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分段、分离到衔接、整合

来源 :课堂内外·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a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高中有机化学课程在新课程改革中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阶段,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落实,有机化学课程的内容与教学模式在不断改进和整合。文章结合我校的新课改实践,探讨如何更好地衔接与整合必修与选修。
  【关 键 词】 高中有机化学;课程整合;教学反思
  今年是重庆市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第6年,我校的课程改革实践从最初的“摸着石头过河”逐渐转化为反思、总结与提升的新阶段。作为一线教师,从最初的努力理解新课程理念以适应改革,逐步发展为思考如何将新课程理念与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等现实要求相结合。
  有机化学是高中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板块,在高考中约占化学总分四分之一以上,在整个高中化学教学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现行的高中化学新课程中,有机化学被分成两个部分,即《化学必修2》和《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二者在内容设置、教学难度要求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
  在《必修2》涉及有机化学的单元中,教学内容以典型有机物为切入点,在初中学过的常见有机物的基础上拓展学生对有机化学的整体认识。根据课程标准和学时限制,必修模块中的有机化学内容没有完全展现有机化学自身内在逻辑体系,没有强调官能团的概念,更没有根据官能团对有机物进行比较系统分类整理。在这个学段的教学中,教学内容基本上是沿着“物质、性质、用途”这样一条思路对所选取的代表物质进行介绍。由于较少涉及有机物类别概念,这种教学流程与无机化学中元素化合物的教学并没有太大的差别。必修模块的教学内容主要针对未分科前的高一学生,属于化学课程中的“通识教育”阶段,教学内容紧贴学生的生活经验,如天然气中的甲烷、白酒中的酒精、食醋中的醋酸等等。学生在这个阶段的学习中,一方面普遍感觉比较简单,入门相对容易;另一方面,由于削弱了对知识进行有深度的总结等方面的要求,必修部分的知识对于将来选择理科的学生来说显得比较细碎,知识往往停留在识记层面而难以实现理解基础上的体系化。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的教学对象是理科生,因此在教学难度、教学目标等方面都有相当大的提升。这种变化对于引导学生比较系统、深入的学习有机化学知识当然是非常必要的,但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却存在一定的尴尬,因为如果按照新课程的排布顺序,《选修5》的教学时间是高二下学期,即学完《必修2》的一年后。此时教师往往因为学生已经将有机化学知识基本遗忘而不得不先组织复习,甚至将必修板块的有关知识重新再讲一遍。这样的现状不仅导致时间上的浪费,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消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以上问题,包括我校在内的很多学校在课程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改进。比较常见的做法是将《选修5》的教学时间提前到高二上学期,与《必修2》直接串联,希望从时间上缩短有机化学知识在必修与选修之间的距离。但《选修5》中涉及到化学平衡和价键理论等方面的知识基础需要做必要铺垫准备,否则会对教学带来一定的障碍。所以有机化学知识的衔接不只是教学时间的简单调整就可以完成,需要有意识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校化学教研组做了大量的尝试和研究,具体而言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经验:
  1. 贯穿一条主线——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
  有机化学强调“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研究方法,这应该是有机化学板块教学设计中始终要关注的核心问题。学生在学习有机化学的过程中应该不断地强化这个由个别到一般的基本思想,为后续的各类有机物的学习搭建科学的理论平台。
  如在《选修5》的“烷烃和烯烃的结构和性质”的教学中,我们从回忆学生已经学过甲烷、乙烯等物质的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入手,推演出烷烃和烯烃的结构和性质的差异,归纳同系物在性质上的递变性。这节课的学习重点就是让学生意识到“结构决定性质”是今后研究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方法,体会分析有机物的官能团推测物质性质的方法。
  2. 充分利用探究型实验,切实做好教学衔接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改变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的授课方式,提倡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型实验教学模式对提升教学质量大有裨益。在选修模块的教学中,可从学生较熟悉的相关实验入手设计探究实验,以创设认识冲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必修模块学生已经学习“苯的溴代和硝化反应”,知道苯不能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反应。而在选修阶段学习苯的同系物的化学性质时可先让学生推测甲苯可能有哪些性质,再通过借鉴苯的相关实验自主设计实验验证猜想。在“甲苯与酸性高锰酸钾的作用”探究实验中,可以利用对比试验的方法,引导学生考虑甲基和苯环的相互影响,使学生从官能团相互影响的角度加深理解结构对性质的影响。
  3. 利用信息技术,以“慕课”“微课”等形式活化教学衔接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教育教学的形式更加多样和灵活,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强调互动性和趣味性,以“慕课”“微课”等为代表的网络化教学资源日益成为学生课余拓展学习的热点。在“慕课平台”建设方面,我校化学教研组着力于开发研究性学习、生活化实验开发和探究实验选修课等多种主题的系列网络教学资源,丰富化学学习的“第二课堂”,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尤其在有机化学部分的教学中,通过丰富而具有综合性的课题学习,提前帮助学生熟悉相关化学理论,引导学生联系必修与选修知识体系。
  综上所述,必修模块是选修模块的学习基础,选修模块是在必修模块基础上的拓展和深化,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灵活的授课方式,帮助学生将两个模块的知识进行合理的衔接与整合。
  【参考文献】
  [1] 王东. 必修与选修中有机化学的学习角度与方法[J]. 文理导航(中旬),2013(z2).
