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环境下CAI课件设计思想的研究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ming1988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促进基于Internet的远程教育,就需要一大批基于Web的CAI课件,本文在对基于Web的CAI课件的设计思想做了认真的对比分析后,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以期和同仁互相探讨。
  关键词 课件设计;积件;认知弹性理论
  中图分类号:G434 文件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89X(2007)08-0035-02
  
  Web-based CAI Courseware Design Thought Research//Sun Peijuan, Luo Jinhua
  Abstract This article offers a comparative view of the design thoughts of CAI courseware which based on the web, and propoes constructinve opinions.
  Key words courseware design; accumulates; Cognitive Flexibility Theory
  Author’s address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430074
  
  1引言
  
   基于Web的CAI课件是网络教学的主要手段和方式,是一个或若干个知识点相互结合而形成的教学软件,是基于网络环境的具体体现。与以前的多媒体课件相比,首先,基于Web的课件可以通过网络进行传播,这就打破了时空限制,为更多的人提供了网络学习、资源共享、网上交流等活动的机会,便于进行资源获取和协作学习;其次,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信息平台,根据其自身的学习水平,自主选择有意义的学习,将被动接受的学习变为主动发现;最后,对课件操作的主体也由教师转为学生,学生可以自己控制学习进度和流程,自主制定学习方案,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由此可见,使基于Web的CAI课件适应当今这个网络无处不在的信息时代,具有巨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在此,笔者将对目前主流的设计思想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并对其不足之处略作评析,以供大家参考。
  
  2基于Web环境下CAI课件设计思想
  
  2.1 基于“积件”思想的网络课件的设计
   积件的内涵:“积件”是由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需要,自己组合运用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的教学软件系统。也就是说它将教学信息资源与教学思想、教法、学习理论相结合的主动权交给了师生,将过去课件设计者从事的教学设计回归到教师、学生的手中,成为教师和学生教学活动的工具。
   “积件”思想指导下的网络课件设计,在遵循教学设计的方法和原则下,强调设计教学活动时要注意信息资源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自主学习设计;注重基于网络教学策略的设计。
   概括来讲,“积件”库包括以下5种类型:(1)多媒体教学资料库;(2)微教学单元库;(3)虚拟“积件”资源库;(4)资料呈现方式库;(5)教与学策略库。毫无疑问,面对如此庞大的信息素材库,正确而有效的导航是课件设计的重中之重,需要建立信息简单的层次结构和浏览顺序。在网页中要建立课件相关内容的超链接,提供由关键词(基本概念)和目录树查找相关网页的快速跳转功能。但是,在面对系统性知识的传授时,往往会出现用户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到寻找支离破碎的相关资料上,不熟练的用户尤其如此。
  
  2.2 Intel未来教育模式下网络课件的设计
   Intel未来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将现代信息技术更好地应用于学科教学,使计算机的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教学充分有效地整合。其实质之一就是使教师知道如何进行把“计算机应用到课程”中去的教学设计,即信息化教学的设计,它启迪我们从关注课件设计转变为关注信息化教学设计。
  Intel未来教育中最强调的就是让学生通过对资源的分析得出结论,通过对不同结论的探讨实现相互学习,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提供更多的资源供学生选择、分析,但是由于时间限制,学生可能在课堂上根本来不及筛选,所以教师要事先筛选一些网址。另外,教师最好还能在页面上提供在线帮助、参考文献和友好链接等。然而在实践中全面利用以上开发策略来设计的网络课件还是不多见的,特别是在“练习与评价和在线交流”环节。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能简单地将课件交由学生就万事大吉,一定要注意引导。
  
  2.3 游戏型网络协作学习课件的设计理念
   有学者认为游戏始终是一种对学生有超强吸引力的良好信息传播载体,与其采取拦堵的方式限制学生接触游戏,还不如正面引导,将游戏变成促进学生学习的工具。
   简言之,协作式学习是一种为了促进学习,由某些学生协作完成某个给定学习目标的教学方法,其核心是让一群学习者“共同”去完成某项学习任务,它可以是问题解决,也可是专题研究,还可以是个案设计。
   把网络游戏中的互动性、方针性、竞技性的特点和网络协作学习的竞争、协作、伙伴、角色扮演等实施方案结合起来考虑,很容易看到两者之间的共性和结合点。所以有学者提出了把网络游戏和协作学习结合起来的课件设计新理念,为教育软件的设计与开发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但是不难看到,游戏型网络协作学习课件中的教育传播是隐性的,而教育对象的自制力有限,很容易陷入游戏的新鲜感和好奇感的陷阱中,忽视知识的获得。因此,在课件中穿插游戏要注意和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同时,实验表明仅仅是简单地游戏并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培养能力,有效的做法是在游戏中或游戏结束后不断进行反思和总结。
  
