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语言中颜色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比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ch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将汉英语言中的几种颜色词汇进行比较,分析其在特定的语言中所附带的不同文化寓意。
  关键词: 汉英语言 颜色词 文化内涵差异
  
  1.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表象,文化是语言的本质,任何语言的释义都离不开其特定的文化因素的影响。关于颜色的词汇,作为语言的一部分,既是人类情绪和感受的体现,又承载着深刻的文化信息。由于人类文化的共性,汉语和英语都是色彩词汇很丰富的语言,但同时,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着不同的审美心理、生活环境、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等,使得相同的颜色词可能承载着不同的信息,蕴含着不同的象征意义。英汉两种语言对颜色词的使用,从表达方式、感情色彩到运用范畴,都反映出其丰富的文化差异。本文从中西文化对比的角度,将汉英语言中的几种颜色词进行比较,分析其在特定的语言中所附带的不同文化内涵。
  2.颜色词在汉语和英语中的涵义比较
  2.1红色(red)
  红色,在汉文化中,多被赋予积极的涵义,象征着热情洋溢、喜庆欢乐,如欢庆节日贴红对联、红福字,挂红灯笼,男婚女嫁贴大红喜字,新娘穿红色礼服,等等;也象征着顺利、成功,如人的境遇很好被称为“走红运”,得到上司宠信的人叫“红人”,给人发奖金叫“送红包”,分到合伙经营利润叫“分红”,生意兴旺叫“红火”,等等。在英语语言中,由于文化之间的不断交流和融合,红色也往往与庆祝活动或喜庆日子有关。英语里有red-letter days,在西方一般指圣诞节或其他节日,因为这些日子在日历上是用红色标明的,所以red-letter days可表示纪念日、喜庆的日子,又如the red carpet可表示(铺红地毯)隆重的欢迎和接待,此外,paint the town red这一短语在英语中也表示狂欢作乐。
  然而,英汉两种语言中对于红色也赋予了不同的文化信息。从政治角度讲,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的人们常用红色来象征国家、革命和社会主义等,是具有积极意义的褒义词。如中共最初的政权叫“红色政权”,最早的武装叫“红军”,把政治上要求进步、业务上刻苦钻研的人称为“又红又专”。相比之下,西方人却将红色常与激进、血腥、暴力、恐怖、危险及情欲相联。如red activities(左派激进活动),red revenge(血腥复仇),a red-handed man(一个双手沾满血腥的人),red alert(空袭报警), a red-adventure story(一个令人紧张的冒险故事),red flag(危险信号旗),red-light district(花街柳巷;红灯区)等,明显地含有贬义。
  2.2白色(white)
  与红色相反,白色是中国文化中的禁忌颜色,属于负面词,常伴有不吉祥之意。它可象征死亡、凶兆,如“白事”指“丧事”,丧事人家贴白纸,穿白衣,戴白帽,以全身缟素形象表示哀悼;也可表示失败、愚蠢、无利可得,如称智力低下的人为“白痴”,把出力而得不到好处或没有效果的叫做“白忙”、“白费力”或“白干”;也可象征知识浅薄,没有功名,如称平民百姓为“白丁”、“白衣”, 把缺乏锻炼、阅历不深的文人称为“白面书生”;还象征奸邪、阴险,如“唱白脸”、“白脸”奸雄,京剧里阴险奸诈的人用的是白色的脸谱。 白色在政治上的隐含意义为 “落后”、“反动” 等,如称国民党军队为 “白军”,国民党统治区为“白区”等 。当然在汉语中,白色也有用于褒义的一面。白色给人以洁净明亮的感觉,汉语中也说“洁白如玉”、“阳春白雪”、“白衣天使”等词语。
  西方文化中的白色意义主要基于其本身色彩,所以它是西方文化中的崇尚色,象征着高雅纯洁、高尚、公正、幸运、吉利等含义。白色是有西方文明以来新娘所用的唯一颜色,举行婚礼时,新娘总是身着白色衣裙,戴白色面纱,称white wedding(穿白纱的婚礼),取其纯洁之义;西方格林童话故事中的Snow White(白雪公主),是聪明、善良、美丽的化身;在《圣经》故事中,天使总是长着一对洁白的翅膀,头顶上悬浮着银白色的光环,在英语词汇中:white day是“吉日”,white soul为“纯洁的心灵”,white man指“高尚的人”,white lie为“善意的谎言”等。 当然在一定场合,white也可用作贬义,如在用于形容人心理情感变化时,如white-hot(愤怒的);white feather不是白色的羽毛,而是懦弱的意思。
  2.3粉色(pink)
  在中国文化中,粉红色又叫桃花色。唐代诗人崔护写下“人面桃花相映红”的诗句,以桃花与女人相比,究其根由,是女子为修饰自己而施用粉红色胭脂,脸色白里透红,可与美丽的桃花相比之故。白居易《长恨歌》中也有写道:“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在汉语词汇中,也有“红粉佳人”、“朱颜粉面”等,将粉色象征为女性;汉语中男女之间不正当的关系也被称为“桃色事件”、“桃色新闻” 等。而在西方文化中,粉红色则象征极致、精华、完美,如the pink of perfection(十全十美的事物),the pink of politeness(十分彬彬有礼)等;也可象征上流社会,如pink lady(高格调鸡尾酒),pink tea(上流社交活动),pink-collar worker(高层女秘书)等。
  3.结语
