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狐猬”精神走进课外阅读的乐园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0230612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以“狐猬精神”引领学生阅读,真正落实阅读的广泛性、深入性,让学生的阅读富有思考性。
  关键词:阅读;狐猬精神;小小百家讲坛
  一、 狐猬精神启人思
  古希腊诗人阿尔齐洛科斯说,狐狸知道很多事,但刺猬只知道一件很重要的事,换言之,狐狸博学,刺猬专精。而在当今社会,我们要拥有“狐猬”精神,才能促进孩子们的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得阅读者得语文。正如温儒敏先生曾说:“没有课外阅读,那语文教学就只是“半截子”的。新编语文教材主张读书为主,读书为要。我们的阅读亦需要“狐猬”精神,才能在广博的知识海洋汲取精华。
  最近读了何捷《何捷老师的生动语文50问》一书,明白什么是优质的书目,适合的就是优质。适合子女阅读,与之阅读水平相匹配的就是优质的读本,不必强求读什么“优秀教师推荐书目”“作家推荐书目”“课标推荐书目”,我相信推荐的人未必读过自己推荐的书……请从让孩子阅读喜欢的书开始,重建阅读信念,夯实阅读积累,迈向习惯养成的新台阶。当孩子的阅读兴趣引导出来了,大量阅读的重要性应该得以重视。2011年实验版的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九年400万字的阅读量”我们完全可以达到,应该提倡大大超过这个阅读量。2018年,我读到美国最新的全国性教育大纲《各州共同核心标准》,才知道美国的小学六年要读1404本书,美国小学生能做到,我们中国的小学生也应该能做到。只有博学,才能达到专精;大量阅读,在关键时刻,才能把知识整合,实现专精。
  激发刺猬式的专精,表现在系统性阅读,研究性学习,读整本书,精读,才是真功夫!经典好书的精读,是语文的“根”,趁着小学的大好时光,要好好把握!需要精读的书有两个条件:一、好书甚至经典名著;二、孩子喜欢甚至深爱。深阅读的操作方法:从孩子的近段兴趣点入手,引导到相关阅读、经典阅读、深度阅读。一句话,从“兴趣”到“系统”,提高其“认知的经济性”。
  二、 百家讲坛促阅读
  为了鼓励孩子们广泛阅读与精读相结合,我们在中年级开展了“小小百家讲坛”阅读活动,每周几位“教授”上台展风采。这个活动需要准备上台的“教授”做好充分的准备,他们要提前阅读几本自己喜欢的书,从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本,把这本书中精彩的片段(一般约800~1500字)选择出来在班级中讲给全班同学听。“小小百家讲坛”阅读活动课,一般按照四个流程举行:
  (一)“教授”展风采
  “教授”先进行自我介绍,可严谨式,可幽默式,正如黄同学上台的自我介绍:“大家好,我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黄教授,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三国演义》中‘曹操败走华容道’故事。”
  话音未落,全班同学爆笑。这样幽默风趣的开头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也让课堂变得轻松有趣。“教授”接着讲述故事,一般情况下,准备的内容提前让老师把关:看看所选择内容是否具体,有没有细节部分;看看准备向同学们提的问题是否针对所讲的内容,有没有提问的价值,不至于过于容易,不至于过于离奇,或者难度太大。这也能实现阅读的有效性。根据自己准备情况,可以带稿子上台,也可以脱稿表演式演讲。当然,有的孩子初次上台当教授,難免害羞紧张,这时候他(她)如果抬头看着一旁的老师,作为引导者的我们,有时投以微微的笑脸,有时简短的鼓励(挺好的!比你平时好多了!),一般情况下,有个别孩子即使第一次上台没有表现很好,第二次上台也会有较大的进步。
  (二)为难您
  这个环节是根据教授所讲的内容给教授提问题,请“教授”回答。这一环节,如果有的同学提出的问题离奇或过于搞笑,老师适时引导。记得叶同学讲完《孔乙己》时,有同学提问:孔乙己有没有娶老婆。教授想了想,回答没有。那位同学说,怎么没有娶,古代有很多很穷的也娶老婆了。这时候,班级同学笑起来,好像期待看一场笑话一样。作为老师的我认为台下的同学提的这个问题价值不大,便插话:这位同学,老师认为你给教授提的这个问题没有什么意义,你能否换个问题。这位同学不好意思地诡秘一笑,思考片刻,问,“教授”:您认为孔乙己是个怎样的人?我心中暗喜,站在一旁为这位同学竖起大拇指。
  (三)考考你
  “教授”根据自己所讲内容,向全班同学提出2~3个相关的问题,现场解答。这个环节可以检测同学们是否认真倾听,是否留意重要信息,是否关注细节描写。让我记忆深刻的李同学在日记上写道:“那天我上台讲《呼兰河传》,到第三环节‘教授为难你’的环节。哈哈!我一定要借此机会来为难他们。”我先是问:文中的药铺叫什么名字?没想到,竟然全班都举手了,没错,答案就是“李永春”药铺;看来还没难倒他们,于是我再问:呼兰河的夏天和秋天有什么区别?这会儿我觉得肯定能难倒同学们,因为这个环节我没有细讲……唉,又是很多同学都举手了,看来很多同学也看过这本书呀,看来他们听得很认真,我到底是要高兴还是伤心呢?”每周一节活动课,我经常感动,也欣慰:不管是“教授”还是同学们,不仅仅是因为为上台讲而讲,也不仅仅坐在底下为听而听,不管是什么角色,都能真正走进文本,都能真正阅读、思考、交流、欣赏,甚至学习。这是我们开展“小小百家讲坛”初衷,也是目的。这让我们的精读有章可循,给孩子们展示的平台,对话的空间,这样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孩子们阅读的动力,提升孩子们言说、倾听、思考、交流等听说读写能力。
  (四)评价星级“教授”
  根据老师提供的几方面标准,全班同学具体评价,再以星级评价“教授”。为鼓励“教授”们的积极性,制定最少得三颗星,最多得五颗星。但是,出现表现特别精彩的“教授”,同学们一致认为要评十颗,我也经常破例允许。其实,我发现孩子们并不是很在意自己被评为几星级教授,孩子们更多的是在体验阅读的快乐,享受过程中的快乐体验,积极的互动,这已足矣!
