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oodle平台的信息化课程设计及理论支持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nat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是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教学设计以至课程设计是整合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支持教师实现信息化课程设计的梦想就是“课程管理系统(CMS)”。从目前来看,比较有代表性的也适合我国教师的技术平台便是Moodle。
  
  Moodle平台述评
  
  Moodle 是一个开放源码软件系统,能帮助教师高质量地创建和管理在线课程。该系统的主要特色是采用了组件化的设计思想,各种教学工具、手段在Moodle中都定义为组件,教师可以使用这些组件组合出不同的教学方案,实现不同的教学模式。系统有聊天、作业、投票、论坛、测验、资源、专题等教学组件,而且在其官方网站中还不断增加和更新各种用途的组件,而新组件的安装也只需要简单的操作便能与原来的系统共有使用。迄今为止,有近百个国家的2 000个机构采用了Moodle网络教学平台。
  
  基于Moodle平台的信息化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课程目标的设计、课程内容的设计、课程实施的策略设计、课程评价的设计以及课程管理的设计。课程设计无疑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的每一个子系统或者因素对整个系统的功效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现代课程设计是按照育人的目的和要求安排课程内部各要素、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制订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编制教材的系统工程。人们要想取得课程设计工作的胜利即取得预想的结果,一定要使自己的课程设计思想符合课程发展的规律、课程构成的规律和课程运行的规律。即便是以具有先进教学理念的Moodle平台为基础的信息化课程设计,也仍然不能违背这些规律,而应当严格遵守。
  课程目标设计课程目标是某一课程学习完以后所要达到的学生发展状态和水平的描述性指标,是课程设计的基础环节和重要因素,直接影响和制约着课程内容的组织。课程目标是教育理想、教育目的的体现,是培养目标在特定课程门类或科目中的具体化、操作化表述。在现行的国家课程标准中,已经用“课程目标”的概念代替了“教学目标”的概念。与教学目标相比,课程目标要求全面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从知识目标的一维表述,发展成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三维呈现。教师在Moodle上创建课程,要通过课程的学习目标告诉学生学习完该课程之后能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让学生了解学习目标后再进入课程内容进行学习。设计课程的学习目标在Moodle上比较方便。教师登录到Moodle课程后,点击“打开编辑功能”按钮,在编辑状态下就可以看到有一个“添加一个资源”的图标,点击图标右侧的箭头,便可看到全部的资源种类。在创建课程学习目标时通常选择“编写文本页”选项,如图1所示,《塘水与青蛙》Moodle课程的学习目标。
  
  课程内容的设计课程内容是一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课程的核心。学生是通过课程内容的学习来实现一定的学习目标的。课程内容首先是科学知识的反映,或者说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经验和总结,但同时也是对未知世界的假设。课程不仅属于“知识技能”范畴,更属于“道德品质”范畴。教师不同的课程价值观念表现为对课程内容的不同选择上。这种价值观念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心理以及学习行为。
  从技术层面上来说,Moodle平台为学生提供课程内容是非常容易的。最为常用的办法是通过具体学习单元中的“添加一个资源”功能模块来实现。在该模块中,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课程内容呈现方式,例如:利用“编写文本页”来放置信息或者一些必要的提示,但是文本格式设置会受到限制;利用“编写网页”来添加一个网页并使用Moodle本身提供的编辑器编辑其课程内容;利用“链接到文件或站点”来添加一个已经存在的资源;利用“显示一个目录”来显示已经上传到课程文件区域的某个目录,让学生自己来选择要打开的文件;利用“标签”把信息嵌入到课程的某个区段中。以魔术师身份登录Moodle课程,点击“打开编辑功能”按钮,在编辑状态下就可以看到后面有一个“添加一个资源”的图标。点击图标右侧的箭头,即可看到全部的资源种类,教师可以根据情况做出适当的选择。
  教学单元序列的设计在Moodle平台上确定好网络课程的学习内容之后,就得思考如何把这些内容呈现给学生,也就是设计教学的单元序列问题。它类似于传统教学过程中的章节安排:什么内容在前,什么内容在后,并且以一个什么样的逻辑关系和节奏呈现。从时间上来说,通常会选择一个教学周作为一个学习单元。教师在对教学周模块编辑的时候都要对本周的学习内容进行简要概述,建议学生通过学习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
  学习评价的设计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网络课程,Moodle更应该为学生提供一个客观方便的评价环境。Moodle的评价体系设计比较科学、完整,并且评价方式多样。基本的评价有直观的成绩评价和语言评价。参与评价的可以有老师,也可以有学生。老师可以评学生,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评价。例如:如果一个学习活动为作业或者测验,老师可以以一个分数来直观评价学生的成绩。当然,想要全面准确地进行评价,还需要结合学生的日志,看其详细的学习活动记录才行。
  课程管理的设计课程管理是网络课程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Moodle的课程管理功能很强,一方面,它可以允许所有注册教师在Moodle平台上开设自己的课程,社区管理员又可以对教师开设的所有课程进行管理;另一方面,每一位开课教师都能对自己所开的课程从各个微观环节进行管理。
  
