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学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t521ki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乐学作为厌学的对立面而存在,是对人主体需求的认定。有情趣的学习活动,会使学生乐此不疲,记忆能力、理解能力、创造潜能都能得到充分地发挥。教师应创设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唤起学生创作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在乐中学习,乐中提高。
  
  一、启发谈话,唤起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对一切来说,只有喜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它远远超过责任感。”小学生学习的好与差,往往与对学科是否有兴趣密切相关。情感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进程、效率,而学生对美术的认识和学习离不开学生对学习美术的兴趣。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学中,充分运用电教手段,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有趣的故事、生动的画面、往事的再现,能激起学生情感的火花。儿童天真活泼,乐于让别人分享他们的快乐。只要努力引导,他们就会争先恐后地畅所欲言:假日去公园划船,除夕之夜放烟火,元宵节看灯会,六一儿童节到江边野炊……五彩缤纷的生活场景,绘声绘色地描绘交流,使学生们兴趣盎然。教师因势利导,揭示画题,引导儿童从审题出发,把真正的快乐画出来,通过再现情景,唤起了学生的创作兴趣。
  
  二、师生示范,诱发兴趣
  
  兴趣是无形的动力,浓厚的兴趣与强烈的好奇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与求知欲。情感是创造的灵魂,兴趣是创造的先导,想像是创造的核心。因此,我在讲解新知识时,注意做好绘画的演示,而且在学生作业前或作业中进行难点示范和创新示范,使学生能通过观察教师的示范产生兴趣。例如,在二年级《窗花》工艺剪贴制作的教学中,我利用实物演示,将不同图案的动植物贴在教室的玻璃上,使学生对神奇而美丽的图案产生一种新奇感。然后,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制作过程,将选好的图案画在彩纸的反面进行剪刻,并加强细节刻画,同时对制作过程中的难点加以点拨。这样,完整的彩纸变为漂亮窗花的过程就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在教师示范点拔的基础上,让学生上来操作、演示,一方面初步体验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让老师从中了解学生制作的疑难,把问题解决于课堂。同时,在全班学生动手制作中发挥电教设备的功能,优美动听的音乐给学生的听觉产生愉悦的享受。
  
  三、以赛促学,激活兴趣
  
  在非智力因素中,兴趣是最活跃的因素。美国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根据儿童上进心强的特点。适时开展竞赛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绘画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和竞争意识,达到以赛促学,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师提供的直观、有趣的图形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让学生一起来评析欣赏自己的作品,会产生更强烈、更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我设计的船》一课时,我采取自己同自己比、小组同小组比、班级同班级比等多种形式。通过表扬、加分、喜报等行之有效的措施,让学生主动参与,促进全员提高。我校学生参加通州市中小学生百米现场书画比赛、全国“世纪之星”少儿书画比赛等竞赛活动,均获得了良好的成绩,充分展示了我校少儿的创作天赋和艺术才能。
  
