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指导学生复习高三物理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yuanhapp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三阶段的复习显得至关重要,物理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
  第一、认真研究《考试大纲》,系统分析,挖掘,捕捉隐藏在其中的命题点。
  研究《考试大纲》,夯实考点,系统分析,挖掘、捕捉隐藏在其中的命题点,比较本年度《考试大纲》与上几年度《考试大纲》的异同,对增强高考复习的针对性和减轻不必要的负担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其中的不同点和能力要求的解读可以看出当年的高考命题的趋势,从而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复习。
  第二、指导学生在做习题的过程中,规范解题过程
  与过去相比,现在的评分标准对考生规范解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解题是规范性与过去相比显得更为突出,稍有不慎,便会造成大量失分,这就要学生在平时训练时一定要亲自动手,通过意识的训练,注意规范答题。物理学科有着自己的各种规范要求,例如计量单位规范、实验操作规范、解题格式规范等。一方面规范化的解题不仅有利于阅卷老师掌握平衡,也有利于培养自己主次分明,规范有序的解题思想,还可以以减少因主观因素造成的失分。如果一个题目不能全部做出来,也要要求学生把能做出来的写在试卷上,因为高考的评分是分步骤给的,理综物理由于题量的限制,计算题的分值都比较大,每一步分值也比较大,可能有时写上一个方程就能得几分,何乐而不为呢。
  第三、指导学生制定高考复习计划
  许多毕业生在复习时没有一个明确的考前复习计划,只是被动地随着老师的进度进行复习。而复习时分心、走神,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明确的复习计划造成的。制定正确、具体、可行的复习策略,从整体上把握高考复习的全过程,便于有的放矢地解决复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也有助于复习时精力集中。有效的复习计划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全面规划,逐步推进。具体地讲,就是要有一个完整而周密的计划和明确的阶段性任务。一般而言,复习分为三轮。第一轮是基础知识的复习,这是高考成败的关键,在这一轮复习中,要紧扣《考试大纲》,不放过任何一个考点,夯实基础,逐步树立自己的自信心;第二轮的复习的重点是对深了对每章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使之条理化、网络化、系统化。具体地讲,应从二个方面努力;一是注意线索的掌握,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来龙去脉,全面掌握各章节以至三本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求融会贯通;二是对某些与当今科技动态有关的内容要透彻理解与灵活运用,做到举一反三;第三轮的复习主要注意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针对高考中的热点、难点进行强化训练,查缺补漏,可以通过限时做全国各省前几年的高考试卷,找找感觉。一方面可以通过模拟训练可以掌握解题时间,训练专心致志的解题习惯,从容应对,提高自信心。三是适当了解和掌握一些阅读题目的技巧(快速抓住主要信息、忽略无用信息等)、解题技巧(如“由果探因法”)、解题方法(如情景分析法)。(2)制定复习时间表。制定出每周、每天的物理学习计划,将学习任务一一落实。(3)对复习计划进行监控。要检查每天计划的完成情况,对于不合理的时间安排要进行及时调整和修正。
  第四、指导学生进行错题训练
  实践表明,考试中做错的题,常常是因为马虎,或者学习中没有完全理解造成的,因此,考完试后,要求学生检查自己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是因为粗心,还是不会,要对做错的题目进行分析,一直到完全弄懂为此。另外,要求学生准备一个错题本,把做错的题和题目索引写在错题本上,把经过老师或同学讲解后正确解答过程及解题心得等写在错题本上,过一段时间后再回过头来重做该题,一直做到完全理解、融会贯通为止。
  第五、对实验进行专题训练,努力提升学生实验能力
  高考理综物理力图通过笔试的形式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同时也希望通过考查一些简单的设计型实验和探索型实验来鉴别考生独立地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和迁移能力等。要使考生上述能力达到较高的水平,要指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要掌握基本仪器的使用;二是要加强实验操作训练;三是要掌握一些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如列表法、平均值法、图像法);四是要注意掌握设计实验的方法;五是要重视演示实验和课本中附加的小实验。
其他文献
教师都希望学生乐于接受自己所讲知识,但学生能否主动接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传授知识的方式和技巧。特别是目前初中生物不参加高中阶段招生考试(中考),因此,在初中,生物这一门学科在学生和家长的心目中一直看着是“副科”,可学可不学的心理普遍存在,所以,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十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深深感到:浓厚的兴趣,能加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能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开发他们的创造能力;能转化成学习
目的:  本论文利用穴位电阻测定仪测量对比激痛点与特定穴位的体表电阻抗差异,以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为评断标准,目的是通过穴位电阻测定仪测定激痛点与特定穴位的电阻抗,并分析
我国义务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改变人才培养模式,倡导探究性学习,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这要求课堂教学必须:是情感的课堂,要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是能动的课堂,要学生主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改理念下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相关问题的探讨,不断创新初中化学教学方法,提高初中化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化学小组合作学习化学素养    杨振宁博士曾说过:“如果说在过去还可能由一个人独立完成诺贝尔奖的话,那么,进入信息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应试教学向素质教学的转化,是世界性教改的趋势,这已被世界各国政府和教育家们认同。事实证明我国的劳动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不高,巳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增加的一个主要因素,教育是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摇篮。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从七方面对这一问题作些探讨:  一、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
目的:提高消化性溃疡病的远期疗效并防止其复发是目前该病治疗的难题之一,中西医均在探寻有效的解决途径.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溃疡愈合质量好坏与溃疡复发密切相关,脾胃虚弱、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探究性学习已深入课堂,本文侧重从两个方面探讨究性  学习在新课程教学中的整合,一是“探究性学习案例”整合到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模式;二是“探究性学习案例”整合到课堂教学中的展开形式。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案例整合生物课堂    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能有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方法,受到极大重视,成为新一轮理科课程改革中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一个突破口。 教育部2000年7月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