  Moodle平台的理论基础
  
  Moodle学习平台表达的是新的教育哲学理念,它的基本思想便是社会建构主义。它顺应了教师将新的教育理念与教学紧密结合从而真正提高教学质量的需求。Moodle学习平台本身就是创新的产物,并且这种创新是伟大的。因为其他的CMS系统仅仅是一个学习工具而已,没有从实际意义上将教师和学生的操作方法、技术以及学习策略融合其中。通过Moodle平台可以引导学生建构意义,发展认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在对以斯金纳为代表的行为主义、加涅等为代表的认知主义有力批判和扬弃的基础上,发展皮亚杰的认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而形成的,并且从社会建构主义的最大共同点出发构建自己独特的知识观、学生观和学习观。
  基本观点如下 [1]:
  知识来源于社会的意义建构社会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在人类社会范围里,通过个体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自身的认知过程而建构的,是一种意义的建构。同时强调,知识的获得不仅仅是个体自己主动建构的过程,更注重社会性的客观知识对个体主观知识建构的过程中介,也重视社会的微观和宏观背景与自我的内部建构、信仰和认知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视它们为不可分离的、循环发生的、彼此促进的、统一的社会过程。
  社会情境对学习者建构知识至关重要学习者学习知识具有主体性和能动性的双重属性。一方面要以原有知识、经验为背景,用自己特别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具有主体性特征。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习者对意义的理解常常各不相同。社会建构主义也认识到:社会情境是学习者认知与发展的重要资源,要求学习者带着不同的先前经验,进入所处的文化和社会情境进行互动,通过学习者之间的合作和交流,互相启发,互相补充,增进对知识的理解。另外一方面,人本身的能动性在建构知识时有很强的表现力,这种内在的力量可以支持学习者完成事物意义建构。
  社会协商是发展知识的基础社会建构主义观点认为,学习者的学习是通过协商过程来完成的,通过协商共享对象、事件和观念的意义。社会协商在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中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概念。协商的对象具有广泛性,包括社会生活中的一切。换句话说,学习者可以与任何对象通过对话、协商发展知识。
  
