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抓好中学课文背诵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smk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只要熟读成诵,学生自然也就能理解文义,也就能提高对事物的认识、分析、理解能力。要加强农村中学的课文背诵,要认识到:
  (一)多读多背能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 吕淑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而语感的培养需从大量诗文的诵读入手,有些农村学生虽升入高中,但很多同学即使读现代文也总是磕磕碰碰,断句不清,加之胆小心慌,难以卒读。一段读完,不知所云。要改变这种状况,只有从朗读背诵开始,即“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二)多读多背是指导学生提高写作水平的良丹妙药 诗圣杜甫也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杜老自己读书写作的真实写照,杜老之所以能写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传世佳作,莫不得益于“读书破万卷”。中学阶段所选的课文,每一篇文章都是美文精品,每一篇文章都是作家的呕心之作,任何一篇文章,不论是主旨、材料、结构,还是艺术手法、遣词造句,莫不是作家深思熟虑,精心构思的肺腑之作。因此,教师完全可以以教材为纲,促使学生认真研读,认真吟诵,既让学生深入理解感悟“披文入情”,完成课文的鉴赏分析,引导学生揣摩文章的布局谋篇,品味精彩语句、语段,从而完成作文的模仿训练,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多读多背是健全学生人格,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最强有力的保障 文以载道,经典古诗文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最好的载体,选入中学教材的古诗文都是经历历史文化沉淀,久经考验的名篇,诵读、理解、记忆这些诗文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的眼界、胸怀、志气、品格,有助于学生陶冶情操,励志磨心。如:诵读《论语》能让我们感悟到为人之道,为学之法,读《孟子》让我们感悟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的浩然正气,读《庄子》让我们领悟到“鹏程万里”之浩荡以及“无己、无功、无名”之淡泊……
  一、重视背诵方法的指导
  有许多学生不论是自愿还是被动,也很想完成自己的背诵任务,积累自己的背诵素材,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但正如有些学生的感慨“不是我不爱背记,而是我不知道怎样才能背记”。针对这种状况,作为教师要做好以下方面的工作:
  1.理解背诵法:教师先能熟背,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作者的情感变化,内化课文的谋篇布局、遣词造句,进而明了背诵的易难点,从而便于指导学生理解背诵,教师可以比较分析相关背诵篇目,如:《兰亭集序》《赤壁赋》《滕王阁序》三篇文章都有一个共同的写作特点:写景―感乐―悟道。
  2.分层分段背诵法:理解是背诵的前提,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先理解背诵内容的总的意思,了解段与段、层与层的内在联系,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然后逐段逐层背诵,最后全文连串诵读,也就自然成诵,如背诵《归去来兮辞》,第一段写的是“辞官归途”,第二段写的是抵家后的“家居生活”,第三段写的是归家后的“农事活动”,第四段写的“人生感悟”,只要理清了这些思路,我们可以结合自己的想象,连缀背诵。
  3.提取关键法(关键词、关键句):(1)关键语句筛选法。我们在背诵时,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触:按照作者的写作内容理解背诵,但时不时会在某个点上被“卡壳”,其实这卡壳之处就是背诵的关键词句。文如滔滔溪流,遇阻则起则伏,而起伏之处,即行文中易“卡壳”之处,而这就是背诵的转折处,也就是关键处。每篇文章、每段文句都有关键词句,背诵时若能抓住这些词句,理清概念,背诵就能起到提纲挈领,融会贯通,迎刃而解的作用。如:《滕王阁序》爱卡壳的语句“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过渡引领句,它引出了后文中的各类人物官员、武将、骚人、自己;还有“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舍簪笏于百龄,奉晨昏于万里”。(2)关键信息筛选法。针对段落间结构相似,内容相近的几段话,我们可以把相同相似的内容提取出来比较理解,然后指导学生背诵。如《逍遥游》:课文所节选的三段都有大鹏的故事,都有小大之别的物、事、理,教师只要指导学生理清了“大鹏、风、杯水、蜩与学鸠、朝菌、蟪蛄”等比方,不仅理清了文章思路,容易背诵,而且也进一步领悟了庄子思想、人生哲理;又如《陈情表》,全文都是围绕“刘夙婴疾病”“臣需侍汤药”,因此,只要扣住这两句话,从“家庭现状”“沐浴国恩”“不悖国策”“恳请报恩”四个方面去领悟背诵,作者的凄凄之情感受到了,课文的背诵也完成了。
