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创新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v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课堂练习
  
  学生是课程的主体,一方面是指学生的现实生活是课程的依据,另一方面是发挥学生在课堂实施中的能动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把握文中的内容,恰到好处地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领悟生活的道理,感受生活的真谛。上海育才学校的一次“漫画”作文,课堂上由于教师的循循善诱和不断鼓励,学生很乐意参与。他们把电视报刊中看到的漫画积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都拿到这次作文课上“表现”,如:“计划生育”、“植树造林”、“拿得起放得下的是举重,拿得起放不下的是负重”等话题。所有这些都是出自他们对生活的反思,还有学生的艺术修养。
  多少年来,“满堂灌”成了教师的法宝,因为他们生怕学生不懂,只有面面俱到才放心,殊不知这种“溺爱”偏偏害了学生,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使他们成了“井底之蛙”、“笼中之鸟”。近年来我校提出的“每堂课只讲十分钟”的教学模式,很受学生的欢迎。如一次教研课中,教师讲解人物特征描写时,以课文主人公鲁迅为例:很瘦、手也很瘦,胡须“一”字形,头发是竖着的。使学生能很好地掌握教学难点——怎样抓住人物的特征进行描写,剩下的时间就是课堂练习,学生们根据作文的要求和平时积累的文学知识,来个自我介绍,这时候每个学生都能够抓住自己的特征来描写,真是各具特色,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学习原本是学生的一种精神享受。在现行学校教育中,一谈起学习,学生总会想起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令人疲惫不堪的题海练习,支离破碎的课文分析,千篇一律的作文题目,重复的考试测验……这就是我们长期以来在升学教育体制下对学生的压抑与束缚。“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必须重视构建自由、安全、和谐、相互尊重的课堂气氛,使他们很乐意参加到师生共同构建的教育教学课程中来,使他们得到与教师交往的快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就会由学习被动性向主动性转化。
  
  三、根据学生特点,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
  
  学无定法,教也无定法。课堂形式是灵活多样的,千变万化的,这就要求教师每一堂课都要讲究方法。如形近字的区分,学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还是模糊不清,常常搞错,要让学生准确区分记牢,必须讲究方法。学生可以记区分口令,也可以根据生活实践自编顺口溜、小故事。再如,为了区别句子中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有这样的顺口溜:“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谓前为状谓后补,定语必居主宾前。”这样就很容易掌握它们的区分方法。每个教师都有自己实践中摸索的“绝招”,但所定的教学方法必须以教学对象的特点为基础。
  
  四、打好基础,注重学生的创新教育
  
  我多年来在教学中十分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创新教育,精心设计的每堂课的教学程序。为了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里既能掌握应学的知识,又能帮助他们开启创新的智慧之门,我在教《小橘灯》一课时,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后,每人给课文中的小主人公画一幅肖像画。要求提出后,学生兴致盎然,都能画出心目中贫穷、瘦弱但又很有主见的小姑娘。这样的设计既使学生对课文主人公有了深入的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教育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根据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凭借教材和其他媒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也是时代对语文教师的要求。同时,我们还可以把语文课堂搬进大自然,激发学生的兴趣,陶冶情操。我们农村学校,到处是青山绿水,这可以说为我们教学提供了最好的教具。我们老师不妨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为我們语文教学服务。比如上朱自清《春》一文,我选择了一个晴朗的日子,把学生领到学校附近的一座小山上,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春天里的自然景物。学生们面对蓝天、白云、青山、绿水、碧草,兴致盎然,一下子就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中。有的追逐蝴蝶,有的观察蜜蜂,有的在使劲的吸桃花、李花的香味,有的在山涧旁嬉戏……这里没有老师的说教,却胜过老师的说教。学生们在玩耍中已经读懂了朱自清《春》中的春花图、春草图、迎春图,深深地感受到了对大自然的由衷赞美之情。
  
