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掘生活资源 激活数学课堂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hong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源于生活,充盈于生活的每个角落,是对现实生活数量关系和空间形态的反映。然而数学又高于生活,它是将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加以提炼概括,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探究规律,应用于生活实际。传统型的数学致力于让学生学好课本知识,无视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游离于生活之外,这种教学只能是“书呆子”的完全复制,与学有用的数学理论相悖。
  人人都获得必要的数学,生活化数学是将数学活动置身于实际的生活背景中,抓住两者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主动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生活化数学能凭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的多元智能协调发展。为此,我们可以用生活理念构建数学大课堂。
  
  一、以课堂为起点,实施生活化数学
  
  1 凭借生活巧设问题情境。
  科学探索的第一步——发现问题,是在分析问题情境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能否创设问题情境直接影响着捕捉“经历”的启发与发展契机。在教学利息时,我编了这样一厢:“六(2)班同学勤工俭学积攒了200元钱,老师准备将这200元钱存入银行,存两年,怎样存比较合理呢?”这个问题一出,诱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觉得数学自然、具体、现实。因此,教学中要努力将数学知识进行生活化加工,让学生在生活背景中自主构建。
  
  2 联系生活自主探究。
  生活是学习的源动力,赋予学生丰富的经验。教学时需要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建立一种实际性的联系。提出有一定深度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奥秘。如教学“最大公约数”时,给出一道生活题:“一间长30分米,宽24分米的房间,地面需要铺正方形的地面砖,该选几分米(整数)的地面砖,且不用锯分就能整齐地铺满地面呢?”这样,放飞学生的思想,让学生在乐中观察、悦中操作、动中思考,充分体现了生活数学、大众数学的思想。
  
  二、以作业为桥梁,实施生活化的拓展
  
  作业除具有巩固课内知识、技能的功能外,还有桥梁纽带功能。因此,布置数学作业不能拘泥于课本搞重复练习,而应引导学生贴近生活、走向生活,发展学生的操作能力,磨炼学生的意志。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些尝试:
  
  1 调查性。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知识面较狭窄,对实际生活中的事物认识颇为肤浅。教学时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农村自然优势,让学生大显身手。如教学“单价、数量、总价”三者关系的应用题时,可布置学生到学校附近的菜市场调查。
  
  2 探究性。
  探究的过程实质包含了认识结构在新旧知识的作用中不断平衡的过程,也包含了能力系统不断丰富完善的过程。如:“五(2)班38人,今天准备去动物园参观,动物园售票处规定:一人券2元,团体票15元(可供15人参观)。五(2)班怎样买票合理呢?”这道题不仅是对学生数学心智的考查。更包含对生活经验、策划组织能力的检测。学生不仅要考虑搭配情况,还要考虑到经济情况,这一思考的过程彰显了生活化数学的魅力。
  
  3 实践性。
  儿童的表现欲强烈,总想在老师、同学或家长面前展示自己。基于此,可布置一些实践性的作业。如教学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时,可布置学生按1:1.2的米和水的比例煮饭,尝尝煮的饭怎样。这些富有生活情趣的问题焕发了学生的实践热情,对培养学生大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益处。这些鲜活的生活素材,引导学生用生活的眼光认识周围世界,促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在实际中加以运用,体会到数学的作用,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应用能力。
  
  三、以活动为凭借,实践生活化教学
  
  活动是儿童的天性,活动的开展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潜能得以发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发展、创新、实践的机会,使学生的思想和个性得以彰显。
  
