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文悟理 缘理而发

来源 :初中生世界·八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ihx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作巡诊】
  人生剪枝
  大家都知道,果园里的园丁有个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剪枝”。剪去过密的、枯黄的枝条,果树们都显得格外精神干练,它们不会再过多地把养料浪费在枝条上了。如此一来,它们便可以一心一意地结果了。
  果树需要剪枝,我们当然也需要。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常常会滋生一些坏习惯和坏毛病,影响着我们的健康成长。于是,老师就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他们就像园丁一样,教育着、感染着、熏陶着我们,帮助我们剪去多余的、长着蛀虫的枝条。经过剪枝的我们才不会浪费养料做无用功,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茁壮成长。所以,我们要把自己“剪”干净了。
  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伟大的文学家。但是他也曾有过一段轻狂的年少岁月。他曾经连续两年考试不及格,被学校强制退学。不过,他并未因此消沉,而是不断反思。一旦他意识到自己的老毛病又犯了,就会立即改正,最终成为一代文豪。
  可是,有些人的心里同时存在着两个不可能都实现的梦想。为了达到两个目标,他必须摒除杂念,艰苦地奋斗,却总达不到更好的层次。为什么呢?世界上没有完美,你想定要做这一件事情,就不应该想另一件,因为西瓜和芝麻不会都给你。如果你想要果树多长些果子,就得适当剪去妨碍果子生长的枝条。否则,果子就会又小又酸。既想多长好果子,又想要枝繁叶茂,这是不可能的。
  也有些人没有及时为自己剪枝,造成了无法弥补的错误和遗憾。秦始皇统一六国,理应是造福百姓,却给黎民百姓和华夏文化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增加赋税、焚书坑儒……他听信了奸人之言,却不听好言劝告,最终落得个国破家亡的下场。
  秦始皇的下场和托尔斯泰的成功令我们深思。我明白了,我们要懂得“剪枝”的学问,认真地为自己找出不足,并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不自负,不贪心,专心致志,从而获得不断的进步。
  我们的人生需要“剪枝”,保证主干的发展,不走“歪门邪道”,不旁逸斜出,用正确的“姿势”奔向理想。
  这是一篇材料作文,题目出自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写作”部分。题目如下: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作文。“一个孩子到果园去,看见爷爷正在梯子上咔嚓咔嚓地把果树上的一些枝条剪下来,他拿起一根枝条,说:‘爷爷,它们长得好好的,你把它们剪掉多可惜!’爷爷说:‘傻孩子,剪掉它们,果树才能长得更好呢!’”爷爷剪枝条的事可以给我们许多启示,确定一个议论中心,联系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人或事,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
  请大家阅读上面的习作,看一看命题有哪些要求?该习作是否符合写作的要求?同时想一想,本文存在哪些问题?哪些地方需要再加工?
  【病理透视】
  1.师生初诊:学生交流对材料的理解,以及课前“初诊”的意见
  洪老师:这则作文命题有哪几个要求?小作者的文章做到了吗?
  生1:材料中有四大要求:一是根据故事的启示确定写作的中心,二是联系实际,三是写一篇议论文,四是题目自拟,这篇作文都做到了。
  洪老师:不错,从基本要求来看,本文没有大的偏差。作为一篇材料作文,我们必须首先仔细品读材料,在对材料的斟酌中找到写作的突破口,品文悟理,缘理而发。对材料主旨的把握往往决定了你的写作思路。小作者是怎样理解这则材料的呢?材料可不可以给我们其他启示?
  生2:小作者的文章表达了她的见解:文中的果树象征着人生,而结出硕大香甜的果实就是人生目标。为了实现目标,必须学会“剪枝”——剪掉那些影响我们成长的坏习惯、坏毛病或是各种杂念。不过我以为还可以有更丰富的理解。比如果子象征远大的理想,枝条则是为了理想不得不舍弃的东西。那些枝条可能就象征着分散精力的不良的兴趣爱好。
  洪老师:很好,正如材料所说的“剪掉它们,果树才能长得更好呢”,为了实现目标,我们也应该学会放弃。不过,写好材料作文的关键是既不能脱离材料,又不应完全被材料束缚。大家认为这篇习作做得如何呢?
