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情境教学法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情境的一种方法。其方法主要是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一个学习背景,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教学情境之中,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学生的思维好奇心和求知欲,为学生创造一个自学上进的求知环境。尤其对政治课的教学,这种方法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几年的探索、尝试,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下面是我在政治课教学中对“情境教学法”的一点尝试及看法。
一、 “情境教学法”的运用
1. 教师要精心创设教学的情境,这是实施情境教学的前提。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需要可采用语言描述、音乐渲染、图画再现、学生表演等方法创设情境。教学实践证明,情境创设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实施效果的优劣。因此,创设的情境必须具有真实性、针对性和趣味性。真实性是指创设的情境来源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针对性是指从教学目标、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创设情境;趣味性是指创设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产生求知渴望。
2. 适时、恰当地提出问题。以情境为载体,依据教学内容和目标,循序渐进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应是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和焦点,使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同时还应注意:(1)提出的问题与要讲解的内容有关;(2)经过分析思考,学生基本能利用课本知识解答出来;(3)能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自主构建知识结构。
3. 组织好讨论及其他方式的活动,这是情境教学的重要环节。讨论或活动的形式可多样化,如师生对话、小组交流、辩论、做游戏、写一写、说一说、情境表演等。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进行合作、交流、讨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便于学生在各种思想的碰撞中,闪现出思维的灵性,在互相启迪中达到对问题的深入领会和把握,以求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一句话,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体验人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4. 做好点评性总结。教师要及时总结活动中的优缺点,对学生活动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有时还需要对情境进行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分析,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能进一步扩展、升华。
二、 “情境教学法”的教学价值
1. 能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政治课教学理论性强,枯燥乏味,单凭教师讲解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运用情境教学可以创设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情境,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从而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新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更高水平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生独立思考、大胆交流、有较大的自由度和较多展现自己的机会,在没有压力和顾忌的良好心态下进行学习探索,容易产生学习兴趣。如在讲解“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时,让学生看了一段录像:《今日说法》栏目于1999年6月4日播出的《“流星雨之案”的背后》。在1998年的流星雨事件中,年仅14岁的花季少女由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而遇害,该少女恰好又是学生的同龄人,对学生的震憾很大。如何防范侵害,保护自己呢?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进行了积极的学习和探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 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于情境教学法是从学生的智慧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的认知情境和情感气氛,所以,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学生共鸣,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因此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学习“孝敬父母”时,首先让学生闭眼,凝神静气,倾听歌曲《白发亲娘》和《妈妈的吻》。情真意浓的歌声一下子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激起了强烈的心理共鸣,有几位同学竟哭出了声,大家饱含真情地倾吐父母对自己的爱,诉说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纷纷表示决不辜负父母的拳拳之心,理解关心体贴父母,努力学习,将来更好地孝敬父母。一节课,老师讲的不多,学生却收益很大。
3. 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初中生心理和生理的特殊性,使得他们缺少抽象思维能力,而情境教学所创设的各种情境,能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把一般的东西形象化,架起了理论与现实的桥梁。经过分析讨论,将书本中的理论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并利用理论分析说明社会问题,获得的收获会很大,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就会相对深刻。如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履行社会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时,利用多媒体展示了全国劳动模范徐虎,几十年如一日为居民解决水电急修的困难;惊涛骇浪中下海救人的魏清刚;勇斗持刀歹徒的徐洪刚;富而思源、善行故乡的裴春亮的图片和资料。学生通过这些情境,不仅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而且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领悟。
4. 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境教学法给学生创设了一个真实而具体的情境,并要求学生直接参与对情境的分析、讨论和评价,这就为锻炼、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了条件。如为了让学生“尊重他人隐私,树立隐私意识”,我上课时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病人李某在自己的手术中,发现有4名实习医生在观摩自己的手术过程。然后提出问题:李某的隐私权受到侵犯了吗?学生思考交流后回答:侵犯了,因为有的手术会涉及很隐私的部位。接着我又提出第二个问题:据我所知,实习医生都是通过观摩来提高自己的医疗技术水平的,这个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呢?学生立刻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而且提出许多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些观点出乎教师的意料之外。例如,有的同学说可以请专家解剖人体实物模型进行观摩;有的说可以通过观摩尸体解剖提高医疗水平;有的甚至说可以趁病人麻醉后不知道偷偷观摩等。最后,我在总结时,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教学主体——相互尊重彼此的隐私上。
