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wt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生面临高考,压力大,时间紧,同学们把所有的时间都放在课本及各种教辅材料的学习上。虽然大家也能认识到语文在高考中的重要性,扎身题海,埋头苦练,却苦于无法提高语文成绩。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首先要纠正学生和家长在认识上的误区,让他们认识到课外阅读对高考语文成绩、对学生终身发展的重要性。
  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阅读。”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广泛地开展课外阅读教学活动,既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又有利于整个高中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高中语文教师要激发高中生对课外书籍的阅读兴趣
  只有学生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的需求。高中语文教师要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只有高中生自己渴望阅读,对阅读材料有了阅读兴趣,自己内心深处才能有对阅读的需要,他们才能自觉主动地去看书。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产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首先要培养高中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学生只有对语文课外阅读产生了兴趣,才会把阅读看成是自己的愿望和需要,才会由被动阅读转为主动阅读,才会自觉去进行阅读活动。高中语文教师可以运用一些鼓励手段。当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很大收获时,及时对学生进行鼓励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能力。
  二、高中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高中语文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重要的是让高中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鼓励学生坚持课外阅读。做任何一件事情,想要有所收获,必须坚持。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定期开展各种有趣的阅读活动,让高中生对课外书籍保持兴趣和阅读积极性。
  要培养高中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能力,语文教师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课外语文阅读方法。为了提高学生语文阅读速度,教师可以个学生限定阅读时间。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有效地获取信息,加快阅读节奏,提高阅读的质量,从而为了学生在考试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限定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平时的教学中,语文教师对在课外阅读中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要及时地给予鼓励,让他们有成功的体验,有继续阅读的信心和动力。受到鼓励后,学生就会自觉地坚持广泛的课外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得以形成。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正确开展阅读活动的同时,还要引导高中生写好读书笔记。当学生阅读到好的词句后,可对所阅读的文章进行摘抄,也可以写下自己的独到见解。
  三、高中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
  现在市面上的课外书籍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但并不是都适合高中生进行阅读。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帮助学生选择适合他们年龄的课外书籍,多给高中生推荐对他们身心有益的课外读物,优秀的课外书籍也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
  首先,选择的阅读材料的思想内容要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其次,阅读材料的内容要广泛,体裁要丰富多样。最后,高中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些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阅读物的选择上要注重作品的价值观倾向,让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价值观。
  四、高中语文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课外阅读方法
  教给学生正确的课外阅读的方法十分重要。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阅读是一件很长远的事情,作为高中语文教师不能只满足于教授学生课本知识,还需要给学生传授一些正确的课外阅读方法。
  最基本的阅读方法有浏览法和精读法,这些方法同样也适用于课外阅读。浏览法是对阅读材料不是逐字逐句读,而是快速地阅读全文,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把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直接跳过,只了解整篇文章的内容大意和作者的观点。精读法就是抓住文章中重点的词句和段落,对文章进行精心的阅读欣赏,这样就可以从作者的作品中,深刻地体会到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文章的中学思想。例如:平时让学生阅读新闻、小说、故事等体裁的文章时,一般采用浏览法,读这类的文章,只需对文章内容大体了解,不需要深入分析;在阅读优美的散文或文章中精彩的段落时,一般采用精读的方法,要边读边想,反复的读,可以理清情节,可以欣赏作者的语言和写作方法。
  ★作者单位:甘肃民乐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王锳《诗词曲语辞例释》(第二次增订本,中华书局2005年版)"存疑录"中"针喇"一词疑为"无故攀指"之意。原例句如下:1.红娘闻语道:"休针喇,放二四不识娘羞,待要打折我腿,缝合我口。"(《董西厢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一种主动而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是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具有主体意识和自主意识,不断激发自己的学习激情或学习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一种学习过程或学习方式。长久以来,我们的教育往往只重视知识的传播,却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学生接受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走上自主学习的道路。那么
在牧区从事语文教学二十多年,笔者一直坚持高中学生的课前演讲活动。在开展此活动期间,我切实感受到部分学生在语言表达和阅读思维能力方面有了质的飞跃都分学生在高考中有了一定的面试应对技巧和应变能力,得到了一个满意的高考分数;更有个别步入社会的学生对此活动为他们的人生产生良好影响而致谢老师。下面将活动的意义及对学生今后的影响略述一二。  一、“课前演讲”能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一件事做得好不好,一定程
叶圣陶先生曾言:“教学生读书,为的是让学生从所读的书中懂的做人的道理。”语文教学中必须体现道德教育,语文教师必须承担道德教育的历史重任。那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更好地发挥熏陶感染的作用呢?  一、从标题中渗透德育  课题往往被称为文章的“题眼”,是文章精要内容的概括与浓缩。好的课题不仅能显现文章的主要内容,还能折射出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此时,我们可以把课题当作德育渗透的切入点,从而进行德
《江海学刊》于我是一个学术起点。1994年我的第一篇学术论文是在《江海学刊》上发表的,从此我便走上学术这条道路,迄今为止已有24年,虽然成就平平,还是十分怀念、感激《江海
当前,语文阅读课堂现状不容乐观。调查表明:尽管学生认为与课堂阅读相关的教学阅读资源对课堂阅读很有帮助,但由于来源有限,形式单一,教师引导的乏力和缺少交流,致使课堂阅读中教学阅读资源的开发利用失位,师生教学阅读资源的开发利用意识不强,习惯较差。学生习惯于传统的课文分析模式,缺少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科学的阅读方法。所以,教师、阅读内容、教学方式、对阅读课的理解、阅读习惯和方法、文本评价方式等因素直接影响到
通过单轴压缩条件下灰岩破裂过程的声发射试验研究,利用高斯混合模型(GMM)对加载过程声发射信号波形特征进行深入分析,探索性识别灰岩破裂失稳过程的裂纹模式及其前兆特征。
高中语文新教材,是依照文化的元素编排为不同的板块和专题,它的正式使用,为高中语文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使高中语文教学回归其本质,同时促进了高中语文教学生命的复苏。《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关于阅读与鉴赏的目标中有这样的要求:“在语文教学的阅读与鉴赏活动中,引导学生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这是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度来
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是高中语文教学所必须要完成的一部分工作,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广泛的了解语文知识,也能够增加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从更深层次的角度来说,这其实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虽说近年来素质教育之下的课程改革正在稳步进行之中,但要真正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还有很多细节方面的工作需要落实。所以高中语文教师肩上的担子其实并不轻松。本文从笔者的实际经验出发,对这类问题进行了总结,希望能够对改善
今年是农村水电“十一五”规划完成之年,明年是农村水电“十二五”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为全面总结我省农村水电“十一五”发展成就,更好地谋划我省农村水电“十二五”的发展,有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