  生3:我认为材料作文应该能“推而广之”,小作者主要以托尔斯泰改正错误终成文豪,以及秦始皇不愿放弃贪念以致国破家亡的悲剧这两个事例,论证了“人生需要剪枝”的观点。我认为补充的材料比较得当,论证有力。
  生4:文章还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的手法,更严密,更有说服力。
  洪老师:看来大家已经充分发扬了“表扬与自我表扬”的精神(生笑)。下面,我们还是来个“批评与自我批评”吧。
  生5:我觉得放弃是另一种形式的选择。我会将文章的论点确定为“学会选择”。果树放弃了多余的枝条,选择了果树的责任——结果。好比农民工选择离开家乡宁静的生活到都市打拼,是为了改善家庭经济状况;“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藏族人格桑德吉主动申请去大山脚下给门巴族孩子上课,十三年如一日,他选择了清贫与奉献……(掌声)
  生6:小作者的论点正确,但未必是唯一的,我们在品读材料的时候可以多角度立意。品文悟理,每个人的感悟未必相同。我以为果子可以象征一种精神,如“坚守”,那么枝条就可能象征“惰性”。
  洪老师:俗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刚才那位同学的观点未必能说服我们,但这种求异的思维值得赞赏。大家可以思考一个问题:果树真的就是为了结果子吗?看起来简单的问题,其实不简单。从果农的角度看,结果子固然是目标。但公园里的桃树每到春天繁花似锦,不同样是一种美吗?果农为了让果树多结果子,选择剪去多余的枝条;公园管理者为了风景,通过科技手段选择了“精神的繁花”,放弃了“物质的果实”。这就像是我们为了学业也许放弃了很多……被放弃的枝条或许也有话说,当然这未必正确……(学生沉思)这些其实是对材料的反思甚至是否定,可以作为打开思路的另一种尝试,仅供同学们参考。
  2.医学档案:经典文段阅读,范例分析与对比
  语段一: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   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摘自吴晗《谈骨气》)
  语段二:一个人的脑子,容量总是有限的。这方面想得多,那方面就想得少了。脑子里过多地想着一顿佳肴、一件漂亮衣服、好表、好无线电收音机之类(我说的是过多,并非根本要不得),就不可能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考虑工作和劳动的问题。
  鲁迅的一条裤子穿了好几十年。孙伏园受周老太太之托,劝他换一条新棉裤。鲁迅说:“我岂但不穿棉裤而已,你看我的棉被,也是多少年没有换的老棉花,我不愿意换。你再看我的铺板,我从来不愿意换藤绷或棕绷,我也从来不愿意换厚褥子。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
  是鲁迅连一条棉裤也穿不起吗?当然不是;是鲁迅吝啬吗?当然更不是。鲁迅对青年,对革命,向来是十分大方、慷慨的。鲁迅深刻地领悟到这一真理:工作容易被安逸的生活所累。许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验:物质的追求和安逸的生活可以分散人们在工作、劳动、学习上的精力;还可以养成人们拖拉懒散的作风。
  (摘自马铁丁《俭以养德》)
  洪老师:“品文悟理,缘理而发”,从材料中品出的“理”是议论的基础。为了证明这个“理”(论点),就必须利用有效的材料(论据)进行严密的论证。这两段文字给我们哪些启迪呢?
  生7:语段一的故事语言精练,处处突出穷人的“骨气”,从而有效地论证了观点。叙说故事之后加以分析,叙议结合,重点突出。
  生8:语段二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有事理有实例,始终从人的精力的角度,论述节俭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十分有说服力。
  洪老师:对于这篇习作,在“论据”与“论证”方面有可以再斟酌的地方吗?
  生9:我认为秦始皇的例子与“剪枝”没有太大关系。
  洪老师:如何修改才能贴近材料、贴近论点呢?
  生9:秦始皇不能及时剪去贪念、权欲,最终落得个国破家亡的下场。
  生10:也可以换一个材料,比如钱学森放弃国外优越的条件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老一辈科学家的情怀。
  洪老师:习作中的托尔斯泰的例子存在不足吗?
