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扣教学细节品德课堂因你而灵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细节,简言之,就是构成教学过程和内容的精细化部分。小学品德课堂中的细节是一种关注、一种创意,它充盈着教师灵动的智慧,又洋溢着学生人性的光辉。捕捉并轻扣教学细节,能反映教师的睿智和思想,体现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和水平。
  一、师爱无痕,在发掘教学细节中展示教学智慧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其实是一位“服务员”,要永远对课堂中的“主人”充满真切关注和终极关怀。
  (一)教学细节,因善美教学语言而呈现
  有这么一句谚语:“语言不是蜜,却可以粘住一切东西。”人与人的交往,心灵与心灵的沟通,也不能没有语言至尊、于美的交流和表达。我教学人教版二年级《校园铃声》这课时,设计的导入语是:小朋友,从你背上崭新的书包,蹦蹦跳跳来上学的那天起,就表示你已经长大了。让我们一起解决好吗?这样从学生内心出发的真诚的语言,结合教学内容,聚焦情感喷薄点,使课堂教学增添了几分人性、充盈真情与温馨。
  (二)精彩细节,因真诚关爱而凸显
  品德课更多的是让教学细节回归“生命关怀”,有效触动学生心灵,让灵动的智慧和人文的光辉盈溢课堂,这是我们教育者的追求。
  在执教《我们的学校》一課时,我首先带领孩子们观看了校园的国旗、花草、运动场……后,再让孩子们用自己的小手绘出我们美丽的校园。当一个小朋友画好拿给我看时,对我说:“这是我们的新学生。”我用充满欣赏的表情,惊讶地赞叹:“呀!我们的新学校好美呀!这国旗和几棵柳树画得特别漂亮。不过,还可加上你的设想,让我们的学校更美。”这时,我故意不去注意其他同学,但后来几天中陆续收到同学的画,每个学生不断地有效的创意。可见,老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诚恳的赞扬、认真的表情、平等的气氛,都显得非常重要。它能满足学生渴望得到重视,受到关注的需要。
  二、以生为本,在生成细节中感悟学习策略
  (一)精彩细节在活动教学中挖掘
  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个性化的行为,需要老师耐心、细心地去寻找发现。
  在《生活中的快乐》交流过程中让我体会到了细节真的是无处不在。在学生说说交流自己的快乐活动中,班里的王宇同学站起来讲在学校唱歌比赛中获奖。很多同学都为他鼓掌,分享他的快乐。在掌声中我听到了一阵不协调的掌音,原来是班里比较优秀的一位男生,我请他起来,问:“你为他喝彩,为他高兴吗?”他点头并说为他而感到快乐高兴。马上,我又发现,坐在她旁边的女生在和他说话,她可是我们班出了名的好学生,上课从来不讲话的……我敏捷的倾听,发现这位男生发言时说为同学的成绩喝彩高兴,可是一坐下就对他身后那位小朋友说“有什么了不起”。而同桌的女生则在课堂上“打破常规”给他上了一堂“政治课”,让他明白他这样做是不对的……我及时用批评式的眼神目视这位男生,一次简短而无声的教育让这位男生低下了头……
  用眼神教育孩子,这样的教学细节值得探究与回味。
  (二)精彩细节在学生生活中生成
  学生对这个世界总是充满着无限的好奇,孩子们的生活也是别样的多彩。我想我们教师善于倾听吗?有没有耐心听过学生说一说他们的生活呢?这细小的地方或许也是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
  在听一位教师上《暑假生活我安排》时,一女生说,今年暑假最高兴的一天是我外婆过生日。教师便问,那么你外婆礼物了吗?她说,送给外婆一个蛋糕,突然听到一个声音说这钱是爸妈的,不能算你送的禮物。女生马上说还在田野边采摘了一束野花送给外婆,这礼物总算吧?教师微笑着说:“不错,这礼物不错。”但是,刚才那男生的一句话又让大家议论不休,“老师你告诉过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野花也是花……”教师似乎已经意识到疏忽。于是这位教师和学生们一起讨论了一个问题“田野边的野花能不能采?”虽然这堂课因为这没能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但是这堂课相当有意义,因为这位教师在此放手让学生敞开心扉,充分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同时也让学生接受了一次自己对自己的思想教育,变得比平时积极而专注。这意外的收获使这节课因教师懂得倾听“花开的声音”而精彩。
  三、开发资源,在资源整合中生成高效课堂
  小学品德精彩的课堂生成,总是来源于显性或隐性、直接或间接的教学资源。
  (一)教学细节,在课程资源开发中挖掘
  品德学科有它的特殊性,在教学中,要对教材资源进行拓展,与学生最近、最真的生活联系起来,将课程与生活融为一体。
  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各族儿女手拉手》,让学生感受了祖国各族人民团结奔小康、光荣的人民子弟兵的活动后,在学生们交流“我敬佩的中华儿女”时,我顺势启发学生对守卫在边疆的解放军我们可以怎样送去祝福。对在灾难中失去亲人的小伙伴,我们又怎样送去祝福呢?我收集了中秋佳节社会上给灾区孩子送去祝福的图片等资料,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祖国也是一个大家,各民族大团结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这样的教学资源开发,关注了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是教育中的一个细节,但使品德课堂拥有了深度的美。
  (二)教学细节,在预设资源中生成
  教师备课环节中的重要一环就是针对所需要的教学资源而“教学预设”,即考虑到课堂中可以发生的事件。不但是考虑上课前学生认知基础、能力水平、情感取向的不同,还要预测课堂上学生对教学资源的学习和心理反应。
  有细节的课堂是智慧的,有智慧的课堂才是精彩的。教师唯有时时关注,适时轻扣,才能提高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学生良好学习方法与策略的形成;才能让品德课堂拥有一份灵动的美丽。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3-0179-02  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效率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尤其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师生关系、教学方法、学习方法都已悄然发生了改变,如果我们还是一味地穿新鞋走老路,那一路走来必定是充满坎坷。改变首先从自我做起。  一、好老师——学好化学的基础  1.课堂请让微笑多一点  微笑作为一种面部表情,它