  有时候,我会发现某些“教授”所讲的内容的确精彩,就适时引导全班认真品读,反复欣赏,甚至写法指导。记得“林教授”上台讲《红楼梦》黛玉葬花片段时,有同学提出谁知道“初见宝玉”片段,于是“林教授”又兴致勃勃地向同学们讲授了这一片段,当她介绍完毕,我马上把这片段展示在黑板上,全班品读,赏析。小小的片段却是外貌描写的典范,这个片段欣赏不仅让我们感受到宝玉的外貌描写美轮美奂,也感受到细节描写的重要性,从而领悟留意课外阅读时对精彩片段的关注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这个“小小百家讲坛”活动得到孩子们的热烈欢迎,也为孩子们提供广阔的交流平台,自由的表达方式,个性化的展示,引领孩子们深入阅读,用心思考。于是,活动课精彩纷呈《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童年》《孔乙己》《呼兰河传》……还有很多名人传记,可谓五花八门,丰富多彩。   三、 学生反馈悟得失
  渐渐地,举行“小小百家讲坛”活动的班级都悄悄地变化着:在每一个班级活动开始时,我总是先选择平时上台大方自信的同学,慢慢地就实行自愿报名原则,意料之外,几个平时从来不敢主动上台的学生也能主动报名;平时上课从来不发言的学生竟然在与“教授”互动中抢着举手;最后,平时不喜欢阅读的同学也开始寻找好书准备上台;甚至有部分孩子总是问我能否每周多开展一次活动,因为他们准备好了。渐渐地,我发现原本下课追追打打的班级变成三五成群讨论着哪一本书有趣,哪一片段精彩;对习作再也不畏惧了!正如一位原本内向的孩子的一篇日记:那一次“小小百家讲坛”活动课,我认真地听着讲台上的“教授”正津津有味地讲着。当教授和同学们在互动时,我突然开始紧张起来,这是我第一次上台当教授,虽然为了展现自己,我已经反反复复看了很多遍《草船借箭》,也为了防止同学们问的问题难倒了我,我利用幾周认认真真看了《三国演义》。过了一会儿就轮到我上台了,我的手心冒着汗,腿有点发抖,像一个木头人一样。我望着班级里的同学,紧张感不由又上了一个层次。我断断续续地说着,有时候还把词说错,声音还很小。这时张老师鼓励我大声一点,我看看张老师,也看看同学们,他们似乎对我说:你一定行!于是我有了一股神奇的力量,不知不觉声音响亮起来,教室里鸦雀无声,好不容易讲完了,老师与同学们热烈地鼓起掌。接着就是同学之间的互相提问。接着是同学们与我的精彩互动,大家都热情高涨,看来我讲的内容是备受欢迎的。这一次,老师和同学们根据我的表现,把我评为“五星级教授”,我既紧张又惊喜!我回到座位上,感觉整个身子都被汗水浸湿了。这是因为我第一次上台很紧张,不过从此有了自信。而这份自信,让我喜欢上了阅读,也喜欢上了语文。这份自信也让我在阅读中收获了很多的快乐!于是每天完成作业后,我都沉浸在书的海洋中,期待着每周的阅读课——‘小小百家讲坛’阅读课。”
  很庆幸,阅读活动课百花齐放的今天,“小小百家讲坛”阅读活动让我们的孩子们如痴如醉,也让孩子们从此爱上阅读。孩子们甚至读初中、高中时还积极保持阅读习惯,也因为爱上阅读,学习变得更加主动、轻松。孩子们如辛勤的蜜蜂,在书的花海中采蜜、酿出香又甜的蜜儿。我相信以“狐猬”精神引领孩子们阅读的道路是宽阔而明亮的。我相信在我与孩子们的坚持下,我们不仅仅收获阅读语文的考试成绩,我们终将帮助孩子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思考、独立人格、对社会有所贡献的人。
  参考文献:
  [1]王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注意的问题[J].华夏教师,2018(19).
