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后喻时代中教师观念的转变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guan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处于同等地位,是共同的‘参与者’、‘学习者’,是教学过程的‘引导者’、‘组织者’。”随着信息网络的迅速发展,知识传授的方式和教育主客体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更新观念,不断完善自我,是后喻时代当好教师不可回避的问题。在后喻时代,教师的信息量和信息提前量少与学生获得信息的手段先进和信息超前构成了一对矛盾。
  一、后喻时代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按照马格丽特的观点,从文化传递的角度,人类社会由古至今的文化可分为三种基本形式: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前喻文化是指晚辈向长辈学习;并喻文化是指晚辈和长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之间;而后喻文化是指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其基本特征是知识的反哺。
  由于信息刺激源的无限多样化,儿童接受信息的无选择性出现了后喻时代,其文化传播方向存在于长辈与晚辈之间。在教学活动中主要表现在学生提出的问题越来越不好回答,老师在学生面前有时不再是“先知先觉”的角色了,而是正悄悄走进后喻时代,需要更新观念和善于打开思想疆界。
  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教师的思想、知识往往会停留在一定的基础上,而学生通过网络或其他手段会更早、更多地获得信息。当学生对事物的感知与教师所教知识发生冲突时,学生会大胆或无情地对教师的“教育”进行评价或批判。这时,教师必须以良好的心态放下架子洗耳恭听,并予以评判或吸取,同时要讲究对学生评价的艺术。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传统的教育更注重的是学生所学相应学科知识技能的程度,而缺乏对人的整体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要使人的整体素质和能力在新世纪的教育中得到重视乃至培养、发展,首先或者说更重要的是要转变教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使其成为学者型、科研型、专家型的教育工作者。
  二、转变教师观念
  (一)学习是教育之本。
  一些教师总是抱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学生的道德水准不如从前了”等。新课程下,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移植的过程,学生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识的习得者。面对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教师必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把教师知识的储藏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比为“一桶水”与“一杯水”的陈旧观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脑知识储量成为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筛滤旧有,活化新知,积淀学养。我认为,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教师今天的学习主要不是记忆大量的知识,而是掌握学习的方法——知道为何学习?从哪里学习?怎样学习?如果一个老师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即使他教的学生门门功课都很优异,也仍然是一个失败的学习者。
  学习型社会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了充裕的学习资源。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的发展,很多课本上的知识学生只要一上网就可以轻松搞定,根本不用老师来传授,甚至可以学到很多课本里没有的知识。如果我们的教育还停滞不前,教材还一成不变,那课堂还有什么吸引力?教师还能继续“传道、授业、解惑”吗?因此,教师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二)给予学生足够的学习自主空间。
  有学者问:为什么在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中,我们的学生往往独领风骚;但在世界公认的最高成就奖——诺贝尔奖中,却从来没有出现过我国的科学家的名字。为什么会造成这种情况呢?关键的一点就是我们从小都在教师的按部就班的教学中长大,从来都“无权”也“无法”进行自主的、有选择的、有探索性的学习。从中美艺术教育课堂教学比较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首先在教学内容的引入上,我国教师带领学生分层分步地观察图片等资料,一步步指给学生看,让他们分析(似乎这样的导入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权);而美国教师则把全部资料交给学生,由他们自己对资料进行选择处理,讲出原理并加以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我国教师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和精心设计,课堂上条理层次清晰,板书清楚、准确,教学程序性强;而美国教师课前准备的是资料和思路,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活动走到哪,教师就跟到哪,教师并非按事先设计好的安排进行板书示范等教学活动,教学较随意,但完全真正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了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空间。
  (三)尊重学生个性,面向全体同学。
  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对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重视不够,实行“填鸭式”教学,以应试为指挥棒,注意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应试能力,但忽视了学生的能力和个性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自身潜能得不到发挥,个性特长得不到发展。要培养高素质人才,我们必须打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积极探索符合时代特征的教学之路。学生是富有个性的人,教师应树立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创造潜力都得以发展的观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在教学工作中要高度注意学生的差异性,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创设宽松的可展现自我的环境,挖掘出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优势。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拉近师生距离,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能得到发挥,真正体现发挥潜能、全面育人的教育思想。
  (四)与学生一起学习。
  教师也是学生,在学生自行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实际上也成为了一名学习者、探索者。因为在这个时候,知识的范围已大大扩展,师生的眼界已经冲出了课本的狭小范围,学生的活动也延伸到了课堂以外,教师的知识权威地位不复存在。长期以来,教师只注重为人师表,却忘了与学生一起成长。
  今天我们把“与学生一起成长”看成是师德修养的一部分,也就是不要忘记在教学生涯中不仅仅要为人师表,还要不断地向自己的教育对象学习,永远保持年轻的心态。其实关于这个问题,孔子就提出过“教学相长”的理论,韩愈也说:“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卢梭在他的论教育专著《爱弥儿》中,鼓励教师:“你要记住,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己就必须要造就成一个人……”教师每天都在教育学生如何做人,如何求知,但不要忘记自己应该进一步修炼品行,探求新的知识领域。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谈到师德修养时曾说:“惟其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如果天天卖旧货,索然无味,要想教师生活不感觉到疲惫是很困难了。”他对教师提出了不断更新知识、提高业务水平的严格要求。教师只有力求上进,才能引导学生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洪成文.教育创新:教育领导者视角.