  英汉语言中关于颜色的词汇非常丰富,文章因篇幅有限,只列举一二。两种语言中相同颜色的词汇很可能表示不同的涵义,甚至完全相反的意思。因这些汇汇所表达的特有的象征意义是在其特定的社会发展和历史沉淀中形成的,所以其内在涵义在不同的民族文化里可能会出现很大的差异。尽管在目前中西文化不断交融的全球化背景之下,许多关于颜色的词汇被赋予了相对复杂的涵义,两种语言中颜色词汇的释义也出现了许多相似之处,但归纳和总结这些词汇的文化内涵差异,对于研究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对于减少或避免文化误解或文化隔阂,都是十分有用的。
  
  参考文献:
  [1]肖蔚.英汉语颜色词语义比较[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2]周力.汉英颜色词的比较研究[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3]张莉.对比英汉语言中颜色词的不同含义[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3).
其他文献
高中地理是普通中学学科中的一门必修课程,在素质教育中承担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任务,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推进,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如何有效地进行改革,是摆在广大地理教师面前的一大课题。高中地理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如何实施?高中地理教学的改革应采取哪些策略?  一、更新教学观念是前提  教学观念是教学行为的灵魂。教学观念直接左右着教师的教学行为。高中地理课堂教
摘 要: 苏北(江苏北部)农村中小学教师队建设中存在一些不适应基础教育发展课程改革需要的突出问题,其症结主要在于经济发展的差异、政府投入的不足和失衡、良性的教育文化缺位。教育管理者需要重新审视制度安排,建设学习型校园和校内学习型组织,促进教师发展。  关键词: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建设 问题 对策    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是惠及基层百姓,构建和谐社会,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
陶渊明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他的诗歌创作对中国文学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主要在于他创造了田园诗的新形式,并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内容影响着后代诗人的创作。陶渊明的诗歌有着极高的艺术造诣,它的风格、语言、意境都有非常鲜明的个性特征。  一、平淡自然与豪放爽朗  陶诗平淡自然的风格,主要体现在田园诗。陶渊明归隐以后,长期生活在民风淳厚的农村,所见的都是村落、山脉、溪水、飞鸟等一些自然景物,结交的人都是生活在社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处于同等地位,是共同的‘参与者’、‘学习者’,是教学过程的‘引导者’、‘组织者’。”随着信息网络的迅速发展,知识传授的方式和教育主客体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更新观念,不断完善自我,是后喻时代当好教师不可回避的问题。在后喻时代,教师的信息量和信息提前量少与学生获得信息的手段先进和信息超前构成了一对矛盾。  一、后喻时代及其对教育的影
期刊
  目的:通过观察血压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等指标的变化评价活血柔肝方对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方法:本研究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10月在河南省中医研究院附属医院心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在“有关资料”栏里,有对香菱诗第三稿的注释。我对这个“注释”作认真分析,觉得这个“注释”对诗的个别词语、诗的主题解释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在此我针对这个“注释”谈谈自己对香菱诗第三稿的理解,以求教于方家。  一、“影”和“魄”  “注释”对“影自娟娟魄自寒”一句解释为:它的外貌是那样的娟秀,背面却是那样的凄清。影,这
期刊
摘 要: 卡森·麦卡勒斯是美国文学史上极具才华的女作家。她在二十三岁时创作并出版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心是孤独的猎手》便引起了国内外评论界的广泛关注。评论家从多种角度解读此部小说,包括它的多重主题、宗教色彩、创作技巧、社会意义等。对这部作品的女性主义研究也非常盛行。批评方法的多样性与切入角度的多元化凸显了小说自身的包容性。然而,大多数评论家意在强调对作品的内容的探讨而忽略了研究帮助表达作品意义的形式,
中央要求:各行各业都要大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反对和纠正带有行业特点的不正之风。交通系统抓端正行业风气和职业道德建设,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从一九八五年九月以来
Yes,Minister和Yes,Prime Minister是两本政治题材的英国小说,通过对一位虚构的政治家同其常任秘书和私人秘书工作中荒诞事件的描述,刻画了英国民主制度运行的许多根源矛盾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