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改革后数学科教学

来源 :中国教研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athzd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只有不断探索新方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运用新的理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每个学生进行有效学习,才能使每个同学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交流,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技术。
  【关键词】新课程 课堂教学 教学模式 教学质量 正确评价
  随着岁月流逝,耕耘教坛几十年,我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掌握了一些教学艺术。但是,面对新课程改革,必然会遇到一些不适应的地方,正所谓“老革命遇到新问题”。那么,作为教师,应该以怎样的势态来应对新课程改革,迎接这一新的挑战呢?
  我们对新课程改革进行较久的实践与探索,摸到了一些门路。我认为,教师的观念转变是当务之急。懂得新课改到底“新”在何处、“改”的是什么,新旧课程的过度衔接点在何处,传统教法与新的教学方式如何整合等等,这些精神实质需要我们认真去琢磨和领会,继而内化到灵魂深处,并逐步渗透到教学实践中去。下面,我根据自己的经验,谈谈几点看法。
  1.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
  当今社会信息传递非常快捷,信息内容非常丰富,教学要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努力创设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学习环境,营造一个民主、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交流,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技术。
  2.努力营造新课导入气氛
  要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重视课堂上的新课导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新课导入能充分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在愉快而又亢奋的氛围中,自然而又亲切地进入新课,对提高课堂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大有帮助。
  2.1 联系旧知,揭示新课。在讲授新知识从“温故”出发,复习本课所用到的旧知识,以旧引新,以旧促新。既沟通了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又激起了学生对新知识的探求欲望,使学生主动学习。我在讲授矩形时先出示形状可变的平行四边形教具,让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及性质,然后调整相邻两边所夹的角度,使其成为直角,从而引出矩形概念,继而转入对矩形的研究。这样,学生既能深刻理解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又能牢牢掌握矩形的特性及其与平行四边形的共性。
  2.2 设疑布嶂,引起悬念。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惊讶感情——是寻求知识的强大源泉”。教师要深入分析教材挖掘新奇事物,以问题引路,故布疑阵,创设矛盾,设置悬念,引起惊讶,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的强烈愿望,诱导学生由疑到思、由思到知。基于这一认识,我在教学中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质疑提问,甚至引起争论。这既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由使学生在宽松的课堂氛围中养成质疑敢问的习惯。
  2.3 新颖有趣,富于思考。教师一上课,不易开门见山、板书课题,而要以充沛且丰富的思想感情、新颖有趣且富于思考的问题、精湛且富于魅力的谈话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以产生直接推动学习的内驱力。
  3.创设情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1 設情境,激发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体现,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源泉。数学中的许多教学材料富有情感,充满智慧。在教学中注意运用它们,教学将变得趣味横生,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科的学习兴趣。
  例如:我在讲述“轴对称图形”时,首先让学生观察并发现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的物体,然后进一步让他们发现和体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美。学生分别举出圆、蝴蝶、雨伞、教学楼等物体,为了让学生产生兴趣,我和学生共同欣赏这些图形,并让学生动手操作,折、剪出或制作出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图形作品,由此产生体验操作的兴趣。学生在欣赏、体验、操作中感悟到数学的美妙,获得成就感,学习兴趣高涨。这时,我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说:“如果我们平时注意观察,善于思考,就会发现我们身边有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我们现在就来学习有趣的轴对称图形”。这样就把学生引导进入课堂教学上来,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丰富了知识,增加了他们应用数学的意识。
  3.2 引反思,建立新知。这样可以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敏捷性和深刻性,并促进知识的迁移,进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例如:有这样一个问题:如图:AD是△ABC的高,AE是△ABC外接圆的直径。求证:AB·AC=AE·AD。在解完问题后,我引导学生对题目本质特征进行反思,发现此题的圆可以不用画出来,因为任意三角形都有外接圆,其外接圆的直径是客观存在的。直径的位置不一定要画在如图的位置,只要有三角形外接圆的直径出现,就应该有上述结论。通过对题目本质的领悟,再用自己的语言对习题进行概述就得到了“任意三角形的两边、第三边上的高,和它外接圆直径四个量任知其中三个,就可以求得第四个”,通过对“三角形两边的积等于外接圆直径和第三边上的高的积”的反思,学生形成了求任意三角形外接圆直径的一种特殊方法性的知识组块,所以在一次公开课上,我口述完“已知三角形两边分别是3、6,第三边上的高为2,求三角形外接圆的直径”时,学生就能脱口说出正确答案是“9”,达到了促进了知识的正向迁移,培养了思维的敏捷性,提高了学生学习效果。这样可以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敏捷性和深刻性,促进知识的迁移,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提高了学生学习效果。
  3.3 展互动,提高实践。现代教学论认为: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让学生在一系列的亲身体验中发现新知识、理解新知识和掌握新知识,让学生如同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一样,“在做数学中学习数学”。新课程强调学习过程应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互动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我在教学过程中能加好的贯彻这一原则。例如:教学立体图形这一节课时,可以让他们自己总结、交流他们对立体题型的感受、自己动手制作熟悉的立体图形,并根据自己的想像利用丰富图形构造生活实景。这样避免了教师一味地讲解,学生一味的记忆。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了知识。又如:在进行轴对称图形和轴对称的教学时,可以组织这样的活动:(1)组织一次对称面具制作比赛。用卡片,纸板,甚至三合板来制作。要学生制作对称图案的面具,并进行比赛,参加的学生一定会在笑声中感到创造的乐趣;(2)收集有对称图案的昆虫、动物的照片,进行展览;(3)教师开始借助一副学生非常熟悉而又滑稽的大头娃娃的头像,通过“眼睛的不对称,让学生想办法使其变成对称”这样一个过程,使学生在游戏中初步感知“轴对称图形”,这样的过程做到了“寓知识于游戏,化抽象为形象,变空洞为具体”,使学生的学习具有形象性、趣味性。通过动手操作是数学知识不再那么抽象,理解数学也不是那么空洞。教师这样将数学设计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物化活动,让学生对十分抽象的知识获得了相当清晰的认识和理解,在现实情境中体验数学,而且,这样通过动手操作后获得的体验是无比深刻的。   4.在现实情境中体验数学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是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和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与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的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乐趣。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如:数学中的“线段条数”。图上有多少条线段呢?先数单个的AB、BC、CD、DE共四条,再数中间有一个点的AC、……,然后相加,生活中的数客人数目、一栋楼房的门窗数目;用数学的知识去说明,主要指用数学知识去说明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屋顶的人字架做成三角形、汽车保护栏成平行四边形、车轮成圆形等等,这其中固有物理属性等原因,另一方面,也有数学原因,诸如用到三角形的稳定性、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圆的旋转不变性,还有打台球的角度用到对称、聚光镜用到焦点等等。
