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渗透生存教育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juanjuan82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人对生命的珍惜和尊重,是其本身修养高度和人生信念追求的具体表现,也是其对社会奉献责任意识的集中概括。初中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的成长特殊阶段,其心理承受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生存能力还比较薄弱,所以必须要给其灌输正确的价值取向,强烈的生存理念,才能促使其在今后的成长中积极健康的发展,从而给社会以及经济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
  一、生存教育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重要性
  (一)是对课堂知识把握的需求
  在初中的课本上安排对生存意识理念的教育,是非常科学的。初中生接触到的社会负面影响相对于小学时更多一些,因为他们具备了一定的思想价值观念,会凭主观判断是非对错,也很容易接受外来媒介传播的不良信息,所以初中语文是根据学生思想的接受程度来安排知识点的。既要把要学的知识点涵盖,又要能够加深学生的生存意识观念,从而带动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对人生的追求,坚定其信念和意志力。
  (二)是对爱国主义的合理灌输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古语传输的至理名言。自己只有具备了基本的安全生存意识,才会使生命发出更多的光辉。例如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词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大气磅礴,把爱国的理想信念渲染得淋漓尽致,同时又把自己的抱负情怀尽托其中,气场格外庄重。所以学生只有把课本上的语文知识掌握好了,才能树立正确的理想观念,进而把自己的生存信念分外看重,自己能做什么,能给社会作多大的贡献,带来多大的奉献成果,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讨论社会歪风和偏道上。
  (三)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个人只有对生命充满希望和规划欲望,才会全面的汲取文化,充实自己的知识面,从而给自己的理想更多的发挥空间,使自己早日实现自己的愿望,理想的过完人生,带给社会更多的积极影响,从而使我国的社会经济向良好的方向发展。
  学生的成长关系到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学生的生存观念意识深厚,就会处处考虑事情,从大局出发,以对得起社会,对得起学校、老师的培育,父母的恩养,把这些感恩意识化为行动,在自己的生命意识中,把握好各种情感,才能拥有正确美好的人生。例如:孝顺父母、感恩老师、珍惜同学缘分,从而更大程度上给自己的人生一个更加饱满的经历过程,因为生命只有一次,珍惜生命就是珍惜自己的理想,从而促进自己的全面发展。
  二、生存教育理念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主要方法
  (一)从思想意识上给予启发
  推荐中学生读更多的经典名著,例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保尔柯察金的顽强意志以及对生命的真诚态度,足以感动学生,充实其精神世界。人最宝贵的就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那么应该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每当向往未来等等各种联想,都能够给与学生最深刻的启发,珍惜生命,爱护生命。
  (二)从社会公益事件中给予正面影响
  多带领学生去参加志愿者活动,爱心奉献,收养动物,爱护环境等各个方面,给学生建立起深刻的思想感受。而且学生通过各种公益活动,更能够珍惜生命,热爱生命,爱护环境,自觉爱惜社会公共财产,这也是初中语文教育最值得肯定的地方。只有因为通过学生的活动,才能检验出学生的价值观念取向,以及对人生的上进态度。
  社会公益事件的参与能够丰富学生的生活形式,给学生更大的心灵震撼,使学生能够全面的剖析自己,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从而给学生的今后全面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有助于促使学生快速成长。
  (三)从自身的理想抱负中确定生存理念
  宝贵的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而且人一生会有很多的看法和理想,好奇心也好,驱动心理也罢,都是为了把自己的想法变成现实,只要不违背社会道德,不抵触社会法律,应鼓励学生开动思想积极去做,去执行,这也是对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积极响应。
  每个学生都有理想,从小学写作文开始,学生就高喊我的理想是……、我的梦想是……、我的目标是……等各种不断激励自己前进的想法,这都需要强烈的生存意识来帮助其度过很多难关,给其黑暗中的光明。就像夜晚海上灯塔的现实指导作用。所以生存意识一定要在初中的语文学习中灌输,因为只有语文这门国学知识的正确指引,才有学生激情的无限开发。
其他文献
期刊
初中生的数学解题错误过多,影响了数学成绩,也影响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提高数学素养。因此,探讨初中生数学解题的错误原因并进行针对性的优化纠正很有必要。  一、初中生数学解题错误的成因  1. 学生的精力不集中,不注意细节  初中生在数学解题过程中发生错误的原因很多,而注意力不集中,没有关注到细节问题始终都是主要成因之一。一些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或者有其他好玩的事情要做导致在解题过程中不能集中注意力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在通讯工具简便快捷的当今,家访这一传统的家校联系的方式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事实和确凿的数据证明:家访这一维系家庭和学校以及教师的纽带是最直
期刊
在人类步入21世纪的今天,文化产业在经济界和文化界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由长安大学人文学院刘吉发、岳红记、陈怀平撰写,著名经济学家何炼成先生作序的文化产业理论专著,近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不竭源泉。创新已经渗入到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学科,语文教学是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教师而言,他们应思考如何将创新和语文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而作为学生,他们应当积极进行创新实践。  一、创新促使教学手段变革  教师讲解,学生听记,这种传统的教学手段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更不要说学习的积极性了。科技创新使人们的日常生活日益方便,也为人们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是取决于教师的气质形象怎样的迷人、课件怎样的花哨,教学设计怎样的精细、教学布局多么的奇思妙想,关键是看课堂的组织者——教师的文化积淀。如果说语文教学是一座桥梁,那么语文教师的文化积淀就是桥墩,坚实粗壮的支撑方能成就一桥飞架的轻灵逸态。语文教师厚重的文化积淀,才能让学生真正地乐享课堂。  一、导语辞采横溢激发期待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见,兴趣是学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方法技巧掌握效果与教学成效息息相关,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都将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作为重要抓手,强化学生学习能力培养,让他们更加高效地开展语文学习活动,为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奠定基础。笔者多年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在实践中针对学法指导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本文将作简要分析。  一、充分重视学法指导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学法指导与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语文
四川值得人爱的缘由很多。山水是一宗,青城、峨眉、乐山、九寨、黄龙,数不胜数。白酒是一宗,五粮液、剑南春、泸州老窖、蓝花郎、红花郎,酒酒美味。话音是一宗,女服务员叫“幺妹”,聊天叫“摆龙门阵”,舒服惬意叫“巴适得很”,入耳如歌。另一宗就是美食,“吃在广东,味在四川”,龙抄手、赖汤圆、钟水饺、灯影牛肉、川北凉粉……近日入川品尝到的,是雅安挞挞面。  雅安是第二次来。第一次来的时候就很喜欢,这第二次便是
期刊
常常有一些学生害怕写作文,他们面对文题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究其原因,大都是他们对生活缺乏细致观察,缺少积累体验。  鲁迅说:“如要创作,第一需观察。”他还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这些是在告诉我们,真正的写作,好的写作,应建立在对生活的细致观察、积累体验之上。那么,如何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体验呢?  一、用什么观察  用什么观察?提到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