  参考文献
  [1]王文静.社会建构主义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01(10)
  (作者单位:1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2 青海民族学院电信系)
其他文献
阅读版本  《红楼梦》,无障碍阅读版,邓敏华编著,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 2013年版。  有兴趣的学生可以阅读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原著版《红楼梦》,1975年第1版,1997年第2版。  阅读目标  1. 通过阅读《红楼梦》, 激发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 指导学会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并运用到《红楼梦》的阅读实践中。  3.以书中人物展开主题阅读,引导学生品读经典故事,感受
进入新世纪以来,威海市环翠区坚持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理念,把实现教育信息化作为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大力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先后投资7 000多万元,建成了教育中心网站、教育资源库、多媒体电教中心,实现了“校校通”“班班通”,多媒体教室建设全部完成,任课教师人手一机。构建高水平、高效益的现代教育信息化体系,强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题研究,全区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手段、教育方
教学目标:  1.认识“哥、姐”等5个字,学习表示亲属称谓的词语。  2.了解日字旁和女字旁所代表的意思,积累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进一步了解汉字形旁表义的构字规律。  3.正确区分4组形近笔画,能正确书写。  4.讀背成语,初步了解成语中蕴含的道理。  5.看图正确书写词语,能根据图意说一两句话。  教学过程:  一、巧设情境,趣入课  情境中回顾旧知:  师:同学们,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位小伙伴,他
教学目标:  1.认识“蓝、又”等11个生字和禾木旁。会写“和”“白”“的”“又”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小娃娃海边玩耍的快乐,能合理搭配“的”字词语。  3.联系生活实际,读懂课文,能说出大海的项链是什么。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话题激趣趣味浓  (一)看插图,创情境,揭题读题字音准  创设海边玩耍情境,抛出问题:如果你将海螺和贝壳拾起,你会用来做什么呢?  (二)
关于Web2.0的价值和意义,现在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它为用户带来真正的个性化、去中心化和信息自主权。本文旨在研究如何利用Web2.0的这种优势来更新高校现有信息化教学模式,扩充CMS在原有教学中的服务功能。  Web2.0 CMS即是Web2.0在CMS(Curriculum Management System,内容管理系统)中的应用。Web2.0,是相对Web1.0的新的一类互联网应用的统称。Bl
小学阅读教学具有特殊的对象与独特的任务,它所面临的对象是言语、思维、生理和心理都在飞速发展但又不够成熟的儿童,其核心任务是让儿童掌握阅读的方法与策略(即学会阅读),同时积累一定的语文知识,为将来的阅读学习奠定基础。但就当下的阅读教学而言,人们往往忽略了“儿童学习语文”这一特殊性,而是用成人的方法和要求去实施教学,拔高了小学阅读学习的要求,违背了儿童生理和心理规律,忽视儿童的生活和发展诉求,从而扼杀
从三年级起,统编本教材增设了“阅读链接”栏目,提供与某篇课文或单元主题关联的阅读资源,引领学生开展延伸性阅读。据笔者统计,教材中“阅读链接”共安排了34次,其中三年级5次,四年级11次,五年级8次,六年级10次。作为新增栏目,从功能的角度来看,“阅读链接”的主要类型有哪些?如何运用“阅读链接”?教师只有准确把握每一次“阅读链接”的功能类型,才能做到合理运用,确保教学不走样,教学有实效。在此,本文试
本刊讯2008年6月29日,2008年国际职业教育发展与装备论坛在天津宾馆大礼堂三层国际会议厅举行。论坛大致分为两个专题,一个是对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的分析、列出关键问题及面临的挑战,另一个是对国际职业教育装备情况的了解。  中国教学仪器设备行业协会会长、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所长王富同志作了题为《加强教学仪器设备质量管理坚持技术创新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言。
在统编本教材把整本书阅读纳入教材体系,教材主编温儒敏先生多次提出阅读教学实施“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的大背景下,许多专家学者提出了“整本书阅读课程化”,希望将整本书阅读作为小学语文课程中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那么,如何将整本书阅读纳入教学体系,如何构建“整本书阅读”的课程体系,为整本书阅读保驾护航?我认为,整本书阅读应从“课时观”走向“课程观”,我们应该从“自主建构”来系统设计
2006年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呈快速增长态势。根据2006年全省中小学教育装备统计数据汇总,现做如下分析:    1 基本情况    2006年全省教育装备总投入11.7亿元,比2005年增加了1.45亿元,增长比例为14.1%,其中财政经费投入5.2亿元,占总投入的44.4%,比上年增加2.5个百分点;生均教育装备经费投入187.6元,比上年增加15.1元。至2006年底,全省中小学教育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