  五、审美情感教学的创新
  
  凡是美的事物,都具有一种巨大的魅力,使人们在接触它的时候,能迅速的被它吸引,乃至心驰神往,在情感上产生激动,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审美是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的,没有情感,也就没有审美感知和审美想像。比如教朱自清的《春》时,教师可以用语言来描绘大自然,让美景呈现在学生的面前,然后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课文的有关段落,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与作者同喜同乐,在欢快的情感氛围中阅读欣赏作者的文笔,进入美的领域,领略美的意蕴。在语文审美教育中,教师和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充分显示他们的潜能、智慧和才华,从而有力的促进师生双方创造能力的全面发展。
其他文献
最近买到中华书局一九八四年出版的徐震著《世说新语校笺》一书,惊喜地发现在下册有《世说新语人名索引》。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八张纸,但却反映了一种现象:我们现在更加注意索引了!  由于文化传统的影响,我们一向崇拜过目不忘,提倡把看过的全记在脑子中。看到一个专题如能背出在某书的某章,即为世人称颂。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落后的现象应结束了。在国外,对书后的索引是极为重视的,日本曾规定没有索引不许出版;我接触过一
谈马承源《中国古代青铜器》    在今年谈中国古代青铜器,不由得想到刚刚逝世的容庚先生。容先生享年九十,终身从事青铜器的研究,他的成果卓著,用不着我辈后生饶舌。他的著作很多,但影响最大的,我想还是《金文编》和《商周彝器通考》。《金文编》是一部金文字典,学这一行的人恐怕没有不使用的。《通考》则是青铜器的综论,是有关知识的总结,又附有极其丰富的图片,因此自一九四一年问世以来,风行至今。五十年代,容先生
2008年全国高考的帷幕已经落下,但是关于四川高考文综试卷第24题的争论之声随之而起,对此题题干和题肢的设置有的拍手称妙,有的则感觉不可思议。对此题质量的优劣,笔者不敢妄加评议,但认真研究此题后,觉得颇有值得商榷之处。  高考试题命题的依据是教材和考纲,而教材是高考试题命题的最根本依据,所以高考试题本不应出现学术上的不确定,逻辑上的指向不明,和教材基本观点发生冲突。否则不仅不利于维护高考的严肃性和
在课堂教学中,有许多学生由于这样那样的因素不能安心学习或不能顺利学习,其学习活动不能和谐地与教师的教学活动相配合。他们的行为不但妨碍了自己的学习,而且有时还会干扰教师的教学和其他学生的學习,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心理学家称之为“课堂问题行为”。课堂问题行为主要表现为漫不经心、感情淡漠、逃避活动,或与教师关系紧张、容易冲动、坐立不安、厌学好动等等。有时,为了处理这些课堂问题行为,要浪费很多课堂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一句名言:“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富有艺术性的课堂质疑,不仅有助于教师顺利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作为人文学科之一的历史学科,尤其应注重提问的艺术。    一、注重历史课堂提问的必要性    1 是由历史学科的特点所决定的。历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它能“经世致用”、“彰往而知来”。简单化、形式化的课堂提问,不能很好地启发学生从宏
从事高中历史教学五年有余的我,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历史知识经常与语文中的诗歌有联系。诗歌是中国文化的精髓,许多优美的诗歌更是原始的、绝好的、很具有说服力的研究历史的宝贵材料之一。如果在历史教学中加以恰当的引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从文学角度去认识和了解历史的演进,感受历史场景的壮阔,而且有利于学生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因此,如何挖掘中国传统诗歌的合理内涵,推动历史教学改革,使我们的历史更有魅力,也是一
行走在钢筋水泥的森林中,奔波在步履匆匆神情淡漠的人群里,承受着工作与城市生活的压力,谁都有想逃离的那一刻。逃去哪里?当然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被一份工作折磨了一年半之久,工作和折磨挂了钩,于是在忍耐到了极限的那一刻,愤然而起,毅然决然的辞去了工作。现在看来,这个决定是极其正确的,不仅告别了痛苦的工作,还成就了我的第一次旅行。  说来也巧,共同生活了两年多的室友也几乎在同一时间辞职,于是两个初级旅行者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呢?本人认为可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一、赋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    自主即在教育过程中要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赋予他们一定的责任和自主权,将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体,使其进行一定程度的自主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体验到精神愉悦,并发展其坚毅、智慧、敏捷的心理品质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1.抓重点学 
[摘要]面对江苏省实行的新高考,学生既充满憧憬。也充满困惑。本文主要从高三学生的学习现状来谈谈如何调整策略,优化学习方法及心理素质,从而更好地适应高三的高强度学习。  [关键词]高三 优化 策略    6月,08届毕业生离校了,09届学生提前跨入了高三。面对新高考严峻的形势,班上一位学生休学了;一位学生转去了其他班;另一位学生想转校,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又留下了。班上学生凝重的神情、严肃的态度、周记里
摘要:本文以地理核心素养为基础,选取植被这一特殊地理要素,进行跨课时、跨学期、跨年级、跨学段目标单元内容的重组,并对该地理要素的教学内容进行知识重建,将零碎的知识重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并在知识重建过程中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地理核心素养;植被;教学设计  一、“特殊要素”的学业要求  本节内容在地理课程标准中并没有单独介绍和阐述,但围绕该内容展开的知识较多,对必修和选修教材起到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