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中考备考复习策略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hu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考物理的成败,与中考的复习密切相关,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复习方法,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在借鉴他人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坚持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获得成功的秘诀。在复习教学中要明确指导思想,改变教学理念,制定完整的教学计划;课堂教学要深化知识、优化方法;依“标”靠本、精选习题、画龙点睛。
  【关键词】目标要求夯实基础专题复习有效补救
  
  初中物理中考的复习课,它没有新授课独特的神秘感、新奇感,课堂组织、气氛都不能按部就班完成。而对于阶段性的总结课、中考的总复习课却由于已经知道了相关知识点,丧失了猎奇欲,导致课堂效益明显下降,加之有些教师复习时常走两个极端:一是干脆抛开教科书,搞“题海战术”;二是直接把教科书看成“圣经”,照本宣读炒剩饭。为了提高复习课的课堂效益,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个人的一点粗浅看法。
  一、研读《课程标准》,研究《考试说明》
  《课程标准》是编写教科书的指导依据,而教科书则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展现及依托。因此在初中化学复习之前,教师应该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从整体上、宏观上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处理好章节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化学复习中做到有的放矢,收发自如。同时,教师还要研究《考试说明》,并将近三年的考试说明进行对比研究,通过研究,可知道中考化学测试的发展方式和方向以及对学生的能力要求等,对照《考试说明》的内容和教材的重点知识,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不搞“偏、难、怪”试题,对《考试说明》不要求的内容——不复习、对《考试说明》降低要求的内容——不拓展、对《考试说明》要求的内容——要花大力气进行复习。
  二、制订复习计划,指导复习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因此,在复习开始前,我们应该精心制订复习计划。在制订的复习计划中,目标要求应该明确,可衡量,可达成,符合自身的实际,并且有时间限制。只有突出针对性、可操作性,这样的计划才能有助于合理整合和优化复习时间,提高复习效率。在此建议将中考化学复习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轮复习:重视基础,全面复习
  立足于考纲,结合《复习指南》和教材内容,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理解消化这物理定义和公式,进行全面复习。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考查仍然是中考的主要内容,因此,在全面复习的过程中,要紧扣课本,进行“四清”——即清课本、清插图、清实验、清习题。做到彻底清理,学懂弄通。1.清课本。主要是学生自己清理现象、物理规律等,要让学生明确各章节所包含的物理知识及其相互关系,弄清各章节的物理内容体系(知识结构)、能力要求、重点难点,弄清物理知识的来龙去脉。2.清插图。物理学科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即物讲理”或“识物树理”。因此要求同学们对课本中的插图必须充分重视,掌握精髓,对课本中的每一张图和表格都要细心分析,弄懂意义。3.清实验。对初中物理教材中的学生实验要认真研究,明确实验目的、原理、器材、步骤、数据测量和所得结论,做到“三会”——即会实验操作,会正确处理数据,会分析结论。对每一个实验,都要知道通过什么途径减小误差。同时,对课本中的演示实验和小实验也要弄清其现象、过程和原理。4.清习题。对于课本上的例题、练习题要重新研究一遍(尤其对已做过的复习题、模拟题更加要重新分类研究),对于重点习题要深入讨论,适当拓展延伸,学会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用,达到“做一题,会一片”的效果,提高试题的利用率和接替效率。
  二轮复习:把握重点,专题复习
  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我们把所学知识进一步分类、归纳、提炼成专题进行复习。这个阶段所要达到的目标是通过典型例题的强化训练,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拓展延伸,举一反三、化三归一,理出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出解决同类问题的规律和技巧,将知识最终内化成能力。(1)“板块式”专题复习:打破教材的章节顺序,把所有内容分为力学、热学、光学、电学四大板块,重点加强每块知识的联系,提高复习的难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2)“按题型”专题复习:根据中考题目类型,分为选择,填空,实验(包括操作实验),计算等专题,进行专门练习,使复习纵横交错,从整体上掌握复习重点。(3)“热点知识”专题复习:把近几年来中考中的热点,重点问题编成若干个专题进行复习。此复习以练为主,以讲为辅。练习时采用题组的形式从不同角度反复出现,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此题与彼题的异同,既顺利解决了问题又熟练掌握了方法,且在头脑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轮复习:针对考点,强化训练
  经过前两轮的复习,无论从知识的掌握,还是从解题能力的培养都会有所提高,但在临考前心理上很不稳定,因此要进行必要的适应性训练或模拟训练,这里的试卷主要以各县市质检综合卷为主,让学生摸清中考方向,题型和考点,并提高学生解题速度和正确率。第三轮复习是总结与突破阶段,不但要让学生对书本知识从厚变薄,还要让学生理清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可以对知己进行大概的测试,从而自己不缺补漏。
  三、精编练习,突破考点
  在平时的复习中,若只通过讲解,学生是不可能理解和强化所学习知识的,这就需要教师在复习的过程中,通过研究考试说明,分析近三年的中考试题,针对考点,有针对性的精编一些练习试题供学生练习,一一突破中考考点。
  四、注重物理实验内容的复习,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所以,物理总复习要十分重视实验教学的复习,特别要注意两点:一是要让学生掌握各种基本仪器和测量工具的应用。二是要使学生弄清各种物理量的测量方法。在具体复习中,可以把相关的一些基本仪器或测量工具放在一起,让学生对照比较它们在使用过程中的异同点,从而加强学生的记忆。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引导学生讨论、质疑,关键处教师要给予点拨,这样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此外,还要注意训练学生对实验现象和结果的表达能力以及从不同角度来考查同一实验内容的应变能力,从而较全面的把握教材中的实验内容。物理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使学生“学以致用”,任何知识只有通过实际应用才能加深理解和熟练掌握,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当然,复习备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要根据新情况,及时调整复习策略,特别在复习的后阶段,还要注重各种信息的收集、筛选、整理并及时反馈给学生,同时要调动多方面的积极因素,不断调整学生的心理和应试状态,使学生的实际更切合于中考,把物理总复习工作做得更切合实际,更有效。
其他文献
我国义务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倡导探究性学习,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这要求课堂教学必须:是情感的课堂,要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是能动的课堂,要学生主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理念下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相关问题的探讨,不断创新初中化学教学方法,提高初中化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化学小组合作学习化学素养    杨振宁博士曾说过:“如果说在过去还可能由一个人独立完成诺贝尔奖的话,那么,进入信息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应试教学向素质教学的转化,是世界性教改的趋势,这已被世界各国政府和教育家们认同。事实证明我国的劳动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不高,巳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增加的一个主要因素,教育是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从七方面对这一问题作些探讨:  一、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
目的:提高消化性溃疡病的远期疗效并防止其复发是目前该病治疗的难题之一,中西医均在探寻有效的解决途径.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溃疡愈合质量好坏与溃疡复发密切相关,脾胃虚弱、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探究性学习已深入课堂,本文侧重从两个方面探讨究性  学习在新课程教学中的整合,一是“探究性学习案例”整合到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模式;二是“探究性学习案例”整合到课堂教学中的展开形式。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案例整合生物课堂    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能有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方法,受到极大重视,成为新一轮理科课程改革中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个突破口。 教育部2000年7月颁
高三阶段的复习显得至关重要,物理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  第一、认真研究《考试大纲》,系统分析,挖掘,捕捉隐藏在其中的命题点。  研究《考试大纲》,夯实考点,系统分析,挖掘、捕捉隐藏在其中的命题点,比较本年度《考试大纲》与上几年度《考试大纲》的异同,对增强高考复习的针对性和减轻不必要的负担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其中的不同点和能力要求的解读可以看出当年的高考命题的趋势,从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