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资源开发中成长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aph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为我们创造了师生互动的教学环境,在这一背景下,学生先知于教师、先疑于教师已是常事。新时期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把握课堂机遇,及时开发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即时性资源,以此来培养全面发展的、健康的人才,同时也使教师自身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如何有效地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以获得更快的成长,游刃有余地驾驭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继而成为一名较成熟的化学教师?“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或许,正是《论语》给了我们启示:丰富的课程活动中,无论是“教”还是“学”,在此过程中反映出来的各种问题和迹象,都是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养的不竭源泉。
  一、以问题为资源,以疑惑促学习
  中学化学涉及的知识简单,现象较为直观,但深奥的道理常常潜藏于简单的现象背后。用最干练的语言、最简洁的教学手段将深奥的道理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乐于学习、乐于探索,是中学化学教师必备的良好素质。“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新的疑惑必然促使教师产生不断学习和探索的激情,高效地汲取本学科或其他崭新领域的新知识,从而适应新的环境和要求。
  比如新教材中增添了“食品中的有机物”、“化学与社会发展”等内容,这也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要而产生的与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一个全新的化学领域。教师原有的相关知识与现在的教材内容有一定的距离,导致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地运用教材和把握课堂。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就需要我们通过查阅书籍、上网找资料、请教专家等各种方式不断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只有当我们具备了广博的知识、深厚的功力和丰富的经验,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灵活自如地驾驭课堂教学,才能引领学生一起去探索化学的奥秘和领略其中的神奇。
  二、以活动为资源,以生动促师动
  活动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探究活动则是化学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在鼓励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的同时,首先要求教师进行正确的、科学的探究。化学教材中提供了很多探究的机会。现实教学中,教师往往会过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为学生准备好充足的探究需要上,反而忽视了自己对探究应有的准备。从心理角度看,这是因为很多教师过分地自信自己完全有能力驾驭这些“简单”的探究活动,从而失去了自身进行探索活动的机会,也失去了促进和提升自己的绝好机会。
  例如在探究二氧化碳能灭火的原因时,当学生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有两支燃着的高低不同的蜡烛的烧杯中,结果出现了三种不同的实验现象:有的蜡烛没有熄灭,有的上面的蜡烛先熄灭,有的下面的蜡烛先熄灭,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激烈的争辩。这时,教师该怎么面对,是简单否定前两种情况,肯定最后一种呢?还是和学生一起分析讨论探究。我想聪明的教师一定会善于抓住机会,选择后者,将活动中出现的异常情况作为一种资源开发并利用好。不同的操作会出现不同的现象,比如:烧杯中温度过高或二氧化碳量较少时倾倒,就会出现第一种情况;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沿着靠高的蜡烛一侧倾倒,就会出现第二种情况。而所有这些,都需要建立在教师对实验有充分预设的基础上,因而,学生的活动首先应该是教师的活动,教师应该先让学生活动,从而使自己组织课堂活动的能力得到提升。
  三、以情感为资源,借生情激师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新课程的重要培养目标,情感教育是课堂教学中的有机组成部分。适时的感情表露对师生活动的开展、对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等都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所以,情感也是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升自己的绝好资源。培养具有丰富情感的学生,其前提是教师要有激情,要善于利用和开发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点一滴的情感因素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首先把自己培养成有丰富情感的教师。教师和学生都是有感情的个体,只是经历不同而已,师生的互动也必定渗透着情感的互动,师生的感情是相互影响、相互渲染的,学生的情感需要教师去培养,教师的激情也需要学生去触发。
  例如,在课堂上讨论到“节约用水”这一话题时,有学生谈到了电视上的一则公益广告:一个小男孩吃力地端着一盆水,给忙了一天的妈妈洗脚,还要给妈妈讲“小鸭子”的故事……一些同学异样的眼神让我马上意识到这一例子的震撼效果,我问同学们:“妈妈为你洗了多少次脚?你为妈妈洗过脚吗?”学生异口同声的、动情的回答让我顿时热情高涨。我们从亲情谈到父母对孩子的爱,从父母的爱说到人的责任感,说到同学们的学习责任……我们几乎是在激动和陶醉中上完了课。事后,有学生在日记中写道:化学老师竟然也有如此丰富的感情,今天的化学课,让我学会了珍惜现在的学习,学会了爱自己的父母。
  四、以教材为资源,活化课堂教学
  1.开发和利用好教材。教材是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但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绝不能单纯地停留于书本,教材是从编写者的角度出发的,而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同样有着丰富的经验,不同的学生也有不同的生活体验,因而,以教材为框架,适当组织、深化,用更贴近于学生生活的实例来替代教材中的一些环节,将更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和掌握方法。
  例:书本P46第6题:呼吸作用要产生二氧化碳,请你设计一个实验验证呼吸作用是否确实产生了二氧化碳?教学过程中,我们利用这一素材,进行了丰富的拓展,比如,让学生讨论:①我们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氧气?能否设计实验证明?②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吸入气体(空气)中的高还是低?如何证明?③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吸入气体(空气)中的高还是低?如何证明?由于我们所讨论的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关系密切,因此学生特别感兴趣,讨论也非常热烈,同时也总结出一条思路:首先要收集气体样品,其次才能做对比实验(特别强调要进行对比)。事实上,学生的讨论对我在解决这一问题时起到极好的提示作用。而这也恰恰是我们对教材进行开发延拓时达到的处理效果。