  生11:托尔斯泰为何失败又为何成功,似乎都与“剪枝”无关。可以联系我们身边的人好高骛远,目标过多导致失败的例子。
  洪老师:“目标过多”说得很准确。一个人有两个目标算多吗?不一定,如果能实现的话,一百个都不多。反之,我想“摘下星星”这样的目标一个也嫌多。托尔斯泰的例子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议论语言不够准确、严密,而且未能抓住要点。议论文要求叙述语言言简意赅,议论语言切中要害。当然,大家众说纷纭,可不能迷失自我。我笔写我心,材料作文重在品文悟理。自己悟出来的“理”,表达清楚,论证精当,才不是人云亦云,也更容易说服读者。
  【诊疗方案】
  经过师生的共同讨论,决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整:
  1.立意一般,但无大错,个人可以有不同见解;
  2.文章的几则论据未能紧密联系论点,需要强调“剪枝”——必须剪去的具体内容;
  3.论据比较单薄,可以再充实;
  4.着眼细节,推敲叙述与议论语言,力求简洁而严谨。
  【手到病除】
  针对会诊方案,合作小组交流研究。随后,师生共同研讨修改。以下是修改后的习作。
  剪枝·人生
  也许大家都知道,果农有个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剪枝”。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不把养料浪费在枝条上。
  果树需要剪枝,我们当然也需要。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常常会滋生一些坏习惯和坏毛病,影响着我们的健康成长。于是,老师就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他们就像园丁一样,教育着、感染着、熏陶着我们,帮助我们剪去多余的、长着蛀虫的枝条。经过剪枝的我们才不会迷失目标,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茁壮地成长。所以,我们要把自己“剪”干净了。
  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伟大的文学家。但是他也曾有过一段轻狂的年少岁月。他曾经梦想做军事家、哲学家、外交家,他热心研究法律,却又流连于贵族交际圈,不能自已。他曾连续两年考试不及格,被学校强制退学。不过,他并未因此消沉,而是不断反思,自我“修剪”。一旦他意识到自己的老毛病又犯了,就立即改正,最终成为一代文豪。莫泊桑在投到福楼拜门下的时候,曾自豪地说自己足球、篮球、厨艺、插花无一不精。福楼拜却告诉他,必须集中精力,才能把最重要的事情做好,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是啊,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心里同时存在着过多的追求,就必须摒除杂念,勇敢地剪去不切实际的梦想。为什么呢?世界上没有完美,你想要做这一件事情,就不应该想另一件,因为西瓜和芝麻不会都给你。如果你想要果树多长些果子,就得适当剪去妨碍果子生长的枝条。否则,果子则会又小又酸。既想多长好果子,又想要枝繁叶茂,这是不可能的,正和“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是一个道理。
  也有些人没有及时为自己剪枝,造成了无法弥补的错误和遗憾。秦始皇统一六国,应该算是功在千秋了。可是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刚刚遭受战火蹂躏的百姓正渴望休养生息,秦始皇却做起了“千秋万代,一家天下”的迷梦,他好大喜功修建阿房宫,为了蒙昧天下焚书坑儒……他不能及时剪去贪念、权欲,最终落得个国破家亡的下场。
  托尔斯泰改正缺点、莫泊桑削减爱好获得成功的故事和秦王朝的悲剧结局令我们深思。我明白了,我们要懂得“剪枝”的学问,明晰目标,认真地为自己找出不足,并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不自负,不贪心,专心致志,从而获得不断的进步。
  现实生活中那些贪图享乐的人,一边做“啃老”“月光”族,一边妄图一步登天,最终只能是一事无成。同学们,人生需要有剪枝的勇气,这样,才能保证主干的发展,不走“歪门邪道”。让我们用正确的姿态奔向理想吧!