  1 营造自主活动的氛围。
  “入境于亲”,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给学生自主活动的机会和条件。在班上开辟“今天我上擂主”专栏供学生实践,学生主动参与,兴趣盎然。
  2 丰富充实活动的内容。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通过课题学习或实践活动,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探究有关的数学规律,促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状态下融会贯通地应用数学。
  (1)自主选题。活动主题应立足课本,源于生活,符合学生的身心规律。精心选择主题时,可以让学生根据生活基础自行确定,如爱探究历史的,选择“数学家的影响力”这一项目;爱好文学、善于想象的学生可以选择“数学的故事”这一项目,在数学的王国里尽情遨游……
  (2)自主设计和探究。活动的诸环节都应有学生的自主参与。要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探索欲,鼓励他们独立思考。活动中遇到困难,力求让学生自己排除障碍,做到人人有职,个个参与。让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探索精神在活动中熠熠生辉。
  (3)自我表达。将解决问题的过程表达出来,不仅展示了他们的思维过程,而且展示了探索的意志、方法、态度、成果各个方面。
  (4)个人评价。活动结束,对活动过程要作出评价。包括活动意义、方案的完备性、活动效果及个人表现,并通过激励的机制予以鼓励。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离开了生活就显得苍白了。”也就是说,让我们教育目标的触角伸向学生现在和未来的广阔天地,让课堂与生活结合,让课内与课外共振。不能固步自封,不要除了课堂之外就画句号。我们要引生活之源,这样不仅可以优化课堂,而且可以促使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其他文献
说是人们利用口语进行表达的最基本形式,也是学习书面语言的重要基础和条件。所以,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无疑是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但是,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就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了。应该科学利用说话训练的有关内容、形式和要求,注重对学生进行良好思想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的教育,为其将来投身社会进行文明、正确、有效地待人处事和沟通交往提供必要的素质条件。    一、学说训练的教育性    学说是说
在小学数学知识中,蕴含着许多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数学教学中,从小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出发,充分运用电教媒体,适当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不仅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学生所掌握的数学思想方法也将深深地印在他们的头脑之中,对他们的后继学习乃至于终身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利用电教媒体,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在具体、形象、生动的环境中,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
汉语拼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它是帮助儿童识字、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学好汉语拼音,对于孩子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是新课改的教材,在教学方法、教育观念上都有很多需要转变的地方。对于新课改下的一年级拼音。特别是面对农村学校部分无拼音基础的学生,如何有效的识记?经过实践与探索,我的心得如下:    一、图、形、音结合识记    以往,汉语拼音课的教学内容只有字词,没有句子,更没有故
课堂回放:  这是一堂稍复杂的工程问题的练习课,课堂练习有这样一道题:“一批零件,如果单纯做,师傅要6小时完成,徒弟要8小时完成,现在师傅先做2小时后。剩下的师徒俩人一起做,还要几小时完成?”学生做完后,我让做错的学生站起来,有一位学生解法是这样的:(1-1/6×2)/1/8,我将他的答案写在黑板  师:能将你解题的想法说说吗?  生1(刚才做错的学生支支吾吾)  生2:他最后一步做错了,剩下的零
“我力图创造出一种融哲学的理趣、散文的韵致和宗教的情怀于一体的表述风格。因此,我更愿意用心来写一点文字,让读者读出启迪之外的一点激动,一点推动,一点感动;读出一种情怀,一种心境,一种胸襟,一种器局,读出一个完整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来。”这一串文字深深地震撼了我,这本书也牢牢地拴住了我的视线,他就是肖川先生所著《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一种沉静!一看到封面,就爱不释手,我还从没见过如此装帧的教
激励法是语文课程改革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它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一、目标激励法    目标统领内容是新课程标准中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完成课时的任务是大目标,教师必须要用适合学生个体的小目标来激励他们。如在古诗教学中,如果只要求每个学生将古诗背下来。学生一定会漫不经心,容易产生厌烦情绪。但若同时制定一个标准,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背、去学,往往会产生意想
教学中,我们常有这样的困惑:精心预设的教案,在课堂上却会遇到很多困难,难以达成想象中的精彩效果。由此可见,课堂教学中有许多情况不可预见,具有即时生成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课前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案,课堂上要注意互动生成。只有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才能构建灵动的课堂。    一、“灵动”源自预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它的优劣直接决定课堂能否涌动着灵性。所以,我们在
探讨话题来自孩子的生活    平时从来没有想过小小的一节废电池,一个普通的易拉罐,一个食品包装袋……会对环境有什么影响,也没有想过它的再利用价值。  一次偶然的机会,从网上看到了一份关于“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的资料,我不禁为之一震!原来垃圾放对位置是资源,是可以再利用的资源,如塑料可以做再生塑料制品,可以炼油;美国三个月废弃的铝就够造一架飞机……而放错位置是垃圾,像一个塑料瓶在自然界要停留100
校风是指一所学校所有的占主导地位的行为习惯和群体风尚,是一所学校师生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态度和精神。认真学习名校的办学经验,笔者发现,良好的校风有其显著的特征:它以规范化的管理为基础,以理性化的制度为保证,以人性化的服务为宗旨。    一、规范,显露在每个细节中    学校的校风包括领导的工作作风、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而这三个部分都是由众多细小的环节组成。无论那一个环节出了差错,都有可能造成其他环
乐学作为厌学的对立面而存在,是对人主体需求的认定。有情趣的学习活动,会使学生乐此不疲,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创造潜能都能得到充分地发挥。教师应创设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唤起学生创作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乐中学习,乐中提高。    一、启发谈话,唤起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对一切来说,只有喜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小学生学习的好与差,往往与对学科是否有兴趣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