的美,并通过对美的理解运用诵读的方式与大家一起分享。同时也给我一些启示,第一,学生的力量是无穷的。我在上课前还是比较忐忑学生对景物的把握和对作者的情感是否准确,然而美文的力量是无穷的,美的作品人人都爱。当我们发现了其中的美,就能准确通过诵读传达,一起分享。第二,分享的前提离不开欣赏。景物的特点和作者情感的准确把握,能让学生更入情入味地诵读。第三,读的方式可以多变。自读、展示读、组内读等,多种方式让他们一起分享所读到的美。
  接下来是创造性朗读,这个环节是没有预设的,上课前我也不清楚学生会怎样通过合作的方式展现。然而我真的太低估了他们。2012年是我校的70年校庆,我班的一部分学生参加了校庆合唱表演,他们竟然将唱歌的方式融入到诵读当中。他们采用了轮读、复读、像回声伴奏一样的朗读方式。“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仅仅这一句,就创新不断。第一组将此句读完后用复读的方式将“我什么也没有”再次用低沉的、越来越低的声音读了一遍,产生一种叹息感,让我们深入感受作者内心的淡淡的忧愁。仍然是这句话,另一组展现时,让其中一位同学模仿蛙鸣,而这样的声音其实在淡淡的忧愁的作者耳中是带有一丝嘈杂的,可谓是锦上添花,让朱自清的宁静又回到了不宁静。
  精彩仍在继续,而我也思绪万端,我真的没有想到对于这一句话,学生竟然如此地富有创造性,结合作者的情感,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处理,更好地把握了作者的情感。这样的分享真的不能错过。
  原来朗读真的会有如此大的魅力。通过朗诵,我们分享了语言的美,直探作者内心。原来语文的诵读课如此多姿多彩,原来欣赏与分享之后的美能如此直达人心,原来语文课能如此灵动。在这堂课上,我感受到了什么叫做诵读的魅力,什么叫做合作的力量,什么叫做美的延续。我们一起欣赏也分享了《荷塘月色》的意境美,一起欣赏也分享了诵读的美,更一起欣赏也分享了学生的情感美。这样的美,一直在延续。
其他文献
学习是指从阅读、听讲、眼界、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这一过程只有通过亲身体验才能最终有效完成。语文教学所具有的实践性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离不开以学生为主的实践活动。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不是仅凭理性的规范,更多的是凭着长期的体验与语文实践中形成的语感。因此,真正有效的阅读应该伴随着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让学生深入其中,用眼、耳、鼻、手、脑多感官去体验,从中获得种种发现,继而进行各种思维活动,
摘 要: 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只注重表面文字和故事情节,忽视了阅读过程中的审美引导,使人感到枯燥无味。新课标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审美境界。如何培养学生审美阅读能力?本文从审美发现力、审美感受力、审美理解力、审美想象力和审美创造力等五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 审美阅读 审美发现力 审美感受力 审美理解力 审美想象力 审美创造力  《高中语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如同一出戏的“序幕”。好的导入能引起学生的注意,犹如一把开启学生兴趣大门的金钥匙,因此,教师应追求导入艺术化,为课堂教学整体艺术化创造一个良好  开端。    一、歌声情境导入法    生活中有歌声就有希望。生活如歌,歌唱生活。雄壮、奔放的歌声,能振奋学生的精神;欢快、热烈的歌声,能感染学生的情绪……  如一堂《尊敬我们的老师》课伊始,我一边播
教学情境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为学生创设有助于知识生成的情境,从而让学生内化知识,提升学习能力的教学方式。那么,如何实施新课程理念,有效地创设教学情境?我在实际教学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在教学六年级数学第一学期长方体表面积的应用时作了以下尝试,并收获了点滴感悟。  一  书上本来的例题是这样的(苏教版六年级数
摘 要: 在一个家庭中,父母在孩子心目中建立良好的威信,关系到子女教育的成效,而父母教育子女的成效,不但关系到家庭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国家的利益。作者在拜读马卡连柯著作的过程中和平时的教学实践中产生了一些想法,在此加以阐述。  关键词: 马卡连柯 父母威信 家庭教育 方法 社会意义    安东·谢妙诺维奇·马卡连柯是我国教育界熟知的教育理论家,教育实践家和作者。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他对家庭教育这个
摘 要: 听力教学绝不仅仅是听力训练单方面的问题,课堂听力教学必须考虑到与听力活动密切相关的学生语言输出或口语表达的问题。原因很简单,语言学习的内在规律告诉我们,听和说这两种技能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具有不可分性,中国英语教学史上长期以来形成的“哑巴英语”,即是把听和说拆分开来的直接后果。从纯技术角度,只听不说无法使学习者准确判断通过听力获取的信息,更无法使施教者准确判断他是否听懂,听懂了多少,准
摘 要: 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学生要有铸炼语言的意识,即“说清”是基本要求,“说好”、“说透”是高标准要求。用朴素的语言宣传一个朴素真理固然很好,但能用精彩的语言宣传一个朴素的真理将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关键词: 写作教学 议论文 排比修辞    在历年的考场作文中我们不难发现同样的命题,比较接近的观点,类似的论证结构,文章却会有高下之分,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语言问题。时下中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
摘 要: 教学秘书工作的主要内容是服务,以教学工作服务为中心,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教学秘书面对的第一工作对象是教师,教师的年龄、职称、阅历呈现出不同的特性;教学秘书面对的第二工作对象是性格各异、家庭背景不同、享受教育资源不均等的学生群体,这两个方面都决定了教学秘书工作的特殊性和困难性。教学秘书工作的内容繁杂,层次结构复杂,工作量大,所以借鉴客户关系管理流程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关键词: 高校
摘 要: 在小学,英语教学走向室外的实践越来越多,效果也越来越好。本文就小学英语室外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小学英语 室外教学 教学实践    英语启蒙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培养兴趣是启蒙教育的动力,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才能吸引学生。对于学生来说,尽早地进入英语环境很重要。而小学生的天性和可塑性决定了他们在学习英语中只能用轻松愉快的方法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教师必须合理安排教学过
摘 要: 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怎样使学生乐于写作,这是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一直探讨的重要问题。作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重点,就是激发学生的真情,如此才能让学生写出文、理、情并茂的好文章。  关键词: 作文教学 写作情感 激发方法  “写作”实际上是一种观察生活、思考人生和表情达意的创新方式,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心理、行为的过程,是一种把看清楚、想清楚的东西写清楚的能力。指导学生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