  师生点评   修改后的文章能够从材料出发,所引材料言简意赅,得出的结论明确而又能使人信服。文章运用了多种论证手法,尤其是正反对比,使观点更加鲜明。最后联系生活实际,也使得文章的议论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和时代性。
  【杏林春暖】
  下面为大家呈现一篇优秀的学生习作,以及一篇老师的下水作文。希望同学们仔细体会。
  品味舍得
  刘奕羚
  “智慧人生,品味舍得。”一句经典的广告词如是说。这应了一句老话:有舍才有得。
  果农剪枝正是这个道理,他们剪下一些枝条,即使于心不忍,也要为了减少养分的分散而忍痛割爱。最后香甜饱满的果实,莫不是用部分枝条的舍弃换来的。果树如此,人生亦是如此。
  人的一生正是一个品味“舍”与“得”的过程。它像是一棵果树,会生出优枝,也会生出劣枝。它需要修剪,需要除去无用、多余的枝杈,需要聚集精华结出丰硕的果实。若是一味地追求数量的多,做出不理智的怜惜,一根枝条也不舍抛下,最后只能结出小而青、酸而涩的果子,到底是白忙一场。
  人的一生需要面对无数的选择。你得到财富,或许会牺牲健康。你收获事业,或许需放弃爱情。在一时的安逸和未来的精彩中你将如何抉择?在个人利益和集体荣誉中你又会放弃哪个?在人生的分岔路口,谁能总是做到“鱼和熊掌兼得”?分清轻重,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才是舍弃的智慧。
  “我放不下,舍不得啊!”这是影视作品中常有的悲伤台词。然而生命中又有何放不下?若你犹豫再三,终究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若你不肯放弃,最后负担越来越重,只能止步不前;也许你双手紧攥的,末了竟是一把流沙,从指缝泻去,终将一无所有。
  热气球抛了沙袋才能飞得更高,船减少负重才能行得更快,人卸下包袱才能走得更远。只有学会“剪枝”,才能真正得到,才能欣赏这世间的旖旎风光。
  我爱每一片绿叶
  洪国成
  据说果农为了防止果树过多的枝条分散营养和水分,为了让果树多结果实,常常会剪除冗枝。我不是农民,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但想来是正确的。果农种植果树,其目的就是为了结出既大又多的甜美果实,以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从这点出发,果农的做法不仅无可厚非,甚至还是一种智慧,有那么一点壮士断腕的味道。
  然而,细细想来,道理似乎并非如此简单。这中间还包含目标定位,以及价值取向的问题。
  果树真的就是为了结果实吗?被剪去的枝条真的一无是处吗?请看公园里的桃树,花枝摇曳,娇柔艳丽,引得游客或拍照留念,或徜徉流连。那里的桃树可曾见过硕果累累?果农为了结果子可以放弃多余的枝条;公园管理者为了风景,通过科技手段选择了“精神的繁花”,放弃了“物质的果实”。这就是不同的目标定位而产生的不同的取舍。
  再举国人熟知的银杏树为例。它不仅可以结出富有营养价值、药用价值的果实,还会因为满枝金黄的秋叶而蔚为风景。同时,也许你不知道,银杏树还是造纸的上等原料,抗风沙、减噪音的功臣。不同的价值取向或许会使人们对同一棵果树产生不同的态度。这样看来,剪枝也并非必做的功课。
  枝条或许原本想着花枝招展,供人赏鉴;或许渴望叶茂成荫,方便路人;又或者它也曾做过硕果累累的梦——谁能说它注定不能结果呢?然而一剪之下,枝条原有的芳香梦、绿荫梦、硕果梦就此魂断!多么可悲的弃枝啊!只是因为人们对目标定位的单一、对成功内涵理解的狭隘,就丧失了存在的权利、奋斗的机会。
  由此,我想到了人,想到了教育。学生的个性特征是丰富多样的,学生的兴趣爱好是千差万别的,然而我们对于学生的评价的“尺子”,却往往是单一的。学业成绩成了最重要甚至是唯一的判断标准。果农为了果实,剪去了看似“没有前途”的枝条;我们教育工作者可以为了升学率,“剪去”“没有前途”的学生吗?
  有一幅很有趣的漫画:幼儿园入学时,校门口的孩子的脑袋有三角形的、正方形的、圆形的……中学毕业后走出校门的孩子,头全是圆形的了。是什么力量让孩子由各具特色到整齐划一的呢?原因不说自明:依然是园丁(更有社会)的价值取向与目标定位的问题。
  一个班级想来有人学业优秀,有人擅长音乐,有人体育突出,也许还有虽没有特长,但品德高尚、劳动积极的学生。如果只有一把衡量的尺子,那么,优秀的只是少数人;但如果多一些尺子,就会使更多的学生获得认可和发展的机会。正如果树的使命未必是结果子,学生也未必都要成为学者。社会还需要音乐、体育人才,还需要勤勉踏实的普通劳动者。
  教育界有句名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这应成为教育工作者的行为准则。“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如果你爱教育,就请爱每一个学生;如果你爱绿树,请谨慎地举起你手中的“剪刀”,多给“枝条”一点成功的机会!
  我爱每一棵绿树,我爱每一片绿叶!