总之,情境教学法体现新课改理念,是一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我们在教学中,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主体,做到“因材施教”,并不断探索教学的新模式,力争使“情境教学法”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成熟。
(鹤壁市淇滨区一中)
一、 “情境教学法”的运用
1. 教师要精心创设教学的情境,这是实施情境教学的前提。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需要可采用语言描述、音乐渲染、图画再现、学生表演等方法创设情境。教学实践证明,情境创设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实施效果的优劣。因此,创设的情境必须具有真实性、针对性和趣味性。真实性是指创设的情境来源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针对性是指从教学目标、学科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创设情境;趣味性是指创设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产生求知渴望。
2. 适时、恰当地提出问题。以情境为载体,依据教学内容和目标,循序渐进提出问题。提出的问题应是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和焦点,使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同时还应注意:(1)提出的问题与要讲解的内容有关;(2)经过分析思考,学生基本能利用课本知识解答出来;(3)能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自主构建知识结构。
3. 组织好讨论及其他方式的活动,这是情境教学的重要环节。讨论或活动的形式可多样化,如师生对话、小组交流、辩论、做游戏、写一写、说一说、情境表演等。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进行合作、交流、讨论,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便于学生在各种思想的碰撞中,闪现出思维的灵性,在互相启迪中达到对问题的深入领会和把握,以求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一句话,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体验人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4. 做好点评性总结。教师要及时总结活动中的优缺点,对学生活动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点拨,有时还需要对情境进行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分析,使学生对问题的认识能进一步扩展、升华。
二、 “情境教学法”的教学价值
1. 能更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政治课教学理论性强,枯燥乏味,单凭教师讲解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运用情境教学可以创设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情境,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从而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新的探究活动,激发学生更高水平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生独立思考、大胆交流、有较大的自由度和较多展现自己的机会,在没有压力和顾忌的良好心态下进行学习探索,容易产生学习兴趣。如在讲解“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时,让学生看了一段录像:《今日说法》栏目于1999年6月4日播出的《“流星雨之案”的背后》。在1998年的流星雨事件中,年仅14岁的花季少女由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而遇害,该少女恰好又是学生的同龄人,对学生的震憾很大。如何防范侵害,保护自己呢?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进行了积极的学习和探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 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由于情境教学法是从学生的智慧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创设的认知情境和情感气氛,所以,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学生共鸣,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因此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例如,在学习“孝敬父母”时,首先让学生闭眼,凝神静气,倾听歌曲《白发亲娘》和《妈妈的吻》。情真意浓的歌声一下子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激起了强烈的心理共鸣,有几位同学竟哭出了声,大家饱含真情地倾吐父母对自己的爱,诉说父母养育子女的艰辛,纷纷表示决不辜负父母的拳拳之心,理解关心体贴父母,努力学习,将来更好地孝敬父母。一节课,老师讲的不多,学生却收益很大。
3. 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初中生心理和生理的特殊性,使得他们缺少抽象思维能力,而情境教学所创设的各种情境,能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把一般的东西形象化,架起了理论与现实的桥梁。经过分析讨论,将书本中的理论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并利用理论分析说明社会问题,获得的收获会很大,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就会相对深刻。如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履行社会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时,利用多媒体展示了全国劳动模范徐虎,几十年如一日为居民解决水电急修的困难;惊涛骇浪中下海救人的魏清刚;勇斗持刀歹徒的徐洪刚;富而思源、善行故乡的裴春亮的图片和资料。学生通过这些情境,不仅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而且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领悟。
4. 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境教学法给学生创设了一个真实而具体的情境,并要求学生直接参与对情境的分析、讨论和评价,这就为锻炼、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了条件。如为了让学生“尊重他人隐私,树立隐私意识”,我上课时设置了这样一个情境:病人李某在自己的手术中,发现有4名实习医生在观摩自己的手术过程。然后提出问题:李某的隐私权受到侵犯了吗?学生思考交流后回答:侵犯了,因为有的手术会涉及很隐私的部位。接着我又提出第二个问题:据我所知,实习医生都是通过观摩来提高自己的医疗技术水平的,这个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呢?学生立刻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讨论,而且提出许多解决问题的办法,有些观点出乎教师的意料之外。例如,有的同学说可以请专家解剖人体实物模型进行观摩;有的说可以通过观摩尸体解剖提高医疗水平;有的甚至说可以趁病人麻醉后不知道偷偷观摩等。最后,我在总结时,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教学主体——相互尊重彼此的隐私上。
总之,情境教学法体现新课改理念,是一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我们在教学中,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生主体,做到“因材施教”,并不断探索教学的新模式,力争使“情境教学法”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不断成熟。
(鹤壁市淇滨区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