  [2]吴金昌,韩宗礼.论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2000,(7).
  [3]牛金荣.现代教师面临五大挑战[J].教师博览,2001,(1).
  [4]周晓红.文化反哺:变迁社会中的亲子传承[J].传统文化与当代生活,2006,(6).
  [5]梁黄.后喻时代的教师观念[J].广东教育,2003,(2).
其他文献
摘 要: 文章针对目前理工科院校体育专项理论教学及考试方面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指出以操化为本位轻视体育专项理论的种种弊端,提出了理工科院校体育专项理论讲授与考试模式应注意的事项,旨在对理工科院校体育专项理论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健美操 素质教育 专项理论 考试模式    在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1]教体艺[2002]13号文件中,课程结构第八条指出:“重视理
吉林市第一建筑工程公司是有三十六年历史的全民所有制施工企业,现有在册职工7,141人。主要担负着工业与民用建筑施工任务,年施工能力为5,000万元左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摘 要: 作文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必修的以培养书面表达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一门课程,也是高考语文考查的一个重要项目。本文从作文教学现状出发,对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进行探讨,并提出几点建议,以便为更好地进行作文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作文教学 作文能力 思考    作文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必修的以培养书面表达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一门课程。作文是中学生语文
期刊
摘 要: 生物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需要教师、学生等各方面的通力配合,以及对考试与评价制度作出相应的改变,作者就此发表几点认识。  关键词: 生物教学 教学思想 教学方法 考试与评价制度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严重束缚了学生能力的发展。当今正在进行的教学改革正是把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生物是一门以
摘 要: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新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的变革,给教师的教学方式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关键词: 课程观 学习方式 教师角色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的一大亮点就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新学习方式。新课程特别强每一个人都必
地理学作为一门探讨人与地关系的综合性学科,蕴涵着培育学生创造思维和能力的丰富素材。这就要求我们在地理教学中,改变传统的老师讲授学生听的不对称关系,让学生们拥有足够的表现自己和阐述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的机会。高中地理教学正处在新课程改革中,高中的相当一部分老师受传统教学的理念影响比较深,特别是遇到对教育改革的理论素养水平不高和对升学指标压力影响的诸多问题时,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理念的转变,一时间不大可能
高中地理是普通中学学科中的一门必修课程,在素质教育中承担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任务,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推进,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如何有效地进行改革,是摆在广大地理教师面前的一大课题。高中地理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如何实施?高中地理教学的改革应采取哪些策略?  一、更新教学观念是前提  教学观念是教学行为的灵魂。教学观念直接左右着教师的教学行为。高中地理课堂教
摘 要: 苏北(江苏北部)农村中小学教师队建设中存在一些不适应基础教育发展课程改革需要的突出问题,其症结主要在于经济发展的差异、政府投入的不足和失衡、良性的教育文化缺位。教育管理者需要重新审视制度安排,建设学习型校园和校内学习型组织,促进教师发展。  关键词: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建设 问题 对策    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是惠及基层百姓,构建和谐社会,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
陶渊明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他的诗歌创作对中国文学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主要在于他创造了田园诗的新形式,并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内容影响着后代诗人的创作。陶渊明的诗歌有着极高的艺术造诣,它的风格、语言、意境都有非常鲜明的个性特征。  一、平淡自然与豪放爽朗  陶诗平淡自然的风格,主要体现在田园诗。陶渊明归隐以后,长期生活在民风淳厚的农村,所见的都是村落、山脉、溪水、飞鸟等一些自然景物,结交的人都是生活在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