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提问,培养学生英语思维品质的策略研究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dff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本文主要从如何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有效提问的维度,剖析学生思维的起始点、激发点、生长点、支撑点以及最高点。
  【关键词】英语;思维品质;阅读教学
  随着学生核心素养框架的出台,英语学科提出了基于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维度的核心素养架构。(《课标》2017版)对思维品质的定义是“一个人的思维个性特征反映其在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等方面所表现的能力和水平”。
  一、阅读教学中进行有效提问
  课堂提问不仅是教学过程中师生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的常用手段,还是教师检查学生参与学习,促进思维,巩固知识与运用知识的常用手段。
  教师如何做出更有效的提问?布鲁姆的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分成高阶思维(分析、评价、创新)和低阶思维(记忆、理解、应用)。那么我们是不是一味地追求高阶思维而摒弃低阶思维呢?很显然不是的,目标分类是呈金字塔的形状,没有低阶思维的积累又何来的高阶思维提升?无论高阶思维还是低阶思维,其实都是批判性思维的范畴。批判性思维指的是对人或者事情做出公正、审慎的判断,而非不加质疑地接受各种观点。
  二、课例分析学生思维的起始点、激发点、生长点、支撑点以及最高点
  【文本分析】本文通过新思维教材《At the school fair》阅读课来做探讨。故事的主要内容是学校计划进行义卖活动为无家可归的人捐资及帮助。小主人公拜托奶奶帮他想想如何筹钱。奶奶在市场上低价购入20个钥匙扣随后精心将钥匙扣设计得维肖维妙,并在义卖上出售,通过赚取差价进行筹钱。
  【教学回顾】
  1.思维的起始点
  教师首先在Pre-reading环节整体呈现绘本图片并屏蔽文字,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而多元的解读。传统的课堂是满堂灌,现在的课堂是满堂问。不论是满堂灌或是满堂问,其实都是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把控着课堂,学生都是被动的学习者。我们要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从学生的视角来确定学生感兴趣的点来切入。例如让学生整体感知文本,以儿童的认知能力确定学生能够理解的内容和能够体验的情感,以发展的眼光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这就是学生思维的起始点。
  2.思维的激发点
  怎么样更好地从学生的视角进行提问?除了必要的提问,教师更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及情节,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后想知道,想了解的信息对老师进行提问。学生根据阅读材料所提供的线索进行合理的假设、预测和提问其实就是学生思维的激发点。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而解疑则在于问。问题从哪里来?从情境中来,从观察中来,从思考中来。从具体的一幅图,一个词,也可能从一句话、一个真实生活场景开始。只要有困惑,只要有思考,只要有探究的兴趣,就会有问题。问题的提出比回答问题尤为重要,如果学生没有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质疑,真正的学习就没有发生。学生从不敢提问到敢于提问,从仅仅是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到提出有学科价值的问题,从散乱的问题再到有序的问题解决,这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民主的学习气氛。学生才会勇于思考、敢于发言、乐于提出自己的意见,批判性思维才有萌芽、生长的机会。
  3.思维的生长点
  “作者往往不会太过直白地写出所有内容和细节,而是省略读者可能已知的或者能够推断出来的相关信息。阅读的过程刚好相反,他需要运用自己已有的有关知识来对文本内容进行重建,从而去探索该文本的深层意义”(张淳,2014:9)
  在While-reading环节,老师提出分析性问题:为什么在市场上的钥匙扣每个卖五元,到了义卖就变成了十元?通过图片的对比推断文本信息,让学生发现其中的逻辑关联,并对文本内容进行重建,这就是学生思维的生长点。本节课教师从开始的适时引导到后来的学生自主梳理,环环相扣使学生达到:整体感知,多元解读;浏览文本,理清脉络;对比留白,获取信息;导图汇总,架构脉络;小组合作,提升能力;思维发展,语言输出。
  4.思维的支撑点
  在post-reading环节老师提出支撑性问题:奶奶是怎么筹的钱?学科内容不是简单的记忆,而是逻辑的相互联系,通过问题帮助学生梳理脉络,得出奶奶是通过劳动换取差价,这是学生思维的支撑点。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深度剖析文本,建构知识体系,教师继续提出开放性问题刨根问底: 除了捐钱,我们还可以为无家可归的人做些什么?通过设置上位问题激活学生思维。由于没有标准答案,教师备课过程中的预设有可能与学生的实际生成有所出入。学生的回答也相当的精彩:可以捐资、办学,提供稳定的工作等,让需要被帮助的人先自己强大起来,学会保护自己。“渔”和“鱼”的利弊从学生的回答中得知他们理解得相当透彻。这些有效反馈都深刻地反应了学生是真的发生了阅读,真的体会到了作者的情感,并且内化于心。
  5.思维的最高点
  教师在帮助学生理解语篇的表层信息之余要善于合理拓展原有的文本内容,发掘语言材料蕴含的人文内涵、情感素材,以贴近学生生活和联系学生直接经验的方式引发学生的探讨与思考。
  为师者,不仅教书,更要育人。课后教师模仿阅读文本创设任务举办义卖活动,让学生把自己的闲置物品进行义卖,最后所筹得的款项以班级名义捐给了红十字会。学生通过在真实的任务中参与活动和体验,培养批判性思维,并升华情感价值这就是育人教育,从而达到提高综合人文素养的目标,是学生思维的最高点。
  “读前猜,读中品,读后悟”成为本节课的主线,用问题推动教学流程,用问题搭建深度学习的跳板,问于兴趣之处,问于故事情节转折之处,问于难点之处,满足学生“低阶思维”,培养学生“高阶思维”,浇灌学生的思维之花,学生在“悦读”中自然习得语言,思维得以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語课程标准(2011年版)[S].2012.