  2.4 认知弹性理论与基于web的CAI课件设计
   美国依利诺斯大学斯皮罗(Rand J.Sprio)等于1990年提出的认知弹性理论(Cognitive Flexibility Theory)的焦点是复杂和结构不良领域中学习的本质问题。在他们的理论中,知识被划分为良构领域的知识和非良构领域的知识。所谓良构领域的知识,是指有关某一主题的事实、概念、规则和原理;非良构领域的知识则是将良构领域的知识应用于具体问题情景中时产生的知识。同时,斯皮罗等人认为学习应分为两种:初级学习和高级学习。初级学习涉及的内容主要是良构领域,高级学习则主要涉及大量的劣构领域问题。
   他们在教学方法领域提出了“随机通达教学”这一教学方式和适用于这类学习的最佳媒介——认知弹性超文本。随机通达教学方式运用各种多媒体交互技术(如视频、超文本),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复杂与结构不良的学习环境,并由此鼓励学习者自己对知识积极探索与建构。认知弹性超文本开发了情境敏感的知识集群,这一方式提供了学习者在随机访问文档时根据需要对原有链接进行动态编辑的可能,以便更深刻地揭示概念的本质并使其更好地与相关主题联系,由此,学习者可基于具体情境或案例,整体构建知识集群。
   认知弹性理论指导下的课件设计更注重作为教学内容的知识源泉应该是高度联系的知识整体,而不是各自为政的、分割的。所以,在设计课件时要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习者特征,设计学习的若干主题,保持知识的相关性和整体性。教学设计应注意建构由概念与案例交织组成的“十字形”,以保证知识的高度概括性与具体性的结合,使知识富有弹性,以灵活适应变化的情境。
  
  3小结
  
   就如同没有一种思想是完美无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作者在此简单介绍的目前较为流行的几种基于Web的CAI课件设计的指导思想,也是各有其优点和不足之处。用户可以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扬长避短,相互结合使用,最大程度上完善自己的课件设计。
其他文献
进入新世纪以来,威海市环翠区坚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理念,把实现教育信息化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大力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先后投资7 000多万元,建成了教育中心网站、教育资源库、多媒体电教中心,实现了“校校通”“班班通”,多媒体教室建设全部完成,任课教师人手一机。构建高水平、高效益的现代教育信息化体系,强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题研究,全区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手段、教育方
教学目标:  1.认识“哥、姐”等5个字,学习表示亲属称谓的词语。  2.了解日字旁和女字旁所代表的意思,积累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进一步了解汉字形旁表义的构字规律。  3.正确区分4组形近笔画,能正确书写。  4.讀背成语,初步了解成语中蕴含的道理。  5.看图正确书写词语,能根据图意说一两句话。  教学过程:  一、巧设情境,趣入课  情境中回顾旧知:  师:同学们,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位小伙伴,他
教学目标:  1.认识“蓝、又”等11个生字和禾木旁。会写“和”“白”“的”“又”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小娃娃海边玩耍的快乐,能合理搭配“的”字词语。  3.联系生活实际,读懂课文,能说出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话题激趣趣味浓  (一)看插图,创情境,揭题读题字音准  创设海边玩耍情境,抛出问题:如果你将海螺和贝壳拾起,你会用来做什么呢?  (二)
关于Web2.0的价值和意义,现在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它为用户带来真正的个性化、去中心化和信息自主权。本文旨在研究如何利用Web2.0的这种优势来更新高校现有信息化教学模式,扩充CMS在原有教学中的服务功能。  Web2.0 CMS即是Web2.0在CMS(Curriculum Management System,内容管理系统)中的应用。Web2.0,是相对Web1.0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Bl
小学阅读教学具有特殊的对象与独特的任务,它所面临的对象是言语、思维、生理和心理都在飞速发展但又不够成熟的儿童,其核心任务是让儿童掌握阅读的方法与策略(即学会阅读),同时积累一定的语文知识,为将来的阅读学习奠定基础。但就当下的阅读教学而言,人们往往忽略了“儿童学习语文”这一特殊性,而是用成人的方法和要求去实施教学,拔高了小学阅读学习的要求,违背了儿童生理和心理规律,忽视儿童的生活和发展诉求,从而扼杀
从三年级起,统编本教材增设了“阅读链接”栏目,提供与某篇课文或单元主题关联的阅读资源,引领学生开展延伸性阅读。据笔者统计,教材中“阅读链接”共安排了34次,其中三年级5次,四年级11次,五年级8次,六年级10次。作为新增栏目,从功能的角度来看,“阅读链接”的主要类型有哪些?如何运用“阅读链接”?教师只有准确把握每一次“阅读链接”的功能类型,才能做到合理运用,确保教学不走样,教学有实效。在此,本文试
本刊讯2008年6月29日,2008年国际职业教育发展与装备论坛在天津宾馆大礼堂三层国际会议厅举行。论坛大致分为两个专题,一个是对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的分析、列出关键问题及面临的挑战,另一个是对国际职业教育装备情况的了解。  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会长、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所长王富同志作了题为《加强教学仪器设备质量管理坚持技术创新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言。
在统编本教材把整本书阅读纳入教材体系,教材主编温儒敏先生多次提出阅读教学实施“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的大背景下,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整本书阅读课程化”,希望将整本书阅读作为小学语文课程中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那么,如何将整本书阅读纳入教学体系,如何构建“整本书阅读”的课程体系,为整本书阅读保驾护航?我认为,整本书阅读应从“课时观”走向“课程观”,我们应该从“自主建构”来系统设计
2006年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呈快速增长态势。根据2006年全省中小学教育装备统计数据汇总,现做如下分析:    1 基本情况    2006年全省教育装备总投入11.7亿元,比2005年增加了1.45亿元,增长比例为14.1%,其中财政经费投入5.2亿元,占总投入的44.4%,比上年增加2.5个百分点;生均教育装备经费投入187.6元,比上年增加15.1元。至2006年底,全省中小学教育装备
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教学设计以至课程设计是整合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支持教师实现信息化课程设计的梦想就是“课程管理系统(CMS)”。从目前来看,比较有代表性的也适合我国教师的技术平台便是Moodle。    Moodle平台述评     Moodle 是一个开放源码软件系统,能帮助教师高质量地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