  [2] 朱祝福. 高中有机化学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教学尺度的把握之我见[J].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2(20).
  [3] 郑闽益. 高中有机化学必修与选修课程教学衔接策略[J]. 俪人(教师版),2015(14).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从构建有效作文课的角度进行具体阐发,以实际教学案例为依托,突出活动型写作课的构建与实施过程及实践意义。  【关键词】 活动型课堂;构建与实施;合作学习  阅读与写作历来是语文教学的双翼,作文教学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在平时的写作和教学中,作文课的形式虽多样,但实效性却很低。如何让学生想写、会写、乐写,应该是每个教师思考的问题。为此,笔者在教学中不断摸索尝试,将作文教学的模式定位为活动
【摘 要】 中学古诗词教学一直呈现着只重诗词大意忽视诗语特征与规律的现象。诗歌的深层含义和艺术技巧都是基于对诗歌语言特征、语法规律分析而得出的,所以在古诗词教学中,应力求让学生关注诗歌语言特殊现象,掌握诗歌语言的规律。论文以还原诗歌语序、补全省略成分为核心议题,将2018年高考语文古诗词试题做深入分析,结合语文新课标教学要求,真正在教学中实现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 诗语;语序;省略;
【摘 要】 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一结缘,把语文学习带入了一个美妙的世界,优化了学习语文的环境,提升了语文学习的品位,使语文教学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变化,扩展了语文学习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拓宽了广度,加深了力度。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日渐成熟,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翻转课堂已基本形成,学生学习语文的方式悄悄地发生着改变。  【关 键 词】 信息技术;语文;教学  信息技术以强劲的渗透能力,走进语文课堂,用它独特的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日益凸显出它的重要性。然而,此衔接一直是个难题,长期以来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久而久之,学生不但语文学不好,还会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消极影响。因此,做好中小学教学衔接工作至关重要。  【关 键 词】 新课标;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  一、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现状分析  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一直是个难题,长期以来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跨入初
【摘 要】 图谱即是教学材料也是视觉符号,它能够把音乐材料直观化、简洁化、形象化。教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科学的运用图谱,可以帮助幼儿更好的学习音乐。本文主要阐述了图谱在歌唱、打击乐、音乐欣赏、音律方面的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关键词】 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图谱  幼儿在音乐教学活动中的探索就是让幼儿在倾听音乐时获得独特的音乐感受,用自己的想象来说明自己理解中的音乐。在幼儿园的音乐教学活动中,图谱是
【摘 要】 高中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主题是构建“自主课堂”,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理念指导下,学校逐渐摸索出了适合我校特点的化学教学基本模式——“三五六”教学基本模式。本文作者就如何通过学生改变来提高课堂效率进行总结。  【关 键 词】 教学模式;课堂;化学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说过:“教育的目的应是向人们传送生命的气息。”只有真正交给学生有生命力的知识,塑造充满活力的课堂,才能够让师生体验到一种生命的尊严
自去年9月份起,女儿已正式跨入小学生的行列了。作为父亲的我,除了关注其学习之外,更加看重女儿的身心健康以及家庭教育,除了平日里的言传身教,也买来了一些适合她这个年龄阅读的故事书,在培养其阅读能力的同时,也让她从书中的故事中了解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当然,一般来说,此类故事书,都是我或者她的妈妈陪着一起阅读的,孩子小,书中隐含的很多道理还是需要我們引导的。  今年春节后,孩子妈妈又买来一套儿童文学故事
【摘 要】 感人心者莫乎情,思想品德课要摒弃空洞说教,注重以景生情,以情激思,以情导行,以情育人,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情感体验参与教学的各个环节,促进学生在愉悦的情绪状态中学习、掌握、深化道德认识,明辨是非,感知善恶,从而加速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有效加强品德课中情感教育的实效性。  【关 键 词】 以景生情;以情激思;以情导行;以情育人  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
“班级音乐会”是音乐课程特有的一种生动活泼的评价方式,能充分体现音乐课程的特点和课程评价的民主性,营造和谐、团结的评价氛围。我校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探索了“班级音乐会四部曲”。  “四部曲”是音乐作品曲式结构中的一种,我们运用这样的方式,通过“素材学习—策划创意—排练合作—展示分享”这四个步骤,来链接常态音乐课与主题式班级音乐会,为每一位学生搭建个性化音乐表达的平台。  一、四部曲之素材学习  
前不久,在北京教书的好友对我说,她们一年段为了消除课间活动安全隐患,特意开了一场“审判会”,由每位班主任在班级中选一名最调皮捣蛋的孩子接受点名批评。她悲伤地说:当我的眼触到孩子那无助又惶恐的眼神,我竟羞得无地自容,我自责自己怎么会把这么一个可人疼的孩子报上去?不就是平时他比别的孩子好玩好动点儿吗……如果我是孩子的妈,我会允许让我的孩子在众人面前受点名批评吗?  听着好友的述说我深有感触:在我们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