  四、展示成果,提高兴趣
  
  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播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展示成果,是增强学生学习信心,巩固和提高学习兴趣的重要环节。组织有书画特长的高年级学生定期帮助小同学设计、刊出板报,经常开展优秀作业的评比活动,利用学校的橱窗、画廊定期展出学生的优秀作品和获奖证书。将学生大型比赛中获奖作品用镜框装裱张贴在教学楼过道的墙壁上,这些优秀作品像磁铁一样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他们欣赏并评论,谈自己的看法。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潜移默化地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提高了学生欣赏美、表现美的能力。近年来,我校有二十几名同学的美术作品出版在南通市美术书法专业委员会编著的《南通市少年儿童美术书法作品集》和中国教育学会等单位联合出版的“世纪之星”全国少年儿童优秀作品集上,学校辅导的近400多名学生在全国及省市级书画大赛中获奖。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兴趣是学习动机中最活跃最现实的成分,是创造的动力,乐学的核心,乐学是小学美术教学成功的钥匙。作为美术教师,应该在课堂内外发挥主导作用,努力营造一种融洽愉快的氛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的创作热情,从而不断提高学习的效率。
其他文献
写作就是表达自我,而学生为什么视习作为不易攻克的堡垒,有畏难情绪呢。怎样才能使学生摆脱写作的烦恼,怎样才能使学生写出个性化的作文来,怎样才能使学生快乐写作呢?    一、实施开放式教学,培养书面表达的兴趣,激发写作的欲望    生活在农村的孩子,附近没有儿童文化宫,游乐园,博物馆。他们的生活相对于城市的孩子似乎不是那么五彩缤纷。写作素材似乎少之又少。其实则不然。培根曾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
说是人们利用口语进行表达的最基本形式,也是学习书面语言的重要基础和条件。所以,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无疑是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但是,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就不是一个孤立的问题了。应该科学利用说话训练的有关内容、形式和要求,注重对学生进行良好思想品德和个性心理品质的教育,为其将来投身社会进行文明、正确、有效地待人处事和沟通交往提供必要的素质条件。    一、学说训练的教育性    学说是说
在小学数学知识中,蕴含着许多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在数学教学中,从小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出发,充分运用电教媒体,适当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不仅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学生所掌握的数学思想方法也将深深地印在他们的头脑之中,对他们的后继学习乃至于终身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利用电教媒体,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在具体、形象、生动的环境中,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
汉语拼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它是帮助儿童识字、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学好汉语拼音,对于孩子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是新课改的教材,在教学方法、教育观念上都有很多需要转变的地方。对于新课改下的一年级拼音。特别是面对农村学校部分无拼音基础的学生,如何有效的识记?经过实践与探索,我的心得如下:    一、图、形、音结合识记    以往,汉语拼音课的教学内容只有字词,没有句子,更没有故
课堂回放:  这是一堂稍复杂的工程问题的练习课,课堂练习有这样一道题:“一批零件,如果单纯做,师傅要6小时完成,徒弟要8小时完成,现在师傅先做2小时后。剩下的师徒俩人一起做,还要几小时完成?”学生做完后,我让做错的学生站起来,有一位学生解法是这样的:(1-1/6×2)/1/8,我将他的答案写在黑板  师:能将你解题的想法说说吗?  生1(刚才做错的学生支支吾吾)  生2:他最后一步做错了,剩下的零
“我力图创造出一种融哲学的理趣、散文的韵致和宗教的情怀于一体的表述风格。因此,我更愿意用心来写一点文字,让读者读出启迪之外的一点激动,一点推动,一点感动;读出一种情怀,一种心境,一种胸襟,一种器局,读出一个完整的,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来。”这一串文字深深地震撼了我,这本书也牢牢地拴住了我的视线,他就是肖川先生所著《教育的理想与信念》!  一种沉静!一看到封面,就爱不释手,我还从没见过如此装帧的教
激励法是语文课程改革中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它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一、目标激励法    目标统领内容是新课程标准中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在语文教学中,完成课时的任务是大目标,教师必须要用适合学生个体的小目标来激励他们。如在古诗教学中,如果只要求每个学生将古诗背下来。学生一定会漫不经心,容易产生厌烦情绪。但若同时制定一个标准,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背、去学,往往会产生意想
教学中,我们常有这样的困惑:精心预设的教案,在课堂上却会遇到很多困难,难以达成想象中的精彩效果。由此可见,课堂教学中有许多情况不可预见,具有即时生成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课前要精心设计教学方案,课堂上要注意互动生成。只有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才能构建灵动的课堂。    一、“灵动”源自预设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础,它的优劣直接决定课堂能否涌动着灵性。所以,我们在
探讨话题来自孩子的生活    平时从来没有想过小小的一节废电池,一个普通的易拉罐,一个食品包装袋……会对环境有什么影响,也没有想过它的再利用价值。  一次偶然的机会,从网上看到了一份关于“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的资料,我不禁为之一震!原来垃圾放对位置是资源,是可以再利用的资源,如塑料可以做再生塑料制品,可以炼油;美国三个月废弃的铝就够造一架飞机……而放错位置是垃圾,像一个塑料瓶在自然界要停留100
校风是指一所学校所有的占主导地位的行为习惯和群体风尚,是一所学校师生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态度和精神。认真学习名校的办学经验,笔者发现,良好的校风有其显著的特征:它以规范化的管理为基础,以理性化的制度为保证,以人性化的服务为宗旨。    一、规范,显露在每个细节中    学校的校风包括领导的工作作风、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学风。而这三个部分都是由众多细小的环节组成。无论那一个环节出了差错,都有可能造成其他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