  二、有效加强背诵的督导形式
  结合所教班级的特点,我采用了以下几种背诵督导的方式:
  1.小组监督背诵法:四人小组,组长负责制。让男女同学相互背诵督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胜心、自尊心,从而加强学生的背诵效果,进而实现背诵的预期目的。
  2.纸片背记法:一是让学生养成随时随地学习的习惯,抄到纸片上,可以在闲暇之时看一看、背一背,既完成了背诵任务,又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课堂抽背比赛法:以组为单位,每周抽一节课对本周所诵读内容进行背诵比赛,促进学生的集体荣辱观和竞争观。
  4.单元过关法:学习小组编题出题抄到黑板上,随意抽学号让学生到黑板上来“考试”(默写),不过关者适当进行“惩罚”,促进学生的自主性。
  5.考试检测法:每上完一册或在每次考试前,安排学习小组认真组编背诵本册或本学期篇目中名言名句、重难点语句。
  三、教学效果的检验
  1.检查学生早读气氛,检查学生的阅读习惯,学生的学习热情。早读气氛好,学生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喜欢上语文课,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诵读教学有成效。
  2.统计学生平常考试中背诵默写的成绩,根据成绩的变化状况了解发现学生的背诵成效。
  3.统计学生平常或考试时的作文写作状况,根据作文成绩的变化状况了解发现学生的背诵成效。
  4.了解学生语文综合考试成绩的变化,进一步了解学生对语文的兴趣爱好,从而验证学生的背诵成效。
其他文献
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解读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因此,阅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解读意识的培养就显得特别重要。只有在阅读教学中创设启智氛围,才能提升学生的解读能力。  一、激发兴趣,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心理学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教师的任务不是简单的灌输和说教,而是巧妙提问,点拨思路,讲授方法,挖掘有一定思维价值的内容,将其转化为问题情景,触发学生的兴奋点,激活学生的思维状态,进
高校离退休老干部工作是人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不容推脱的政治责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干部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怎样做好高校老干部工作,让他们晚年生活幸福安康,不仅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也对构建和谐学校具有积极影响。本文从高校老干部管理工作现状出发,结合本校实际,对新时期老干部管理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高校老干部管理工作现状  (一)高校老干部管理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近期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价格机制改革的意见》,对未来3年价格机制改革进行了系统谋划和全面部署。未来将聚焦垄断行业、公用事业和公共服务、生态环保、农业、涉企收费、市场价格监管、民生保障7个方面,充分发挥市场决定价格作用。计划到2020年,我国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将基本完善,以“准许成本 合理收益”为核心的政府定價制度基本建立,促进绿色发展的价格政策体系基本确立,低收入群体价格保障
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整合.会让课堂充满诗情诗意诗味。于是众多的中小学语文教师,把重点放在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打造全新的古典诗歌数学风格.精美的图片、优美的音乐、华
“去道德化教育”是20世纪60年代欧美国家出现的一种道德教育思潮,它反对一切形式的道德灌输,主张道德教育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强调道德教育过程就是学生自我理解、自我行为选择
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近日印发《关于加强基层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各省级相关单位推动实施加强基层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工作,力争到2018年底初步建成覆盖所有乡镇街道、村、社区和监督管理对象的基层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体系。《指导意见》要求明确基层安全生产网格化监管功能定位,实现部门与网格员的互联互通;确保每个网格都有对应的网格员,可适度调整网格员的分布,使網格员的配备与当地相适应。