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初中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方法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i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初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思维障碍
  想要加强初中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必须找出在解题时候遇到的障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初中生在数学解题上一般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一)惯性思维
  学生在解答数学题目时常常因为审题不清而出错,还没有看清题意就盲目答题,导致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尤其是在需要分类讨论的问题上,答案不够完整。学生依赖课本知识和课本上总结的方法来解答问题,思维形成了定势,一旦看到类似的题目容易忽略细节按惯性解题,便容易出错。
  (二)思维教条
  数学是一门灵活的学科,需要学生在解题时灵活运用学到的知识,但是现在很多初中生不能够灵活转换所学的东西,一味按照书本上或者教师教授的方法,依葫芦画瓢,不能总结出适合自己的解题办法,导致在碰见新题型时,即使考察的是旧知识,也无法找到思维的切入点。
  (三)思维狭隘
  初中生的眼界还不够开阔,在想问题的时候没办法纵观全局,太过注重细节或者整体,导致无法全面解题。
  二、加强初中生解题能力的办法
  (一)化枯燥为有趣,提高学生兴趣
  数学的学习是一个枯燥的过程,但是教师应当增加学习中的趣味性,如联系生活实际来进行题型设计或者课件设计,让学生在学习中渐渐体会到数学的魅力。另外,适当降低难度,让学生自己能够独立解决数学问题,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从而让学生体会解开难题时的快乐,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二)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
  数学解题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不断积累基础知识和基本解题办法。在学习基础知识时,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基本概念、公式以及法则定理进行理解和和运用,让学生学懂、学透这些基础知识。必须让学生在抓住基本概念本质的基础上来运用学习。例如在初中教学中有一个经常涉及的基本概念,即“零的绝对值”,这一概念看起来浅显易懂,但是深入研究就会发现,“零的绝对值”并不仅仅表达的是“零的绝对值是零”,而是要和“负数”、“正数”的概念结合起来,“零”不仅可以说是“零的绝对值”的本身,也可以看做“零的绝对值”的相反数,对这一概念的理解要结合零的正负属性。
  (三)破除思维障碍,利用创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想要提高数学解题能力,需要总结和运用数学的思想来解决问题。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方法,那样,在解决问题时能够透过问题看到本质,快速解决很多相同知识的不同题型。解题时常用的思考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特殊探路法
  这是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常用的一种办法。一般用于在讲述新旧知识链接章节的时候,通过学生已经学会的旧知识来引导他们学习发现新知识,多用于公式的推导和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对学生的解题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2. 简化结论或者条件
  有些问题给出的结论和条件都是复杂化的,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对其进行简化。如:已知(x-5)2+|y-7|=0,求(x+y)2的值。在进行这个问题的分析时,看似复杂的结论其实可以变得简单。由于(x-5)2和|y-7|一定都是大于等于零的数值,而结论给出了两个相加为零,即它们的数值分别都是零,即x=5、y=7。通过这个简化的结论,便可以很容易得到(x+y)2的值。
  3. 列举法
  这种方法常常运用在数学的分类题型中,通过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具体列举和分析,全面回答问题。
  4. 换元分解法
  常用于解方程组、分解因式等各种情况。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解题方法,教师在教授学生基本知识的时候,也可以总结性地教授这些方法,或者让学生根据平时做的各种题来总结方法,都有助于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
  (四)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想要加强学生的解题能力,跟教师的教学及作业的布置有很大的关系。教师在进行解题步骤讲解的时候,应该由一题讲开去,不仅仅是把一个题目讲清楚,而是要把其中蕴藏的数学知识和原理讲解清楚。另外,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当注意题型的变换和知识点的总结。把一个知识点用不同的题型表达出来,让学生在做题时能够发散思维,快速抓住题目的重点。
  (五)注重对学生在解题之后的反思过程
  对数学题目的解答不仅仅是得到答案就完成的事情,而是一个综合了解题前的思路、解题中的方法和解题后的反思的过程。教师应当注重学生在解题之后的总结和反思。整理整个解题思维的过程,确定解题的关键,将解题的过程清晰化之后得到解决数学题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另外还要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让学生在争辩和讨论中进行个人反思和自我创新。最后,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错题分析和纠正,从最基本的知识点出发剖析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在进行错题更正时也能够对知识点进行反思和总结。
其他文献
在人类步入21世纪的今天,文化产业在经济界和文化界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由长安大学人文学院刘吉发、岳红记、陈怀平撰写,著名经济学家何炼成先生作序的文化产业理论专著,近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不竭源泉。创新已经渗入到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语文教学是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教师而言,他们应思考如何将创新和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而作为学生,他们应当积极进行创新实践。  一、创新促使教学手段变革  教师讲解,学生听记,这种传统的教学手段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更不要说学习的积极性了。科技创新使人们的日常生活日益方便,也为人们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是取决于教师的气质形象怎样的迷人、课件怎样的花哨,教学设计怎样的精细、教学布局多么的奇思妙想,关键是看课堂的组织者——教师的文化积淀。如果说语文教学是一座桥梁,那么语文教师的文化积淀就是桥墩,坚实粗壮的支撑方能成就一桥飞架的轻灵逸态。语文教师厚重的文化积淀,才能让学生真正地乐享课堂。  一、导语辞采横溢激发期待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见,兴趣是学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方法技巧掌握效果与教学成效息息相关,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将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作为重要抓手,强化学生学习能力培养,让他们更加高效地开展语文学习活动,为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奠定基础。笔者多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在实践中针对学法指导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本文将作简要分析。  一、充分重视学法指导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学法指导与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语文
四川值得人爱的缘由很多。山水是一宗,青城、峨眉、乐山、九寨、黄龙,数不胜数。白酒是一宗,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窖、蓝花郎、红花郎,酒酒美味。话音是一宗,女服务员叫“幺妹”,聊天叫“摆龙门阵”,舒服惬意叫“巴适得很”,入耳如歌。另一宗就是美食,“吃在广东,味在四川”,龙抄手、赖汤圆、钟水饺、灯影牛肉、川北凉粉……近日入川品尝到的,是雅安挞挞面。  雅安是第二次来。第一次来的时候就很喜欢,这第二次便是
期刊
常常有一些学生害怕写作文,他们面对文题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究其原因,大都是他们对生活缺乏细致观察,缺少积累体验。  鲁迅说:“如要创作,第一需观察。”他还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这些是在告诉我们,真正的写作,好的写作,应建立在对生活的细致观察、积累体验之上。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体验呢?  一、用什么观察  用什么观察?提到这,学
一个人对生命的珍惜和尊重,是其本身修养高度和人生信念追求的具体表现,也是其对社会奉献责任意识的集中概括。初中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的成长特殊阶段,其心理承受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生存能力还比较薄弱,所以必须要给其灌输正确的价值取向,强烈的生存理念,才能促使其在今后的成长中积极健康的发展,从而给社会以及经济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  一、生存教育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重要性  (一)是对课堂知识把握的需求
国庆长假,我认真拜读了蔡维藩先生的新作,发现这本书不是简单地给“三大报”,即、和的编校质量寻点差错,而是苦口婆心地提出善意质询.通读全书,你看不到作者的冷嘲热讽,看不
摘要:作为一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民教师,笔者的事迹平凡得不能再平凡。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可以书写,没有催人泪下的故事可以描述。笔者只是在最平凡的岗位上尽着一个为人师者的责任,用心去灌溉,用心去感化,用心去播种,用心去爱。  关键词:爱心教育温暖课堂课堂教育  Abstract: As an ordinary person could not be more ordinary people’s 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