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aiyuyu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素质已成为人们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社会发展对信息技术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信息技术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以发展人为核心,以人的可持续教育为根本目标。信息技术课程不应只是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讲解,而应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创新信息的能力,为社会培养适应信息技术高速的人才。
  一、强化信息素养的培养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地位
  信息素养是指有能力从各种不同信息源获取、评估和使用信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它涉及众多的边缘和基础科学,兼有基础文化课程、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点,也兼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实施过程中,应克服单纯学习技术的观点,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即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部200年11月下发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规定为培养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并且认为信息素养应当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①信息意识。即使用信息技术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的意识,这是信息技术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点。
  ②信息常识。即信息科学技术常识,促使学生阅读有关的信息文章,参加有关讨论,便于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③信息能力。包括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信息的采集、传输、加工处理和应用的能力,信息系统的分析与查错能力,以及对信息系统与信息进行评价的能力,等等。
  ④信息道德。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使他们能够遵循信息应用人员的伦理道德规范,不组织和参与非法活动,并知道如何防止计算机病毒和其他计算机犯罪活动。信息素养教育包括计算机运用技术、网络运用技术和信息检索技术的教育,以及信息意识、信息观念、信息道德、信息法规等方面的教育。它并不是一种纯粹的技能教育,而是要培养学习者具有适应信息社会的知识结构,开发学习者可持续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素质教育。
  二、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目标
  中小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应遵循中小学生的生理条件、学习心理规律,以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为立足点,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重工具性,轻文化性。
  很多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教学生操作步骤与要领,掌握软件的操作,而忽视学生使用这种工具进行学习、体会应用信息工具对学习与生活改善的策略与方法,忽视信息素养的培养。教学内容过于强调“实用”,教材像“软件使用说明书”,课堂像“短期电脑培训班”。
  信息技术自它诞生那一天起,其教学内容就一直在变,因此其“课程标准”也很难像其他一些基础学科那样相对固定。计算机基础知识、电子表格与文字处理等应用软件的使用、编程语言和数据库构成了其课程基本内容。编程语言从Basic到QBasic,Visual Basic,数据库从DBASE到FoxBASE,Access,电子表格从CCED到Lotus 1-2-3,Excel,文字处理从WordStar,UCDOS到现在的WPS,Word……随着计算机网络及软硬件技术的发展,最近的课本中又增加了因特网基础与网页制作、多媒体制作等相关知识和各种时髦小软件的应用,如NetAnts,ACDSee等。多年来,我们的课本就像是各种计算机软件简易使用说明书的大汇编,我们的课堂就像是各个软件公司举办的一连串培训班。我们的课程安排告诉学生,信息技术课就是计算机课,是训练学生学习计算机常用软件使用技巧的一门课。根据近两年本校的调查统计,现在的高中生家庭计算机拥有率达40%以上,并且随着年级降低,拥有率明显上升,初一年级拥有率达到70%—80%。而且,学生家庭计算机的配置普遍高于学校计算机的配置,教师在课堂上越来越频繁地要面对学生在软件使用技巧上比他们更高明的尴尬局面。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教授几个常见的办公软件,配上一段编程语言,哪怕再搭上若干网络工具,也很难维持本课程的水平。这样发展下去,信息技术课必将走向衰亡。
  2.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程度不够。
  一是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涉及到课程标准、教材编写、课堂教学三方面的因素,编写课程标准的各位专家并没有充分考虑信息技术的作用,缺少优秀数字化教材与文字教材配套,即使有,其整合的程度也不高,难以进入课堂。
  二是教学方法不合理。由于对信息技术教育的不重视,现在站在中小学教育技术工作岗位的教师很多都不是信息技术教育相关专业毕业,而是通过培训走上信息技术教育岗位的,这类教师往往把信息技术教育按照学习一门学科的老办法去讲、去学、去考,照本宣科,以一种完成课时任务的姿态去应付这门课。至于实践,对他们来说,挑战就更大了,有时根本无法应付。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上机课变成了无任务的打字课、上网课,放任自由的游戏课、聊天课。教师的任务就是开机房,实践课中往往见不到教案,也没有明确的任务,有的地方学生整个学期上机就是练打字,还有的地方小学学打字,初中也是学打字,好像只有打字才算实践。
  四、创新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1.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学习自主性。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的学习方法是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我们可以将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概括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课程,术语很多,学生对其有一种神秘感。如果从一开始就灌输专业性较强的内容,学生不易接受,而且会产生畏惧心理,会对以后的学习造成心理障碍。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注意从学生实际出发,遵循由浅到深、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开发学生的认知潜能,让学生听得进、听得懂,使学生轻松自然地渡过入门阶段。
  2.规划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努力创设乐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学习总体目标的框架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任务驱动就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任务设计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很关键的一步,其质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根据知识的特点和难易程度,最好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分层次设计,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求,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还要注意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
  首先,教师可通过文字资料或形象生动的投影等多媒体手段,使学生了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强大功能及其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使学生认识到在信息社会,只有掌握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工具——计算机,才能有效地参与各项活动、适应社会的需要,在内心产生学好这门课程的愿望。其次,可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信息技术发展成果,通过近年来我国中学生在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取得的成绩,激发学生的自豪感,消除对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畏惧感。最后,还可以通过让学生了解现在世界各国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发展,使学生产生学习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当前社会即信息时代对信息技术的要求转变为学生的需要,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内动力,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最终目的。
其他文献
中专毕业生以其实用性的优点正在逐渐受到广大企业、单位的青睐。而在中专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也正在一步一步地暴露出来。本文从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这几个方面谈谈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对学生整体素质的一次提高,有了缜密、活跃的思维,其他课程的学习对学生来说就是小菜一碟了,同时思维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日后进入社
临床应用日本富士农CHO型纤维胆道镜诊治胆道外科疾病47例,术中应用3例,术后应用44例。8例用胆道镜明确诊断,其中1例食糜经括约肌进入胆道,证实X线诊断错误。32例术后胆道镜取石,
摘 要: 计算机采用补码运算。本文研究了计算机运算电路的工作原理,有符号数补码和无符号数的运算规则,举例对其运算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其运算过程中对进/借位标志的影响。研究表明,计算机采用补码运算不用区分数的属性,运算过程完全一样,但是进/借位标志位受指令影响。  关键词: 计算机 运算电路 补码运算 运算规则 微机原理    1.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已深入到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
该院在27例肝、胆管结石患者术中应用纤维胆道镜检查取石,疗效较好。用传统取石法认为已无结石存留者,从多个肝管内取出残石,残石率为46.6℅;胆管残石为8.3℅;发现肝胆管狭窄11处;排
摘要: 本文围绕《计算机软硬件系统与维护》课程教学的现状,对教学中展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几项适合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 《计算机软硬件系统与维护》课程 教学模式 探讨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计算机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工具。计算机作为一种高端电子产品,在给人们带来帮助的同时,也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目前社会上对计算机软硬件安装、维护这方
针对《运动控制系统》课程实验设备的限制及课程教学内容的需要,衢州学院引入MATLAB/Simulink仿真平台,在此基础上逐步开发与课程相关的虚拟实验项目。这些虚拟实验项目的引
摘 要: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面向非计算机专业的基础课程,课时少,内容多。针对舞蹈类学生的特点,本文从教师心态、学生心理、教学内容与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一套可行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字: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舞蹈类学生 教学对策    1997年,教育部高教司颁发《加强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的几点意见》(简称155号文件),对促进和规范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发挥了重要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