其他文献
[摘 要]课堂是鲜活,作为教师就要随时抓住学生精彩的生成,并加以有效的利用,那么这样的课堂一定会是精彩的。以“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为例,从“真身”与“替身”这两个词出发,分析课堂教学,从而得到有效提升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分数加减法;通分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獻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26-0030-02  近期笔者听了某位名师执教人教版教
摘要:分析了传统道路建筑材料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改革实验教学内容、优化实验课程体系、建立设计性实训项目等改革举措。  关键词:建筑材料;实验教学;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4-0215-02  道路建筑材料课程是交通土建专业群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交通土建类专业唯一的一门全面介绍材料知识的课程,其主
沈蓉,南通市城中教育集团总校长、党委书记,城中小学校长。江苏省小学语文优秀青年教师,江苏省青联委员,南通市党代表,南通市人大代表,南通市骨干教师。多次承担国家和省、市、区级公开课及示范课。多篇论文在《中国教师报》《中国德育》《江苏教育研究》等刊物發表。被授予“江苏省二级星星火炬奖章”“江苏省青年岗位能手”“南通市十大女杰”“南通市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  南通市城中小学位于碧波荡漾的濠河之滨。学校
马克思主关于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告诉我们,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对事物的静态分析必须与动态考察相结合。同样,在小学数学几何图形的学习中,我们要变静为动,让静止的图形动起来,这是一种动态的思想方法,这种思想方法在求解几何图形面积时是常常用到的。现举例如下:      一、旋转法    将所给图形中的某一部分绕一个固定点旋转一定(或适当)的角度,变为较明显的简单而又直观的图形。 
郭文景的歌剧新作《诗人李白》继2007年7月7日在美国丹佛市中央城市歌剧院举行世界首演之后,又于当年10月9日和15日分别在京沪两地举行了国内演出。对此,国内外乐评界众说纷纭: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歌剧新闻》称这部歌剧是一部“具有东方冥想式的歌剧佳作”,国内甚至有媒体断言它“完全有可能成为歌剧世界的经典巨作”;当然,也有人批评它“既不是李白,也不是歌剧”。郭文景本人也就此剧的创作初衷公开发表了自己的看
江夏区第一初级中学的球操项目  阳春4月,草长莺飞,素有梨乡之称的钟祥市旧口镇迎来八方游客赏花摄影。与梨园一样热闹的,还有这里的中小学校园。校园足球运动正在旧口高中、旧口办事处等4所镇直中小学和6所中心小学蓬勃发展,形成了小学、初中、高中同步发展校园足球的格局。  2013年,省体育局在旧口高中挂牌成立“湖北省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2014年12月,旧口高中申请腾跃体育俱乐部(省级)获批;2015
一  每逢年终岁末,首都各大音乐厅都会为听众献上各类精彩纷呈的音乐会。2011年12月18日晚,笔者在北京中山音乐堂,聆听了一场特别的音乐会——“如果巴赫有个曼陀林”。这是该音乐堂今年推出的五场“完全巴赫”系列的压轴音乐会,由两位享誉古典乐坛的以色列音乐家携手为我们呈现。他们分别是曼陀林演奏家艾维·阿威塔(Avi Avital)和羽管键琴演奏家沙勒夫·艾德-艾尔(Shalev Ad-Ei)。  巴
《戏曲两折》是郭文景为“2007中国中提琴艺术节暨全国艺术院校中提琴比赛”创作的一首乐曲,笔者作为本次比赛特邀评委之一,现场聆听了郭文景关于该曲创作的学术讲座,亦与一些评委就它的创作特色及其对推动我国中提琴原创音乐进入国际乐坛的作用,进行了探讨与交流。本文纯属笔者一得之见,以求教于读者和同行。    一、核心主题及其“戏曲性”    总体看来,《戏曲两折》的核心主题与发展过程,建立在我国戏曲音乐的
摘要:中学数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阶段。学生数学思维主要表现在运用数学知识的探究技能。文章结合笔者多年长期教学探索经验,选取部分数学解题教学案例,运用解题反思的教学方法给数学课堂带来高效的学习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解题反思教学;提高效率;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7-0077-02  当前新课改已经走了近10多个年头,
“绑架”何解?几乎人人明白,无须多言。《现代汉语词典》的标准说法是“用强力把人劫走”。这种情况古今中外多有发生。近些年来,恐怖势力、黑社会、犯罪分子制造此类事件的新闻,不绝于耳,令人触目惊心,让人防不胜防。对此,多数人保持了一定程度的警惕,不少国家也呈现出严打的态势。但还有一种既不使用暴力,也不必把人劫走,却达到同样“效果”的“绑架”行为,在更大范围、更多人群中,暗流涌动,甚至对人们的伤害、对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