  [2]张成年,金毅,王燕,郑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批判性思维[M].浙江大学出版社,2020.
  [3]王夫蓉.学会提问(小学卷)[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其他文献
【摘要】养成什么样的学习习惯真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在中山喻极目先生的倡导下,我们推行“让预习和复习成为习惯,让质疑和好问成为习惯,让记忆和总结成为习惯,让准确和规范成为习惯,让整合和迁移成为习惯”,本文通过对质疑、好问的分析、思考,探究如何帮助学生养成质疑、好问的良好学习习惯。  【关键词】质疑;好问;习惯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形容一个人学识渊
【摘要】随着新课标的改革与推行,小学语文朗读模块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小学生处在语言水平提升较快的阶段,提高其朗读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的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依然存在一些的问题,只有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注重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和情感表达,才能实现小学生朗读效率和沟通水平的整体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  一、小学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的重要性  语文课堂朗读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对相关
【摘要】作为一名21世纪合格的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应以身作则育人,以“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根本,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乐学、好学、会学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合作、生存、创新、解决问题……在素质教育大环境下,“综合与实践”内容教学是很好的载体。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如何开发更好、更有时代性的数学实践课程,架设融合桥梁,革新学习数学方式,促进更多学生喜爱数学、乐学数学,
本报综合消息今年的春节不平凡,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席卷全国,让人们猝不及防。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和部署下,全国各地驰援湖北,病源扩散的势头得到阻隔和遏制。同时全国各地展开了抗击疫情的战斗,一场声势浩大的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打响。疫情有逐步减缓的趋势。人们开始期盼疫情拐点的到来,盼望着复工复学的时间早日到来。但疫情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简单地走向戛然而止:在国内确诊病例接近零出现的当口,国外疫
【摘要】在核心素养的大环境下,新课标的改革对初中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形成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模式。小组合作学习具有创新、自主的特点,可以无限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互相合作,理应运用于初中英语教学当中,并占据重要的地位。本文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对于农村中学在初中英语课堂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进行了探究,注重学生的心理准备,继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摘要】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低效为高效,是学生探索和学习的动力。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我要学”的愿望和要求,才能更好地在愉快欢乐,积极进取的心态中学习。使学生逐步由“要学”到“学会” 再到“会学”,从而使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同时有所提高,学生才可能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笔者在数学课堂中实施趣味教学,尝试“激趣导学”的方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
【摘要】音标是什么?对孩子来说只不过是一些呆板的符号,怎样使孩子对这些符号产生兴趣?比喻不愧是一种妙法,它赋予音标生命力,使音标生动形象、直观易学,有效地延长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关键词】小学英语;困惑;启发;比喻;有趣;有效  音标学习是英语学习的重要阶段,音标就像英语学习的拐杖,它是学生自学的工具,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它掌握的好坏,对孩子日后英语学
【摘要】数学课堂练习是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练习环节。有效的课堂练习,既能让学生掌握新授内容、锻炼才能才干、发展才智才华,又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本文结合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从练习的目的性、多样性、层次性以及实用性等方面探讨如何有效设计数学课堂练习题,使数学课堂练习具有现实操作意义,并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有效性  数学课堂练习是初中
【摘要】幼儿阅读能力要从小开始培养,从多方面拓宽渠道,调动幼儿的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各种活动中来,通过听、说、读、看、写、画等众多的语言活动,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能力。在教学中运用情境感悟、自主欣赏、教师点拨、活动实践等教学活动,让幼儿潜而默化地对语言信息形成自主地搜集、获取、阅读、内化,从而激发幼儿阅读兴趣,提高幼儿阅读能力。基于此,本文对如何在语言教学中培养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作了探讨
【摘要】新《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规定:“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于各种活动之中。”新鲜好奇,好动、好玩、爱做游戏是幼儿的年龄特征,也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期是奠定智力发展基础的最有效的时期,游戏的过程正是智力发生的非同一般的过程,这就是游戏作用之所在。”(教育家马斯洛)。对幼儿来说,游戏是一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要求的快乐而自主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