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士伟:誓做中国的纯净食品

来源 :商业2.0·豫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ujiaq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焦作多尔克司示范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
  
  获奖理由
  抱着要做中国最好的奶源的决心,他成立了焦作多尔克司示范乳业有限公司,多尔克司占地2400亩,总投资达5.5423亿元。集结众多国际乳业巨头和行业精英,包括赫赫有名的世界500强瑞典利乐拉伐集团、以色列阿菲金集团、美国格林财团等。
  2009年对于他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一年。多尔克司示范牧场按照计划步入运营时期,计划的2万头进口奶牛全部到位,在2万头奶牛全部产奶后,可以达到年产鲜奶20万吨,是焦作目前年鲜奶总产量的1.5倍。
  “行进者稳健”是他的座右铭!“做中国的纯净食品”是他的梦想!
  在他的身上,积聚了80后的典型特征,敢想、敢干、雷厉风行。
  抱着要做中国最好奶源的决心,他成立了焦作多尔克司示范乳业有限公司——多尔克司,占地2400亩,总投资达5.5423亿元,集结众多国际乳业巨头和行业精英,包括赫赫有名的世界500强瑞典利乐拉伐集团、以色列阿菲金集团、美国格林财团等。
  他就是焦作多尔克司示范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戴士伟。
  2004年,戴士伟获得西安交通大学经济学和工商管理双硕士学位后,带着对牛根生本人的强烈崇拜,他进入了蒙牛集团焦作分公司。在学校时,戴士伟就十分仰慕蒙牛,仰慕牛根生,正是蒙牛的崛起让中国乳业盘子快速放大,牛根生是国内乳业发展时代的代表符号。进入蒙牛之后,戴士伟对中国乳制品企业有了更多的认识。同时,随着他走出国门了解国外乳品行业机会的增多,戴士伟越来越感到国内奶源的弊端。
  谈到自己做多尔克司牧场最初的动力,戴士伟严肃地表示,是为了雪耻,“你知道我在国外时时面临着羞辱的那种痛苦心情吗?外国乳业专家来到中国从来不喝中国的牛奶。同时中国奶牛平均产奶量只有全球最高水平的30%左右,而且牛奶的质量还被国际同行业视为劣等品。”
  于是,戴士伟下定决心要致力于改善中国乳源基础质量。这个有想法有激情的年轻人采取了整合资源的做法,把国际上先进的奶牛牧场养殖方式引进中国。打造多尔克司,被戴士伟视为其全新人生的开始。
  2009年对于戴士伟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一年。多尔克司示范牧场按照计划步入运营时期,计划的2万头进口奶牛全部到位,在2万头奶牛全部产奶后,可以达到年产鲜奶20万吨,是焦作目前年鲜奶总产量的1.5倍。多尔克司目前主要为蒙牛焦作公司供给奶源,这是戴士伟为多尔克司一手设计的盈利路线。
  多尔克司饲养的每只奶牛身上都带有电子芯片,全时监控心跳、热量、活动量、血流速度及产奶量,判断并分析出每头奶牛所需的食物摄取量和营养需求量,以及它们每时每刻的心情、健康状态、发情与否,从而精确计算出牛奶的脂肪、蛋白质、乳糖、有益菌等八项指标的含量。
  新的一年,戴士伟表示,他要改变国内手工作坊式中小奶站遍地的现状,逐步帮助更多的奶农生产出优质牛奶,形成规模化、集约化奶源社区,从而让奶农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按照戴士伟的规划,多尔克司首先是做一个好的奶源品牌;其次,要做一个独立的真正意义上的牧场;第三,建立最先进的奶业合作社组织,让十多年来饱受奶源价值倒挂之苦的中国奶农,在未来的中国乳业产业发展中成为真正的受益者。
  同时,戴士伟还在内蒙古锡林郭勒地区购置了百亩草原,计划用于前期幼牛的养殖,这里良好的牧草资源可以保证奶牛的质量,之后,这些奶牛再被送到焦作的多尔克司牧场,进行全智能化饲养。
  随着多尔克司牧场逐步步入正轨,戴士伟也越来越感到自己身上的责任之重,同时他又对自己有着最简单的定位。“我是养牛的,我要养好牛,产好奶供给我们的乳业制品企业。”
  “做中国的纯净食品”是他的梦想!
  “行进者稳健”是他的座右铭!