  5.正确评价学生,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在评价学生的时候,不能唯分数论,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成功标准。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善于发现和欣赏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对于学生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应及时帮助他们弥补,改进。在适当场合,教师要大智若愚,不能讲得太透彻,点到为止。要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努力探索和发现结论,让每一个学生从中获得成功体验,由“学会”变成“会学”,从而获得自信。
  信心比天才更重要。在教學中。教师要因材施教,因人设问。如学习概率中“组合”时,我让爱好体育的学生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某校要举行排球单循环比赛,有8个队参加,共需要举行多少场比赛?这几个学生很高兴,想到老师没忘记他们,一下子提起了兴趣。在他们正确回答后,及时给予表扬,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滋味。
  “书越来越难教”这是我们一线老师的共同感慨。如何体现新理念,需要教师自我否定,“摒弃”习惯的教学方法,这是一个痛苦的蜕变过程;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处在实验研究的初始阶段,没有标准可依,没有模式可仿,又谈何容易?感性的走近学生,学生是一个猜不完的谜;理性地研究课堂,课堂是一个解不完的结。我们只能边实践边反思改进,努力提升自己的反思能力,才能找到更适合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方法。新课程向我们提出挑战,也给我们带来了新机遇,我们需要和学生一起共同学习、共同合作、共同成长。
  
其他文献
【摘要】  在小学数学小组活动中,让学生掌握合作规则,学会倾听,学会讨论,学会表达与交流意见,学会组织和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技能与方法,要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并形成必要的合作学习技能。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学课堂 培养 小组合作 学习能力  1.什么是合作学习  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和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相性学习。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
期刊
【摘要】 原地投掷轻物,是低年级投掷内容上的提高。而投掷是小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之一。通过投掷的游戏活动,让学生能以饱满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参与练习,掌握正确的抛、掷动作方法,并能描述出这些动作方法及技巧,提高判断力和目测的能力,激发调动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自主、合作的氛围中学习、活动,同时进一步激发他们对投掷活动的良好兴趣。  【关键词】教学目标 学生活动 投掷轻物 激发兴趣  原地投掷轻物,是低年
期刊
【摘要】  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必须用新课程理念指导课堂教学,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教材的关系、课堂教学中静态与动态的关系、知识的传授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的关系、教学手段与教学目标的关系、常规课程与研究性课程的关系。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教学效益 创新精神 教学目标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不竭的动力。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也是当今教育的主旋律。中
期刊
【摘要】  语文是一门博大的学科,知识点含量丰富,而语文学习又是一个长期的,甚至潜移默化的过程,所以不可能在一节课里面面俱到,什么知识点都学。所以教师在订立每一课的教学目标时,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各种方法引起学生的兴趣,点燃学生学习的激情,让学生爱学乐学,从而达致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初中语文 有效教学 结合实际 活跃气氛  最近几年以来,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其中
期刊
【摘要】新课标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主要从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等方面论述了如何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有效性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是每个教师的不懈追求。那么,如何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有效呢?本人在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十几年的
期刊
【摘要】  识字教学在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识字教学,儿童掌握了大量字词,就为阅读与写作奠定了良好基础。因此,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识字教学 阅读教学 语文教学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学生只要有了一定的识字量才能比较顺利地进行阅读,写作,拓宽知识面,提高学习的能力。因此,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低年级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大难
期刊
【摘要】  在乡下中学,无论是师资数量与质量,还是学生的生源和教学设备都比较差。来自农村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大部分没有学过英语,所以初中英语教师只得从字母教起,教起来很费劲。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浓,而且缺乏让学生交际的语言环境;教育难度大;加上部分农村家长观念滞后,受新一轮读书无用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农村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比较缓慢。要提高英语阅读能力更难上加难。怎样提高乡下中学生阅读能力,以下从几
期刊
【摘要】  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索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不同方法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进行简单的计算或证明。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和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作辅助线证明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观察、猜想、和推理论证能力,应用运动变化的观点认识数学。  【关键词】数学教学 三角形内角 定理 教学设计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五节《三角形内角和
期刊
【摘要】  初中是学生学习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 数学是初中阶段很重要的学科,也是自然科学最基础的学科,它对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特别是在培养人的思维方面,具有其它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替代的特殊功能。因此,教师要不断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思维状况,改进教法,引导学生自觉消除数学学习的困惑。  【关键词】初中数学 数学学习 困惑  数学是初中阶段很重要的学科,也是自然科学最基础的
期刊
【摘要】  数学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利用数学上的思维方式不仅可以帮我们更好的观察,分析社会现实,而且还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中出现的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数学教学 激发兴趣 培养 方法  数学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知识面广,知识点多,要学好这门学科并非易事。《数学新课改》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