期刊
一、科学探究在中考中的地位  课程改革强调“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主动地学习知识、技能和方法”,“要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获得正确的结论,形成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发展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乌鲁木齐市教育局在《2016年九年级化学学业水平考试的说明》中把科学探究设为内容标准中五个一级主题的第一个主题,并明确地提出发展科学探究能力所包含的内容与培养目标
期刊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高度发展,其文化发展和文化强国建设日益受到关注。文化自信作为一种心理特征,具有极其重要的当代价值,它是推动中国提升文化软实力、赢得世界文化格局话语权的心理支撑和强大精神支柱。文化自信与否影响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文化自信与否影响中国的文化安全,本文拟从这两个方面,探析当代中国之文化自信问题。  【关键词】文化自信 中华文化 文化安全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要】“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背景下,国家和学校都积极支持和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除去政策、资金支持等因素,大学生自身是否做好足够的思想准备,能否正确面对创业过程中的巨大压力和困难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重要问题。因此,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给予有效的思想引导就显得尤其重要。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思想引导 融合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
期刊
【摘要】为有效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我园积极开展客家民间传统游戏,通过游戏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增强幼儿体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培养其乐观、坚强的态度。  【关键词】客家元素 民间游戏 培养兴趣 促进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9-0030-01  现如今的孩子整天面对电视、电脑和高档的电动玩具却总感到百无聊赖,地方文
期刊
【摘要】2016年新修订的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五个方面:唯物史观、時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其中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奠基石。现在我们用的教材是专题体例,教材跨度大,因此在高一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以时空观念为基本出发点,引领学生以此为起点构建知识框架,形成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关键词】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 高一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专业基础课《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实验课中运用探究性教学方法。方法 试验班应用探究性教学方法,对照班应用传统教学方法。结果 试验班理论课和实验课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结论 把现代教育技术与护理专业基础课程《免疫学与微生物学》实验课教学进行有效整合,以学生实际生活和医院护理工作岗位需要为学习内容,优化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好。  【关键词】实验课 探究性教学方法 现代教育技术 整合 
期刊
【摘要】中学阶段学生处于人生的叛逆期,也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因此语文教学必须将德育放在教学重点的首要位置。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相关规定指出:“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德乃立身之本,教会学生做人,帮助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是每一位中
期刊
【摘要】加拿大现象学教育学代表人物马克思·范梅南在《教育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一书中,首次阐述了教师“替代父母关系”这种新理念,在此基础上,本文我们学校大胆地提出一种新的德育模式——构建模拟家庭。本文从“构建模拟家庭”的概念、意义和实施方式三个方面来进行研究探讨,阐述了这一德育新模式对“问题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关键词】模拟家庭 替代父母 德育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23【文
期刊
【摘要】高考对古代诗词内容和情感的鉴赏是建立在对古诗词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基础之上的,是高考的一大难点和重要考点。本文将针对如何更好的理解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所持的观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办法和拙见。  【关键词】评价 古诗词 思想内容 观点态度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19-0058-01  如何评价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