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奇思妙想”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nggaobl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主张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今天,作为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授之学生于“鱼”,更要授之学生于“渔”。对于同一个问题,可培养学生从不同的着眼点去分析、探索、归纳,从而多方位、多渠道、多角度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笔者常对学生作业中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解法归纳提炼,把少数同学的“奇思妙解”让全班同学共享,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一种成就感),也验证了“1×100×100×1”的教学效果,得到了“精练”的目的。 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艾伯特从欧洲旅游回来,来到父亲的郊外别墅。  一个浅黄头发的陌生姑娘在花园里玩耍。父亲在书房里,看上去很疲惫。父亲说他已决定离开研究所了,只做顾问。他希望艾伯特能接替他的工作。艾伯特对此大为惊讶。父亲的研究小组一直从事核酸的结构分析和遗传密码的破译工作,成绩不俗。
互动课程是以问题为导向,利用计算机的模拟、仿真功能以及互联网开展自主探究和学习的新型课程。它借助用JAVA等计算机语言编制的互动课件,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活动的支架,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能超越局限于具体实验的水平。高中物理互动课程是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整合的一种方式,其根本目标在于提高教学效益,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
高中化学教材中的许多抽象概念或原理对于学生来说很难理解。例如,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一课主要介绍有关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反映化学变化本质,揭示化学变化的一般规律。然而,教师要让学生深入认识化学反应遵循的普遍原理,存在一定的难度。如何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实效性,成为化学教师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教师要在概念原理教学中捕捉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和关联
他爱笑、爱发明;他擅长笛、习武术;他用“尖啸、尖笑”为代号,游走于网络江湖,自嘲是“一朵有个性的奇葩”;他是典型的金牛座大男孩——有主见、意志坚定、热情、爱美食。  要是有人问他最得意的作品是什么,他一定会微笑着谦虚地回答:汽车超载控制器。他,就是第七届国际发明展览会国际发明展金奖得主、湖南省株洲市第二中学高二学生周子惟。  2012年11月12日,第七届国际发明展览会在昆山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在人
教学设计是每位教师在教学前必须精心准备的一项工作,是所有教学准备的核心。教学设计应该以系统的方式进行。教学设计的系统观包括许多步骤,始于需要和对目的的评价[1]。  当前,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存在着一个普遍事实,教师对教学缺乏系统设计策略,即在教学设计中只关注教学内容,而忽略了教学目标与教学策略,忽略了学生的需要。这导致相当多的科学教师在教学设计时疲于寻找与众不同的教学情境、设计标新立异的问题以及不着
摘 要:  本文认为必须从新教材的知识结构、课本例题和习题等方面降低教材的难度,挖掘教材的深度,拓展教材的广度。  关键词:新教材的度;教学难度;教材深度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13 -02     教学中的“度”主要指教学的信度、广度、深度、难度等,它由教材、学生、教师三方面的因素所决定,但教材的作用是最关键的。教材是依据教学大
摘 要:大学的精神文化对于一流大学建设至关重要。但它不能仅停留在口号和总结上,须体现在大学人的思想和行为中。近20年来,我国精英大学迅速崛起,在硬实力上迅速缩小了与世界顶尖大学的差距,目标和路径共识成为凝聚师生的重要力量,但在软实力—文化建设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远远没有跟上发展速度。随着目标和路径共识的凝聚作用的弱化,大学内部文化冲突的增多,各个群体之间的文化认同感越来越难建立,文化共识建设急需加
游戏骗子常用如图所示弹子游戏机,在街头闹市区、学校门口进行弹子有奖游戏活动。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
摘 要:本文着重谈谈将研究性学习引入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探究中学会自主提出问题,或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探究;通过这种教与学的方式,激发学生自主地提出问题、研究问题。  关键词:有效;设疑;情境;兴趣;交流;探究;发现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62 -01     传统的数学课堂主要关注教师如何教给学生知识和方法,而学生对于学习这些知识的必要
小学数学中有一类是主观性较强的知识,是长期以来由于某种原因而人为规定或者约定俗成的,通常被称作“数学规定”,如规定的数学命名、数学符号、书写格式、数学法则等。数学规定的内容在小学数学知识体系中也占有一定的份额。  关于“数学规定”的教学争议颇多。有人认为,数学规定都有其深刻的背景和理由,从学生认知水平的角度来看,不适合让学生讨论或探究作出某种规定的原因,许多也难以对小学生说清楚,因此教学中应该采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