其他文献
大商集团郑州地区集团总裁    获奖理由  他很年轻,却已经是一个传奇。曾在二七商圈,只身带领一支团队,独创“租赁经营+卖场管理”的经营模式,将一个举步维艰的本土商场,推上中国百强。  在掌舵大商的河南战舰后,非凡的商业智慧再次得以彰显。“大商”从3年前不为普通市民所知,到影响了几千万人的购物习惯,从3年前在河南市场一店起家,到如今渐成中原星星之火燎原之势。  2009年,他所领导的这艘河南战舰延
期刊
在金融危机与全球气候变暖加剧的双重压力下,河南中长期积累的产业结构偏重、经济内在素质不高、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已严重制约经济的回升速度。  2009年,河南经济被亮出了黄牌:出口受阻、内需不足,不少企业深陷困境:39个行业大类中有26个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就业压力剧增,房价逆势增高……  但河南经济总量大,多年来GDP一直位居全国第五,中西部之首,为河南经济稳定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在危机中有充
期刊
中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获奖理由  他锋芒内敛,却激情蕴藏,他是河南省唯一一家综合类券商——中原证券的主要经营负责人。他敏锐的触角和全新的思维,使中原证券在资本江湖如鱼得水:作为我省最大的经纪服务提供商,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公司2009年市场份额增长8%;保荐许昌远东传动轴上市发行股票即IPO顺利过会,为宇通客车、瑞贝卡和河南省投资集团等发债融资25亿元。其他包括IPO、再融资、借
期刊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获奖理由  有这样一个说法:“全球钼业看中国,中国钼业看洛阳,而洛阳的钼业则看栾川。”  在洛阳,提起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从1999年前的一个濒临倒闭破产的地方企业,到现在进入世界矿业500强行列,成为以钼钨的采、选、冶和深加工为主,集科研、生产、贸易为一体的香港上市公司,洛钼集团实现了超速度的发展。伴随着企业的发展,洛钼集团董
期刊
义马煤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获奖理由  他是煤矿工人出身,30多年来一直与煤相伴,他的人生可谓:戎“煤”一生。身边的人评价他具有军人特性,迅速而果敢。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最让人感动的是,他对于煤矿安全的治理和矿工工人的深切感情,至今人们对于2007年的“7·29”淹井事件还记忆犹新。当时,刚刚出差回来的武予鲁直接下井指挥,靠着井下作业多年的经验,争取到了至关重要的救援时间,成功将69名
期刊
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获奖理由  3年来,林小军为华兰生物的股东创造了17.92%的平均净资产回报率。在甲型H1N1施虐的2009年,林小军领导的华兰生物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为国家提供H1N1疫苗。2009年,林小军被《福布斯》评为中国上市公司最佳CEO,名列第八位。  比起老一辈职业经理人,他最年轻;比起新一代职业经理人,他最稳健。23年前,他投身生物制品领域,开始默默耕耘;5
期刊
科迪集团副总裁、科迪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获奖理由  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中国乳业遭受重创,他却危中寻机;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许多乳业企业产销两衰,他却逆势而上:乳业巨头包抄夹攻时,区域乳业品牌身陷困境,他却突出重围。  他所带领的科迪乳业,作为豫、鲁、苏、皖的强势区域品牌,近年来的销量都以几何倍数持续增长,2009年的销量也较2008年翻了三番多。是什么成就了“科迪速度”?答案其实很简单:产
期刊
大商新玛特郑州总店总经理    获奖理由  2009年,他远离了熟悉的二七商圈,履新成“先锋官”,开启了一段破冰之旅。为了能赢下战役,他决定不走寻常路,选择了“为眼球而战”,用一场又一场“颠覆型”营销方式,把郑州商业竞争的战火烧到了花园路商圈。  传统的“打折”、“返券”、“积分”活动,在他操作之时,上升到了更丰富、更深刻、更新鲜的高度。他还有更为犀利的尝试,先是“异业联盟”,再是“免费营销”,然
期刊
郑州丹尼斯百货有限公司总经理    获奖理由  15年前,一个碧霄晴和的秋日,他离开台湾,带着对商业绝对的痴情,和知天命之年不甘平庸的内心情结,毅然踏上这片中原大地。  在郑州丹尼斯百货这个舞台上,他以独具慧眼的商业眼光和超前稀有的运作能力,带领丹尼斯一路快跑,位列河南商业行业前列。  2009年,面对气势如虹的追赶者,他选择了泰然处之,选择了让利给消费者,打出了丹尼斯少有的折扣力度。在9·19“
期刊
河南阿五美食有限公司董事长    获奖理由  从一名寄身小餐馆,杀鱼择菜的小伙计,到跨入国际饭店,年薪六位数的行政总厨,又到创办阿五美食,成为掌管旗下30多家连锁店的董事长,22年来,樊胜武先后完成两次华丽转身。  尽管已经算得上功成名就,但樊胜武依旧积极奔走于世界各地,为“让豫菜站起来’’摇旗呐喊。要复兴豫菜,不仅要保护好豫菜的绝活,还要经常走出去宣传。樊胜武先后在迪拜、加拿大、泰国、中国澳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