  [2]朱俊.“悦读”:阅读教学的长效路径[J].江苏教育,2018(11).
  [3]何雄伟.抓语文课外阅读,促语文素养提高[J].学周刊,2015(32).
  作者简介:
  张秀珍,福建省漳州市,福建漳州台商投资区金山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美工区活动是提升幼儿鉴赏能力的重要活动,幼儿可以根据内心想法进行美工创作活动,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兴趣,陶冶情操。幼儿的兴趣源于材料,投放丰富的活动材料能增强幼儿与环境互动,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幼儿大胆创作和探索提升审美能力。大班幼儿喜欢美工区,喜欢通过与材料的互动,激发灵感进行创作获得成功的喜悦。因此投放的活动材料在活动开展与实施中起到关键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投放艺术作品创设欣赏环
摘 要:现在高中生在写作文时,常常不知从何处下手,教师费尽脑汁地指导作文,但成效甚微。针对这一现象,笔者结合自己在观摩小学特级教师宋运来的作文课中得到的启发,对高中作文教学中情境设置、语言建构、思维品质、读者意识等几个方面作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高中作文;语言能力;思维品质;真实情境     一直以来,作文教学的低效甚至无效是语文教学的顽疾。如何破解这一难题?很多教师孜孜以求。去年十月,我从
摘要: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第一步,是学生养成教育和知识教育的铺垫教育阶段。在小学教育中,班主任充当重要角色,关系到班级的建设和学生的品德发展。小学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薄弱,从众心理和模仿心理比较严重,需要良师的指导和启发。小学的教学工作者责任重大,需要对学生进行知识和行为的双重综合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日后的文化知识学习和价值观树立铺垫道路。目前我国倡导五育教育形式,德育先行,立德树人应当是
摘要:阅读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学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其在考试题目中的占分比重极高,同样也是提升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必备能力,因此,小学阶段提升学生阅读有效性教学时,必须要进行策略探索的教学目标,但是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许多教学误区需要教师解决,本文主要探究教师提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教学;阅读教学;有效策略;高效课堂  影响教师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摘 要: 凉山州喜德瓦尔学校多措并举大力推广彝汉双语教学,助力彝族孩子成才。虽然目前未完全走出困境和补齐短板,但学校发展民族教育的情怀不减,努力创造条件,成就一批批彝族孩子走出大山,走向未来。  关键词: 彝族;彝语;双语教学;民族文化  凉山州彝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拥有古老的语言文字、古老的太阳历、炫目的服装、独特的文化习俗。彝族民间文化传统和民间艺术渗透着彝族人先辈们几千年来的思想、情感、知识
摘 要:“深度学习”的概念在提出之后,得到了幼教各界广泛的关注。到底什么是深度学习?如何真正的促进幼儿进行深度学习?就是在一日生活中,从幼儿的问题或者感兴趣的内容出发,挖掘这一背后所隐藏的深层探究价值,通过一系列、各领域丰富的活动,不断提高幼儿的探究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深度学习的实践精要是“引入—拓展—创作—反思”。文章根据幼儿提出的问题,寻找“单项深度法”的具体实践路径以及应用策略。  关键词:
摘 要:教材承担着传递思想、渗透文化、引领方法、传授知识的重任。聚焦教材的组织,需要择高处立、向宽处行、就平地坐。其组织方式要力求符合儿童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纵横通联。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材;研读;组织     对教材的研读和组织,其实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智慧和专业能力。从某种角度讲,仍然是涉及教与学的根本问题,比如说,如何透过教材去研究教学和育人的关系,知识和素养的关系,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关
摘 要: 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高考对于学生能力的提升有了更高的要求,国家需要的是勇于思考、敢于创新的核心技术人才。作为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给学生思考和想象的空间。本文就核心素养的要求,高中语文群文阅读的内涵、现状、教学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 核心素养;高中语文;群文阅读;《纪念刘和珍君》;策略      随着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社会的不
摘 要: 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当下,对于初中数学教学也提出了一些全新的要求,所以教师基于新课改的相关目标,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从而强化初中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本文基于素质教育背景下,介绍了开放性问题的设计标准,接着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设计策略,以期为初中数学教师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数学教学;素质教育;开放性问题  初中数学教师采用开放性的模式来进行教学,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词汇教学的重要作用不断得到突显。有效的词汇教学不但可以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有利于学生良好交际能力的培养。并且,在部分初中学校,词汇教学的开展仍然是费时低效的,这往往体现在教师的教学方法极为简单,学生往往只是机械地对单词进行记忆。导致词汇学习变成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障碍。从小学到初中,使用汉字和汉语拼音拼写英语单词的现象并不少见。本文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