  2.开发和利用好习题。学习者知识和技能的提高是新课程倡导的培养目标之一,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是学生得以持续发展的平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离不开适当的习题训练,习题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有选择地利用好资源,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成功的教师也往往会在课堂教学中故意设置“错误”或“陷阱”,引导学生上当,从而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拓宽学生的探索空间。
  教学资源的内容广泛,并不局限于这些。可以肯定的是,能否适时地开发和合理利用随机的生成型资源,是体现教师教学素质的重要标志。成功的课堂教学,其“亮点”往往不在教师的预设之中,成功的教师是善于抓住课堂教学中一点一滴的教师,是有能力及时开发课堂中偶尔出现的一点一滴的教师。
其他文献
新课程改革对初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堂教学要求广大教师坚持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的智力,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教师不再是课堂上唯一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而要克服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信息传递,做到师生、生生之间多渠道、多方面地互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教学成效的影响非常重要,只要在物理教学活动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摘 要: 习题课是高三物理复习备考过程中最多、最重要的课型。习题课贯穿高三物理复习的全过程,肩负着巩固知识、训练思维、掌握方法、提升技巧等重要作用,对于高三复习效果起到决定性作用。成功的习题教学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有助于物理思维的发展,有助于对物理方法、物理思想的掌握和运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猜想能力。而成功的习题教学,落脚点是习题的选择与有效设疑。  关键词: 高三
摘 要: 正确运用情境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情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知识,特别是对比较抽象的物理教学来说尤为重要。本文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实践,从游戏情境、问题情境、实验情境、生活情境四个角度进行探究,阐述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创设情境的几种类型,并分析了创设情境教学法中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初中物理教学 游戏情境 问题情境 实验情境 生活情境  心理学研究的结果表明,学生接
初三年级学生面临人生中第一次大考——中考,时间紧,任务重,而学生课余时间精力有限,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尤为重要。因此我认为,要提高初三年级物理教学效率,就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注意教学方法。  老师会教还不行,关键还要看学生愿不愿意学,有的老师辛辛苦苦备好课,但课堂上纪律涣散,学生无精打采,这样的课效率也不高。我认为在课堂上良好的秩序是前提,但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适当地创造轻松的教学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评价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等都有了许多新的变化。然而,反思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师生互动气氛异常活跃的背后,互动方式上仍存在“四多四少”的现象,即多师生间的机械互动,少生生间互动;多认知互动,少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互动和行为互动;多浅层次互动,少深层次互动;多“控制→服从”的单向型互动,少“交互→平行”的多边形互动。那么,如何构造充满生命互动的课堂,
小鹅瘟(Gosling plague,GP)又称鹅细小病毒病(Goose parvovirus infection),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的雏鹅急性败血性传染病。1956年我国方定一在扬州首次发现小鹅瘟病毒(GP Viru
摘 要: 多媒体化学教学是教师将化学概念、化学规律等化学教学信息通过计算机媒体以一定的网络结构形式呈现给学生,而学生也可通过计算机及时将学习效果反馈给老师的一种形式。目前已被许多学校广泛运用到化学教学当中。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化学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并对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做了分析。  关键词: 中学化学教学 多媒体技术 优势 问题分析  新世纪的化学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多媒体教学的功能,并能恰当地运用
摘 要: 生物学科是一门阐明生命现象的本质及揭示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生物学科的发展离不开后人的不断创新和探索,因此,仅仅停留在知识层面上的生物教学活动是无法满足生物科学发展需求的。在生物课堂上,通过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在问题意识的推动不断地探究新的知识、新的研究内容,这对整个生物科学的发展意义重大。在本文中,作者就结合高中生物教学活动的特点,总结了几点生物课堂上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策略,希望能够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该病的临床症状为怀孕母猪流产和各年龄阶段猪的呼吸系统疾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病原是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如何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有特色的应用型人才,是当前地方院校药学专业发展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文章就培养药学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意义进行了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